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影片衍生品知識產權歸屬

影片衍生品知識產權歸屬

發布時間:2021-07-30 11:45:10

1. 電影法的中國電影法

中國電影法(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電影的創作、攝制、發行、放映等活動(以下統稱電影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電影,是指運用視聽技術和藝術手段攝制、以膠片或者數字載體記錄,由表達一定內容的連續畫面組成的有聲或者無聲,符合電影院放映技術標准或者流動放映技術標準的用於公映的作品。
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從事傳播電影的活動,適用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
第三條 從事電影活動,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第四條 國家保障電影創作自由,倡導電影創作人員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鼓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電影。
第五條 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知識產權執法的部門應當採取有力措施,依法懲治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行為,有效保護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
從事電影活動的企業(以下稱電影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個人應當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依法保護知識產權。
國家鼓勵電影企業開發電影形象產品等衍生產品。
第六條 國家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相關產業政策,引導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影市場,促進電影市場繁榮。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產業發展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電影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產業政策。
第七條 國家鼓勵電影科學技術創新,加強電影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究,制定並完善電影技術標准,推進電影高新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
第八條 國家支持發展電影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培養既熟悉電影產業又擅長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實施青年電影人才扶持計劃。
國家逐步建立電影技術、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制度。
第九條 國家採取措施,對農村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電影公益服務、發展電影產業予以扶持。
國家加強電影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譯制工作。
第十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電影產業促進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產業促進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電影產業促進工作。
第十一條 電影行業社會組織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開展業務交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維護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第十二條 國家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電影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支持國產電影參加境外電影節(展)。
第十三條 國家建立電影獎勵制度,對優秀電影以及為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 電影創作、攝制
第十四條 國家支持下列電影的創作、攝制:
(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電影;
(二)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
(三)展現藝術創新成果、促進藝術進步的電影。
第十五條 國家鼓勵企業從事電影攝制業務。
企業在將其准備攝制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審查後,可以攝制電影。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經審查,未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發給企業一次性的《電影攝制許可證(單片)》,並將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應當自收到審查申請之日起30日內書面通知企業不得攝制,並說明理由。
第十六條 攝制完成過2部以上依法准予公映的電影的企業,可以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申請領取《電影攝制許可證》。
取得《電影攝制許可證》的企業在將其准備攝制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後,可以攝制電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對報送備案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進行審查後,未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應當將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應當自收到備案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之日起30日內書面通知企業。
第十七條 境內外企業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在境內合作攝制電影:
(一)境內企業攝制過依法准予公映的電影;
(二)境內外企業近2年內未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
境外企業不得在境內獨立從事電影攝制業務;境外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在境內從事電影攝制業務。
第十八條 境內企業對合作攝制的電影享有著作權的,該電影視同國產電影;境內企業對合作攝制的電影不享有著作權的,該電影的底片、樣片、拷貝以及數字電影素材、母版、發行版等應當全部運送出境。
境內外企業到海關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其合作攝制電影所需的器材、設備以及其他用品可以暫時進出境。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協調公安、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城市綠化管理等部門,為企業攝制電影提供便利和幫助。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可以在境外完成:
(一)境內不具備相應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能力,或者境內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無法取得攝制電影的企業要求的質量效果的;
(二)境內外企業合作攝制電影的協議中約定在境外完成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的。
第二十一條 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企業可以承接境外電影洗印加工、後期製作業務。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發現境外電影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的,不予批准。
完成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的境外電影的底片、樣片、拷貝以及數字電影素材、母版、發行版等應當全部運送出境。
第二十二條 電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煽動抗拒或者破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歪曲民族歷史和民族歷史人物,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
(五)宣揚宗教狂熱,危害宗教和睦,傷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破壞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團結;
(六)宣揚邪教、迷信;
(七)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
(八)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
(九)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
(十)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十一)危害社會公德,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十二)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電影技術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准。
第二十三條 企業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報送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進行初步審查。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查申請之日起20日內,將初步審查意見和申請材料報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發給《電影公映許可證》;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四條 企業對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的審查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通知之日起60日內,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提出復審申請。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復審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復審決定。經復審,認為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發給《電影公映許可證》;認為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對電影進行初步審查,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對電影進行審查或者復審,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專家的評審意見應當作為提出初步審查意見和作出審查決定或者復審決定的重要依據。專家評審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六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公布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攝制電影的企業應當將《電影公映許可證》標識置於該電影的片頭處。
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參加電影節(展),不得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進行傳播,不得製作音像製品;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 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經依照本法有關規定重新審查後,可以變更內容;經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申請換發《電影公映許可證》後,可以變更片名。
第二十八條 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國產電影,可以參加境外電影節(展)。送展企業應當在境外電影節(展)舉辦前,將相關材料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和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九條 國家設立的電影藝術檔案機構依法收集、收藏、保管並向社會開放電影藝術檔案。
攝制電影的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相關規定,做好電影藝術檔案保管工作,並向國家設立的電影藝術檔案機構移交電影藝術檔案。
第三章電影發行、放映
第三十條 企業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發行業務相適應的注冊資金,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發行業務。其中,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準的,可以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事電影發行業務。
第三十一條 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放映業務相適應的人員、場所和設備,並符合企業法人登記的其他條件的,經所在地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設立電影院。
第三十二條 依照本法規定負責電影發行業務審批、電影院設立審批的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發給《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或者《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並將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准,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取得《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或者《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的申請人,應當持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登記手續。
