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帝戰蚩尤
黃帝戰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在中國神話傳說及東方神話之父袁珂所著《中國神話傳說》中非常精彩。黃帝姬軒轅在神農跟九黎兩部落之東南。當時這三個部落是之間最為強大的,於是爭霸戰開始了,姬軒轅怕兩面受敵,所以他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突襲神農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戰中擊敗了神農部落。姬軒轅乘勝揮軍,一直挺進到九黎部落的根據地涿鹿,會戰在涿鹿郊野,這是歷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戰之一。中國神話學者將這場黃帝戰蚩尤的大戰神化,雙方都動用了神仙法力,風伯、雨師都來參戰。最後黃帝擊敗九黎部落,殺死蚩尤。這一著名戰役使姬軒轅名震當時的世界,各部落酋長們稱呼擁護他為「天子」,尊稱他為「黃帝」。黃帝者,黃色的土地。
② 蚩尤是哪年被皇帝滅亡的
首先在此說明: 蚩尤的年代有兩位帝王,1黃帝,2炎帝。但那時兩位帝王都不稱為皇帝。 蚩尤活躍於歷史舞台之時,即「神農氏世衰」的「炎帝」之時。當時部落林立,各部落依仗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武力互相爭斗,不再服從由於發明耒耜的功績而自然形成的部落聯盟首領炎帝神農氏的約束。「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蚩尤最為暴」。此所言「諸侯」,並非周秦社會制度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貴族,而是指原始社會末期的各部落酋長。蚩尤是其中之一。」。 關於蚩尤與黃帝之戰,載籍所見,有三種說法:一說是黃帝勝炎帝之後,再勝蚩尤而鞏固帝位,黃帝與蚩尤之戰似為黃炎之戰爭的餘波;另一說是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訴於黃帝,二帝聯手殺蚩尤於中冀;三說是蚩尤作兵攻黃帝,兵敗被殺。 第一種說法如《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太史公言黃帝名軒轅,國號有熊軒轅本意為車,應是指發明製作車的技術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領的名稱,如發明製作農耕工具技術稱神農氏,發明製作捕撈工具技術而稱伏羲氏,發明鑽燧取火技術稱燧人氏然。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為部落。熊、羆、貔、貅、貙、虎為六種獸名,應是有熊部落中六個氏族的名稱,或謂圖騰。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慶縣。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縣,與阪泉相距不遠。 第二種說法見於《逸周書·嘗麥解》:「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廣平之地曰阿。爭戰發生在涿鹿山下的開闊地帶,隅指角落,「九」意指多,並不限於具體數目八加一。「九隅無遺」是說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遺地。地冀指中原冀州。《爾雅·釋地》:「兩河間曰冀州」。郭璞註:「自東河至西河」。當時把黃河入海處稱為東河,河套向南流處稱西河。《周禮·職方》記:「正北曰並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屬之;「東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屬之。上古冀州位於幽、並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傳說蚩尤被殺之處,在今山西運城解州。 