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優秀做法
http://mba2001.okey.net/kj/Business_law/2003MBA%C9%CC%B7%A8%B0%B8%C0%FD%D1%D0%D3%910320.ppt#331,70,幻燈片 70
上面那一串地址是一個幻燈片,可以下載下來看,裡面有許多關回於中美的知識產答權保護, 案例多多哦~~
Ⅱ 中國應該怎樣借鑒國外知識產權保護的方法
我國最應該學習的地方是:
自己技術尚不發達的產業,推行知識產權弱保護;技術發達、處於領先的產業,推行知識產權強保護。
中國為了加入WTO,當時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巨大壓力,在知識產權領域做了很多讓步,以致於我國三十多年完成了西方國家兩百年的知識產權立法進程。其中很多方面,對中國自身發展其實並沒有保護作用,甚至會成為外國權利人鉗制中國競爭者的工具。
中國現在當務之急是在既有的知識產權領域內多練「內功」,鼓勵本國競爭者開發新技術,從而積極地享受知識產權保護體制的益處。另一方面,國家要加強配套立法,建立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限制措施,例如強制許可機制、反壟斷機制等,從而限制外國競爭者濫用知識產權傷害我國尚顯幼稚的民族產業。
知識產權分為三各部分
1.商標權,商品或者服務的標志,如咬了一口的蘋果,商號等
2.專利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專利
3.版權,也就是著作權,包括文學作品、影視作品、藝術作品等,除此之外,集成線路,軟體認證也為版權內容
Ⅲ 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哪些問題
在國外主要實行使用在先原則,在中國則是注冊在先原先原則。保護意識不足專主要是國家處在從中國製造屬轉向中國自製的初期。而且提前保護意識低不到收到法院傳標才知道侵權了,國家宣傳也在剛開始,中國老闆特別是現在的中小企業的文化水平低。
Ⅳ 請問知識產權專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呢
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越來越重視,也意味著知識產權國際化水平穩步提高。新形式下,不僅我國經濟產業要「一帶一路」的「走出去」,隨之的企業商標定位及相關保護也要「走出去」、國際化。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企業尋求國外商標保護的意識就越強,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能力就越強。品牌競爭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市場經濟競爭的主要形式。只有擁有世界知名品牌,才能獲得全球市場份額和全球消費者的認可。
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指出,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第一步就是將商標在國外取得法律保護。只有在海外取得商標保護,商品才能在海外安全銷售;只有商標在海外得到保護,圍繞商標進行的宣傳營銷才有保障,商標才能做大做強,成為馳名商標。因此近年來企業注冊海外商標的總量呈明顯上升趨勢,更多企業開始關注到注冊海外商標的重要性。
如已在英國、俄羅斯、泰國、新加坡等33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注冊商標的「中國紅」。據介紹,創始人尹彥征歷時20年,在總結前人的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打破傳統的瓷器工藝思路,經過上萬次試驗,成功研製出色相與中國國旗一致的「中國紅」耐高溫瓷器,結束了國際陶瓷領域高溫紅色瓷器無標准紅色的歷史,而顏色鮮艷的高溫大紅瓷器工藝品,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珍視和厚愛,被世人稱譽為「中國紅瓷器」。為了保護知識產權和品牌,尹彥征將「中國紅」商標的45個類別進行注冊,成為「中國紅」商標的唯一合法持有人。「中國紅」商標在各國成功注冊,也為中國紅瓷帶來巨大商機。
進行國外商標注冊,不僅是效益使然,同時也是企業保護的一個必要條件。如果商標沒有在所在國進行合法注冊或者使用,商品就有可能在該國侵權。中國的公司在歐洲各種博覽會辦展的時候就有可能受到維權的打擊。
Ⅳ 為什麼發達國家要推行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
因為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成熟,知識產權的成果也多。但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專以及國際化的進程屬,如果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同時跟進的話,那麼在國外知識產權的成果就得不到保護,在一些發展中國國家就可以肆意濫用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成果省去了前期開發研究的巨額成本,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所有者的產品中要攤入研發成本反而競爭不過。
Ⅵ 急求國外知識產權保護的研究現狀(文獻綜述)!!!