第三十三條 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將其名稱或者經營者姓名、聯系方式、流動放映設備等情況向經營區域所在地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後,可以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業務。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扶持農村電影事業發展,將農村電影公益放映納入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應當由政府出資,按照市場運作的方式向企業購買服務,確保群眾得到實惠。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保障農村地區每個村每個月至少放映一場電影。
從事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得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
第三十五條 國務院教育、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將影視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計劃,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每學期至少觀看兩次由其共同推薦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所需經費從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中開支。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採取發放電影票、組織專場放映等方式,保障未成年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的基本文化需求。
國家鼓勵電影企業採取票價優惠、建設不同條件的放映廳、設立社區放映點等多種措施,為未成年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提供便利;電影企業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對其發放獎勵性補貼。
第三十六條 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得發行、放映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
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放映國產電影的時間,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間總和的三分之二。
電影院設施、設備的技術質量應當符合相關的電影放映技術標准。
第三十七條 電影院應當遵守治安、公共場所衛生等法律、行政法規,維護放映場所內的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保障觀眾的安全與健康。
電影院不得偷漏瞞報票房收入;加盟電影院線的電影院,應當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算機售票系統。
第三十八條 電影院不得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放映時間之後放映廣告。
電影院放映的電影可能引起觀眾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應當在觀眾購買電影票時予以提示。
第三十九條 任何人不得攜帶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進入電影院,不得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器具進入電影院;非法攜帶上述物品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應當拒絕其進入電影院。
電影院或者其他公開放映電影的場所的工作人員發現觀眾在電影放映過程中從事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行為的,可以依法予以制止。
第四十條 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經事先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境外駐華文化機構可以在其住所放映暫時進出境的電影。參展的境外電影和境外駐華文化機構放映的暫時進出境的電影,不得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危害社會穩定或者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
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境外駐華文化機構放映暫時進出境的電影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規定。
第四十一條 國家對國產電影翻譯製作予以支持,並綜合利用外交、文化、教育等對外交流資源開展國產電影的境外推廣活動。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國產電影的對外宣傳介紹工作和國產電影境外推廣的組織工作。
第四章電影產業保障
第四十二條 國家通過設立電影專項資金、基金等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並引導相關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基金加大對電影產業的投入力度。
國家根據電影企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完善相應的財務會計制度。
利用財政資金對重大題材電影創作、攝制的資助,應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專家評審,擇優選擇。
第四十三條 國家實施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
從事下列活動,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一)創作國產電影劇本;
(二)攝制、發行、放映國產電影;
(三)電影企業銷售電影拷貝或者轉讓電影著作權;
(四)高新技術企業生產電影設備和開展相關研究開發活動;
(五)國產電影境外宣傳推廣活動;
(六)為攝制國產電影而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自用電影設備及配套件、備件等;
(七)有關電影產業發展的其他活動。
第四十四條 國家鼓勵金融機構對從事電影活動以及改善電影基礎設施提供融資服務,依法開展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質押業務,並在信貸等方面支持電影產業發展。政策性金融機構應當在其業務范圍內,為國產電影境外推廣優先提供金融服務。
國家鼓勵保險機構依法開發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保險品種。
國家鼓勵擔保機構依法對電影產業提供融資擔保,通過再擔保、聯合擔保以及擔保與保險相結合等方式分散風險。
對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公布的電影的攝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並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利率。
第四十五條 國家鼓勵電影企業通過到境外合作攝制電影等方式進行跨境投資,依法保障電影企業對外貿易、跨境融資和投資等合理用匯需求,簡化優化外匯管理業務流程。
第四十六條 國家制定優惠政策,推動和扶持電影院的建設和改造。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將電影院建設和改造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其中,只有一個意向用地者的,可以依法以協議方式供地。用地者應當專地專用,不得改變用途。
第四十七條 因城鄉建設需要,必須拆除電影院或者改變其功能、用途,並且其舉辦者擬繼續舉辦電影院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安排電影院重建用地。
除特殊情況外,根據前款規定重新建設的電影院,不得小於原有建設規模。遷建工作應當實行先建設後拆除或者建設拆除同時進行的原則。遷建所需費用由造成遷建的單位承擔。
第四十八條 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以投資、捐贈等方式發展電影產業,並依法給予優惠。
第四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履行監督責任,加強對電影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維護電影市場秩序。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審批活動,或者不履行監督責任,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從事電影攝制、發行、放映業務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予以取締,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以及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撤銷有關許可證、批准文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變造、出租、出借、買賣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文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文件的;
(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文件的。
第五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未經批准變更內容的;
(二)發行、放映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三)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境外電影節(展)的。
第五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一)擅自到境外洗印加工或者後期製作國產電影的;
(二)擅自接受委託洗印加工或者後期製作境外電影的。
第五十五條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放映時間之後放映廣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第五十六條 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或者接受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危害社會穩定或者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的境外電影參加在境內舉辦的涉外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違法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5年內不得舉辦涉外電影節(展)。
第五十七條 電影企業因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撤銷許可證的,自吊銷、撤銷許可證之日起5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項許可,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自吊銷、撤銷許可證之日起5年內不得擔任電影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九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將因違反本法規定受到處罰的組織或者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向社會公布。
第六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一)將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製作為音像製品的;
(二)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三)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的;
(四)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
(五)未依法收集、收藏、保管、移交電影藝術檔案的;
(六)偷漏瞞報票房收入的。
第六章附 則
第六十一條 境外投資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投資經營電影產業的具體辦法,以及電影出口、進口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另行規定。
第六十二條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015年2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上也提出,要積極參與推動立法,協調有關部門加快推進《電影產業促進法》、《全民閱讀促進條例》等重點立法進程,推進《著作權法》及其配套法規的立改廢工作,啟動《廣播電視法》立法工作。
《電影法(草案)》提到,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以投資、捐贈等方式發展電影產業,並依法給予優惠;國務院教育、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將影視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計劃,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每學期至少觀看兩次由其共同推薦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所需經費從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中開支;規定電影院不得偷漏瞞報票房收入,對貼片廣告進行監管;還包括對電影拍攝、發行、放映進行稅收優惠等意見。不過,對於備受關注的電影分級,《電影法(草案)》並未涉及。
曾參與過三次草案討論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尹鴻教授認為,現在更多需要的是規范、管理好市場的問題,這些問題不需要促進法,需要的是執法部門去執行市場管理法規。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周星也認同《電影法(草案)》頒布的正面意義,認為「有法可依」是「完善法制」的第一步。

