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對自己的文章進行版權保護
著作權保護就在你身邊
——解讀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由國務院頒布的《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施行。在一些人看來,著作權保護只是作家、科學家、名人的事,和普通老百姓沒什麼關系。實際上,《條例》中涉及到職務作品、打擊盜版,作者按時獲得報酬等多個方面,和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聯,著作權保護就在你身邊。
關註:走出四個認識誤區
對於教案,網路作品中的著作權問題,上海版權保護協會秘書長任彥針對市民中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作出了解答:
誤區一:教案沒有著作權
評析:教師為完成教案要對課本進行鑽研,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而且教案具備作品的兩個特徵:(1)獨創性;(2)能夠固定在有形物上,因而教案也有著作權。
關於教案有沒有著作權的問題,發生在上海市黃浦區的一個案件結果作出了回答:
小學語文教師姚某在一本書中發現了自己的教案,署的卻是另一位教師的姓名,他馬上把這位教師和出版社告上法庭,認為自己的署名權受到侵害。案件審理中,原被告主動調解,姚某爭取到了教案的署名權和被告的經濟賠償800元。
誤區二:網路作品沒有著作權
評析: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作者有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作品通過網路向公眾傳播,屬於《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作品的方式,著作權人享有以該種方式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
誤區三:演出作品沒有著作權
評析:表演者使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進行營業性演出,需要經著作權人許可,並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
前段時間,某日本歌舞團在滬演出,其中要使用「粱祝」的一段樂曲作為背景音樂,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上海辦事處與主辦單位交涉後,使用者同意每演出一場支付曲作者1000元。
誤區四:轉載作品要有授權
評析:某作品刊登後,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外,其它報刊可以在不取得著作權人授權的情況進行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這是一種「法定許可」。
不過應當注意的是,進行轉載的報刊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解讀:《著作權法法實施條例》更具可操作性
支付稿酬不能超過2個月
《條例》強調,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產生,如以法定許可方式使用他人作品,應當自使用該作品之日起2個月內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條例還規定.使用他人作品的,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由於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無法指明的除外。
侵害著作權處罰有標准
對於侵害著作權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政處罰有了明確標准:發生《著作權法》規定的侵權行為,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處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的罰款:非法經營額難以計算的,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這條規定,在於加強行政執法的可操作性。
職務作品界定有新說法
按照《著作權法》及《條例》,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而「工作任務」是指公民在該法人或者該組織中應當履行的職責。其中單位「工作任務」一詞是實踐中區分職務與非職務作品的關鍵,其准確的界定將避免有人動輒就把作品說成職務作品。
著作權保護「中外平等」
《條例》規定,對於任何一個屬於世貿組織成員的著作權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在著作權保護方面將受到同等待遇。這是我國根據加入世貿組織所作的承諾而做出的修改。新條例還加大了對於境外表演者、錄音製作者和廣播電視組織等涉外著作權的保護力度。
使用不經許可作品,需堅持「兩不」
按照《條例》,使用可不經著作權人許可的已經發表的作品需堅持「兩不」標准:一、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二、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雜技、建築、模型也有著作權
《條例》對去年修訂《著作權法》中新增的保護課題雜技、建築、模型作品的具體含義做了進一步解釋。根據條例,對這些作品的保護主要是指其中藝術創作的部分。
提醒:哪些情況可不經許可免費使用他人作品
《著作權法》規定,以下12種情形可以不經許可免費使用他人作品,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法律享有的其他權利:
1.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2.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3.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4.報紙、期刊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等媒體已經發表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5.報紙、期刊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6.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7.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8.圖書館、檔案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9.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10、對設置在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監摹、繪畫、攝影;
11.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12、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提醒:著作權要靠自己來維護
發現別人剽竊自己的作品,或在沒被告知的情況下,自己的作品被隨意復制、發行、表演,這時該怎麼辦?任彥秘書長指出:「作為知識產權的一種,著作權是一種私權,它與靠政府強制力未保護的公權不同,要靠著作權人自己來維護。」