建議你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去找。這類文獻那裡肯定會有的。
Ⅶ 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歷程和前景
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起步較晚,是伴隨著國外的壓力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產生的,所以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誠然發展了20幾年,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也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還是任重而道遠。在這里我想建立一個專題來討論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眾多問題和解決方案。我先開一個頭,以拋磚引玉。
中國正在失去中葯的知識產權
世界著名經濟學家保羅·比爾茲曾預計,到2010年,與健康相關的產業將為美國經濟帶來每年1萬億美元的收益,這些收益來自令人更健康、更美麗、延緩衰老或預防疾病的產品和服務等等。
20年前,健康產業並不存在,但今天,健康產業的收益達20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整個汽車產業收益的一半。從2000年到2010年,健康產業的消費將由2000億增長至1萬億美元,足足有5倍的增長。中國有13億人口,專家預測健康產品消費將由目前在GDP中2.5%的比重繼續增加,進而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中國健康產品市場巨大。
中醫葯有著五千年的文化背景,據記載,中國人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東漢年代已經開始使用「保健養生」食品了。因此,在漢方中葯制劑方面,中國人有絕對的優勢。
然而,在這場健康產業的大潮中,我國還沒有一個揚名海內外的中醫葯品牌出現。
中國的中醫中葯保健品具備了創造世界品牌的基因。但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我們必須走中國化的健康產業之路。
目前,中葯在國際市場的貿易額已超過400億美元,而且每年還以10%的速度增長。但中國的中葯出口貿易額只佔世界草葯貿易總額的不到3%。而日本、韓國、東南亞以及歐洲一些國家的中葯企業從我國低價購入原料葯就地粗加工後,運回國內精煉,提取制劑,製成西方人習慣的膠囊、片劑和顆粒劑,不僅佔領了國際市場,而且以高價返銷中國市場,目前已佔據了我國中成葯市場1/3的份額。而我國每年從日本、韓國、東南亞、西歐等地進口的洋中葯卻超過1億美元。反觀日本,雖然只有210個漢方葯制劑,且處方和原材料均來自中國,但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卻達到80%。
為改變我國中葯生產落後的狀況,我國一些地方和單位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引進外國的資金和先進生產工藝,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一些人為達到此目的,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無視中葯處方作為無形資產的巨大價值,不惜將自主的知識產權—中葯處方拱手交給外商,這使我國的中葯生產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更加不利的境地。
我國民間還有大量中葯秘方、偏方,雖然在長期的中醫臨床中行之有效,但由於科學研究與解析分離技術水準低,至今仍以非處方、草葯形態流傳,許多外商正加緊搜羅研究分析,甚至搶先申報許多專利,使得中葯這種國寶的知識產權,正以驚人的速度流失。
同時,如果不能真正了解保健品市場運作規律,精確掌握市場脈絡,也極容易遭遇滑鐵盧。因此,這十幾年來有不少大企業進軍養生保健產品,均以失敗告終。大向導公司堅持走中國特色的健康產業之路,以「弘揚民族文化,樹立民族品牌,實現平衡人生」為企業使命。提出「我的世界由我創」的經營口號,立足中國,面向全球,以小謀大,穩健發展。
中國中葯要全面進入國際市場,必須與國際接軌,實現中葯現代化,首先是研究與開發的現代化。這就需要建立中葯材規范化種植基地,採用先進生產工藝及現代化劑型,建立中葯質量標准規范,提高中葯質量標准水平,加強中葯葯理、毒理研究,重視中葯臨床試驗,制定中葯生產管理規范。在這一程序中,必須大力加強中葯知識產權的研究和保護。否則,我國的中葯產業將成為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失去生存的權利,後果不堪設想。
Ⅷ 為什麼發達國家要推行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我國如何應對
