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六條: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所以說,從法律的上來講,著作權就是版權。
一、著作權即版權的原因
為什麼說:"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其主要理由是:
第一,無論稱著作權還是稱版權,其規定的內容大體上是一致的。從世界各國的立法體例來看,稱著作權法的國家,其保護的客體不僅包括文字作品,也包括其他作品,還包括鄰接權的內容。稱版權法的國家,保護的內容主要也不是出版者的權利,而是作者的權利,其保護的客體和稱著作權法的國家基本一致。因此,稱著作權法還是稱版權法,從各國的歷史條件出發,其細微處可能有點差別,但從實質看,兩者的含義是一致的。
第二,在國際法領域,著作權一詞和版權一詞是通用的,可以互換。如以大陸法系國家為主發起的伯爾尼公約,其第二條兩款中使用Author』sRight,日文轉譯為著作權,在該公約英文文本中,這幾處都換為Copyright,日文轉譯為版權。
第三,從我國的使用上看,著作權一詞和版權一詞也是通用的,其含義一致。對英文中的Copyright,香港地區的作者一般譯為版權,台灣地區的作者一般譯為著作權,我國大陸的作者有的譯為版權,有的譯為著作權。從撰寫的論文和出版的圖書來看,雖然有的冠以著作權法有的冠以版權法,但研究的問題是相同的。
二、權利種類和形式
著作財產權的種類在過去一百年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原先較單純的出版權、演出權,因電影的發明而有公開上映權、因廣播及電視的發明而出現公開播送權,時至今日因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公開傳輸權隨之而生,除了這些一個接著一個出現的新型態著作權利,另外一些較傳統的權利也由於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而發生變化,例如因為國際間的交流日漸頻繁,著作物在各地區以及國際間的散布權問題獲得重視;著作物所有人以往基於所有權擁有將該物出租的權利,規模有限,對於著作權人的利益影響不大,但由於大型連鎖租書店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著作權人的利益,從而使得著作物的出租權亦須被顧及。一般來說,著作權人對於著作享有若干項基本權利,其中有一些是專屬權利。他們享有使用、或根據議定的條件許可他人使用其作品的專屬權。
作品形式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美術、攝影作品;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計算機軟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❷ 大陸作者給台灣出版社投稿需要注意些什麼
以下是台灣網友的投稿經驗談 與您分享^^___投稿的基本要求:
稿子約八至十二萬字,因各出版社要求有差。
不論是電腦列印稿或手寫稿,字數演算法都是字數x行數x頁數,請不要用Word里的字數統計功能。
最好以掛號寄件,手寫稿則以寄原稿佳,但千萬不要忘記自留副本。
請註明真名及聯絡方式,最好亦留下方便聯絡的時間。
目前接受E-Mail投稿的有希代、新月、晨星及荷鳴出版社。
注意:投稿前最好能先致電詢問投稿要求並確定郵寄地址
___尋找風格相近的出版社
廣泛翻閱市面上不同出版社的系列文藝小說,尋找和自己風格相近的幾間
選擇風格相近出版社的原因之一,在於這表示該出版社編輯的思考模式及觀點與你類似,稿子獲錄取的可能性就大一點。而另一個原因是,如果你對這間出版社選書方向、文案撰寫、內文版式以至於封面畫風都十分不滿的話,出版出來的成品恐怕會成為你一生的夢魘。
___每個出版社都有不同的特點,萬盛對新人的稿酬較為豐厚、希代的作家包裝比較有規模、禾馬的封面水準較高、林白可以跨系列投稿、飛象的退稿率比較低……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來決定要投稿給哪幾間出版社。不過對於規模較小的出版社,最好是能請教幾位該出版社的作家,最打聽一下老闆的作風和誠信,以免作品被綁票或稿費失蹤。
如果對你而言,每一間出版社都差不多,不妨另類思考一下,選一間你喜歡的作者特別多的出版社。因為你的稿子一旦被錄取,便可以享受自己的作品六折、同社作家作品七折的優惠,日後要找那個作家簽名也比較容易。……^-^
___第一次投稿時,除非你是決定要投稿給特別要求不可一稿多投的出版社(如希代),否則可以試試多寄幾間合意的出版社,再根據出版社的開出來的條件,自己決定要選擇哪一個東家。
當然,以出版社的立場而言,十分不願意作者一稿多投,增加編輯不必要的負擔。但是以作者的立場來說,投稿多間出版社,可以更好的了解不同出版社的運作形式或溝通方法是不是適合自已。
但是,新人最好不要以一間出版社為依恃,跟另一間出版社談條件,這種態度只會讓人討厭!另外要注意的是,一稿可以多投,但絕對不能多賣!
