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宅基地的房產證和土地使用權證名字不一樣,如果拆遷補償以哪個為准
農村宅基地,以家庭為單位。只要是家庭成員,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可以作為共同補償依據。
『貳』 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名字不一致,拆遷補償款該給誰
兩份證件產權人和土地使用權人不一致的,應當以當初的產權變動緣由為據依法訴訟,通過訴訟途徑確權,以便將房產證過戶,以簽署拆遷補償協議,獲得合法補償款。
『叄』 國有土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在動遷賠償上有什麼區別
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和集體土地證不是你說了算的,根據你的說法,你該是國有土地,你的房產證都辦理了,說明你們的管理很混亂,應該是先有地後有房,最好能辦理為商業用地,相對應你的費用也會高!你還需要把房產證也得變更用途,這得讓你所在地的規劃局出手續!
『肆』 土地證是別人的名字房產證是我的名字房子拆遷會影響賠償嗎
通常不影響拆遷賠償的,因為通常拆遷賠償是按照房產證的,不是按照土地證的。
房屋拆遷補償的法律程序如下:
一、拆遷單位向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取得拆遷許可證。
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三、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四、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法律的相關規定,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五、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六、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七、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伍』 拆遷中土地證和房產證名字不一樣怎麼辦
沒有關系的,拆遷主要是以房產證確認產權和賠償面積,相關法律法規也有約定「地隨房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抵押時,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轉讓、抵押;
《擔保法》第36條中也規定:以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
《物權法》第182條第1款規定:以建築物抵押的,該建築物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
『陸』 土地使用權糾紛及動遷安置土地補償
1、「土地轉讓合同是否必須公證後,才具有法律效力嗎?才具有合法性嗎?」:
(1)你所說的「土地轉讓」,應是指土地使用權的轉讓、而非所有權轉讓。土地所有權只能屬於國家或集體。
(2)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合同:從法律規定上說,是自雙方當事人共同簽字後即可生效、具有你所說的「法律效力),沒有要求必須要公證、更不是非要經公證後才有法律效力。
公證不是合同或協議生效的要件,只是使合同或協議的證據效力更強,但現實中,尤其是在涉及到土地、房產等重要財產的過戶登記手續時,一般都要求強行公證,不公證就不給辦過戶手續:但這絕不表明公證就是合同的生效條件,不公證一樣生效、合同一樣有法律效力,但只是合同有效,合同有效並不代表就可以取得土地使用權,要取得土地使用權,除合同有效外,還得去辦理變更登記才行,而要變更,各地都要求要公證。
2、「如果必須公證相關法規的起始年限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具體法法律、法規是什麼? 」:
(1)首先,沒有明確的規定說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必須要經公證才生效:轉讓合同自雙方簽字時起就已經生效、有法律效力。
(2)現實中在轉讓土地使用權時要求將轉讓合同公證:不是說轉讓合同在公證前未生效,只是因為某些國情特色,行政機關要求在轉讓的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時要公證,至於相關依據,沒太注意,可能是公證機關或土地房產管理部門的內部規定吧。
3、「在土地轉讓期內,動遷安置的土地補償是否一定歸原土地所有人?」:不是全部歸土地所有人。土地補償款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其中的土地補償費是給土地所有人的,但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是補償給使用權人的。
4、(1)「未經公證的土地轉讓合同是否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或契約性質?」:是,屬於有效合同。只是不經公證,土地管理部門可能不給辦理變更登記的過戶手續。
(2)「如果協議無效所涉及的金錢是否可以返還? 」:
A、協議不會無效。
B、如果協議無效:協議雙方應各自返還。
『柒』 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不是一個人名拆遷了怎麼辦
有了土地證,就用不著房產證了,根據土地法的規定建築物就是土地使用者的家庭的,沒有土地使用權的家庭不要主張房子是自己的,否則會被認定是非法佔地,別說補償了,不罰款就是萬幸了。拆遷時政府審查的是家庭是否符合土地的相關使用規定,認定是合法使用可以補償
『捌』 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不是同一人,拆遷如何補償
首先要區分你的房屋是在農村的集體土地上,還是城市的國有土地上。但是版無論是哪權種情況,目前的拆遷法律法規,更傾向於將拆遷款和拆遷被安置資格給予,房屋的,所有權人,至於使用權人有損失的,可以向所謂所有權人進行追償。
希望能夠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玖』 關於房屋拆遷如何更改產權人的名字
拆遷前辦理繼承過戶。憑爺爺的死亡證明和房產證,婆婆和她兒子及孫女的身份證,到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憑繼承公證書和上述證件,到房管局辦理產權過戶手續。繳納房價1.5%的契稅和0.1%的印花稅以及1%的個人所得稅就可以了。
由於房屋拆遷是先經過確權,然後再賠償給原產權及產權共有人,在賠償的過程中是嚴格遵循「訴誰賠誰」的原則,因此,在拆遷賠償的中途是不能做任何更改的,如確實需要更改產權人,應當在發生拆遷前轉移或賠償後再做轉移。
(9)土地使用權名字動遷擴展閱讀;
轉移登記時限為30日
因房屋買賣而發生轉移的,應提交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買賣合同等。
因房屋交換而發生轉移的,提交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交換協議等;因房屋贈與發生轉移的,提交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贈與合同等;
因繼承而發生轉移的,繼承人、受遺贈人應當分別提交被繼承人死亡證明、權屬證明書、公證書、遺產分割協議或法院的判決書、調解書、原房屋所有權證、原土地使用權證、同一順序放棄繼承權的棄權書、遺囑或遺囑證明:
發生國家或上級部門、企業將所有的房產劃歸某單位或所屬下級單位、企業的劃撥行為時,應提交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劃撥有關文件、資料等; 房產分割,
應提交原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企業法人析產的批准文件、協議、資料等,家庭析產的協議,房產分割單,契稅證明等;
發生房屋權利人通過企業兼並、合作經營、以房作價入股等方式將自己的房產轉移到新的或者另一企業法人單位的合並行為時,應提交原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主管部門批准文件、合同協議,以及相關的權屬證明、資料等。
房屋轉讓應當提交與轉讓行為相關的各種證明文件;房屋裁決應當提交仲裁書、法院判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