2. 電影後來的我們勝訴,如何保護知識產權

法院認定《後來來的我們》片方勝源訴,原告方所述控告均不成立,予以駁回。電影《後來的我們》片方被武漢光亞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光亞」)告上法庭,後者稱前者「著作權侵權並構成不正當競爭」——這個引起廣泛關注的訴訟案終於有結果了。《後來的我們》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認定《後來的我們》片方(即被告方)勝訴,原告方所述控告均不成立,予以駁回,隨後湖北省高級法院終審裁定維持原判,而此次產生的訴訟費用也由原告方承擔。

《後來的我們》片方隨後還表示,對方明知其訴請無理,仍然濫用訴權,並且在法院尚未判決的情況下多次以不實消息詆毀電影《後來的我們》的原創性, 「碰瓷」本片,對本片主創名譽造成嚴重影響,片方將對相關人提起訴訟,通過法律程序追究對方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責任。這次判決也證明,法律對於原創的支持和保護力度愈發加強,影視行業的著作糾紛或將有例可依。

3. 什麼是 文化創意知識產權衍生業務

以漫畫為例,漫畫本身的出版印刷是首要市場;漫畫的音像製品是第二市場;漫畫卡通形象的衍生產品,包括服裝、玩具、飲料、生活用品等是後續市場。

4. 外國電影中電影衍生品,並未在中國內注冊,在中國被生產並銷售,是否為侵權。

你怎麼知道他有無注冊?電影出來了,他的版權就在了。同樣是屬於侵權的。

5. 動漫產品有哪些知識產權證明呀

動漫產品:動漫產品目前種類主要包括兩大類,即各種動漫作品以及各種相關的衍生產品。動漫作品和動漫衍生品主要包括動漫相關的游戲、服裝、玩具、食品、文具用品、主題公園、游樂場、日用品、裝飾品等,范圍較寬,產品種類也較多。其載體包括:電視、電影播放,圖書、雜志出版,各種vcd、dvd光碟產品的發行等等。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財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據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Mark Lemley教授,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後出現的。
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後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後,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重要作用。
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動漫產品權利保護的基本形式:
1、動漫產業鏈的4個基本環節:漫畫(圖書、報刊)---動畫(電影、電視、音像製品)---舞台劇(角色扮演)---網路動漫、游戲、玩具等周邊產品開發。
2、動漫產品在我國現行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權利形式:⑴著作權保護方面,動漫產品中的動漫形象、情節、插曲、軟體程序及其文檔等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進行復制,符合我國著作權法中「作品」之構成要件。因此,動漫產品融匯了美術、音樂、圖形、攝影、計算機軟體、模型等多種作品形式。創作者自該作品完成之日起即取得著作權,且無需履行必然行政許可或備案程序。⑵商標權保護方面,以典型動漫形象或圖形為基礎,將動漫作品申請為商標後,則產生權利交叉,動漫的識別功能和主動保護功能均大大增強。廣東愛威公司先於動畫片《神探威威貓》投播,申請注冊了「威威貓」、「愛愛兔」、「頑逗」等卡通形象商標。由於商標的授權程序已對其新穎性進行了初步審查,在未有明顯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對於同類別商品侵權判斷比較容易。因此,以商標權尋求行政或司法途徑進行維權的力度相對較大。⑶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方面,為制止不良商家對動漫衍生產品侵權,有的動漫企業將其創作的動漫作品申請為外觀設計專利。動漫衍生品價值高,成本低,對其盜版最猖獗,須重點加強保護。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權利人許可,都不得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製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要求相對較低,只需符合新穎性原則即可,無需實質性審查,因而易獲授權,保護力度較大。⑷反不正當競爭法、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信息網路傳播權條例等方面的保護。⑸綜合保護方面,一些動漫作品,可適用著作權、商標、外觀設計進行綜合保護。在動漫實現數字化後在網上傳播,可依網路傳播權條例加以保護;對於動漫衍生產品中的方法和專有技術等,不打算申請專利或者在申請專利之前,可採取商業秘密的形式來保護。