第三種說法如《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風伯雨師是農耕蚩尤部落專司氣象的巫師,後為農業氣象神,立有廟,歲時奉詞。《韓非子·十過》說:「昔者黃帝俁鬼神於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反映了風伯雨師與蚩尤部落之密切關系,因為農業部落生產的豐收部是與風調雨順分不開的。 三說孰是,今已無考查之可能與必要。對於此類滬傳千年後才被記入載籍的史前傳說,史學家注視的焦點,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學者關心的問題,則是該傳說反映出的族體的類型、文化特徵及其形成和衍變的過程。 蚩尤戰敗後的結果,一說是被黃帝擒殺,如前引述《史記》《逸周書》《山海經》所記;另一說是受到黃帝重用,如《龍魚河圖》所言:「黃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漢,民間尚有以蚩尤為兵主行禮祠之俗。以致秦始皇東游及高祖劉邦起兵,皆從民俗禮祠蚩尤,見載於《史記·封禪書》及《史記·高祖本紀》。 《管子·五行》亦有黃帝重用蚩尤的記載:「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為當時」。「當時」是中原黃帝部落聯盟的一種公職名稱,其地位與職能約與《周禮》中的「天官」相類,亦近似於後世各朝之宰相,是輔佐部落聯盟首領(帝)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務的部宰。此處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歷法歲時月令的經驗知識。熟悉這些知識,是安排農業部落生產生活,管理好農業部落社會的關鍵。
③ 描寫蚩尤的詩句
返回首頁 | 使用幫助 | 手機版
本命佛 | 姓名測試打分 | 八字詳批,猶如大師親臨
蚩尤詩詞,蚩尤古詩查詢,蚩尤全詩,蚩尤詩句全集
首頁
古代詩詞大全
藏頭詩生成器
成語大全
查詢大全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詩詞大全 - 詩詞查詢蚩尤
蚩尤的詩詞,蚩尤全詩大全,蚩尤詩句全集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詠懷七首
【作者:岳岱】
塗山會諸侯,萬國呈玉帛。
河精授圖讖,開導由積石。
洪水勢方割,底定於震澤。
神功敷宇宙,厥民得稼穡。
恭惟我太祖,天授神聖德。
神文邁三五,聖武靖南北。
唐宋豈無君,中原受胡厄。
禮樂今再新,臣黎返故宅。
誓雪百王恥,乾坤重開辟。
黃帝殄蚩尤,周武誅紂逆。
二帝不足言,千古功無極。
徵文並《禹謨》,億萬膺天歷。¤
明皇按樂圖(二首)
【作者:楊維楨】
沉香亭前花萼下,天街一陣催花雨。
海棠花妖睡初著,喚醒一聲紅芍葯。
金鑾供奉調《清平》,梨園舊曲換新聲。
阿環自吹范陽笛,八姨獨操傷春情。
君不見夜遊重到明月府,青鸞能歌兔能舞。
五雲不障蚩尤旗,回首煙中萬鼙鼓。
那知著底梧桐雨,雨聲已入淋鈴譜。
寶劍篇
【作者:薛蕙】
昔聞歐冶鑄寶劍,冶中蛟龍欻揮霍。
冶開火歇蛟龍失,黯黯青雲吐芒鍔。
赤山丹液色鬱勃,白帝金精氣縈保
翠珉磨出冰洞明,寶鞘裝成金錯落。
鵜膏瑩科斗字,鹿盧玉映芙蓉萼。
坐上傳看疾風起,尊前拔舞驚虹躍。
蚩尤蒼黃化石隕,天吳辟易隨潮卻。
果然魑魅忌精爽,坐令神物藏冥漠。
由來世事不可測,須臾淪落豐城側。
玉珥雕零苔蘚昏,雪花蠹蝕塵沙黑。
當年得意斷犀象,今朝失路埋荊棘。
地底龍眠鬼猶泣,斗間氣騰人未識。
泥塗污辱君勿悲,風雲變化時將逼。
掘獄重開雙寶刀,入市爭酬萬金直。
自古英雄每如此,平生蹉跌長嘆息。
哀歌謾作行路難,高飛自有橫天翼。
元日霧
【作者:王守仁】
元日昏昏霧塞空,出門咫尺誤西東。
人多失足投坑塹,我亦停車泣路窮。
欲斬蚩尤開白日,還排閶闔拜重瞳。
④ 軒轅劍3外傳天之痕哪裡出蚩尤
