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神探狄仁傑》為什麼不繼續拍了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狄仁傑之奪命盛宴》、《狄仁傑之殺人鳳凰》、《狄仁傑之狄仁傑前傳》……如果狄仁傑穿越到現在,看到這些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東西,很大概率會大叫一聲:「元芳,你怎麼看?」不等元芳回答,修養極高的他就忍不住在心裡嘀咕一句:「尼瑪,這都是些啥?」
由徐克執導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近期熱映,趙又廷飾演的狄仁傑在電影中搖身一變,成為武則天走向權力之路的致命威脅。這樣的演繹,不容老狄不罵。
至於基情與搞笑,我想這完全是徐克的商業電影的有意點綴。一如《西遊記》中的豬八戒,這個角色的必不可少,就是為了鬆弛下受眾的緊張神經,避免過度疲勞。
因此,不管是狄仁傑和尉遲這對大唐第一男子天團組合,還是《四大天王》中女術士水月成為沙陀的老鄉,進而相愛相殺,弄了不少笑料,其實都是一種必不可少的點綴,「萬綠叢中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只是為觀眾在雲譎波詭的觀影氛圍中,臨時構建出一些相對輕松的時空隧道。
總而言之,《四大天王》雖然被我視為徐克的「狄仁傑爆米花」,但它仍然是一部認真之作。徐老怪老而彌堅,希望他和他的團隊繼續在華語電影的長征途中繼續跋涉,一往直前。
② 《神斷狄仁傑》是《神探狄仁傑》的後續嗎為什麼《神探狄仁傑》要告《神斷狄仁傑》侵權
古裝抄偵探劇《神探狄仁傑襲》已形成品牌效應,並一口氣拍了三部,然而拍到第四部時,卻因編劇兼導演錢雁秋與原製作方引起矛盾,從而分道揚鑣。錢雁秋集齊前三部的原班人馬梁冠華、張子健等拍攝了《狄仁傑》系列的第四部,為了避免版權糾紛,這部於昨晚在東方電影頻道播出的電視劇不得不尷尬改名為《神斷狄仁傑》。
③ 神探狄仁傑為什麼打官司
拍第四部時製片人張文玲和導演錢雁秋掰了,所以錢雁秋和張文玲發生了關於劇名「神探狄仁傑」版權上的沖突,打了官司,最後錢導的神四改名神斷狄仁傑,而張文玲拍了一個神探狄仁傑前傳
④ 《神探狄仁傑》錢導他們為什麼不跟張文玲合作了
有兩種回答
一是:神探狄仁傑》第四部要拍倆版本
2009-03-12 01:30:00 來源: 新文化網(長春) 跟帖 4 條 《神探狄仁傑》前三部都有不錯的口碑,前日記者驚悉,《神探狄仁傑》不僅要拍第四部,而且一拍就是兩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由該劇的原投資方投資拍攝,將於4月初在橫店開拍,名字叫《神探狄仁傑4》;另一個版本則由前三部的導演錢雁秋攜梁冠華等原班演員打造,預計8月12日開機拍攝。為了避免版權上的糾紛,改名為《大唐——神探狄仁傑4》。
《神探狄仁傑》拍攝第四部是好事,但在前三部中合作的投資方和導演鬧起了「內訌」。對於版權歸誰所有,雙方各執一詞。《神探狄仁傑4》的製片人張文玲(也是前三部的製片人)告訴記者:「前三部都是投資方聘請錢雁秋做編劇、導演,而且在合同上約定好了他只有署名權,連著作權都沒有,投資方才是這個劇的惟一者。」至於第四部為什麼不繼續聘請錢雁秋當導演時,張文玲解釋說那是因為投資方已經有了劇本,而錢雁秋不願意拍別人寫的劇本,投資方只好另請導演。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導演錢雁秋的證實:「那個戲跟我一點關系沒有,我不拍別人寫的劇本。」不過錢雁秋表示劇本著作權在自己手上:「我已經到國家版權局把我創作的三部《神探狄仁傑》的劇本都進行了版權注冊,拿到了《著作權登記證書》。」錢導說,《神探狄仁傑》的版權歸三方所有,自己是其中一方,誰要用這個名字,都要徵得另外兩方同意,否則就是侵權!據《成都商報》
二是::【新聞】《神探狄仁傑》暫不拍第四部 狄迷不再買神探賬
頂樓 2008-03-25 10:08 作者:身擰
《神探狄仁傑》 4年拍了3部,共118集,觀眾出現審美疲勞,製作方表示,暫時不拍第四部了。
觀眾「審美疲勞」