6. 卡通形象可以申請專利嗎卡通形象申請專利的有什麼要求

卡通形象可以申請專利嗎?當然是可以的。據報道,國外動漫產品70%的收入來自衍生產品,也就是卡通形象的知識產權授權。那麼卡通形象申請專利的有什麼要求呢?卡通形象可以申請專利嗎?卡通形象申請專利的有什麼要求卡通形象可以申請專利嗎?我國專利法的制定是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試想一下,如果含有卡通形象的申請均不能授予專利權,很顯然會大大打擊部分群體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卡通形象申請專利似乎可以獲得比版權更大的保護,真的是這樣嗎?版權是對計算機程序、文學著作、音樂作品、照片、電影等的復制權利的合法所有權。除非轉讓給另一方,版權通常被認為是屬於作者的。根據專利法對於發明申請專利的介紹,卡通形象專利比較適合申請外觀專利,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在現有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中,動漫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力度被認為比版權更為強大。因為當卡通形象通過專利申請,成為擁有外觀設計專利權的設計,除權利人外的任何單位與個人在未經授權許可的前提下,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對該設計實施製造專利產品、銷售等行為都屬於違法。對於知名卡通形象,在版權之外給予了十分重要的保護。卡通形象申請專利的有什麼要求?1、 外觀設計專利請求書、圖片或者照片,各一式兩份。2、 要求保護色彩的,還應當提交彩色圖片或者照片一式兩份。3、 提交圖片的兩份均為圖片,提交照片的兩份均為照片,不得將圖片和照片混用。4、 如對圖片或照片需要說明的,應該提交外觀設計簡要說明一式兩份。其中照片要的是這個產品的六面視圖,(前視圖、後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和立體圖。5、 要求保護圖案的,應提交展開圖和立體圖;要求保護色彩的,應提交彩色和黑白照片或圖片。

