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房屋所有權和房屋佔用范圍內土地使用權主體一致怎麼理解
國家實行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築物及其附著物(統稱房屋)所有內權的主體一致,容即房地產權利主體一致的原則。
房地產權利主體一致的原則從權利客體角度說,是房屋土地合一的原則。這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動產法律的基本原則。
房地產權利主體一致的原則認為,房屋和土地是一體的。物理上,房屋的基礎必須深入土地,房屋是附合在土地上的不動產。法律上,房屋和土地權利人不一致,會導致大量的社會問題發生。
Ⅱ 土地使用權跟劃分標准
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劃分有其特定的現實意義和作用,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兩者版的基本內涵權也可以看出,兩者基本內涵差別如下:土地所有權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對土地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土地所有權土地所有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佔有,使用和處分土地,並從土地上獲得利益的權利。一般來說,土地所有權屬於財產所有權的范疇。但是土地所有權相對於一般財產所有權而言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1、主體的特定性;2、交易的禁止性;3、權屬的穩定性;4、權能的分離性。農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是有使用權,在有效期內就可以合法使用。如果被徵用,徵用的不僅是土地還有附帶的權益,所以就需要補償拆遷安置費,土地補償金和青苗補助費等。徵用之後土地的使用權人會發生改變,農民自然失去使用權。商業的徵用和國家徵用的區別主要在於,國家徵用是為了公共利益是強制的徵用,例如三峽工程徵用了很多土地,當地人不得不搬遷。而商業徵用沒有絕對的強制性,要是大多數不同意就徵用不了。而且各自的補償標准不一樣。
Ⅲ 土地使用權歸誰所有
第一,你擁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第二,國有土地使用權包括佔有、使用、收內益和處分的權利,在容你出租給對方後,雖然對方擁有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但不擁有處分權,未經你的同意不能轉租,或用於其它用途,
而你可以將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等進行法律允許范圍內的處分。
其實就像出租房屋,你擁有所有權,將房子出租給他人,雖然同樣擁有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但不代表就是所有權人。
第三、在我國,因為土地的國有制度,所以,不存在土地所有權,所謂的土地使用權其實部分擁有所有權的權能,你所擁有的使用權,和承租方擁有的使用的權利是不一樣的,你的屬於物權,他的屬於債權。
Ⅳ 土地使用權的權屬問題
《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要看你的土地權屬是否符合這個前置程序。是的話要先復議。
建議咨詢當地的律師或法律援助部門
Ⅳ 如何理解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分離
你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2條規定:房地產轉讓專、抵押時,房屋的所有權和該屬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轉讓、抵押.而第61條第2款又規定:在依法取得的房地產開發用地上建成房屋的,應當憑土地使用權證書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核實並頒發房屋所有權證書。由此可見,房屋產權是離不開土地使用權的。
菁英秘書上~
Ⅵ 土地權屬分為哪幾種
集體土地使用權有以下三種形式:
宅基地
公民對其在農村依法所有的房屋的宅基地,享有使用權。使用權客體的范圍一般以房檐滴水線為准,房屋所有權人只對房檐滴水線內的土地享有使用權。對於房屋周圍的空地,如果這些空地面積和宅基地面積之和不超過該房主人依法可使用的宅基地面積的最高限額,可以作為宅基地進行使用權登記,但必須在一定期限內(一般為兩年)作為宅基地使用,超過面積多佔部分,應退還集體耕種。新修房屋,一般應利用原有的宅基地、空地和荒地,盡量不佔用良田。申請取得宅基地使用權,除經土地所有權人同意外,還須經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並按批準的面積和地理位置建房,不得少批多佔、批東佔西。易地建房的,原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自留土地
自留地、自留山是農業合作化以後集體分配給社員長期使用的土地。自留地主要是菜地,自留山主要為解決社員的生活用材。這種使用權形式自確立後一直保持了下來,1982年憲法也明確肯定了農民對自留地、自留山的使用權。自留地只能用來種植農作物,自留山只能用來種植林木,未經批准,不得改作他用。
公用企事業
農民舉辦鄉村企業,或鄉、村興建公用設施需要佔用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經集體土地所有權人同意或決定外,還必須經土地管理部門批准,土地使用者才能取得土地使用權。利用集體所有的土地興辦鄉村企業,土地使用權必須折價作為企業的出資,由土地所有權人依法享有出資的收益。鄉村企業終止時,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Ⅶ 土地使用權和房產所有權是否可分離
房產的所有權與使復用權是可制以分離的,單位的房子分給個人居住,房屋出租都是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例子。
房屋的所有權是指對房屋全面支配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房屋的所有權分為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四項權能,這也是房屋所有權的四項基本內容。
房屋的佔有權通常由所有權人來行使,但有時也由別人來行使,這就是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離的情況。例如,房屋出租,就將房屋一定時期內的佔有、使用權讓渡給承租人來行使。 房屋的使用權是對房屋的實際利用權力。通過一定法律契約,非房屋所有權人也可獲得房屋的使用權,如房主將房屋租給他人使用。房屋的收益權是指房主收取房屋財產所產生的各種收益。例如出租房屋,房主從房客處收取租金。
房屋的處分權是所有權中一項最基本的權能。房屋的處分權由房主行使。有時房屋處分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房主作為債務人以住房作抵押向債權人借債,若是到期不能清償債務,債權人可以處分房屋並優先受償。
Ⅷ 兩家人管理和使用一塊地方,所有權怎麼分配的
兩家人管理和使用一塊地方,所有權怎麼分配的?這個應該雙方都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