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使用權賬務處理
如果你取得抄的土地使用權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是分期開發,會計分錄:借:開發成本—土地出讓及拆遷安置補償費 貸:銀行存款。按照每期建築面積分攤土地出讓金。借:開發成本—土地出讓及拆遷安置補償費(一期) 貸:開發成本—土地出讓及拆遷安置補償費;如果不分期,:借:開發成本—土地出讓及拆遷安置補償費 (xx項目) 貸:銀行存款。政府返還款,要看是返還的什麼款。如果是返還的土地出讓金,就沖減「開發成本—土地出讓及拆遷安置補償費 」。因為返還款有許多情況,必須知道是返還的什麼,才好入賬。
Ⅱ 土地使用權轉入在建工程後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轉入在建工程後的會計處理方法一般有兩種:
①土地使用權在列示於在版建工程的期間權內不進行攤銷。但在轉入固定資產後,如果土地使用權的預計剩餘使用年限高於房屋、建築物的預計使用年限,則在預計該房屋、建築物的凈殘值時,應當考慮這一因素,並將其作為凈殘值預留。待該房屋、建築物報廢時,將凈殘值中相當於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權價值的部分,轉入繼續建造的房屋、建築物的價值。如果不再繼續建造房屋、建築物,則將其價值轉入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②土地使用權在列示於在建工程的期間內繼續攤銷,並將其記入「在建工程」賬戶的借方。在轉為固定資產時,仍應考慮土地使用權的預計剩餘使用年限高於房屋、建築物的預計使用年限的因素,並將其作為凈殘值預留。
Ⅲ 土地使用權的賬務處理問題
計入工程成本的是你已經買下了那塊地用來建房子,而計入管理費用的是你租入的土地使用權用來辦公或是其他用途,至於推銷就是把租金分攤到土地使用期限的各個期間,這樣更能准確的核算成本和費用
Ⅳ 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國有生產企業(非房地產開發企業)轉讓以行政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時需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取得轉讓收入後,要按規定繳納轉讓環節的營業稅及附加稅。該企業轉讓該土地使用權應納稅費、土地增值稅的計算及會計處理如下:
(1)補繳土地出讓金時: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2)取得轉讓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3)計提轉讓環節應繳的營業稅及附加稅時: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等
(4)計提應繳土地增值稅時:
增值額土地出讓收入-土地出讓金-出讓環節交納的營業稅及附加
增值率=增值額÷(土地出讓收入-增值額)×100%
應納稅額=增值額×稅率-(土地出讓收入-增值額)×速算扣除系數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土地增值稅
(5)結轉無形資產成本時: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無形資產
(6)繳納土地增值稅及有關稅金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土地增值稅
——應交營業稅等
貸:銀行存款
(7)結轉轉讓成本時: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其他業務支出
(8)結轉利潤時: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Ⅳ 土地使用權產生的收入怎麼做會計分錄
土地使用權、取得租賃收入,記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核算,其發生的成本費用,以及回計算提取的營業稅等稅費答記入其他業務支出科目核算。
取得其他業務收入計算應交稅金及附加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土地增值稅
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貸: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Ⅵ 轉讓土地使用權收入的會計處理
轉讓土地使用來權包括出售土地使用源權和出租土地使用權。
出售土地使用權屬於偶然發生的交易事項,因此出售損益通過營業外收支核算。
例:企業轉讓某項土地使用權,賬面成本2000萬元。已提攤銷500萬元,轉讓收入3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50年,按5%計算應交營業稅。則:
借:銀行存款 3000萬
累計攤銷 500萬
貸:無形資產 2000萬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150萬
營業外收入 1350萬
出租土地使用權屬於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因此由此發生的收入通過其他業務收入賬戶核算。
如上例的土地使用權為出租,每年租金100萬,營業稅率5%。則:
收到或計算應收租金:
借:銀行存款(其它應收款) 100萬
貸:其他業務收入 100萬
應交營業稅: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5萬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5萬
每年攤銷額:
借:其他業務成本 40萬
貸:累計攤銷 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