___將稿子包裝好寄出
按照各個出版社的具體要求,將完成的稿子包裝好寄到出版社去
每個出版社對於稿件有不同要求,大家只要多找幾本該出版社的書,一定可以在書後的附頁中看到它們的具體要求(黛兒在出版社資料聯絡簿收集了大部分出版社的地址、電話和出版書系。另外,楓樵的網頁"無語閣"中也有列出各出版社的徵稿要求),要注意的是,出版社也會搬家,不幸者還有倒閉的,所以最好不要找太舊的書做參考,寄出前先跟出版社打個電話詢問一下是個不錯的主意。
一般出版社接受稿紙或是電腦列印出來的作品,寄手寫稿時字跡雖然是一種印象分,但真正決定錄取與否的關鍵是內容,所以手稿的字跡只要能夠讓人清楚辨認即可。
使用電腦打字的人千萬不要認電腦就算是小字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就為了省點郵費或紙張而印得密密麻麻,記住,最少要留下可以讓出版社編輯改稿的空間。
磁片、作文本、筆記本都是投稿的大忌,除非你自認是曠古奇才,能讓編輯一翻開(如果編輯心情好,還願意翻的話)就停不下來。
真名和聯絡電話、地址是必須的,最好能再註明容易找到你的時段。自我介紹可有可無,如果你不愛羅嗦,可以很酷的只夾上一張名片;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介紹得文情並茂,不妨也夾上一份自傳,寫這類自傳的注意事項就寫履歷表自傳一樣--最好不要超過兩頁,不然會讓閱讀者不耐煩。至於想用的筆名或小說前言後記的內容,等到簽約後再決定便可以了。
不管你有沒有附上回郵,大部分的出版社都會將不合用的稿子寄回,但有些效率不佳或機構龐大的出版社會讓你在一年半載後,才重新見到自己的心血結晶,而且稿子如果寄丟了,你也只能回家飲泣而已。所以寄出前千萬不要忘記留下底稿。
___
寄出後進行電話追蹤
-寄出後約一至半個月(不同出版社審稿時間略有出入)就可以去電詢問
一般致電詢問時大致有三種結果:處理中、已退回、已錄用。
如果出版社仍在處理中,不妨請教一下幾天之後再打來才能知道結果,而後按期追蹤。
有些出版社動作很快,但有些出版社這個過程則會有一點漫長,你不妨靜下心來,順便欣賞一下大出版社的嘴臉,聊充作增加社會經驗。
作者在寄出稿子前便應該先做好心理建設,告訴自己,稿子被寄回並不是什麼太嚴重的事情。以希代書版為例,每個月寄回給作者的稿子便達上百份。
一般出版社退回稿子時,都會在稿內註明稿子不夠完善的地方,你可以重新寫過之後再投稿,不過這種重寫的過程多半十分浩大,因為如果只是小地方不適用的話,出版社一般就會通知錄用後再改稿,而不會逕自寄回了。當然,如果能不厭其煩地照編輯的要求認真去改,稿子還是有咸魚翻生的一天。
另一個方法是轉投其他出版社,但是一線的出版社審稿水準相近,也就是說,萬盛退回的稿子,希代大概也會退,再轉寄林白、禾馬或新月,退稿的機率還是相當大。當然,有興趣的人也可以一間一間去試,畢竟每間出版社的風格取向還是有差別,當中並不是毫無機會,不過這麼做會滿耗費時間和郵費便是了。
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寄給二線的出版社或一線出版社較不知名的系列,由於其稿源和稿酬資源都比較有限,所以審稿上會有一定的彈性。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寫作,尤其是初試寫作的人,手上有一兩本以至五六本廢稿都是很正常的事,並不一定非要把它低價賣出去不可。畢竟現在市場上浮濫的作品很多,沒有必要再多加一本。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公諸於世的作品能有一定的品質,最好不要把不成熟的作品隨便投放市場。
把不適用的稿子先存放起來,一年半載之後應該就可以以一種客觀的眼光來評價,這時候再來改稿,效果可能會好得多。對於寫作能力來說,也是一種長足的進步。而且稿子品質如果能提高,稿酬也可以相應提高一些哦!
