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書籍版權頁設計

書籍版權頁設計

發布時間:2021-07-31 02:14:41

Ⅰ 書版權頁上的開本跟書本實際設計的大小尺寸是一樣的嗎

889mm×1194mm指的是一張全開紙的規格,平常說的開本是指書報刊幅面大小,即一張全開回紙裁切成若干張後答的規格。如32開本的圖書,就是指該書的幅面是一張全開紙裁切成32張的幅面。在實際生產中通常將幅面為787×1092(mm)或31×43英寸的全張紙稱之為正度紙;將幅面為889×1194(mm)或35×47英寸的全張紙稱之為大度紙。目前裁切規格尺寸大度為:大16開本210×297(mm)、大32開本148×210(mm)和大64開本105×148(mm);正度為:16開本188×265(mm),32開本130×184(mm)、64開本92×126(mm)。

Ⅱ 自創作書的版權頁怎麼寫

我為《十萬個為什麼》「挑大樑」 葉永烈 在滴水成冰的日子裡,我忽然從上海飛往沈陽,在北方圖書大廈為讀者簽名售書。其實,沈陽只是我這次全國性的簽名售書活動中的一站。北京、上海、長沙、廣州、深圳、成都、濟南、西安……在新世紀到來的時候,我應少年兒童出版社之邀,為《十萬個為什麼》新世紀版在全國各地簽名售書。不少讀者感到驚訝,葉永烈是紀實文學作家,怎麼忽然成了《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 其實,我早年寫科普,後來寫紀實。雖說我曾為我的紀實文學新著舉行過多次簽名售書活動,但《十萬個為什麼》是個例外:這不僅僅因為《十萬個為什麼》是一套科普讀物,而且是我在四十年前寫的,簽名售書卻在四十年後舉行! 說來話長。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九日,上海《新民晚報》第二版發表記者永義所寫的關於《十萬個為什麼》的報道《圖書的背後》,內中有這么一段: 「作者們對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等專業知識是精通的,但寫法上不一定符合兒童的特點。編輯部就再三講明要求,多方協助作者。如北京大學化學系的一位作者,編輯部派專人和他談,幫他修改,花了好幾個月時間。後來這位作者一個人就寫了一百多個題目,成為本書作者中寫得最多的一個。」 報道中提及的「北京大學化學系的一位作者」,便是在下。那時,我還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的三年級的學生。報道中提及的「這位作者一個人就寫了一百多個題目」,其實僅指化學分冊,而不是全書。《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一百七十五個為什麼,我寫了一百六十三個。 在寫了化學分冊之後,少年兒童出版社又邀我參加其他分冊的寫作。於是,我再接再厲:為第三冊天文氣象分冊寫了二十七篇;為第四分冊農業分冊寫了八十九篇;為第五冊生理衛生分冊寫了四十三篇。 我是初版本寫得最多的一個作者——初版本最初出五卷,共九百四十七個「為什麼」,我寫了三百二十六個,佔全書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也是這套書最年輕的一個作者——寫這套書時我只二十歲,出書時我只二十一歲。 我小小年紀,被少年兒童出版社委以重任,為《十萬個為什麼》挑大樑…… 我是浙江溫州人,從小喜歡文學,十一歲的時候就在《浙南日報》發表了詩作。一九五七年,我從溫州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在學習之餘,我喜歡寫作。最初寫詩,寫小說,寫散文,雖然也有發表,但是投稿的「命中率」不高。後來,我把文學與科學相結合,創作科學小品,幾乎寫一篇就發表一篇。在一九五九年暑假,我因為路遠沒有回老家溫州,獨自呆在空盪盪的宿舍里,便埋頭寫作,寫了一本科學小品集《碳的故事》,寄給少年兒童出版社。 當時,我並不認識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編輯,只是看了這家出版社出版的書,從書的版權頁上查到他們的地址。我的稚嫩的書稿,落在青年編輯曹燕芳手中。她並不計較作者的資歷,採用了這本書稿。根據曹燕芳的建議,書名改為《碳的一家》。半年之後——一九六○年二月,我平生的第一本書就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 這時,曹燕芳正在編《十萬個為什麼》。記得,她給我寄來一份化學分冊的「為什麼」清單,要我試著寫幾個。我試著寫了五個寄去,她一面熱情地給予肯定,一面指出不足之處,然後要我繼續寫下去。其實,每一篇「為什麼」就是一篇科學小品。《十萬個為什麼》實際是一部大型的科學小品集,所以很對我的寫作路子。尤其我是學化學的,所以寫化學小品格外得心應手。 我當時並不知道編輯部的「底細」,就像學生答題似的,按照那張清單所列的「為什麼」一個個寫下去。每寫好十幾個,就給他們寄去。他們看畢,又隨時告知意見。就這樣,我竟一口氣為化學分冊寫了一百多個「為什麼」。也有的「為什麼」是清單上所沒有的,我也就自己出題,自己回答。 直到好多年後,我才知道「內幕」:早在一九五九年,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就已經著手編《十萬個為什麼》。他們組織了好多位上海的中學化學教師寫化學分冊。當少年兒童出版社給我寄那份化學分冊的「為什麼」清單時,其實每一個「為什麼」都已經有稿子了。可是我一點也不知道,也就一個個寫下去,彷彿是學生答卷一般。編輯部以為我的文筆活潑,採用了我的稿子,為此得罪了一批中學化學教師…… 接著,少年兒童出版社又約我為《十萬個為什麼》其他分冊撰稿,即天文氣象分冊、農業分冊、生理衛生分冊。《十萬個為什麼》初版本不是像現在版本那樣在每篇末署作者名字,而是按寫作多少為序,在書前署名。由於我是化學分冊和農業分冊寫得最多的作者,所以在這兩冊初版本上,我的名字都是排在第一個。