7. 國務院通過的《電影產業促進法》都有哪些內容

您好!國務院通過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內容如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繁榮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電影市場秩序,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電影創作、攝制、發行、放映等活動(以下統稱電影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電影,是指運用視聽技術和藝術手段攝制、以膠片或者數字載體記錄、由表達一定內容的有聲或者無聲的連續畫面組成、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用於電影院等固定放映場所或者流動放映設備公開放映的作品。
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電影的,還應當遵守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三條從事電影活動,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第四條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和保障電影創作自由,倡導電影創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鼓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電影。
第五條國務院應當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制定電影及其相關產業政策,引導形成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電影市場,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
第六條國家鼓勵電影科技的研發、應用,制定並完善電影技術標准,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電影技術創新體系。
第七條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知識產權執法的部門應當採取措施,保護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依法查處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行為。
從事電影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提高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開發電影形象產品等衍生產品。
第八條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電影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電影工作。
第九條電影行業組織依法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開展業務交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維護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應當堅持德藝雙馨,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加強自律,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第十條國家支持建立電影評價體系,鼓勵開展電影評論。
對優秀電影以及為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一條國家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電影國際合作與交流,支持參加境外電影節(展)。
第二章電影創作、攝制
第十二條國家鼓勵電影劇本創作和題材、體裁、形式、手段等創新,鼓勵電影學術研討和業務交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根據電影創作的需要,為電影創作人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驗生活等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第十三條擬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電影劇本梗概向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其中,涉及重大題材或者國家安全、外交、民族、宗教、軍事等方面題材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電影劇本報送審查。
電影劇本梗概或者電影劇本符合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將擬攝制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告,並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出具備案證明文件或者頒發批准文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四條法人、其他組織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與境外組織合作攝制電影;但是,不得與從事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活動的境外組織合作,也不得聘用有上述行為的個人參加電影攝制。
合作攝制電影符合創作、出資、收益分配等方面比例要求的,該電影視同境內法人、其他組織攝制的電影。
境外組織不得在境內獨立從事電影攝制活動;境外個人不得在境內從事電影攝制活動。
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協調公安、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等部門,為法人、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從事電影攝制活動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從事電影攝制活動的,應當遵守有關環境保護、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並在攝制過程中採取必要的保護、防護措施。
第十六條電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煽動抗拒或者破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
(三)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歪曲民族歷史或者民族歷史人物,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
(四)煽動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
(五)危害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
(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七)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十七條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送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審查。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頒發電影公映許可證,並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法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准和程序,並向社會公布。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准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第十八條進行電影審查應當組織不少於五名專家進行評審,由專家提出評審意見。法人、其他組織對專家評審意見有異議的,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可以另行組織專家再次評審。專家的評審意見應當作為作出審查決定的重要依據。
前款規定的評審專家包括專家庫中的專家和根據電影題材特別聘請的專家。專家遴選和評審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九條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需要變更內容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重新報送審查。
第二十條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取得的電影公映許可證標識置於電影的片頭處;電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觀眾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應當予以提示。
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不得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進行傳播,不得製作為音像製品;但是,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一條攝制完成的電影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方可參加電影節(展)。擬參加境外電影節(展)的,送展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在該境外電影節(展)舉辦前,將相關材料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承接境外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等業務,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但是不得承接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內容的境外電影的相關業務。
第二十三條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並向社會開放電影檔案。
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應當配置必要的設備,採用先進技術,提高電影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
攝制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做好電影檔案保管工作,並向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移交、捐贈、寄存電影檔案。
第三章電影發行、放映
第二十四條企業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發行活動相適應的人員、資金條件的,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發行活動。
企業、個體工商戶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放映活動相適應的人員、場所、技術和設備等條件的,經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院等固定放映場所電影放映活動。
第二十五條依照本法規定負責電影發行、放映活動審批的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頒發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或者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並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准,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六條企業、個人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應當將企業名稱或者經營者姓名、地址、聯系方式、放映設備等向經營區域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七條國家加大對農村電影放映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資建立完善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服務網路,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農村電影放映,不斷改善農村地區觀看電影條件,統籌保障農村地區群眾觀看電影需求。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電影公益放映納入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活動給予補貼。
從事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活動的,不得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
第二十八條國務院教育、電影主管部門可以共同推薦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並採取措施支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觀看,由所在學校組織安排。
國家鼓勵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採取票價優惠、建設不同條件的放映廳、設立社區放映點等多種措施,為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提供便利;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對其發放獎勵性補貼。
第二十九條電影院應當合理安排由境內法人、其他組織所攝制電影的放映場次和時段,並且放映的時長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長總和的三分之二。
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應當保障電影放映質量。
第三十條電影院的設施、設備以及用於流動放映的設備應當符合電影放映技術的國家標准。
電影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
第三十一條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進行錄音錄像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第三十二條國家鼓勵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前放映公益廣告。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後至電影放映結束前,不得放映廣告。
第三十三條電影院應當遵守治安、消防、公共場所衛生等法律、行政法規,維護放映場所的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保障觀眾的安全與健康。
任何人不得攜帶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進入電影院等放映場所,不得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器具進入電影院等放映場所;發現非法攜帶上述物品的,有關工作人員應當拒絕其進入,並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十四條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應當如實統計電影銷售收入,提供真實准確的統計數據,不得採取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觀眾,擾亂電影市場秩序。
第三十五條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須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
第四章電影產業支持、保障
第三十六條國家支持下列電影的創作、攝制:
(一)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題材電影;
(二)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
(三)展現藝術創新成果、促進藝術進步的電影;
(四)推動科學教育事業發展和科學技術普及的電影;
(五)其他符合國家支持政策的電影。
第三十七條國家引導相關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加大對電影產業的投入力度,根據不同階段和時期電影產業的發展情況,結合財力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綜合考慮、統籌安排財政資金對電影產業的支持,並加強對相關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
第三十八條國家實施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電影產業發展,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製定。
第三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據人民群眾需求和電影市場發展需要,將電影院建設和改造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等。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有效保障電影院用地需求,積極盤活現有電影院用地資源,支持電影院建設和改造。
第四十條國家鼓勵金融機構為從事電影活動以及改善電影基礎設施提供融資服務,依法開展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並通過信貸等方式支持電影產業發展。
國家鼓勵保險機構依法開發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保險產品。
國家鼓勵融資擔保機構依法向電影產業提供融資擔保,通過再擔保、聯合擔保以及擔保與保險相結合等方式分散風險。
對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公告的電影的攝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合理確定期限和利率。
第四十一條國家鼓勵法人、其他組織通過到境外合作攝制電影等方式進行跨境投資,依法保障其對外貿易、跨境融資和投資等合理用匯需求。
第四十二條國家實施電影人才扶持計劃。
國家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培訓機構等開設與電影相關的專業和課程,採取多種方式培養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
國家鼓勵從事電影活動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學校相關人才培養。
第四十三條國家採取措施,扶持農村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開展電影活動。
國家鼓勵、支持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加強電影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譯制工作,統籌保障民族地區群眾觀看電影需求。
第四十四條國家對優秀電影的外語翻譯製作予以支持,並綜合利用外交、文化、教育等對外交流資源開展電影的境外推廣活動。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從事電影的境外推廣。
第四十五條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以捐贈、資助等方式支持電影產業發展,並依法給予優惠。
第四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電影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受理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的投訴、舉報,並及時核實、處理、答復;將從事電影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因違反本法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情形記入信用檔案,並向社會公布。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擅自從事電影攝制、發行、放映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以及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有關許可證、撤銷有關批准或者證明文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偽造、變造、出租、出借、買賣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文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文件的;
(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文件的。
第四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發行、放映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二)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後變更電影內容,未依照規定重新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擅自發行、放映、送展的;
(三)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
第五十條承接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內容的境外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等業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電影主管部門通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一條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有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行為,擾亂電影市場秩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後至電影放映結束前放映廣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許可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五年內不得舉辦涉外電影節(展)。
個人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或者擅自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五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活動。
第五十三條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體工商戶因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許可證的,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五年內不得從事該項業務活動;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從事電影活動的法人、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五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將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製作為音像製品的;
(二)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三)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的;
(四)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
(五)未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移交電影檔案的。
電影院有前款第四項規定行為,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第五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
(二)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審批活動的;
(三)不履行監督職責的;
(四)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五)貪污、挪用、截留、剋扣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或者相關專項資金、的;
(六)其他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情形。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違反本法規定二年內受到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有依照本法規定應當處罰的違法行為的,從重處罰。
第五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嚴格依照本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和幅度,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具體情節行使行政處罰權,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對有證據證明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依法查封與違法行為有關的場所、設施或者查封、扣押用於違法行為的財物。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法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其中,對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作出的不準予電影公映的決定不服的,應當先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8. 什麼叫「電影產品」怎麼定義我要寫在論文中,謝謝!