如果出版社聯絡你錄用你的作品,便會寄上合約書讓你過目,有些出版社還會一並附上部分訂金的支票。
每個出版社都會有自己固定的合約書格式。當然,這些合約書的內容都是可以改動的,也就是說,你可以依據自己的情況,要求出版社改動部分的條款,比如說著作權是歸作者還是出版社所有、出版社何時要出版該書(出版社不出書,對於出書之後才能拿稿費的作者也是一種壓力)。
對於不打算簽約的出版社,一定要以電話事前告知,並把合約書以及預付支票(如果有的話)原封不動的掛號寄回。事後最好再致電確認一下出版社是否有收到。
順便再提醒一點,選擇出版社時,跟你聯系的編輯其態度固然重要,但出版社的經營風格為更重要(一間出版社的經營風格,可以從該公司旗下作家的風評以及其合約書內容制定是否合理、人性化而一窺端倪),編輯跟你再投緣都可以隨時跳槽,只有出版社的制度是穩定不變的。
___如何選擇稿酬形式
-稿酬的給付形式有哪些?對作者有何影響?大概要多久才能拿到?
一般來說,新人對於合約上稿費的數目及其付費方式比較沒有商榷的餘地,只能選擇是要收版稅(一般而言是書價的10%)或是讓出版社買斷(從三萬至七萬不等)。而作者到底該使用版稅或買斷的方式來收費,一方面要看出版社的規定(有少數出版社規定新人只能買斷),而另一方面則要看買斷的稿酬是多少。
由於新人的第一本書再版的可能性不大,最簡單的考慮方式就是直接比較第一刷版稅總額(印量X書價X10%)與買斷的稿酬執多執少,擇優而棲。待有一定的作品量之後,再跟出版社討論增加稿酬的事宜。(PS.一般文藝作者一刷的印量為2~3,000)
由於各出版社買斷方式增加稿酬的情況並不同(這需要作者自己跟出版社去談判),黛兒並不清楚。下面只簡單談一談版稅的一般行情:
版稅一般行情為10%,如果出版社是採用歐美慣用的累近稅率法,銷量愈大,則版稅率可以跟著起跳。如5,000冊以後可以提升至12%,10,000冊時增至15%。如果出版社採用國際間往來的作法,則累近稅率額較低,但雙方在簽定出版合同後,授權者在一個月內可以得到一筆數額頗大的預付稿酬。
那麼,作者什麼時候可以拿得稿酬呢?