沒有蚩尤的,只有這些饕餮(等級50.生命430000.攻擊力1000) 出現地點: 次元交錯迷宮之兩出口旁的寶箱出現條件: 1.魔王岩迷宮中,遭遇搶寶箱的丁格時,選擇跟他搶寶物 2.在江南原野遭遇兩只火光獸與丁格時,選擇不救他 3.在丁格變冤魂之後再調查這個寶箱,在寶箱爭奪戰選不會 渾沌(等級52.生命75000.攻擊力2800) 出現地點: 寒音剎主廳出現條件: 1.皇家倉庫得飛賊王,要選擇阻止他 2.要在雲崗石窟跟劍仙戰斗過 3.要在通天塔(第一次)的第二層戰斗過 4.要在魔界中原遇到三隻雪球怪 5.由魔界中原回到崩壞前的通天塔後,再回寒音寺什麼法術都不會用,只會跳起來壓人,一下就損兩千多。偶爾會連續攻擊,立刻掛一隻。屬性好像會變化,用火眼金睛看,本來是火100%,後來再看,變成全部100%。 檮杌(等級.38.生命50000.攻擊力653) 出現地點: 巴蜀古王墓克敏寵物戰出現條件: 1.龍舟主船上兩位隋軍隊長,先解決上面那一位,然後回答"饒過他" 2.屋樑迷宮上要遇到隋軍變化的石骨飛魚 3.采要迷宮內兩位冥府獄卒與一位夜叉,夜叉像主角求救時選擇"離開" 4.貝殼海迷宮內一隻貓鬼屍,將他打的快死時,再選擇放過他 5.西母峰內兩位樂仙女,對話時選擇否 6.要答對西母峰內要主角猜種族的隊伍(答案蝙蝠精) 7.要答對巴蜀古王墓地仙的問題
⑤ 蚩尤是人還是怪物
蚩尤是中國古史神話中的重要人物,因與軒轅黃帝進行歷史性的大戰而赫赫有名。
但是,在古代文獻的記載中,蚩尤的形象是非常復雜紊亂的,其中有諸多矛盾之處,使人產生不少疑問。諸如:蚩尤究竟是一個古代的歷史人物,還是一個神話人物?他是一個英武的戰神還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英雄,或是一個「好兵而喜怒」的「貪欲者」、「亂賊」?蚩尤和炎帝是否同一個人?他和黃帝之間是否只是敵對關系?蚩尤和苗族歷史和中國古代的民族融合究竟有什麼關系?他對苗族民俗有何影響?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問題。本文想根據文獻資料和調查材料,對此類問題作一初步的考索。
一、蚩尤與黃帝
蚩尤與黃帝的「涿鹿大戰」是中國遠古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正是由於這次大戰中,黃帝戰勝了蚩尤,才奠定了華夏國家的根基,使他成為五帝之首。在有關的文獻記載中,蚩尤的形象是暴君和亂賊,是相當丑惡的。《廣雅釋詁》:「蚩,亂也。」《方言》:「蚩,悖也」(卷十二)一說尤,同由尤,腹中之蟲,很不雅觀。《尚書?呂刑》的記載更加詳細,可為此類觀點的代表:刵蚩尤惟始作亂,延及於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姦宄,奪攘矯虔。苗民弗用靈(令)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殺戳無辜,爰始淫為劓刵椓黥。越茲麗刑並制,罔差有辭。[1] 這是周穆王敘述刑法的源流時首先提到的「古訓」,說蚩尤作亂,以酷刑、殺戳統治苗民。把蚩尤、苗民都說得很壞。蚩尤原為「九黎這君」是九黎部落聯盟的首領,他與軒轅黃帝發生了矛盾,被史家看成是「作亂」。司馬遷《史記2五帝本紀》:
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微師諸候,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候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炎帝)是為黃帝。[2] 這些都是正統史書中的記載,已經把神話人物歷史化了,並且還以正統觀點使蚩尤成了暴虐無道的亂賊。事實上,蚩尤不僅是一個古史傳說中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有怪異神力的神話形象,據《龍魚河圖》記載:
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馬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乃仰天而嘆。天譴玄女授黃帝兵信神符,制服蚩尤,以制四方……[3] 《漢學堂叢書》中的《龍魚河圖》略有不同,說:「黃帝之初,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銅頭鐵額,食沙石,制五兵之器,變化雲霧。」雖「七十二人」與「八十一人」有異,但皆為「多」之約數,九的位數,其內含是一致的,說明蚩尤是一個相當大的集體的代表,是一個具有很大神性的怪異人物。古書上這類記載很多,如:
《歸藏》: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啟筮)
《述異記》:
