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教法大知識產權法博士
請教法大知識產權
法博士,不是很困難
網上查詢一下就好了
B.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考博,請幫忙!
考博和考研不同,你要提前和導師聯系,並且是沒有指定教材的,需要你自己去找有關你所考專業的導師論文、專著等。所以建議你先和你想要報考的專業導師取得聯系。他要你考得時候再考,否則希望不大。
C. 湖北點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湖北點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是一家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知識產權版代理公司,權是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會員單位,是在國家工商總局備案的正規商標代理機構,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0號水果湖廣場B座1301室。經營范圍:知識產權代理服務;軟體開發、設計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會議及展覽服務;為用戶提供數據處理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商務咨詢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特色服務:商標起名、商標設計、商標注冊、商標轉讓;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知名商標、地理標志;商標異議、駁回復審、宣告無效、商標撤銷;版權服務、專利服務、品牌創意、打假維權。免費服務:商標查詢、自助注冊、檔案管理、資訊宣傳。該公司立足「創自主品牌,為企業點睛」理念,打造的點睛知識產權服務平台已形成國內商標、國際商標、版權服務、專利服務、產權交易、產權保護、創業助手、點睛資訊八大服務板塊。
法定代表人:李宇
成立時間:2015-01-07
注冊資本:10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50600002205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昌區水果湖街中北路54號宏城金都A座20層3室*
D. 能介紹幾位知識產權法方面比較好的博士生導師嗎
知識產權法是指因調整知識產權的歸屬、行使、管理和保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的回法律規范的總稱。知識產答權法的綜合性和技術性特徵十分明顯,在知識產權法中,既有私法規范,也有公法規范;既有實體法規范,也有程序法規范。但從法律部門的歸屬上講,知識產權法仍屬於民法,是民法的特別法。民法的基本原則、制度和法律規范大多適用於知識產權,並且知識產權法中的公法規范和程序法規范都是為確認和保護知識產權這一私權服務的,不佔主導地位。
E. 國內有哪幾個大學設有專利法的博士點招收在職的博士嗎請教各位高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在職金融博士招生說明會8月11日召開,周茂清教授主持講解,畢業可申請博士學位。可參會了解。
F.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湖北中心怎麼樣
按照拿到手的工資來說在武漢還算可以吧,但是沒有福利,沒有年終獎,拿錢主要靠自己努力,做多少案子拿多少錢。
G. 魏紀林 知識產權法 湖北人民出版社 (電子版)
知識產權是指人類智力勞動產生的智力勞動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發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一般認為它包括版權和工業產權。版權是指著作權人對其文學作品享有的署名、發表、使用以及許可他人使用和獲得報酬等的權利;工業產權則是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名稱或原產地名稱等的獨占權利。
H. 民商知識產權方向的博士點國內有幾個
民商知識產權方向的博士點中國有幾個。
一級學科博士點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版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復旦權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吉林大學暨南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陝西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北大學廈門大學雲南大學鄭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學。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exclusive right)。
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識產品,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於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
I. 西南政法大學的知識產權法怎麼樣
西政今年開設了知識產權班,明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這個事國家重點社科項目的!具體怎麼樣不是很清楚,但是學校很重視。民商法學院有不少好的研究知識產權的老師。
總體上,西政的訴訟法很強,刑訴和民訴都非常的好,另外經濟法全國排名第一的。
最後一句,我是西政的學生,以上說法比較客觀
還有,中南的你們太、、、、、、、、、、、、
簡單放一個年輕老師的資料
曹興權,1971年7月出生於四川蓬安。2000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法學院,獲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民商法學專業商法方向博士學位。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公司法研究。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商法教研室教師,於2 004年、2007年分別晉升副教授、教授。 長期從事民商法的教學與研究,對公司法、合同法、金融法的理論與制度實踐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公司法現代化:方法與制度》(法律出版社2007)、《保險締約信息義務制度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參編教材4部;主持或參研國家、省部以上課題7項。 在教學中,極力推崇法律實踐教育,努力踐行「法律學習生活化、基本理論通俗化」的理念,引MBA案例進入課堂教學,推行以「學生參與的全面性、教學開展的組織性、教學內容的系統性」為特徵的「實踐教學課堂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2005年獲霍英東基金青年教師獎教學類三等獎;2005年獲西南政法大學優秀教師獎;2007年獲西南政法大學師德先進個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