有些出版社在過稿(即簽定合約)之後,便會將稿費付清。
而一些出版社則是在合約書簽定後會先付一萬元左右的預付金(即先前所提過的訂金),待4到8個月後新書上市,就會將稿費的餘額寄出。
台灣市場有限,區區幾萬塊錢實在很難養活職業作家。所以如果有可能,作者最好不要選擇付費條件太過嚴苛的出版社(比如說抽版稅時以年度結算,賣出幾本書才給幾本書的版稅--考慮到稿費並不是出版中的主要成本,再加上出版通路的大中盤都會先和出版社結算書款,出版社將庫存壓力分攤到作者身上實在是不太合理的行為)。
___和出版社保持長期合作
-盡量和出版社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作者能夠和一間出版社維持長期的合作關系是較理想的。
一方面是出版社會比較願意花時間和金錢來為你進行包裝和促銷推廣,另一方面則是作品集中,有利於塑造自己作品的風格和形象,對於建立穩定的讀者群有一定幫助。
雖然一般藝文小說的讀者都有跨出版社及跨系列閱讀的習慣,但是由於某些出版社在合約中會規定筆名不可在其他出版社使用,所以常常換出版社容易增加讀者找書的困難度。
作者跳槽的原因有很多,有時是因為和出版社理念不同,有時則是因為稿酬或作家包裝手法上的差異。如果只是出於稿酬或提供包裝問題,其實可以和原出版社先討論一下,再決定是否要離開。
大部分的作者到了新出版社後,文風及題材的取向都會受到新編輯的影響,以陳毓華、凌淑芬和左晴雯為例,我們都可以將她們轉換出版社做為其作品風格上的一個分類時期。
當然,轉換出版社不一定不好,有時也會是一個新的契機,像陳毓華便是一個滿成功的例子。但是在決定轉換前一定要仔細評估考慮,著眼於未來的長期發展狀況,不然換來換去,從一線換到二線換到消聲匿跡,那可就失去了當初的美意。(以上轉載自網路文學)
❸ 台灣著作權法實行細則是怎樣的
您好!我國對於著作方面是比較重視的,所以在我國是有專門的著作法的,在內陸地區我們的著作權等一系列的問題是由我們的著作法所保障的,在台灣地區也是如此,以下是台灣著作權實行細則:
第一條(訂定依據)本細則依著作權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五十一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原件之意義)本法所稱原件,系指著作首次附著之物。
第三條(已注冊者應標明事項)本法第四條第一項所定著作,除第二款、第四款、第十三款外,其公開發行之重製物,應註明著作權人姓名、著作完成或最初發行日期。如已依本法規定注冊者,並應註明執照字型大小。
第四條(著作物申請書應載事項)依本法第六條第一項前段、第十七條第一項申請著作權注冊者,應檢具申請書一份、著作樣本二份及有關證明文件,並分別依第五條、第七條、第八條及第十二條規定辦理。
第五條(應檢附原件之著作物)下列著作申請著作權注冊時,應檢附著作原件或原著作,於審定後發還:
一未發行之著作。
二美術、圖形、科技或工程設計圖形著作。
三攝影著作。
四翻譯著作。
五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著作。
第六條(原件或樣本之減免繳交或代替)著作原件或樣本,如因性質特殊或龐大、易損或昂貴,確實不便或不能繳交者,得申請主管機關減免,或以著作詳細說明書、六面攝影圖說或其他代替物為之。
第七條(審查機關核准文件之附具)著作依本法第六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應受審查者,於申請著作權注冊時,應附具該管機關核准文件及影本各一份。
第八條(原著作權人同意書或授權書之附具)利用他人著作產生之著作,依法應經同意或授權者,於申請著作權注冊時,應附具原著作權人之同意書或授權書。
第九條(分割注冊)數人合作之著作,而其中有人不願申請注冊者,著作人得就其可分割之自作部分申請注冊。
第十條(著作權轉讓、繼承等應辦理事項)依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申請著作權轉讓、繼承或設定質權注冊者,應依下列規定辦理:一著作權未注冊者,除依申請注冊有關規定辦理外,並檢具受讓、繼承或設定質權之證明文件。二著作權已注冊者,檢具申請書一份、受讓、繼承或設定質權之證明文件及繳回原領著作權注冊執照。前項申請,遇有利害關系人異議而已提起民事訴訟者,於案件裁判確定或撤回前,主管機關得不予受理。