http://www.shuosky.com/ 朋友推薦的,小說網站大全

Ⅲ 圖書版權頁有無排版或設計的規范或規則

在轉行時,下列各項不能分拆:① 整個數碼;②連點(兩字連點)、波折線;③ 數碼前後附加的符號(如95%,r30, -35℃,×100,~50)。在正文排版中應嚴格遵循忠實於原稿的原則。對於一些未經過編輯加工或編輯加工較粗的稿子中出現的一些明顯的上下文不統一的特殊情況就可以隨手將其統一。以上就是書籍設計 排版設計要求。版面設計要求涉及方面比較多,設計者在進行設計時要注意書籍版面設計排版要求,結合時代特點,書籍內容的特點進行更加有創意又不脫離主題的排版設計。不能盲目的追求時尚而脫離書籍原有的主題內容要求。

Ⅳ 英文圖書 版權頁

這里來都是right page的圖樣源,你去看看吧,我貼不上來

http://images.google.com/images?q=right%20page&hl=zh-CN&newwindow=1&lr=&nxpt=20.360829000743445198766&ie=UTF-8&oe=UTF-8&um=1&sa=N&tab=wi

Ⅳ 圖書的「版權頁」指什麼

圖書版權頁,只是一種行業習慣稱呼,是指圖書中載有版權說明內容的書版頁。在國家標准中,它權實際上是圖書書名頁中的主書名頁背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圖書書名頁》(GB12450—90)中規定:
4.2主書名頁背面
提供圖書的版權說明、在版編目數據和版本記錄。位於雙數頁碼面。
4.2.1版權說明
按有關法規的規定執行。
從上面的條文可以看出,標准中沒有對作出規定,而從目前國內制定的有關法規上看,也沒有關於的規定

Ⅵ 書籍的該如何排版設計

書籍排版設計技巧:

1、留白

進行排版設計不一定非要排布得滿滿當當的,留一些空白,才不會顯得擁擠。

2、字體

首先是注意字體的選擇,其次是注意字體不要過多。對於雜志排版設計,一定要注意英文字體與中文字體的搭配。中英文字體一定要高調保持一致的風格,粗宋體的英文與中等線的中文是無法組合。面中的字體最好少於三種,大小起碼要三種,背景顏色最好少於三種。

3、分欄

文字部分多的。可以先分欄。分欄會讓人很輕松的看完整篇文字。其次,注意字型大小、行距、字間要保持一樣,但不要做的過於擁擠。就算刪減文字也要如此。

4、版式

版面設計中要有隱形矩形框、隱形對齊線條。

5、排版

排版設計中的統一、均衡、韻律。

6、色塊

版面設計中的色塊運用,往往選取圖形中的顏色。

7、閱讀習慣

注意人們看圖習慣於從上至下,從走至右。

8、圖片布局

當圖片多了就把他們格起來。圖片要保持原有的形狀,切記不可把有靜物的圖片隨意拉伸縮放,除非你是在做抽象的東西。否則物體變形了會非常的難看。

(6)書籍版權頁設計擴展閱讀:

書籍封面設計要素 :

圖書的封面設計主要考慮到的有三要素:書名、作者名、出版社。

一般來說,書名的位置居於封面的正中偏上,字體最大。如果有副書名,那麼必須緊跟著主書名,字體一般來說比主書名小1~2號。

如果書名為豎排,裝訂方向為從左至右的話,則通常將書名排至左側上方,緊貼書脊位置。裝訂方向從左至右,則反之。

作者名一般較小,書名橫排的圖書,作者名應置於書名的右下方或者書名的下方正中。作者名的字型大小應小於主書名和副書名。

出版社名稱之前,通常有社標。出版社名稱位於圖書正中最下方,距離封面最下方的成品線0.5cm以上。出版社名稱的字型大小,通常由出版社規定,若無具體規定,則根據圖書開本尺寸進行合理調整。