因為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成熟,知識產權的成果也多。但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國際化的進程,如果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同時跟進的話,那麼在國外知識產權的成果就得不到保護,在一些發展中國國家就可以肆意濫用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成果省去了前期開發研究的巨額成本,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所有者的產品中要攤入研發成本反而競爭不過。
中國直面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的應對
之策知識產權壁壘形式復雜多樣, 在國際貿易中的活動領域逐漸擴大, 涉及的商品逐步增多, 對有關國家進出口貿易影響也逐步加深。我國是發展中國家, 需要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知識產權技術, 也需要鼓勵出口貿易促進經濟發展。因此我國在發展貿易的同時, 必然會遭遇多種形式的知識產權壁壘。針對不同的知識產權壁壘, 我國應採取不同的對策。
(一) 樹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企業是我國市
場經濟的主體, 也是利用知識產權的主戰場。20世紀90年代以來, 外國公司針對我國提出的5年計劃大量申請專利, 在我國很多產業的未來發展領域設置了專利陷阱, 封殺了我國企業自主開發技術, 控制了這些產業的發展。對此, 我國企業及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企業及民族工業受到的危機與挑戰, 真正樹立起知識產權意識。既重視外國人的知識產權, 又要加強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開發, 實施專利權部署戰略。我國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我國融入世界經濟迫切需要, 知識產權戰略是指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為充分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獲得與保持競爭優勢並遏制競爭對手, 謀求最佳經濟效益而進行的整體性籌劃和採取的一系列的策略與手段。 [6]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指企業為獲取與保持市場競爭優勢, 運用知識產權保護謀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策略和手段。就我國企業而言, 許多企業由於忽視技術在產品開發、市場開拓方面的運用, 許多產品技術含量低、原材料消耗大、效益低。這種狀況只有通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進步運行機制、加強企業的知識產權策略性運用, 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缺陷, 才能實實在在地提高企業的經濟績效, 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我國企業面臨
的知識產權壁壘困境, 從根本上說是中國企業缺乏技術創新, 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結果。因此, 企業應重視自身的技術創新, 認識到在世界市場全球化的條件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 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推動企業間, 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之間的合作, 以聯合開發、聯合投入、聯合保護等形式來實現對知識產權的共享。企業應加大科研經費投入, 國家也應選擇戰略性產業支持企業進行技術開發。
(三)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我國企業, 特別是外貿企業要轉變觀念, 改變以往消極對待知識產權糾紛的態度, 積極應對國際知識產權侵權之訴。有不少中國企業, 自身並沒有侵權行為, 但由於害怕訴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常常放棄應訴的機會, 白白失去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會, 而有過侵權行為的企業, 也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消極應訴而支付超過正常水平的侵權費用; 同時, 我國企業界還應注重商會的建立和完善, 形成一個組織有效、協調一致、參與廣泛的企業聯盟, 這樣將有利於增強尋求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面支持的力量。
(四) 深入了解研究國際規則及主要國家知識
產權法的立法及實踐。我國是WTO成員, 企業在進行對外貿易時應注意WTO, TR IPS對知識產權的規定, 同時對主要貿易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實踐也應有所了解, 掌握其主要法律規定、立法趨勢及法院的判例, 才能更大限度地避免撞入知識產權壁壘。如對知識產權權利窮竭原則, 要把握當前主要貿易國所採取的原則。如果對象國採用地域性原則, 企業在進行外貿活動時, 應特別注意知識產權問題。