第十一條(最初發行及首次發行之意義)本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二十條第一項所稱最初發行及第十七條第一項第一款所稱首次發行,系指首次將著作原件重製並予公開散布而言。第十二條(揭載於新聞、雜志著作申請注冊應附文件)揭載於新聞紙、雜志之著作,由各該新聞紙、雜志社申請著作權注冊者,應附具著作權證明文件。由著作人申請者,得以切結書代替之。
第十三條(視聽著作之最初發行日)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所定自該視聽著作最初發行之日,如系發行於本法修正施行前,其著作權期間仍在存續中者,以本法修正施行日為該視聽著作最初發行之日。
第十四條(申請製版權應繳附文件)依本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申請製版權注冊者,應檢具申請書、保證書、製版之原著作各一份、著作樣本二份及有關證明文件。前項保證書應載明用為製版之原著作為無著作權或著作權期間屆滿之著作。
第十五條(申請著作權樣本應載事項)申請著作權注冊之著作樣本,應於適當位置載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著作名稱、零售價格。
二著作人、出版人或發行人姓名、地址。
三著作完成日期或最初發行日期、版次。
四印製所或發行所名稱及所在地。
未發行或非銷售之著作樣本,免記載零售價格,無出版人或發行人者,免記載前項第二款、第四款之事項。翻譯著作樣本應載明事項,除前二項規定外,並應載明原著作名稱、原著作人姓名、版次及發行日期。但原著作無上述各項記載者,不在此限。
第十六條(申請製版權樣本應載事項)申請製版權注冊之著作樣本,應於適當位置載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製版之原著作名稱、原著作人姓名。
二製版人姓名、製版所名稱及所在地。
三製版最初發行日期、版次、零售價格。
無原著作名稱或原著作人姓名不詳者,免記載前項第一款之事項。
第十七條(代理申請應附委任書)委任他人代理申請注冊者,應附具委任書。代理人變更或解任時,委任人應以書面向主管機關為之。
第十八條(注冊之登載及公布)著作權、製版權准予注冊者,由主管機關發給執照,並將注冊事項登載於注冊簿及刊登政府公報。
第十九條(准駁之著作樣本不得發還)申請注冊繳交之著作樣本經主管機關為准駁之處分後,不得請求發還。
第二十條(注冊簿之申請查閱)著作權或製版權之注冊簿及第四條所定之著作樣本,任何人均得申請查閱。
第二十一條(加發執照)著作權人或製版權人於申請著作權或製版權注冊時,得請求按著作權人或製版權人人數加發執照。
第二十二條(執照遺失或損壞之報請補發)著作權或製版權執照遺失時,應親具切結書,報請補發,嗣後發現已報失之執照,應即繳銷。著作權或製版權執照損壞時,應附具原領執照,報請換發。依前二項規定補發或換發執照,主管機關應刊登政府公報。
第二十三條(視為著作權人同意)本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各款情形,經著作權人授權者,被授權者在授權范圍內對第三人之同意,視為著作權人之同意。
第二十四條(沒入及銷毀之辦理機關)本法第三十六條所定事項,由海關、當地直轄市或縣(市)政府負責執行。但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沒入重製物或仿製物,應報請主管機關核備。
第二十五條(審查費)審查著作,得發給審查費。
第二十六條(撤銷注冊應通知繳回原執照)依本法第六條第三項及第三十七條規定撤銷注冊者,除刊登政府公報外,應通知持照人將原執照繳回。
第二十七條(製版權期間之計算)製版權之期間,自其製版最初發行之日起算。但原件影印製版權利標的在本法修正施行前十年內發行或電影製版權利標的在本法修正施行前四年內發行,而於本細則修正發布後一年內申請注冊者,以本細則發布之日為最初發行之日。
第二十八條(得依本法申請注冊及不得重復申請之情形)著作於本法修正施行前已完成注冊,其著作權期間仍在存續中者,不得依本法重復申請注冊。著作完成於本法修正施行前,並合於本法修正施行前申請著作權注冊之規定者,於本法修正後,得依本法之規定申請著作權注冊。本法修正增訂之著作,依本法所定期間,其著作權仍在存續中者,適用本法規定。但侵害行為之處罰,須該行為發生於本法修正施行後,始適用本法。