一、電影產品的界定

(一)電影產品的定義

經濟學家將電影產業形容為一個龐大的,猶如「宇宙行星」一樣的產業體系:體系內部,電影產業是一條包括電影編劇、製作、發行、放映等在內的一體化流程的產業鏈;體系之外,電影產業除了影視投資外,最重要的就是與多種相關行業合作進行多元化電影後產品開發,包括電影音像製品、電影廣告、游戲、電視播放、玩具、主題公園等。在這個產業鏈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一部電影以膠片拷貝的形式完成它的商業使命的時候,非電影院的商業營銷就開始發揮威力,延續電影的生命。

(二)電影票房收入

按照經濟學的成本—收益理論來分析,我國的國產影片大致分為4個層次的影片,其中,佔有票房主體地位的是近幾年興起的大製作影片,而數量眾多的中小成本影片同樣是我國電影票房收入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1)大製作影片

這是指每年只有3-5部的、投資皆在一億元人民幣以上的的所謂「國產大片」,其國內的預期票房在8千萬人民幣以上。比如2004年投資1600萬美元、國內票房1.6億元人民幣的《功夫》;投資2.5億元人民幣、國內票房1.5億元人民幣的《十面埋伏》。2005年的「國產大片」包括投資3.4億元人民幣、以1.7億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一名的《無極》;投資1.6億元港幣、以9千6百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二名的《神話》,投資1.2億元人民幣、以8千3百萬元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三名的《七劍》和投資1億元港幣、以4千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六名的《情癲大聖》。

大製作影片在特徵上與好萊塢的大明星、大導演、高投入、高產出的「高概念(HIGH CONCEPT)」電影基本相同。這類影片的一大特點是單憑國內的票房基本不足以收回投資成本,但是由於這類影片資金構成非常復雜,資金來源包括大陸、香港、日、韓甚至好萊塢。這使得影片在製作時便已考慮到海外市場營銷因素,因而除了內地票房,還往往能夠以較高價格賣斷北美、亞洲及其他各地發行權,再加上內地高價音像版權及後產品開發,所以這類影片基本上都可以有豐厚的回報。在2005年生產的國產影片中,這一陣營的影片數量雖然只有4部,但在國產片的票房中卻可以占據28.4%的份額,並且往往也是中國電影海外銷售的主力。可見我國電影製片業的投資模式正在逐漸向好萊塢靠攏,以大製作來拉動市場的繁榮。

(2)中等製作影片

這是指投資額大約在1千萬到5千萬元人民幣之間,其國內票房目標大約在1千萬到8千萬元人民幣之間的影片,比如2004年的《天下無賊》、《戀愛中的寶貝》、《天黑請閉眼》、《孔雀》、《張思德》和《鄭培民》等影片。每年在這個區間的影片通常不到10部。 並且這個陣營的影片有三種情況:一是個別主旋律重點影片,比如2004年的《張思德》和《鄭培民》,2005年的《太行山上》,投資1千萬元人民幣、以2千6百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八名的《任長霞》,投資6百萬元人民幣、以2千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十名的《生死牛玉儒》;二是少量兼顧海外市場的商業文藝片和藝術片,比如2004年的《孔雀》和《茉莉花開》,2005年的《長恨歌》,投資6千萬元人民幣、以2千2百零5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九名的《千里走單騎》等;三是一些主打情人節檔期、暑期檔、賀歲檔等特殊市場的商業類型電影,如2004年的《戀愛中的寶貝》和《天黑請閉眼》,2005年的《三岔口》,投資8千萬元港幣、以6千4百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四名、主打暑期檔的《頭文字D》,投資4千萬元港幣、以4千1百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五名、主打情人節檔期的《韓城攻略》,投資8千萬元港幣、以2千8百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位居國產片票房第七名的《如果?愛》等。在2005年國產片票房前十名中,中等製作影片有6部,創造了2億零1百零5萬元人民幣的國內票房,占據了國產片票房前十名票房總額34.1%的份額。而且在這6部影片中,有2部是中港資金合拍片、有2部是港產合作片。

(3)中小製作影片

這是指製作成本在4百萬元到1千萬元人民幣之間,其國內票房目標在1百萬至1千萬人民幣之間的影片,如2004年的《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2005年的《青紅》、《求求你表揚我》、《喜馬拉雅星》、《一石二鳥》、《童夢奇緣》、《再說一次我愛你》、《怪物》、《阿嫂》、《早熟》和《千杯不醉》等影片。這類影片通常每年生產數量在20部左右。在這20部左右的中小製作影片中,純國產片與內地香港合拍片(包括中港資金合拍片和港產合作片)大約各佔一半。其中超過5百萬元人民幣國內票房的不到10部,並且在5百萬到1千萬元人民幣之間仍然是以中港資金合拍片和港產合作片為主,純國產片的國內票房主要集中在5百萬元人民幣以下。

