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數字化版權
將普通出版物的內容進行數字化復制,這種數字化復製品所有的版權
B. 從網上或其他渠道獲得的數字化教學資 源是否可以不標明資源出處直接用於教學,為什麼
可以的,但你要在教學的網站標注,內容來自互聯網!
C. 從網上獲得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是否可以不標明出處而直接用於自己的教學,為什麼
用於個人應該沒什麼問題,如果用於商業,應該就要與資源的作者打個招呼。
國內這方面很寬松,如果是國內資源,就是上面說的,要是國外的資源,盡管用,反正他也不知道,除非用於大型商業,並且出名到國外都知道,他才可能追究
D. 什麼是數字化教學資源
數字化教學資源一般指數字化網路教學資源應用
《數字化網路教學資源應用》是以數字化網路教學資源應用為實例的實踐操作教程,主要對數字化網路教學資源基本概念、網路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與技術進行闡述與探討,內容包括數字化網路教學資源概述、數字化網路教學技術基礎、數字化網路教學平台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數字化圖書館、校園一卡通應用、電子郵件與計費網關、教務管理系統、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發展前景與數字化校園等。本書兼顧理論、技術與應用等多個層次,涉及數字化網路教學資源應用中的相關熱點。
數字化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習者在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中 ,遵循現代教育理論和規律 ,運用數字化的教學資源,以數字化教學模式進行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教學活動。
簡單的說,數字化教學就是利用多媒體教室、電腦等現代化多媒體載體進行的教學。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路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
(4)數字化教學資源版權擴展閱讀:
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原則
1、教學性原則:資源應能滿足教與學的需求;
2、科學性原則:資源應能正確反映科學知識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
3、開放性原則:資源庫應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師生都可以將自己的電子作品納入其中;
4、通用性原則:在相應的技術標准規范下,教學資源應能適用於不同的教學情境和多種形式的學習;
5、層次性原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實行模塊化管理,使學習者通過對不同層次資源的使用和重組,最大限度的發揮資源的個性化潛能;
6、經濟性原則:應以最少的投入開發出高質量、高性能的教學資源。
E. 數字版權,電子版權,無線版權分別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哈
版權的保護對象是作品。作品本身無形,為了傳播,必須固定、存儲,目前階段,按作品的固定(存儲)形式來分類:
1.紙質形式。如圖書、期刊、報紙上的作品
2.模擬形式。將作品通過電磁轉換以模擬信號的形式存儲在磁帶、膠片等載體上。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音樂作品、電影作品。
3.數字形式。將作品進行數字化編碼以後以數字形式(0和1)存儲於硬碟、光碟、優盤等載體上。也可以稱為電子形式。適合於文字、音樂、電影等各種作品。
數字版權(電子版權)並不是法律概念,從人們使用的習慣來看,應該是指對數字化以後的作品擁有的版權。在著作權法上與此相對應的權利主要是信息網路傳播權。因為以數字形式固定的作品主要通過信息網路進行傳播。(但嚴格說,數字化後的作品也可以不通過網路進行傳播,比如通過光碟的出售。這里對應的權利是發行權)
無線版權同樣不是法律概念。不要望文生義的以為無線版權是指廣播權。廣播權作為版權中的一項權利早就存在,但無線版權是這兩年才開始使用的概念。它是指將作品數字化以後向手機用戶傳播的權利。從法律上講,對應的權利仍然是信息網路傳播權。
綜上,數字版權、電子版權同義,是指將作品數字化以後進行傳播的權利。無線版權則是指將作品數字化以後向手機用戶進行傳播的權利。後者范圍窄與前者。如果你寫了一篇小說,你同意某網站登載該小說供網民瀏覽,這就許可他行使數字版權。如果你同意該網站將小說製作成適合手機閱讀的電子書供手機用戶下載閱讀,這是許可他行使無線版權。但從法律上講,都是許可他行使你對作品的信息網路傳播權。
附:版權中的具體權利如下
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
復制權
發行權;廣播權;放映權;信息網路傳播權
演繹權(改編 翻譯 等)
表演權
F. 數字化教學資源和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區別是什麼
數字化教學資源,是針對傳統的教學資源而言,它主要是指教學應用數據資源的數字化.把傳統書本\唱片\磁帶\模擬的資源,進行數字化轉化,就生成了數字化資源.(數字化就是用0 1 來記錄資源的方式)
而信息化教學資源,是指針對傳統教學方式而言,藉助信息化手段實現教學的方式所藉助的資源.其中又可分為,信息化教學工具和信息化教學數據.
