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員工知識產權與保密協議書

員工知識產權與保密協議書

發布時間:2021-07-25 06:18:37

知識產權保密協議應該怎麼寫,如何簽訂

商業秘密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內容.它關乎企業的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所以.與會接觸到企業商業秘密的員工簽訂保密協議是十分必要的.那麼.簽訂保密協議有哪些注意事項?接下來就由找法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相關內容.
一.簽訂保密協議的對象
保密協議保守的是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因此用人單位只應當與接觸.知悉.掌握商業秘密的員工簽訂保密協議.而不是普通員工或職工.更不能是全體員工.當然.企業還應當根據自身的性質和情況分析確定企業中的哪些人員掌握了商業秘密.對於某些不在保密崗位和技術崗位的普通員工.在工作中有意或無意獲悉公司的商業秘密時.也應該列入保密主體的范圍.
二.保密的范圍
1.技術信息.
2.經營管理信息.
3.特殊約定的其他秘密.
隨著商業秘密的范圍從技術秘密擴大到經營管理信息.特殊秘密等范疇.對保密的具體范圍的確定產生了爭議.為此.保密協議應當首先明確員工保密的對象和范圍.以免就是否屬於商業秘密及應否保密產生分歧.
三.保密協議內容的一般規定
1.受約束的保密義務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不可將商業秘密透露給任何第三方或用於合同目的以外的用途;
2.受約束的保密義務人不可將含有保密信息的資料.文件.實物等攜帶出保密區域;
3.保密義務人不可在對外接受訪問或者與任何第三方交流時涉及合同規定的商業秘密內容;
4.保密信息應當在合同終止後交還;
5.保密期限.
法律對保密協議的保密期限沒有規定.即保密的期限可以是長期的.直至其進入公知領域.因此只要其不被公開就可以永遠保持其秘密性.因此企業可以在保密協議中約定不僅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而且在勞動合同變更.解除.終止後直至商業秘密公開為止.員工都不得披露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企業的商業秘密.
四.違約責任條款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除了員工違反服務期約定或違反競業限制義務兩種情形之外.企業不得與員工約定由員工承擔違約金.因此.保密協議中不得約定員工泄露企業商業秘密時應當支付違約金.只能要求員工賠償由此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⑵ 知識產權及保密協議書是什麼合同 如何生效 怎麼運作的

保密協議通常指協議當事人之間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即保密信息)約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等信息的協議。如果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負有保密義務的違約當事人將承擔民事上的賠償責任。

二、簽訂保密協議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企業在簽訂保密協議時,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關於保密對象

商業秘密當然是保密協議的保密對象,但保密協議中約定的對象應不限於商業秘密。我國對商業秘密規定比較嚴格,要求商業秘密必須具有秘密性、價值性及管理性。企業中除了商業秘密外尚有一般的保密信息,如企業與第三方進行交易而承擔保密義務的信息,這些信息一般不構成商業秘密,但企業負有保密義務,作為員工應對上述秘密信息承擔保密義務。如果保密協議的保密對象僅為商業秘密,那麼,企業員工泄露一般保密信息,企業將很難追究其責任,因此,保密協議的保密對象應為商業秘密與一般保密信息。

2、關於保密期限

許多企業認為員工在任職期間對企業有保密義務,而員工離職之後,便不再負有保密義務,實際上這些認識是不全面的。保密協議中的商業秘密無論是在任職期間還是離職後,知悉企業商業秘密的員工都負有保密的義務,這是法定義務。員工在離職之後,若擅自公開或使用,則構成侵權,嚴重的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而對於一般的保密信息,離職之後,員工一般不負有保密義務。很多企業通常約定保密期限為任職期間及離職後2至3年,這樣的約定會給員工造成誤解即離職後過了2至3年後即可公開或使用商業秘密了,這樣的約定是不可取的。因此,企業應區別約定,對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為任職期間及離職後無限期期間;對於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約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

3、關於保密費

許多高科技企業給技術人員、高級管理人員及關鍵崗位的員工發放保密費,那麼,員工承擔保密義務,企業有支付保密費的義務嗎?我國法律並未強制企業向承擔保密義務的員工支付保密費,員工因工作需要而知悉企業商業秘密,因此,員工應承擔保密義務。企業對員工已支付工資,企業對員工承擔保密義務不需再支付保密費。但是企業在員工任職期間或離職時支付一定保密費也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不但可以增強員工保密的自覺性,而且,員工離職後泄露或使用企業一般保密信息的,也容易被法院確認構成違約而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4、關於兼職

許多企業在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員工不得兼職,那麼這一約定有效嗎?公民有勞動的權利,這是我國憲法及勞動法明確規定的權利,企業單方面剝奪員工的勞動的權利,是不合法的,因此,企業一律禁止員工兼職的約定是無效的。但企業的商業秘密權同樣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因此,若兼職侵害企業的商業秘密,那麼,員工的勞動的權利受到一定的限制便是合理的。企業為了保護商業秘密,可以要求員工在任職期間不得到與企業經營同類業務的企業中兼職,而不宜一概約定不得兼職。

保密協議應當具備以下必備條款: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應約定商業秘密的權屬和保護商業秘密的內容。 關於保密的內容和范圍,我國法律並沒有確切規定什麼內容、什麼形式才算是商業秘密,一般包括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細分下來,名目眾多。企業可以採用秘密清單的方式來明確員工保密的范圍和具體內容, 以免就是否屬於商業秘密及應否保密產生分歧。

(2)應約定保密的有效期限。 因為保密的期限往往會超過勞動關系存續的期限而延續到勞動者離職以後的一段時間, 特別是解除勞動合同後的一段時間。

(3)應約定保密的措施,如競業禁業和在勞動關系終止前 6個月,用人單位有權單方決定調動勞動者的工作崗位等。

(4)應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代價(即保密的待遇和經濟補償)。

(5)應約定保密的義務和責任,以及違反保密義務的違約責任和賠償條款。

簽訂保密協議的注意事項:

一、保密費和經濟補償應單獨列支,不可取代。

二、約定競業禁止條款。 為了有效保護商業秘密,保密協議中一般應當設計競業禁止條款,對核心員工流動作出約定。 如禁止核心員工到同行業且有競爭關系的企業擔任相關職位,期限最長不超過3 年等。

三、應分人分崗簽訂保密協議。 需要注意的是, 與約定競業禁止企業必須支付員工補償金不同,要求職工保密企業可以給予該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也可以不給經濟補償。無論企業是否給予經濟補償,只要簽訂了保密協議,員工就必須履行保密的義務。

⑶ 我是員工 知識產權保密協議 能不能輕易簽

需要簽訂知識產權保密協議。
一般情況下,需要與公司簽訂保密協議,公司在員工勞動關系終結後,按月支付經濟補償金。同時,員工還有最長兩年的競業限制義務,如果合同約定超過兩年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兩年以後可以從事與原公司業務競爭的工作。但對於原公司的商業秘密,建議保密,以免惹上官司。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閱讀全文

與員工知識產權與保密協議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