(4)小製作影片

這一層次的影片的製作成本則在100~300萬左右,並且數量最多。根據現有的數據統計,可以推測出2005年這樣的影片大概有200部左右,約佔全年總產量的77%。這些影片部分進入了院線放映,但票房產出相當微薄;還有的影片則是小規模、分區域上映。而在這個層次的影片中,相當一部分影片的主要市場是電視播映權和音像產品版權。少數藝術水準較高的文藝片在獲得海外電影節獎項後通過出售海外部分地區版權,能夠獲得一定補償,甚至略有盈餘。而還有部分影片則在獲得公映許可證之後直接放入片庫,根本沒有進入流通渠道。

二、電影相關產品

(一)界定

我們可以按照行業內的習慣,對因電影而產生的相關產品進行明確的界定。電影相關產品可以分為兩大類別:電影直接產品和電影衍生產品:

1. 電影直接產品

電影直接產品,是指依賴於電影拷貝本身,通過復制的手段,使得電影的內容產品以不同的載體形式存在的一種形態,包括錄像帶、VCD、DVD、電視播映和圖書等。

2. 電影衍生產品

電影衍生產品是指在得到版權所有人授權之後以與影片相關的人物形象、場景、道具等為核心產品概念開發出來的一系列產品。市場中電影和它的相關產品開發與運營的過程基本如下:

電影和其相關產品運作流程圖

(二)電影相關產品的具體形態

1.電視台播映。

影片在電視台的播映是其相關產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電影收入的30%來自電視的播映和點播。盡管我國電影的電視播映收入在電影總收入中所佔比例遠遠不能達到這一數字,但2004年我國電影產品的電視播映市場已有所發展,CCTV-6、上海東方電影頻道、吉林長影電影頻道和西部電影頻道這四家電影頻道的總收入達到10億元,比2003年的收入增加了43%。2005年在這一基礎上又有所發展,達到11.5億元人民幣。

2.音像製品。

音像製品是電影相關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和影響著整個產業的發展。例如在北美,碟帶收入甚至是電影票房收入的兩倍還要多。據統計,2005年中國共有300多家音像出版單位和300音像產品復制企業,音像製作、發行公司2000多家,超過10萬個零售、發行網點。9廣東省已成為中國音像業製作、出版、復制、包裝、發行的重要基地,音像製品發行量佔全國的80%,光碟生產量佔一半以上。2005年中國音像製品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目前。我國的音像企業大多集中在廣東,全國音像市場上80%的正版音像製品來自廣東,年銷售額在60億元以上。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現有各類音像出版單位20多家,音像製作單位約70家,41家光碟復制企業,擁有光碟生產線300餘條,光碟生產量佔全國50%以上。音像製品批發單位180多家,零售出租單位6700餘家,80%是民營企業。

3.網路播映和在線服務

據我國互聯網信息中心調研表明:截至2007年6月,我國網民總人數達到1.62億,僅次於美國2.11億的網民規模,位居世界第二。與2006年末相比,新增網民2500萬。雖然增長迅速,但普及率仍然偏低,只有12.3%,低於全球17.6%的平均水平,與互聯網較發達國家美日韓等相比差距更大。其中,寬頻網民數達到1.22億;以手機為終端的無線接入網民數達到4430萬。我國網民中性別差異逐漸縮小,女性以45.1%的比重上升到歷史新高點。網民年齡結構發展不均衡,表現出極強的年輕化特徵,25歲以下網民比例已經超出半數(51.2%),30歲及以下的網民比例甚至超過了7成(70.6%)。我國網民中,大專及以上學歷超過四成(43.9%),仍然表現出較強的高學歷特徵,但是與歷年相比,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平民化趨勢。網民中學生比重很大,達1/3強(36.7%),絕對數量接近6000萬。這一點與我國互聯網用戶的年輕化特點形成相互印證。

電影的網路播映和在線服務能夠為電影和網站帶來巨大的獲利空間。當前,網路下載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其流行本應該對電影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由於目前網路下載大多都沒有經過版權所有者的授權,而且許多影片在剛剛公映就出現在了網路上,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電影票房和音像製品市場。2005年4月30日,我國頒布了《互聯網著作權行政辦法》以及相關的集體管理機構條例。年內我國將出台《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從而為網路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提高更具有操作性的法律依據。這是我國首次立法規范互聯網事業健康發展,對於完善著作權保護制度、保護網路知識產權、遏制網上侵權意義重大。2006年我國還將加入《國際互聯網條約》,與國際接軌。

4.印刷品

電影圖書。電影與圖書的互動,意思是電影的熱映與同名圖書相互作用,贏得較高的票房和銷售量。這種良好互動的產生依賴於故事本身的可看性和可讀性,否則就選自其中一個就可以了。與電影互動的圖書,尤其是外延內容圖書的出版與熱銷,是文化產品多元化開發和產業化發展的表現,是電影產業鏈條趨於完善的表現。

電影海報。電影海報最初只是一種營銷手段,是電影發行、放映的宣傳品。隨著電影海報設計的不斷升級,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視覺震撼力逐漸成為一種藝術品、裝飾品,甚至是投資對象。電影海報一方面擴大了電影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電影的收入。

