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土資對土地閑置的期限是多少
關於國土資對土地閑置的期限是多少的問題,河北冀港律師事務所李增內亮律師回容復如下:
一、閑置土地的概念及認定。
閑置土地,是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國有建設用地。閑置土地,是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國有建設用地。
二、閑置土地的處理
1、未動工開發滿一年的,由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向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下達《征繳土地閑置費決定書》,按照土地出讓或者劃撥價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繳土地閑置費。土地閑置費不得列入生產成本;
2、未動工開發滿兩年的,由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向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下達《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決定書》,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閑置土地設有抵押權的,同時抄送相關土地抵押權人。
『貳』 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區別與聯系分別是什麼
1.含義上的區復別。建設用制地使用權是因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國家的土地的,而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使用者向國家交付費用後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2.用途主體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國家的土地之上的物權,使用集體土地來進行建設的,而國有土地權的主體則是政府。
3.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保存建築物或者其他工作物的,而國有土地權是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便可以使用,無目的而言。
『叄』 建設用地只佔批准用地的50%,另50%以閑置,屬不屬於閑置土地
那50%空地做廣場用不就行了,哪有100%的建築物覆蓋
『肆』 國家對閑置土地的處理方法
(一)延長動工開發期限。簽訂補充協議,重新約定動工開發、竣工期限和違約責任。從補充協議約定的動工開發日期起,延長動工開發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二)調整土地用途、規劃條件。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規劃條件重新辦理相關用地手續,並按照新用途或者新規劃條件核算、收繳或者退還土地價款。改變用途後的土地利用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 (三)由政府安排臨時使用。待原項目具備開發建設條件,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重新開發建設。從安排臨時使用之日起,臨時使用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兩年; (四)協議有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五)置換土地。對已繳清土地價款、落實項目資金,且因規劃依法修改造成閑置的,可以為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置換其它價值相當、用途相同的國有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建設。涉及出讓土地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並在合同中註明為置換土地; (六)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規定其他處置方式。 除前款第四項規定外,動工開發時間按照新約定、規定的時間重新起算。
『伍』 存量建設用地與閑置土地有啥區別拜託了各位 謝謝
國家享受完整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建設用地不用,就是存量。企業個人和其他組織享有的土地使用權不用,就是閑置。
『陸』 什麼叫閑置土地
閑置土地怎麼認定?
閑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後,未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過規定的期限未動工開發建設的建設用地。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認定為閑置土地:
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建設用地批准書未規定動工開發建設日期,自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生效或者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建設用地批准書頒發之日起滿1年未動工開發建設的;
已動工開發建設但開發建設的面積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總面積不足三分之一,或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25%且未經批准中止開發建設連續滿1年的。
閑置土地有六種處置辦法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其認定的閑置土地,應當通知土地使用者,擬定該宗閑置土地處置方案。
處置辦法有六種:
延長開發建設時間,但最長不得超過1年;
改變土地用途,辦理有關手續後繼續開發建設;
安排臨時使用,待原項目開發建設條件具備後,重新批准開發,土地增值的,由政府收取增值地價;
政府為土地使用者置換其他等價閑置土地或者現有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建設;
政府採取招標、拍賣等方式確定新的土地使用者,對原建設項目繼續開發建設,並對原土地使用者給予補償;
土地使用者與政府簽訂土地使用權交還協議等文書,將土地使用權交還給政府。原土地使用者需要使用土地時,政府應當依照土地使用權交還協議等文書的約定供應與其交還土地等價的土地。
『柒』 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什麼區別
一:參考答案
1.含義上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因建築物或其版他工作物而使用國家的土地權的,而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使用者向國家交付費用後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2.用途主體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國家的土地之上的物權,使用集體土地來進行建設的,而國有土地權的主體則是政府。
3.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保存建築物或者其他工作物的,而國有土地權是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便可以使用,無目的而言。
二 拓展資料:
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利用土地營造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的權利。建設用地使用權同農用地使用權相區別,是對土地進行非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而從事建設的權利。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國家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的年限內讓予以土地使用者的行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下列方式:協議、招標、拍賣。
三 具體請參考網路:
建設用地使用權
國有出讓土地使用權
『捌』 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區別與聯系
我們普遍知道國有土地使用權,但是還有一種是建設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是因建築物或者其他的工作物所使用國家的土地的權利。根據法律規定,建設用地的使用人可依法對國家的土地享佔有、使用跟收益的權利,並且有權利用該地建造建築物、構築物以及其他的附屬設施。
建設用地使用權的產生
在國家的土地上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它的產生方式有:
(1)劃撥方式。土地劃撥指的是土地使用人只需要按照程序提出申請,並且獲得有關機關的批准即可取得土地的使用權,而且不用向土地的人支付任何租金及其他費用。
(2)出讓方式。出讓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指的是國家以人的身份把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於一定期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支付一定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金給國家的行為。
(3)流轉方式。這是指土地使用人將使用權再次轉移的行為,比如有轉讓、互換、出資還有贈與等方式。使用這些方式都應當向登記機構辦理變更登記。
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關於土地使用權的期限按照是不同種類的土地使用權進行規定的。如果是通過劃撥及鄉(鎮)村建設用地的程序而取得使用權的,那麼就是無期限的,除非有法律規定使土地使用權消滅。
如果是通過出讓獲得建設用地的使用權的,根據規定,按照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權的年限高分別為: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及其他用途的用地50年。
建設用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區別和聯系
一、區別
1.含義上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因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國家的土地的,而國有土地使用權是使用者向國家交付費用後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2.用途主體的區別。建設用地使用權是國家的土地之上的物權,使用集體土地來進行建設的,而國有土地權的主體則是政府。
3.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保存建築物或者其他工作物的,而國有土地權是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便可以使用,無目的而言。
二、聯系
建設用地使用權要先明確所要徵用的土地使用性質是建設用地,也是在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前提條件,而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范圍較廣,包括工業、商業用地及集體個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