Ⅰ 公共基礎知識民法典之居住權
居住權是《民法典》出台的亮點之一。直白點講就是房子產權不是你的,但是你可以居住。具體規定是在《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二)住宅的位置;(三)居住的條件和要求;(四)居住權期限;(五)解決爭議的方法。
Ⅱ 關於戶口和居住權的問題
並不能說「有戶口就有居住權」,因為戶口登記在商品房內和是否擁有居住權沒有直接聯系。
某人對房屋是否享有居住權不能以戶口登記為標准,某人戶口即使未登記在該房屋內,也可以對該房屋享有居住權,如承租人對其承租的房屋享有居住權。同理,戶口登記在某房屋內,並不代表就有權居住在該房屋內。
(2)居住人對他人住宅享有物權擴展閱讀
居住權性質
第一、居住權作為一種獨立的用益權制度,屬於物權,是一種他物權。由於居住權人可以對房屋直接行使其權利,但房屋所有人並無為之有積極作為的義務,故居住權屬於物權。同時,又由於居住權只有在他人所有的房屋上設定,因而居住權又屬於他物權。
第二、居住權的主體范圍限定為特定的自然人。因為羅馬法設立該制度的初衷就是:隨著「無夫權婚姻和奴隸的解放日多,每遇家長亡故,那些沒有繼承權又缺乏或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的生活就成了問題。
Ⅲ 只有居住權的房產可以交易么
民法典只有居住權的房子不可以過戶,具有房產證才進行房產過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六條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三十八條申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提交下列材料:
(一)不動產權屬證書;
(二)買賣、互換、贈與合同;
(三)繼承或者受遺贈的材料;
(四)分割、合並協議;
(五)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員會生效的法律文書;
(六)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
(七)相關稅費繳納憑證;
(八)其他必要材料。
不動產買賣合同依法應當備案的,申請人申請登記時須提交經備案的買賣合同。
居住權的性質
第一,居住權作為一種獨立的用益權制度,屬於物權,是一種他物權。
由於居住權人可以對房屋直接行使其權利,但房屋所有人並無為之有積極作為的義務,故居住權屬於物權。同時,又由於居住權只有在他人所有的房屋上設定,因而居住權又屬於他物權。
第二,居住權的主體范圍限定為特定的自然人。
因為羅馬法設立該制度的初衷就是:隨著「無夫權婚姻和奴隸的解放日多,每遇家長亡故,那些沒有繼承權又缺乏或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的生活就成了問題。因此,丈夫和家主就把一部分家產的使用權、收益權等遺贈給妻或被解放的奴隸,使他們生有所靠,老有所養。」故法人或其他非法人團體(如合夥團體)不可以成為居住權主體,其主體范圍具有有限性。
第三,居住權的客體為他人的所有的建築的全部或一部分,還包括其他附著物。
如中國物權法徵求意見稿就明確規定:居住權的客體為他人的住房以及其附著物。故在自己的房屋上不能設立居住權。
第四,居住權是因居住而對房屋進行使用的權利,也就是為特定的自然人的生活用房的需要而設定的權利。
居住權人只能把所取得的房屋用於生活需要,對房屋的使用只能限於為居住的目的,而不能挪作他用,比如用作商業房等。但也有學者認為當雙方當事人有約定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居住權人可以將少量的房屋予以出租以獲取收益。
以上知識就是對「只有居住權的房產可以交易么」這一問題進行的相關解答,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關注無訟,私信咨詢。
Ⅳ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以滿足生活居住的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條 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
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條件和要求;
(四)居住權期限;
(五)解決爭議的方法。
(4)居住人對他人住宅享有物權擴展閱讀:
義務
第一、居住權人在居住期間負有保管房屋的義務。
第二、居住權人不得就其居住權設定抵押或其他任何權利負擔。
第三、居住權人應當承擔房屋的日常的管理和維修費用及其他使用過程中的合理費用支出。
第四、居住權人不得隨意改變房屋的結構和用途。
第五、居住權人在居住期屆滿時負有返還房屋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