國外影片非常重視這一部分相關產品的開發,而且印刷品的開發已經為影片乃至整個電影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和影響。在這方面,國外有許多成功的例子。1996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剛剛出版時,世界上知道《哈利波特》的人並不多。1997年,其美國版權已賣到10萬美元,創兒童文學天價。隨著《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放映,其圖書銷量倍增。《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已經被翻譯成60多種文字,銷往200多個國家與地區,累計銷售量已經超過2.7億冊。按作者羅林(Joanne Kathleen Rowling)計劃,《哈利波特》系列一共七本。有分析師預計,待到七部電影全部完成,《哈利波特》票房總收入可望超過100億美元。《哈利波特》電影與圖書相互影響,在全世界范圍內培養了大量的「哈利波特迷」,圖書與電影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電影海報的價值與海報設計者、電影流行程度密切相關。據說在美國的拍賣網站上,影片《盜火線》、《角鬥士》等電影的海報都在100美元以上,《金剛》法國版海報150美元,《哈利?波特3》的海報260美元。一些老的電影海報價格更高:1927年的《大都會》國際版電影海報在美國拍出了69萬美元, 1932年版《木乃伊》海報達45.35萬美元;1942年拍攝的《北非諜影》,其海報拍賣售價達7.8萬美元。

5.電影廣告

電影廣告是以電影及其衍生媒體為載體的廣告形式。電影廣告主要分為電影內的置入式廣告和電影放映中的貼片廣告。前者包括電影中的實物道具、畫面中的場景、台詞語言的特別提示等,這一類型廣告實效性強,給觀眾直接的廣告提示,而且一般都結合在電影情節中,能喚起觀眾內心的認同感。後者一般播放於影片的正式內容前,或影片結束後,有獨立的廣告內容,根據不同的經營方分為:片方貼片廣告、發行方貼片、廣告院線貼片廣告和影院貼片廣告。電影的置入式廣告和片方貼片廣告、發行方貼片廣告還可在電影衍生多媒體傳播方式中投放。例如影片的VCD、DVD製品,後期影視作品登陸電視媒介播放過程中的廣告跟隨。另外,電影的圖書、玩具等其他相關產品也可以作為廣告的載體。

電影是一種文化產品,也是一種媒體,以電影為媒體的廣告,在美國、歐洲、日本、南美等國家已成為與電視、報刊並重的大眾媒體廣告。電影廣告受眾數量大、受眾接觸廣告信息頻次多、到達率高、清晰度高,廣告信息對受眾影響時間長、影響程度深,能夠為商家獲取好的廣告效應,也大大增加了電影業的收入。

1997年,新飛電器在進口大片《山崩地裂》開中國企業電影貼片先河。近年電影廣告高速發展,但主要停留在電影公司與影院自己拉廣告的原始狀態,廣告公司介入較少。電影廣告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手機》和《天下無賊》。影片《手機》的幾家主要贊助商的贊助額為:摩托羅拉400萬元、中國移動80萬元和BMWl20萬元。一方面這幾家贊助商的產品在電影中頻頻出現;另一方面,在《手機》放映結束幾個月後,其影像製品仍在銷售,其中的產品形象仍在傳播,從出現的頻率和時間長度來衡量廣告費用,價值比相當可觀。影片《天下無賊》中的寶馬汽車,惠普筆記本電腦、佳能數碼攝像機和便攜列印機、諾基亞手機、長城潤滑油、《北京晨報》和漁夫之寶薄荷糖等等。以電影《英雄》為例,其5分鍾的貼片廣告就引起了泰康人壽、上海世茂濱江花園、中國移動等四五十家公司的競爭。最終,被中國移動、五糧液、日本豐田等大型企業以高達200萬元/30秒的價格搶得。

6.影視基地

影視基地是發展整個電影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片的絕大部分都是在影視基地內拍攝完成的,少量外景除外。國內影視基地數量非常多,下面僅就其中的幾個影視基地的經營狀況進行介紹。它們都具有自己的特點:橫店影視基地堪稱亞洲最大,上海影視樂園硬軟體一流,涿州影視基地古韻氣息濃厚,無錫影視基地服務配套齊全。以電影帶動我國的旅遊業,未嘗不是一條可行的道路。電影拍攝推動了影視基地的發展,而後者又為前者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必要條件,二者相互依賴,共同發展。同時,影視基地還可以開發旅遊業務,當前旅遊收入已經成為影視基地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為旅遊增添了生機活力和文化底蘊,能大大激發遊客的興趣。配合影視劇拍攝,而建造的一大批景點,豐富了景區內涵,增加了景區看點。 以「影視為表,旅遊為里,文化為魂」的橫店影視城,逐步實現了從單一經營影視基地旅遊向打造國內一流影視旅遊主題公園的轉變。橫店影視城大力進行旅遊新產品的開發,以產品升級、更新改造為切入點,充分挖掘影視文化資源,把影視元素與旅遊需求相結合,採取演藝節目和參與性活動等多種形式,大力開發新的、富有鮮明個性的旅遊產品。依靠上游產業鏈條中的電影、電視產品形成的吸引力,根據影視情節包裝推廣景點,逐漸形成一個成熟的運作系統,能夠使影視旅遊景點的啟動、發展與成熟不斷取得成功。

閱讀全文

與影片衍生品知識產權歸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