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知識產權局秋招的應屆生是俗稱的合同工臨時工嗎
你也沒說出是哪個國企,每個國企都有些不同,現在一般來說剛進去的都簽訂為C類員工,即第三方勞務合同工,很陰險的一招,這與B類員工(正式合同工)有本質的區別,雖然現在從工資上看差距在縮小,但是時間長點就會發現讓人郁悶之處了。當然,也不是沒機會轉正,兩三年後表現優良,頭腦靈活,能博得領導歡心者有機會獲得有限的轉正考試名額,考試過關,面試合格後即為正式合同工(當然,關系很鐵很牛逼者可自己另闢蹊徑),自己好好努力吧!
Ⅱ 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實習報告怎麼寫
知識產權局科技條件與基礎研究處
崗位實習報告
部 門:
實習崗位:知識產權局科技條件與基礎研究處
姓 名: ×××
指導教師: XXX
完成時間: 201×年5月10日
Ⅲ 進專利局工作需要那些條件
1.參加公務員考試
2.參加專利局的應聘考試
3.專業英語要過關
4.關注知識產權法律知識
Ⅳ 請問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待遇如何
有個03年碩士畢業進去的朋友,他的待遇是:第一年2k多點,轉正後3k多點,現在已經三年多了,4k多一點,以上是工資加津貼補助之類的,如果有翻譯做,會多點零花錢。好處在於,單位團購經濟適用房,能省不少錢,有機會學習,充實自己。
一般情況:公務員的轉正前後的工資相差不會太大,轉正前沒有定級,總體會劃個基礎工資,大概有轉正後的80% ,定級後就按照級別、職務、崗位等幾項確定,這幾項總共加起來不多,就幾百塊錢的樣子,公務員的工資重點在補助之類。。
轉載: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中心(審協)待遇
我們單位跟審協是兄弟單位,我從8月開始,也是跟審協一起培訓的,審協的培訓是4個月,而我們可能就是3個月。
培訓的時候,很羨慕審協的同學,覺得他們的工作挺有意思,審專利申請,審完了還能在案子上蓋個人名章,小有權利呀。原來審協也有做專利分類的部門,從今年起劃歸中國專利技術開發公司了,所以今年招聘的肯定都是做實審的。
先說培訓的4個月,沒有績效,只有基本工資,看過一位碩士的工資條,2,5k左右,博士的3k左右。從8月入職開始一個月內,他們發了種類非常齊全的文具,包括u盤,一條很好的毛毯,2百左右吧,900塊錢降溫補貼,這個不知道是2個月還是3個月的。每天吃飯基本不用花錢,因為中午10塊花不了,早餐也可以用的。晚上只要6:30以後打卡,就有工作餐,很多人都是6點吃飯,吃過以後再打卡,然後走人。
培訓結束,在導師帶領下開始做案子,據說普通的審查員一個月必須做8件以上的案子,每件500績效,上限不知道,好像12以上?以前是不設上限的。也就是說,績效保證每月4k以上,給我們講課的那位年輕老師一個月大致做11件(他還要做導師帶新同事,這個另有補貼,多少不知)。加上培訓後評級了,初級審查員也有津貼,基本工資也會漲
06年到審協的,我們那個培訓班上70多人,多來自清華,中科院,北大等,記得還有兩個哈工大的。北理北郵的可能因為畢業早,是前面培訓過的,前面還有兩期,博士也不少。
工作會比較累,這個工作,我不覺得它很枯燥,我是做數據深加工的,這個才叫枯燥呢。待遇暫時不是特別好吧,平時發的東西還是蠻多的。人才有一定流動性,聽說去年有一期30多個人已經走了7,8個,接受了知識產權局的培訓,考專利代理人資格非常容易了,有些人跳去了大的專利事務所。有的要生baby的姐妹為了輕松點就去做了分類,地位當然不如實審了,待遇倒是差不多的。估計專利開發公司過不了多久也要招聘吧,招聘做分類的?但是招聘人數可能就不如審協多了。
工作地點大致學院國際或者學知軒,咱們科學院06年有好幾個去了審協的,至少我就認識4個了,覺著挺羨慕的,後悔去年審協招聘為什麼不放在心上,培訓以後,我對這部分工作認識多了起來,以前不感興趣,現在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朝陽行業,小有壓力,薪水一般,可能會有十分成就感,看個人興趣,需要不斷學習,比如學法律,還有日語或者德語,誰讓日德每年的專利申請量僅次於美國呢。但是放心,外國到中國來的專利申請,按專利法規定,應該由涉外專利代理機構代理,已經翻譯成中文了,所以,不會像知識產權局的公務員一樣,去過翻譯(不過人家公務員做翻譯是賺外快,審協的就不允許了)。
Ⅳ 求助:地級市知識產權局公務員待遇咋樣
你好,一般情況是:公務員的轉正前後的工資相差不會太大,轉正前沒有定級,總體會劃個基礎工資,大概有轉正後的80% ,定級後就按照級別、職務、崗位等幾項確定,這幾項總共加起來不多,就幾百塊錢的樣子,公務員的工資重點在補助之類。。
轉載: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中心(審協)待遇
我們單位跟審協是兄弟單位,我從8月開始,也是跟審協一起培訓的,審協的培訓是4個月,而我們可能就是3個月。
培訓的時候,很羨慕審協的同學,覺得他們的工作挺有意思,審專利申請,審完了還能在案子上蓋個人名章,小有權利呀。原來審協也有做專利分類的部門,從今年起劃歸中國專利技術開發公司了,所以今年招聘的肯定都是做實審的。
先說培訓的4個月,沒有績效,只有基本工資,看過一位碩士的工資條,2,5k左右,博士的3k左右。從8月入職開始一個月內,他們發了種類非常齊全的文具,包括u盤,一條很好的毛毯,2百左右吧,900塊錢降溫補貼,這個不知道是2個月還是3個月的。每天吃飯基本不用花錢,因為中午10塊花不了,早餐也可以用的。晚上只要6:30以後打卡,就有工作餐,很多人都是6點吃飯,吃過以後再打卡,然後走人。