對於如何維護著作權,任秘書長認為,著作權人首先應向侵權人提出交涉(或委託律師提出),至於解決途徑,一是委託有資質的機構進行調解,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還有一條途徑就是對侵權人提起訴訟,為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著作權人或者有關權利人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著作權糾紛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即著作權人在獲知作品被侵權後兩年內不提出訴訟,法院則不予支持。
Ⅱ 向雜志投稿怎樣才能保留原作者的版權。
小說從寫出來起,版權就是你的。刊登後你也有版權、署名權、改編權等。如果你害怕內被人抄襲容,或者要些證據證明它的原作者是你的。可以把作品列印出來,再用平信寄到自己家。不用拆開。保留就可以了。以後用它當證據。
Ⅲ 投稿如何保護自己的著作權
只要是自己創作的作品,無論是否發表,均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發表過的,有自己署名的就能證明是自己的作品。
如果害怕發生著作權糾紛時證明自己是作者困難的,請到省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進行版權登記。
Ⅳ 起點中文網投稿,版權如何受到保護,以及投稿方式,誰可以給我詳細說說
投稿就是慢慢投的,默認為首發,版權肯定是你的,在哪裡發表都一樣。網站上直接注冊用戶名然後後台提交稿子,審核後就上網站了。
Ⅳ 作為作者怎樣保護在報刊發表的文學作品版權和發表作品應當注意什麼
作品的著作權登記並不是去的版權的前提條件,因為作品完成之日起作者就享有著作權了,在向報刊投稿之前一定要有證據證明作品是自己創作的,這個很重要,不管什麼方式,只要能夠證明就行,著作權登記只是其中一種證據而且,可以考慮。《著作權法》第三十三條著作權人向報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發出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收到期刊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期刊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作品刊登後,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Ⅵ 投稿到報刊雜志社時如何保護自己的著作權
投稿是一些文學愛好者拿起筆桿掙錢的一種方式,作者將自己享有著作權的某一未發表作品投寄給報刊雜志社等機構,希望能夠被這些機構採納,投稿到報刊雜志社時如何保護自己的著作權?投稿到報刊雜志社時如何保護自己的著作權報刊社必須通過合同取得專有出版權。報刊社要求取得專有出版權,須預先在徵稿啟事中明確說明,規定不得一稿多投,並規定有權代表每一位投稿者在發表作品時聲明不得轉載。而投稿者如果明知出版社規定不得一稿多投,仍將稿件同時投若幹家報刊社,一旦發生一稿多用的情況,有關報刊社追究起來,投稿者將要承擔違約責任。所以,是否能夠追究作者的責任要看報刊社的徵稿啟事中是否規定了不得一稿多投。如果沒有該條款則不能追究。1、公民向報社、雜志社投稿的,自稿件發出之日起15日起15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30日內未收到雜志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雜志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這個規定,明確期限內不許一稿多投,同時又對報社、雜志社進行一定期限的限制,在此期間過後作者未接到通知便可向其他報刊投稿,這樣可以促使報社、雜志社認真地、及時地處理稿件,保護投稿者的利益。2、公民主動投給圖書出版者的稿件,出版者應在6個月內決定是否採用。採用的應簽訂合同;不採用的,應及時通知作者。既不通知作者,又不簽訂合同的,6個月後作者可以要求出版者退還原稿和給予經濟補償。6個月期限,從出版者收到稿件之日起計算。
Ⅶ 請問投稿的時候怎麼能保證這篇稿子是自己寫的版權呀,謝謝
作品完成之後自己到版權中心去申請著作權或者委託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申請,會有專門的證書,證明作品的歸屬權。長沙新銳知識產權
Ⅷ 在雜志上發表文章,怎樣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當地版權局版權處可以為你辦理版權登記。你也可以跟發表的雜志簽合同說明你的意思。
Ⅸ 投稿後版權保護
找信譽好的出版社投,多和寫手們交流,一般騙子什麼的都會被寫手們曝光的,找到組織就好了,正規出版社不會做這種事情的。
一樓說的是正規途徑,不是不行,問題是中國每年出那麼多本書,被騙的話自己知不知道都是問題,何況告也不一定告得贏。為了幾千塊錢打官司,就算能贏也不見得夠本,所以……唉,還是自己謹慎為好。
Ⅹ 投稿時如何來保護自己的版權
投稿時如何來保護自己的版權?對版權的保護不僅僅是針對非版權人所作的要求,作為版權人更應該對自己的版權進行保護。那麼一般寫手在投稿時該如何來保護自己的版權呢?關於投稿時如何來保護自己的版權這方面的內容,八戒知識產權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投稿時如何來保護自己的版權投稿時如何來保護自己的版權?一、投稿時如何來保護自己的版權1、公民向報社、雜志社投稿的,自稿件發出之日起15日起15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30日內未收到雜志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雜志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這個規定,明確期限內不許一稿多投,同時又對報社、雜志社進行一定期限的限制,在此期間過後作者未接到通知便可向其他報刊投稿,這樣可以促使報社、雜志社認真地、及時地處理稿件,保護投稿者的利益。2、公民主動投給圖書出版者的稿件,出版者應在6個月內決定是否採用。採用的應簽訂合同;不採用的,應及時通知作者。既不通知作者,又不簽訂合同的,6個月後作者可以要求出版者退還原稿和給予經濟補償。6個月期限,從出版者收到稿件之日起計算。二、著作權法關於保護期限的規定有哪些?1、第二十條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2、第二十一條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3、第三十五條出版者有權許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十年,截止於使用該版式設計的圖書、期刊首次出版後第十年的12月31日。4、第三十八條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不受限制。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至第(六)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表演發生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5、第四十一條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並獲得報酬的權利;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製品首次製作完成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6、第四十四條廣播電台、電視台有權禁止未經其許可的下列行為:(一)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轉播;(二)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廣播、電視首次播放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關於投稿時如何來保護自己的版權?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以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