日前,由梁冠華主演的系列電視劇、48集 《神探狄仁傑3》 登陸央視八套晚間黃金檔。央視索福瑞統計分析顯示,《神探狄仁傑》前兩部收視和口碑都有上佳表現,尤其是第二部,一舉奪得2006年央視八套收視冠軍,培育了一批「狄迷」。如今,新劇在期待中播出,而觀眾反饋的意見卻並不理想,在各大論壇,不少「狄迷」表達了失望情緒,稱《神探狄仁傑》已呈現勉強支撐的疲態。「狄迷」指出,新劇敘述拖沓,集數比前兩部多,故事反倒少了,「每個故事砍掉五六集都沒問題」;情節老套,「辦案、推理路數沒有什麼變化,我都猜得出下一步」;語言貧乏,諸如「我有一種隱隱的感覺」、「這背後一定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恩師,您是怎麼知道的?」等台詞反復出現,「都說濫了」。同時,「狄迷」還在細節上挑出不少刺,比如劇中居然出現生化工廠等。
「神探」表示理解
對於觀眾的「審美疲勞」,「狄仁傑」梁冠華表示理解。那麼,他疲了嗎?梁冠華表示,4年中,自己有一半的工作時間花在《神探狄仁傑》上,因為接受過專業訓練,所以沒太多的疲勞感。他解釋道:「我是話劇演員,同樣的情節同樣的故事,演個百多場是常事。而且,讀書時有一門課專門訓練新鮮感的,就是任何時候對角色都要有好像第一次接觸的新鮮感。何況,拍電視劇遇到的對手不同,景別也不同。」同時,他對「狄迷」的反應表示理解,「觀眾畢竟不是演員,很難保持新鮮感」。不過,他表示,劇組方面已經想方設法地讓新劇不落入老套了,觀眾詬病的「台詞貧乏」、「辦案路數老套」不能理解為黔驢技窮,而是有意製造一種風格、特色。
製作方稱暫時不續拍
製片人張文玲則表示,觀眾的意見很寶貴,對製作方有所啟發。她介紹,其實第三部想到了改變,比如強調特技製作帶來的視覺沖擊力,題材上加入地震、沙塵暴等熱點問題。對於觀眾的失望心態,她坦陳製作方壓力很大,所以,為了保證質量,短期內不會再繼續拍攝,至少要「冷」一年時間。她說:「我們在4年裡拍了3部,如果把總共118集連著看下來,確實不會感覺到太大差異的,風格和水準比較穩定。但在故事類型不重復、劇情又要貼近現實生活的前提下,馬上再拍第四部會受到很大局限,所以暫時不會有第四部了」
⑤ 關於神探狄仁傑的連鎖問題
神探狄仁傑前三部都是錢雁秋拍的,張文玲只是製片人而已。因為張文玲提出換種風格的,但她提出的梁冠華和張子健不能接受,演不了。錢雁秋和張子健以前是同學,是死黨,兩人心有靈犀,錢雁秋編出來的劇本張子健和梁冠華都樂意演,也演得了。神劇前三部拍完後,張文玲和錢雁秋鬧矛盾,就不幹了。她和錢雁秋有內詬,就自己當編劇又編了個神探狄仁傑前傳,跟錢雁秋作對。你沒有發現前傳和錢雁秋編的神劇風格不同嗎。哼,張文玲侵犯版權,她的片名就不應該叫神探狄仁傑前傳,和神劇名字重了,造成觀眾們迷惑。因為這個,神探狄仁傑網路貼吧和神探狄仁傑前傳網路貼吧的吧友都互相吵翻了。神4又名神斷狄仁傑,就像神1又名武朝迷案一樣。神劇總共四部,都叫神探狄仁傑,和前傳沒有任何關系。張文玲拍的是前傳。
另外,在電視上的新聞看到有記者斷章取義,不懂亂說話,說什麼富大龍替代梁冠華,八成是受張文玲的影響。你別相信這些。
另外說明一下,富大龍是扮演前傳里的狄仁傑的演員 中文名: 神探狄仁傑4
其它譯名: 大唐神探狄仁傑,武周神探狄仁傑
出品時間: 2010年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演: 錢雁秋
編劇: 錢雁秋
主演: 梁冠華,張子健,曲柵柵,須乾,嚴燕生,呂中,苑冉,李俊琪,戴雲霞
集數: VCD(DVD)版44集,TV版52集
類型: 歷史,古裝,偵探,推理,懸疑劇
上映時間: 2010年7月23日
⑥ 神探狄仁傑為什麼吃官司
因為前三部的製片人張文玲想換換風格,把投資方已經寫好的劇本拿給錢雁秋,但是錢雁秋不拍別人寫的劇本,所以張文玲和錢雁秋就鬧翻了。後來錢雁秋自己寫了劇本自己拍,為怕引起沖突所以改名【神斷狄仁傑】,前三部的製片人不幹了就把錢雁秋告上了法庭,後判決神斷方由於造成不正當競爭,賠償神探方80萬元並公開道歉,貌似就是這么個情況
⑦ 為什麼神探狄仁傑涉嫌侵權
因為神探狄仁傑 這個名字被申請保護了 後來劇組和製片方分開了 不能再用這個名字
所以我們看到了改成 神斷狄仁傑
⑧ 神探狄仁傑惹了什麼官司
版權的問題。因為前三部都是叫《神探狄仁傑》,唯獨第四部改了名,叫《神回斷狄仁答傑》(其實據新聞里說,《神斷狄仁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四部),這就是因為他們簽的公司不一樣,然後在名字方面又很接近,宣傳的時候又是當成第四部來宣傳的,於是就出現糾紛了……
⑨ 《神探狄仁傑》第一部劇本著作權確權糾紛案
一、案例概述:
代理律師:李志勇、楊柳