Ⅸ 國外商業秘密保護存在的問題,從知識產權方向論述
守住商業秘密的8道關
①門衛管理措施
除了應登記及佩帶出入識別證外,通常要由被訪者親自將來訪者帶入公司,不允許來訪者任意自由走動;接待部門設置電視屏幕監視系統,就入口及各主要通
道,實行控制管理;接待人員配有無線電話,可隨時作內外聯絡;有些公司要求來訪者在接待櫃台由快速攝像機當場拍照後將相片附在證上,精確度要求極高;有些
公司甚至在來訪者入內及結束離開時,檢查來訪者所攜帶的物品及文件資料;有些公司則以精密儀器或X光照射等高新技術方式檢驗。
②內部監控措施
企業內部除了設有全套防盜系統外,對各個不同部門也有全天侯電視或電眼監控系統,對於公司重要管制區域或重要機房重地,則以磁卡及密碼雙重操作方
式,有卡無碼或有碼無卡的均不得入內,有時甚至以指紋、語言識別系統,來限定僅有高層人員或經手人員才有權進入。此外,企業內部設有完全電腦化機房,裡面
以高科技儀器及設備由專職人員每天監視整個公司,包括入口接待、咨訊中心、收發單位、管制區域及敏感地帶、重要人員辦公室、影印復制部門、重要機器設備、
資料文件處理中心、檔案室、庫房、地下室、停車場等,都要進行仔細檢查。
③信息管理措施
外國許多企業對內部電腦系統設立偵測監視的方法,同時在電腦內設下管制,要進入特別系統應有識別代號及密碼,並且密碼每周或每月更換,對任何非經授
權即想進入電腦的調查者,不但會拒絕並留下記錄,而且可測出是由哪部電腦或終端機所進入以追查可疑者。對於企業內部使用的作業系統也作了預防措施,防止外
人以網路連線方式將公司機密取走或加以復制、毀損。在應用軟體開發方面,特別是像設計開發制定程序時,公司特別注意不將公司機密載入或儲進某個人檔案中造
成泄漏,並避免在設計時被人動手腳。
④特殊記載措施
公司內部的機密內容,一般記在紙上,形成機要文件。但如果職工利用工作之使,或第三人以不正當方法,取去影印,並再將原件放回原處,則公司很難短期
內察覺商業秘密已被外泄,待發覺時,公司已是大勢已去,更無從採取迅速的補救措施。為防患於未然,有些高技術公司即採用特殊用紙及墨水,使秘密文件無法用
一般影印機復印,有些企業甚至用自創的特定語言(密碼),記載文件內容,來避免被竊其商業秘密。
⑤匿名采購
生產製造企業生產產品要依賴各種原材料、零部件等,因此要與外界的原料、零件供應企業發生經常性的業務聯系,企業的采購者因此有可能被供貨企業有目
的地誘導出各種原料的用途、用量、產品供應對象等商業秘密。為彌補這一漏洞,有些企業或職工在采購重要物資時,經常以假名或匿名從事交易行為,以避免采購
者受到人情或者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擾,避免外部供應企業借機知悉商業秘密所有人及其如何使用此類物資等企業秘密。
⑥訓練及離職處理
工業間諜往往以企業內部職工為刺探商業秘密的對象,因此國外企業十分重視其內部職工的管理及培訓。在職工入廠時,即向其灌輸保密觀念,並針對不同部
門,定期召開討論會,了解哪些信息是新開發的,應納入商業秘密,哪些項目是重點保護的使職工了解,哪些是本公司的重要知識產權,哪些是易被外界取得,以便
在外人來產參觀、詢問或對外洽談公務時保持高度警惕。有些企業為避免侵害其他公司的商業秘密,要求新來的人員保證不使用其他公司的秘密信息。在離職時,除
應辦理交接手續時,還告知應維護公的商業秘密或不得加以使用。有些企業還發函給職工跳槽的公司,給以禮貌性的警告,同時要求離職人員將自己持有的文件及儲
存於各種媒體的信息予以銷毀,或返還給公司。
⑦反誘因條款
公司制度(包括人事、福利制度等)不良,往往是職工不滿或離職的主要原因,職工對公司不滿,甚至離職而另創公司,更是企業秘密外泄或遭到無權使用的
主要原因。因此先進國家的僱傭合同中,常常制定反誘因條款而確立合理的福利制度及人事升遷渠道,並以此作為僱傭條件納入勞動合同,以謀求勞資關系的和諧,
降低職工(尤其是高級職員)的離職率或減少其泄露的可能性。
⑧商業秘密授權前考慮
其一,在商業秘密授權的情況下,授權人不僅應獲得被授權人保密,並採取適當的保密措施的書面承諾,更應要求被授權人的各個受僱人簽定保密合同,並事
先議定商業秘密違約外泄,被授權人應支付的賠償額。其二,在洽談公司購並或技術授權的情況下,擬購並或可能被授權的一方,通常有機會派遣專家到他方的工廠
或就其生產技術作進一步了解和評估。在此之前,雙方的權利、義務應預先規定,以免後患。如交易失敗,則一方如何主張其並未使用他方的商業秘密,因此仍可在
相同技術領域繼續競爭。另外,他方如何確保其技術秘密不因外泄而被擅用?這都需要在事先予以考慮並作出相應的約定與限制的。其三,在將商業秘密授權給他人
之前,秘密所有人應謹慎擬定合同,詳細界定該項秘密的范圍及授權人應遵守的義務。實際中就曾發生過被授權後立即稱該商業秘密的某一部分他早已知道,應剔除
在合同之外,出現了扯不清的麻煩,打不完的官司。
Ⅹ 知識產權保護在國際上的發展趨勢表現是什麼
一是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的知識產權制度面臨挑戰,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在不斷擴大。二是某些發達國家近年來極力推行,專利全球統一化腳步加快;三是知識產權已納入貿易戰,成為貿易戰的制勝點。四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其面向新時代的知識產權戰略,推動知識產權戰略全球化。
總的來說就是范圍擴大化,保護統一化。
再說一句啊 這個和戀愛有什麼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