第二十九條(施行日)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❹ 新白娘子傳奇的版權到底是在台灣還是大陸聽說像四川衛視這種地方台也有版權
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版權是歸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中國大陸地區購版買的是播映權權,有多個地區電視台購買或者曾經購買,四川衛視應該也是播映權。
版權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❺ 台灣人在台灣出版的作品在大陸是否享有著作權
有,假如被盜用,可利用兩岸監督條例起訴,比如瓊瑤和於正的案子就是例子。
❻ 中國大陸注冊的商標與台灣已經有的商標相近,是否構成侵權
你好,不會造成侵權
你好,注冊台灣商標條件
可以以自然人或法人申請;自然人注冊需提交個人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法人則需要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注冊台灣商標注意事項:
商標分為:文字商標、圖形商標、英文商標、組合商標三個元素(文字、圖形、英文)可以做為一枚商標進行申請,如圖:稱為組合商標。
優點是能夠為注冊企業節省注冊費用;
缺點:一是組合注冊會增加商標的風險,三個元素中有一個元素與別人近似,就會整體駁回;二是組合商標在使用的時候只能整體使用,不能單獨拿出文字或者圖形英文應用
❼ 中國版權問題之台灣
一個國家的成立,要有四個條件:人民、領土、政府、主權。
台灣島,中國人認內為是中國的,因為從小被教育說容:「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同樣都是華夏民族」等等,但實際上並沒有台灣的統治權。不過同樣是中華民族,但你不能說北韓、韓國都是同種,但同一國。台灣中國歷史背景在清朝以前都算在一體。但自從日本殖民時代開始,漸漸和中國有了疏離,國民政府遷台,已經可以說各自為政了。文化、民情、認知已經相差很大。
台灣人從小生長的環境開始,和大陸文化往來不甚密切,各項制度、法令、歷史背景也不相同,台海相隔不遠,卻又非常遠,所以台灣人會漸漸有「台灣不是中國領土」的想法出來。但是台灣主權不被其他各國承認,這也就是台灣人所認同的中華民國,至今無法獨立原因。
此外,當今中國正在發展,倘若他國率先承認台灣,中國會予以經濟制裁,各國為了利益,大多承認中國方。
所以我覺得自幼所受的觀念、想法,被破壞或是曲解,想必一定很不可思議。很少人能真正跳脫出來思考被教育的內容為何。兩岸的狀況,不能只是靠書本或報紙上面僅有的內容去判斷,真正認識些人,或是到當地體驗,我覺得你內心答案就會自己解答出來。
❽ 台灣的版權在大陸是否受到
國家在版權問題是一貫主張保護版權所有人的權利,並且簽訂了很多相關國際條約,但是 台灣是國家的一部分,只要國內法保護版權,就無例外的適用台灣的版權受到國內法的保護!
❾ 新白娘子傳奇的版權是哪裡的,聽說大陸跟台灣有爭議,什麼爭議,有啥爭的
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版權是歸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地區現在的播映權是歸廣州電視台所有。
❿ 大陸保護台灣的專利嗎
專利是登抄記主義也是屬地主義,
如果台灣專利沒有在大陸申請, 是不被保護的.
如果有申請, 法律權益與大陸本地的專利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要有差別, 只能算是官司訴訟的維權取證比在台灣貨美國執行上來的困難些,
但這問題所有大陸的專利權人都也同樣的面對.
所以, 總的說是一樣的.
你說的外觀專利, 還有要注意的是著作權問題, 看看代工合約裡面有沒有約束了.
我會建議以商業合作的誠信(雖然很多人不在乎), 以雙方合作的基礎, 路才會更長遠.
畢竟台灣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