委託人:原告——東陽榮煊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審理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級:一、二審
裁判結果:支持原告訴訟請求。
二、關鍵詞及理論問題:
受委託創作作品的著作歸屬
三、案例背景資料:
2002年5月10日,太原電視台電視劇藝術中心第七創作室(簡稱第七創作室)與錢某簽署了一份《協議書》。該協議主要內容有:錢某為第七工作室創作以唐代人物狄仁傑斷案為題材的25集電視連續劇劇本《武則於四大奇案》(暫定名),劇本著作權歸第七創作室所有。
2011年10月,太原電視台出具證明陳述:第七創作室系張文玲掛靠太原電視台電視劇藝術中心成立的創作機構,該機構資金完全由張文玲個人投入,一切責任也由張文玲個人承擔。
2002年12月11日,第七創作室與C公司簽訂《劇本版權轉讓協議書》,約定劇本《武則天四大奇案》全部版權(包括著作權、改編權、拍攝權以及開發製作其他任何衍生產品的版權)歸C公司所有。2006年12月5日,C公司與東陽榮煊公司簽訂《劇本版權轉讓協議書》,約定劇本《武則天四大奇案》全部版權(包括著作權、改編權、拍攝權以及開發製作其他任何衍生產品的版權)歸東陽榮煊公司所有。
2011年1月27日,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部《劇名變更證明》,證明《武則天四大奇案》為原文藝中心影視部參與監制、使用中央電視台影視部製作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的曾用名。
2004年,中央電視台影視部、某傳媒股份有限公司、C公司聯合拍攝完成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並在全國范圍內公開上映。
四、爭議焦點及法律問題:
1.劇本轉讓合同對劇本確權案件的影響
2.委託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3.經常居住地的確認
五、我方代理意見:
律師點評:本案實際涉及以下幾個法律問題;
1.受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歸屬
《著作權法》第17條:「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第七創作室與錢某簽署的《協議書》中明確約定,劇本版權歸第七創作室所有。
第七創作室與C公司簽署《劇本版權轉讓協議書》,C公司又與原告簽署《劇本版權轉讓協議書》,上述轉讓協議均合法有效,因此原告是電視劇劇本《武則天四大奇案》的著作權人。該劇在發行放映階段,由於市場營銷的需要改名為《神探狄仁傑》,即《神探狄仁傑》(第一部)。
鑒於《神探狄仁傑》(第一部)良好的播出效果,2004年及2006年,原告分別合法受讓了與《神探狄仁傑》(第一部)之人物及故事情節均具備連續性的作品即《神探狄仁傑》(第二部)及《神探狄仁傑》(第三部)劇本的著作權,成為《神探狄仁傑》(第二部)及《神探狄仁傑》(第三部)劇本的合法著作權人。
2.案件管轄權
根據錢某提供的無錫影視基地出具的證明材料,只能表明其在該基地從事過電視拍攝工作,沒有具體的、相對穩定的居住處所,不能證明其在該處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由於電視劇拍攝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短期性和和流動性,很難確定錢某一直在此處工作居住。
六、法院判決
【(2011)朝民初字第16570號】確認劇本《神探狄仁傑》(第一部)的著作權歸東陽榮煊影視公司所有。
錢某不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原審法院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執行律師——李志勇
⑩ 如果拋開版權的原因改名後的「神斷狄仁傑」才算是神探狄仁傑系列的第四部吧
其實我覺得神探狄仁傑拍到第四部就可以了,前三部很好,第四部故事新穎不錯,愛情線有些雞肋,加上演員們年紀大了,打住不拍也算是完美結局了。ps:張文玲的神五電視上播了?還是播了之後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