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典物上設定擔保物權的問題
典權是轉移佔有的用益物權,抵押權為不轉移佔有的物權,所以兩者能夠並存。
典權人專對典屬物的利益為使用收益,雖佔有典物,對典物並無處分權。因此,當抵押人到期不能清償債務時,可以申請拍賣典物,價金可以實現清償。
㈡ 關於擔保物權:債務履行屆滿前不得約定抵押物歸債權人所有
防止抵押權之間相互沖突,例如一方已經先辦理了抵押權登記,如果後手抵押權人有抵押物的所有權,根據所有權優於抵押權的原則,兩種權利將會發生沖突,損害一手抵押權人的利益~~~~~~~~~~~~~~
㈢ 抵押合同中,以動產抵押,未進行登記,合同中約定不能出賣或者再次設定抵押的條款有效嗎
一、動產抵押中,比如用生產設備、原材料、交通運輸工具等動產作為抵押物,這樣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但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二、抵押合同中約定的不能出賣抵押物的約定是有效的,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不得出賣抵押財產,但財產受讓人代為償還了債務而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三、關於不能再次設定抵押的條款約定,屬於當事人的自由約定。如果抵押人將抵押物再次抵押,該抵押范圍沒有超過第一次抵押擔保的范圍,不導致第一次抵押的財產價值減少的,沒有損害抵押權人的抵押權利益的,抵押人的該行為雖違背了約定,但對於其他抵押權人,還是有效的。
法律依據:
《物權法》第188: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物權法》第191條第2款: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㈣ 關於擔保物權債務履行屆滿前不得約定抵押物歸債權人所有
四川惠博律師事務所律師謝玲律師解答:你朋友的說法不能成立。因為該約定屬於流質條款,是無效約定。所謂流質條款也稱絕押條款,是指在訂立質押(抵押)合同時,債權人和債務人在合同中約定當債務人履行期限屆滿而質權人(抵押權人)未受清償時,質物(抵押物)所有權轉移為債權人所有。流質條款取消了在實現擔保物權時擔保物的市場定價機會,在多數場合下,於債務人不公,因此,各國法律均規定流質條款無效。我國《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一條明確規定:「質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出質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質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擔保法》第六十六條也規定:「出質人和質權人在合同中不得約定在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時,質物的所有權轉移為質權人所有。」你的朋友在與你在訂立質押合同時,約定到期不能還款則設備歸其所有,該條款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屬無效條款。借款到期後,你不能還款,你朋友的債權應當得到保護,但應當協商或依法採取折價、拍賣或變賣等方式處理質押設備,質押設備不能當然地歸你朋友所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為何當事人及登記機關不得約定、規定擔保物權存續期間
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相對於保證和債權來說是在物上的法定擔保權,即只要有抵押、質押和留置的事實存在,債權人便可享有並可依法行使,即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對擔保物進行處分和優先受償。所以,以其內容和法定性,擔保權屬物的支配權的范疇,是物權的重要方面而非債的請求權。依民法原理,擔保物權作為主體對物的可自主、主動支配的權利,不存在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間問題。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擔保物權是永續存在的。我國擔保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經過一定期間不行使擔保物權而致使其權利消滅的後果。物權法定,它的設立、變更和消滅均須由法律規定之,任何人包括當事人不得任意為之。
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後,擔保權人在訴訟時效結束後的2年內行使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這是用司法解釋間接規定了擔保物權的存續期間,反言之,其2年後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即擔保物權消滅。不過,該條款所說的擔保物權邏輯上包括質權和留置權,而為質權和留置權之物權規定存續期間的很罕見。
正確理解和適用上述有關理論和規定,需說明以下幾點:
一、擔保物權存續期間與擔保之債權訴訟時效期間掛鉤只是計算方法問題,並不意味著擔保物權存續期間是訴訟時效期間。那種認為擔保物權存續期間是訴訟時效期間的觀點是不當的。擔保物權存續期間作為物權之除斥期間,不存在中斷、中止和延長的問題,也不存在存續期間行使擔保物權導致存續期間終止而開始計算訴訟時效問題,這一點又不同於保證期間。
二、所擔保的債權訴訟時效超過後,債權人作為擔保權人仍然可以對擔保物依法行使擔保物權。
三、在擔保物權可行使的存續期間,不論擔保權人是否行使其權利,擔保人均可對擔保物清償之餘額依法主張權利。
四、當事人約定的或者登記部門要求登記的擔保期間,依物權法定原則,對擔保物權的存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㈥ 擔保物權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設定於不特定的財產上。這種特殊情況是什麼
比如動產的浮動抵押。經當事人書面協議,企業、個人工商戶、農業生產經營者可以將現有的以及醬油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實現抵押權時的動產優先受償。
㈦ 擔保法關於擔保期間是可以約定的,但擔保法解釋第12條卻規定當事人約定的期間對擔保物權存續不具約束力
第二百零二條 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回民法答院不予保護。
擔保法解釋
第十二條第二款 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後,擔保權人在訴訟時效結束後的二年內行使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說明】這是《物權法》的一個極端重要的變化。《物權法》所規定的行使擔保物權的期限,為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亦即債權人應該在對主債權提起訴訟時同時要求實現抵押權。該等規定短於《擔保法解釋》所規定的主債權訴訟時效結束後兩年內。這樣,主債權訴訟時效結束的結果不但可以對抗債權,而且可以對抗用來擔保主債權的抵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