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公司內部合同算知識產權嗎

公司內部合同算知識產權嗎

發布時間:2021-07-25 01:40:32

❶ 我公司受委託開發軟體,合同未明確知識產權歸屬,如何判定知識產權的歸屬應該繳納何種稅

這個你可以放心了 開發的軟體歸屬於你們公司 這個是法律規定的。不用專繳納何種費用,因為電腦屬的軟體是受著作權保護的 著作權的保護是從作品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護了 無需進行注冊 繳費 所以你不用繳費 還有一點 因為你們是公司 你們的軟體的保護期為五十年 自開發完成之日起計算 。希望能夠幫助你 如果沒有聽懂或者需要咨詢別的 追問我就是了。

❷ 員工簽勞動合同的時候有一條知識產權歸屬的條款不太明白

按照專利法細則規定,利用單位提供的資源進行發明創造屬於職務發明,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都屬於單位,您在任職期間不利用單位資源進行的發明創造屬於您個人,任何單位無權干涉

❸ 勞動合同中知識產權歸屬

一、【法條內容】
《合同法》第條:出賣具有知識產權的計算機軟體等標的物的,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該標的物的知識產權不屬於買受人。
二、【條文釋義】本條是關於具有知識產權的標的物買賣中知識產權歸屬的規定。
在買賣合同中,有些標的物本身可能是一定知識產權的載體,如計算機軟體等。本條規定的意旨在於說明作為知識產權的載體的買賣與知識產權買賣的不同。知識產權的買賣是權利買賣的一種。涉及權利主體轉變的合同法律關系,在有關法律中一般稱為權利的轉讓。如我國專利法第十條規定,專利權可以轉讓。專利權的轉讓是指專利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其發明創造專利的所有權或者持有權轉移給受讓方,受讓方支付約定的價款。除了這種權利轉讓的合同,我國有關法律還規定了一種權利客體的許可使用合同。如專利法第十二條規定了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它是指專利權人作為許可方許可被許可方在約定的范圍內實施其所有或者持有的專利技術,被許可方按照約定支付使用費的合同。這種合同與專利權轉讓合同的區別在於,後者是以專利所有權的轉移為目的的,而前者是以轉讓技術使用權為目的的,所以也可理解為專利技術使用權的轉讓合同,轉讓人並不因專利技術使用權的轉讓而喪失專利所有權。
在權利買賣中,當事人所追求的合同目的與一般的貨物買賣是不同的。盡管從根本上說,一般貨物買賣也是權利,即貨物所有權的轉移,但是,貨物的所有權是建立在現實的、可見的實物之上,其所有權是一個法律上的抽象概念,當事人所追求的是物的實用性。而權利的買賣或者轉讓則不同,當事人所追求的是權利本身所體現的利益。作為買賣對象的權利,盡管也有一定的載體,但買賣當事人看重的顯然不是該載體本身,而是通過它表現的一定技術以及對這一技術享有支配的權利而能帶來的利益。因此,如果一個買賣合同的標的物本身體現著一定的知識產權,除非當事人明確表明,或者法律有相關規定(如著作權法規定美術作品的展覽權隨作品原件轉移),買賣可以影響知識產權,那麼,該標的物所體現的知識產權就不轉移於買受人。

❹ 您好 我想請教一下我在公司做的ppt算不算自己的知識產權

首先要看你做的ppt是否為完成公司分配的工作任務,亦即是否為完成本職工作而做,如果是則屬於職務發明創造;
其次看個人做的ppt雖然不是為完成本職工作,但這些設計主要依賴公司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才能完成,比如必須依賴公司內部的一些獨特資源,如果是也屬於職務發明創造;
上述職務發明創造,依專利法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均屬於公司所有。
如果個人做的PPT,不是為完成本職工作而做,則屬於非職務發明創造,知識產權屬於個人所有。
參考條文,專利法第6條: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❺ 合同文本是否屬於知識產權

合同文本如果屬於知識產權,那麼也就歸於版權,版權中屬於著作法權保護的作品,應當是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所以,依此規定,合同文本應當不屬於知識產權。

❻ 公司與我簽定了勞動合同就是沒有給我簽知識產權合同對於我來說是好是壞別的同事都簽了。

你所說的知識產權合同指的是保密合同還是競業限制合同,不簽保密合同的話,對你當然是有利的。
至於競業限制合同,是否有利要看你的個人情況,因為要實現競業限制,公司應當支付補償金給簽訂合同的員工。如果你將來離開公司不準備從事與公司相同的行業,則你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合同就沒有獲得補償金的機會。

❼ 請教項目合同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關於這個最最重要的是:這個核心技術是不是屬於自己的,如果這個技術是屬於回別人的,憑什麼用於商業使用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八條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因此,你的單位是受其他單位的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合同並未約定的話,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的單位(即你的單位);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為專利權人。

❽ 勞動合同與知識產權

要想知識產抄權屬於自己就須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登記。要想給公司帶來利潤,就應與公司簽訂一份知識產權使用受權協議。 如果主要是利用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人員條件等創造的知識產權就本應屬於單位,這種情況只有與單位協商,事先約定好。

❾ 員工發明屬於公司知識產權么

員工發明屬於公司知識產權。專業術語叫職務發明。
職務發明: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
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
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
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
(一) 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二) 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
(三) 退休、調離原單位後或者勞動、人事關系終止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
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
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
料等。

閱讀全文

與公司內部合同算知識產權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