培訓結束,在導師帶領下開始做案子,據說普通的審查員一個月必須做8件以上的案子,每件500績效,上限不知道,好像12以上?以前是不設上限的。也就是說,績效保證每月4k以上,給我們講課的那位年輕老師一個月大致做11件(他還要做導師帶新同事,這個另有補貼,多少不知)。加上培訓後評級了,初級審查員也有津貼,基本工資也會漲
06年到審協的,我們那個培訓班上70多人,多來自清華,中科院,北大等,記得還有兩個哈工大的。北理北郵的可能因為畢業早,是前面培訓過的,前面還有兩期,博士也不少。
工作會比較累,這個工作,我不覺得它很枯燥,我是做數據深加工的,這個才叫枯燥呢。待遇暫時不是特別好吧,平時發的東西還是蠻多的。人才有一定流動性,聽說去年有一期30多個人已經走了7,8個,接受了知識產權局的培訓,考專利代理人資格非常容易了,有些人跳去了大的專利事務所。有的要生baby的姐妹為了輕松點就去做了分類,地位當然不如實審了,待遇倒是差不多的。估計專利開發公司過不了多久也要招聘吧,招聘做分類的?但是招聘人數可能就不如審協多了。
工作地點大致學院國際或者學知軒,咱們科學院06年有好幾個去了審協的,至少我就認識4個了,覺著挺羨慕的,後悔去年審協招聘為什麼不放在心上,培訓以後,我對這部分工作認識多了起來,以前不感興趣,現在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朝陽行業,小有壓力,薪水一般,可能會有十分成就感,看個人興趣,需要不斷學習,比如學法律,還有日語或者德語,誰讓日德每年的專利申請量僅次於美國呢。但是放心,外國到中國來的專利申請,按專利法規定,應該由涉外專利代理機構代理,已經翻譯成中文了,所以,不會像知識產權局的公務員一樣,去過翻譯(不過人家公務員做翻譯是賺外快,審協的就不允許了)。
Ⅵ 如何去國家專利局實習
知識產權專業的學生么?研究生的話找導師聯系下就進去了,本科生實習回需要學校或答者院裡面的實習處去聯系。國知局10000多號人,而且非常缺人做事進去又不難。
每年國知局都招不少的審查員,以應付數量迅猛增長的專利申請,甚至許多審查員連證都沒有。
別說進去實習,進國知局都不是什麼難事,不過那邊收入非常低,而且機械和化學兩邊很累,就電學還輕松點,裡面人的素質也良莠不齊。總之不是什麼好地方。
Ⅶ 山東省知識產權局怎麼樣
山東省知識產權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山東省知識產權局更多信息和資訊。
Ⅷ 如何答復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的各種通知書
>
【九問律師網 國內動態】一、遵守答復期限,逾期答復和不答復後果是一樣的。
針對審查意見通知書指出的問題,分類逐條答復。答復可以表示同意審查員的意見,按照審查意見辦理補正或者對申請進行修改;也可以不同意審查員的意見,並對此進行申辯和陳述的意見及理由。
二、屬於格式或者手續方面的缺陷,一般可以通過補正消除缺陷;明顯性缺陷一般難以通過補正或者修改消除,多數情況下只能就是否存在或屬於明顯性缺陷進行申辯和陳述意見。
三、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補正或者修改均不得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對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圖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圍。修改文件應當按照規定格式提交替換頁。
四、答復應當按照規定的格式提交文件。如提交補正書或意見陳述書。申請人使用補正書還是意見陳述書,應當根據審查員要求選用。一般補正形式問題或手續方面的問題使用補正書,修改申請的實質內容使用意見陳述書,申請人不同意審查員意見,進行申辯時使用意見陳述書。
臨沂知識產權律師點評:
關於知識產權的應用需要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知識,才能更好的解決自己遇到的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糾紛,同時在實踐應用中注意法律的靈活使用。多學習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知識,不僅可以幫到自己還可以幫助身邊的朋友,讓大家不再為遇到知識產權而苦惱,促進全民普法,構建和諧社會。臨沂律師湯貴金簡介:
湯貴金律師,山東臨沂人,畢業於山東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在校期間擔任四年的班長,並在學生會擔任副主席。經過四年的法律學習,其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縝密的邏輯思維,嚴謹的辦事態度,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從事律師行業至今,辦理了相關的民事案件,如基本的離婚案件、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尤其是交通事故侵權案件)、遺產繼承糾紛、合同的起草審查、債務追償糾紛等。
並且該律師在法院實習了一年半的時間,通過實習熟練的掌握了法院辦理各類民事案件的辦案思路及判決方向,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自執業以來,該律師始終秉承的執業理念:在法律規范的限度內,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