嚴格來說數字化教學資源是信息化教學資源的一部分;
以上是個人意見。
G. 如何把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中的資源轉到U盤
你是要把系統中的資源下載到本地,然後轉到U盤嗎?那樣是不可以的。資源也是有版權的呀。
但是在系統內下載資源,然後你可以把整個軟體的文件包轉到U盤,下次通過U盤使用的話,登陸該賬號,資源都是存在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
H. 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概念是啥誰知道啊!
教學所用的資源全部進行數字化。
教學實踐表明,有效地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對於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問題意識的培養乃至懷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與發現的興趣,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業能力極佳的路徑。數字時代年輕一代所具有的優勢通常超過年長者,這種並非個體性因素造成的優越,已越來越得到認同,這也是人類在數字化革命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收獲之一。數字文化所自然生成的DIY學習理念已成為一種網路的標識性的文化符號。這種文化理念培養的往往是一種互動精神,而互動能協助孩子成長,培育其開發本身的價值,訓練其判斷分析力,評估力,批判力及幫助他人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及時地引導學生開發和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並由此培養學生的發現、思考、分析及判斷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思維結構,根據學業的需要,自行斟選、組織相關教學資料和學術信息,並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得出自己的觀點見解。
學生通過接觸數字化教學資源,不僅可以獲得建構知識的能力,而且還能得到信息素養的培養。建構知識的能力首要是自主學習能力的獲得。通過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選取與利用等環節的實踐,學生的學習從以教師主講的單向指導的模式而成為一次建設性、發現性的學習,從被動學習而成為主動學習,由教師傳播知識而到學生自己重新創造知識,研究表明,在數字化時代和信息社會,學生達到能夠自主學習的重要的前提還取決於具有怎樣的信息素養。讓學生直接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無疑是鍛煉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大好機會,也是檢驗其學習能力、學習收獲的最佳方式和途徑之一。
相對於學生,教師面對數字化教學資源所感受到的不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戰。
首先,數字化時代,對教師的角色觀念必須有新的認識和定位。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受制於條件,教學大都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結構是線性的,以教師的單向傳播為主,多數情況下學生是被動的接收者,學習的自主性難以體現。教師的專業背景,知識取向和個人喜好等因素均對教學內容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在教學中處於中心和權威地位,掌握著主要的話語力。應該說,在信息化和數字化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里,傳統的單向傳播式(也稱廣播式)的教學模式,幾乎稱得上是最佳選擇,並在人類的教育史和文明史上起過並還在起著重要作用。但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以往的教與學的結構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戰,學習知識的渠道和媒介也不再是單一的,不僅有紙媒文化,還有電子媒介尤其是網路上的各種數字化知識和資源,都對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挑戰。網路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師和學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條件,面對同樣的信息資源,這無疑給教師提出新課題。學生在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方面所表現出的優越性,教師不僅不能迴避和視而不見,更應給予鼓勵和激發,「弟子不必不如師」,教育的本質重在超越,這才是教育的本質性的目的和訴求。
其次,面對數字化時代教學的新挑戰和新課題,教師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同時也必須思考和實施新的對策與方法。面對新的教學形勢和教學條件,教師一方面要積極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創新創業能力,另一方面更應重新確立教育教學的側重點。由於教師與學生面對的是同樣的數字信息資源,教師必須將教學內容重點定位在學科和課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上,在教學中適度加入自己通過研究分析歸納,對學科與課程的重點問題做出自己的整理、評價和前瞻,並將本學科中出現的前沿性問題加以介紹講解,這不僅有利於學生形成敏感的問題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對其未來的發展也提供了知識系統的延伸和引導,益於專業素質的培養。
此外,教學內容重點還應錨定在知識的深度性方面,即教學必須向深度開掘。在教學中加強內容的深度性不僅是信息時代使然,更是高等學校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在課堂上針對某一問題應盡可能的提供有見地的,有科研含量的個人見解,這也是學生異常歡迎的和希望聽到的。這無疑會使教師的教學與科研形成良性的鏈接與互動,真正實現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深化的良好局面,這無疑是教師這一職業的理想境界。
I. 什麼是數字化教學資源
1、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功能可分為:
教學素材和輔助程序兩種。教學素材是指在教學中可以用到的文字、圖片、動畫以及數字化視頻和音頻等資源,輔助程序則用於幫助學生解決某些學習問題,如學習時碰到一個英語單詞不了解含義,就可以在網路英漢雙解程序中查找有關的信息。
基於校園網的教育輔助程序的一個優勢是程序更新方便,不用每台計算機都重新安裝,只需在伺服器上進行設置即可。
2、按資源的組織方式可分為:
教學素材(資料)庫、課件庫、教案庫、試題庫、論文庫、數字圖書庫等。
3、按資源的檢索方式可分為:
目錄檢索、關鍵詞檢索和全文檢索。
4、按資源的使用對象可分為:
教師專用資源和共用資源。教師專用資源包括教案、論文、試題等,共用資源則包括教學素材、數字圖書和輔助程序等。
(9)數字化教學資源版權擴展閱讀:
有了數字化資源跟著就會出現數字化教學。
數字化教學就是利用多媒體教室、電腦等現代化多媒體載體進行的教學。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路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
通過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應用(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