Ⅶ 書籍的排版設計流程是怎樣的

  1. 書籍的組成
    眾所周知,一本書通常由封面、扉頁、版權頁(包括內容提要及版權)、前言、目錄、正文、後記、參考文獻、附錄等部分構成。
    扉頁又稱內封、里封,內容與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叢書名、副書名、全部著譯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點等。扉頁一般沒有圖案,一般與正文一起排印。
    版權頁又叫版本記錄頁和版本說明頁,是一本書刊誕生以來歷史的介紹,供讀者了解這本書的出版情況,附印在扉頁背面的下部、全書最末頁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橫開本),它的上部多數印內容提要。版權頁上印有書名、作者、出版者、印刷廠、發行者,還有開本、版次、印次、印張、印數、字數、日期、定期、書號等。其中印張是印刷廠用來計算一本書排版、印刷、紙張的基本單位,一般將一張全張紙印刷一面叫一個印張,一張對開張雙面也稱一個印張。字數是以每個版面為計算單位的,每個版面字數等於每個版面每行的字數乘以行數,全書字數等於每個版面字數乘以頁碼數,在版面上圖、表、公式、空行都以滿版計算,因此「字數」並不是指全書的實際行字數。

2. 版面構成要素
版面指在書刊、報紙的一面中圖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總和,即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圍的空白部分書刊一頁紙的幅面。通過版面可以看到版式的全部設計,版面構成要素如圖2.1所示。
版心 位於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
書眉 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號統稱為書眉。它包括頁碼、文字和書眉線。一般用於檢索篇章。
頁碼 書刊正文每一面都排有頁碼,一般頁碼排於書籍切口一側。印刷行業中將一個頁碼稱為一面,正反面兩個頁碼稱為一頁。
注文 又稱注釋、註解,對正文內容或對某一字詞所作的解釋和補充說明。排在字行中的稱夾注,排在每面下端的稱腳注或面後注、頁後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後的稱篇後注,排在全書後面的稱書後注。在正文中標識注文的號碼稱注碼。


3. 開本
版面的大小稱為開本,開本以全張紙為計算單位,每全張紙裁切和折疊多少小張就稱多少開本。我國習慣上對開本的命名是以幾何級數來命名的,
國內生產的紙張常見大小主要有以下幾種:
787×1092毫米平板原紙尺寸是我國當前文化用紙的主要尺寸,國內現有的造紙、印刷機械絕大部分都是生產和適用此種尺寸的紙張。目前,東南亞各國還使用這種尺寸的紙張,其他地區已很少採用了。
850×1168毫米的尺寸是在787×1092毫米25開的基礎上為適應較大開本需要生產的,這種尺寸的紙張主要用於較大開本的需要,所謂大32開的書籍就是用的這種紙張。
880×1230毫米的紙張比其他同樣開本的尺寸要大,因此印刷時紙的利用率較高,型式也比較美觀大方,是國際上通用的一種規格。


4.版心
書刊版心大小是由書籍的開本決定的,版心過小容字量減少,版心過大有損於版式的美觀。一般字與字間的空距要小於行與行間空距;行與行間的空距要小於段與段間的空距;段與段間的空距要小於四周空白。
版心的寬度和高度的具體尺寸,要根據正文用字的大小、每面行數和每行字數來決定。而每面行數又受行距的影響。印刷標准術語中將字行與字行之間的空白稱為行間,行中心線與行中心線的距離稱為行距。但方正、華光排版系統中將標准術語中的行間稱為行距。書刊的行間一般空對開(1/2),也有5/8、3/4幾種空法。表2.1列出了不同字型大小、不同行間、不同開本的版面字數及版心尺寸。
註:如加書眉,每頁行數應減少一行。字數、行數以漢字五號計算。