「有蚩尤神,俗雲:人自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提掘地得髑髏如銅鐵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齒,長二寸,堅不可碎。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4] 顯然,這種「銅頭鐵額」、「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等形象是非常怪異的,而《龍魚河圖》又說蚩尤「制五兵之器,變化雲霧」則又非常厲害,以致黃帝也打不過他,只好去祈求上天神靈的幫助。《山海經?大荒北經》:
蚩尤作兵伐黃帝,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殺蚩尤。[5] 《龍魚河圖》還說在此大戰中因黃帝仁義,「遂不敵」蚩尤,「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這才制服蚩尤。又《黃帝玄女戰法》雲:
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黃帝歸於太山,三日三夜,霧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勝』遂得戰法焉。[6]又《玄女兵法》亦雲:「黃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7]「九戰九不勝」、「三年城不下」,可見蚩尤是很強大的對手,其力量與黃帝不相上下,黃帝只有求女神幫助才得到了勝利。從此次戰爭的記載可以看到蚩尤的神話形象,他不僅「獸身人語,銅頭鐵額」、「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而且可以「靖風伯雨師大風雨」,還可以「作大霧,彌三日」,使黃帝令風後作指南車才戰勝了他。不僅蚩尤有神性,黃帝也有神力,可給風後等神下命令。
由此可見,蚩尤不僅是古史傳說中的歷史人物,而且也是一個神話人物。「蚩尤神」不僅在後世一直受人供奉,而且就在當時,也是被看成「不死」之神,威鎮天下的。上引《龍魚河圖》記載黃帝得玄女兵信神符而擒殺蚩尤之後。
歷史懸疑:蚩尤是誰?
涿水出涿鹿山,東北流經涿鹿縣故城南……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留其民於涿鹿之阿,即於是也。其水又東北與阪泉合。……魏土地記曰:下洛泉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則流注阪泉……
據此,丁山曰:「蚩尤泉即阪泉的支津,阪泉即涿水的支津,當然(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可以說即與蚩尤戰於涿鹿。由是言之,所謂赤帝(或炎帝),確即蚩尤了。[39]這是說此兩次大戰實際上即是一次大戰,則大戰的主角炎帝與蚩尤說是一人了。夏曾佑先生說得更早,在20世紀初年所寫的《中國歷史教科書》中即已指出」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號炎帝爭斗涿鹿之野,」西漢賈誼也不止一處說炎黃在戰是在「涿鹿之野」。[40]對照《五帝本紀》,可見「蚩尤,炎帝,殆即一人;涿鹿、阪泉,亦即一役。」(呂思勉《先秦史》)。三位著名史家的考片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想還可以再補充一些材料。蚩尤、炎帝(神農氏)都是以牛為圖騰的。《帝王世紀》曰:「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41]《帝系譜》曰:「神農牛首」,[42]這與蚩尤的圖騰形象是完全一致的,蚩尤也是牛首牛蹄並有尖利的牛角的。前引任昉《述異記》即記載:涿鹿在冀州,有蚩尤神,俗雲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漢造角抵戲,蓋其遺制也。這都說明蚩尤族是以牛為圖騰的,炎帝(神農氏)也是以牛為圖騰的,他們可能就是同一個部族的人,也可能就是同一個人——是部族的首領。如果把蚩尤、炎帝(神農氏)都看成是集體名詞——部族的稱號,問題即可迎刃而解了。