Ⅷ 圖書頁碼設計形式有哪幾種


!
書籍頁碼設計
隨著我國裝幀藝術的發展
"
書籍裝幀的內涵在不斷地豐富和
擴展
#
所謂裝幀藝術
"
不僅包括封面
!
書脊
!
封底
!
勒口
!
環襯等整體
設計
"
而且包含了對內文的版式設計
!
書籍材料設計和印製裝訂工
藝設計等等
$
書籍中的內文版式設計是整個圖書出版工作中不可
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
過去幾年
"
我國書籍的裝幀藝術只重視封面
而輕視內文
"
封面常常由專職的設計人員設計
"
對色彩
%
構圖
!
材料
以及效果諸方面也較為重視
$
而內文版式則常常由藝術水準相對
不高的人員製作
"
甚至由文字編輯
&
一筆帶過
&
$
書籍內文中的頁碼
由於其所處位置的特殊性就更加容易被設計者忽略
"
甚至不被考
慮在書籍的整體設計范圍之內
"
裝幀學理論也沒有對其進行過專
門的探討
$
近年來由於激光照排及桌面系統製版技術的不斷完善
和人們現代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
廣大讀者對圖書形式美的
需求越來越高
"
圖書版式的風格更加多樣化
"
書籍內文版式中的頁
碼也逐漸成為打造精品圖書不可或缺的要素
$
在一些成熟的設計
家作品中
"
頁碼的設計經常是版式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
利用這一個
小細節充分體現書籍由內至外的形式美與整體感
$
所以
"
對書籍頁
碼的設計進行一些探索性的研討是非常有意義的
$
書籍頁碼是指封面
%
環襯
%
後面的書心
』』

即書籍內文
』』


標示內容位置的一種符號
$
封面
%
封底
%
環襯以及版權頁一般不被
記入頁碼數
"
有的書籍扉頁被計算在整本書的頁碼數內
"
但不標示
出來
"
而是從正文開始標示
$
頁碼被排放在開本尺寸規定的面積

"
即內文白邊的面積里
"
用於讀者索引書中的所需信息
$
為了提
高閱讀者對書籍內容查閱的效率
"
頁碼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數字
的標示
"
字型比內文的字體略小
"
且常常與版心有一定距離
$
最常
見的頁碼位於內文左
%
右下腳距書籍切口
!

"
厘米處
$

Ⅸ 請問:書籍版權頁中的「印張」是什麼意思

印張即印刷用紙的抄計量單位。一全張紙有兩個印刷面即正、反面。規定以一全張紙的一個印刷面為一印張。一全張紙兩面印刷後就是二個印張。
開本即表示書頁幅面大小。如一個全張紙經過四次對折後幅面為全張的1/16,這樣幅面大小的開本就稱16開本。五次對折稱32開本。同樣的開數,不同規格的紙張,開本尺寸也不同。一般稱787mm*1092mm紙張的開本為小開本,而稱850mm*1168mm紙張的開本為大開本,880mm*1230mm紙張的開本為特大開本。
書籍的一張為一頁,一頁有正反兩面。每一面即為一碼。
舉例:一個32開本的書,有320個頁碼,那它的印張數=320/32=10

Ⅹ 書籍該如何設計排版

(1)封面(又稱封一、前封面、封皮、書面) 封面印有書名、作者、譯者姓名和出版社的名稱。封面起著美化書刊和保護書芯的作用。

(2)封里(又稱封二) 是指封面的背頁。封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來印目錄,或有關的圖片。

(3)封底里(又稱封三) 是指封底的裡面一頁。封底里一般為空白頁,但期刊中常用它來印正文或其他正文以外的文字、圖片。

(4)封底(又稱封四、底封)圖書在封底的右下方印統一書號和定價,期刊在封底印版權頁,或用來印目錄及其他非正文部分的文字、圖片。

(5) 書脊(又稱封脊) 書脊是指聯接封面和封底的書脊部。書脊上一般印有書名、冊次(卷、集、冊)、作者、譯者姓名和出版社名,以便於查找。

(6)書冠 書冠是指封面上方印書名文字的部分。

(7)書腳 書腳是指封面下方印出版單位名稱的部分。

(8)扉頁(又稱里封面或副封面) 扉頁是指在書籍封面或襯頁之後、正文之前的一頁。扉頁上一般印有書名、作者或譯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的年月等。扉頁也起裝飾作用,增加書籍的美觀。

(9)插頁 插頁是指凡版面超過開本范圍的、單獨印刷插裝在書刊內、印有圖或表的單頁。有時也指版面不超過開本,紙張與開本尺寸相同,但用不同於正文的紙張或顏色印刷的書頁。

(10)篇章頁(又稱中扉頁或隔頁) 篇章頁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排的,印有篇、編或章名稱的一面單頁。篇章頁只能利用單碼、雙碼留空白。篇章頁插在雙碼之後,一般作暗碼計算或不計頁碼。篇章頁有時用帶色的紙印刷來顯示區別。

(11)目錄 目錄是書刊中章、節標題的記錄,起到主題索引的作用,便於讀者查找。目錄一般放在書刊正文之前(期刊中因印張所限,常將目錄放在封二、封三或封四上)。

(12)版權頁 版權頁是指版本的記錄頁。

閱讀全文

與書籍版權頁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