從古籍中,我們還可以找到蚩尤與炎帝同族而不同時的征據。如南宋羅泌《路史?後紀四》:「蚩尤姜姓,炎帝後裔也。」《遁甲開山圖》:「蚩尤者,炎帝之後,與少昊治西方之金。」[43]如此可以很好地解釋兩次大戰的關系:先是黃帝與炎帝部族大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勝之。蚩尤是炎帝族的後代,為了替炎帝報仇而與黃帝大戰於涿鹿,戰敗之後,首領被擒殺而死,但蚩尤族的部分人則歸順了黃帝成為在臣。所以炎帝與蚩尤可以同族而不同時,與黃帝的大戰就可能有進行了兩次,如《史記》所記。
⑥ 蚩尤的武器到底叫什麼,要有古書佐證
使用刀、斧、戈作戰,不死不休,勇猛無比。黃帝不能力敵,請天神助其破之。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黃帝所殺,帝斬其首葬之,首級化為血楓林。後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戰爭之神。
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可他本來是炎帝的部下,因為認為炎帝不看好他,所以從炎帝那裡分離了出去,組建了自己的部落。
(6)蚩尤著作權查擴展閱讀
蚩尤一生的成就非常大,客觀上講要高出黃帝很多。眾所周知,黃帝發明了戰車、指南針、農耕器具等。而蚩尤的主要成就有:天文歷法、歲時月令,並製造弓箭、銅器、陶器,最早使用文字(丁公遺址考古),禮器、宮室和埋葬制度,城市文明的先導(城子崖遺址等)等。
如今在黔東南、廣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都要舉行一次大型祭祖儀式「吃鼓藏」,首先要祭祀的便是始祖「姜尤」。「姜」是蚩尤的姓氏,和黃帝、炎帝的姓氏「姬」,都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還有黔南苗族史詩《榜蚩尤》在民間傳唱,歌唱的是「第一位祖先」香尤公。
⑦ 黃帝和蚩尤的戰爭原文
據《史記·五帝本紀》所載,是:
黃帝者,少典之子,《索隱》:「少典者,諸侯國號,非人名也。又按《國語》雲:少典娶有蟜氏女,而生炎帝,然則炎帝亦少典之子。」
姓公孫,名曰軒轅。……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氏最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
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
譯文:
黃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孫,姓公孫名叫軒轅。他一生下來,就很有靈性,出生不久就會說話,幼年時聰明機敏,長大後誠實勤奮,成年以後見聞廣博,對事物看得清楚。
軒轅時代,神農氏的後代已經衰敗,各諸侯互相攻戰,殘害百姓,而神農氏沒有力量征討他們。於是軒轅就習兵練武,去征討那些不來朝貢的諸侯,各諸侯這才都來歸從。
而蚩尤在各諸侯中最為凶暴,沒有人能去征討他。炎帝想進攻欺壓諸侯,諸侯都來歸從軒轅。於是軒轅修行德業,整頓軍旅,研究四時節氣變化,種植五穀,安撫民眾,丈量四方的土地。
訓練熊、羆、貔(pí,皮)、貅(xiū,休)、(chū,初)、虎等猛獸,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戰,先後打了幾仗,才征服炎帝,如願得勝。蚩尤發動叛亂,不聽從黃帝之命。
於是黃帝征調諸侯的軍隊,在涿鹿郊野與蚩尤作戰,終於擒獲並殺死了他。這樣,諸侯都尊奉軒轅做天子,取代了神農氏,這就是黃帝。天下有不歸順的,黃帝就前去征討,平定一個地方之後就離去,一路上劈山開道,從來沒有在哪兒安寧地居住過。
(7)蚩尤著作權查擴展閱讀:
黃帝戰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在中國神話傳說及東方神話之父袁珂所著《中國神話傳說》中非常精彩
。黃帝姬軒轅在神農跟九黎兩部落之東南。當時這三個部落是之間最為強大的,於是爭霸戰開始了,姬軒轅怕兩面受敵,所以他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突襲神農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戰中擊敗了神農部落。
姬軒轅乘勝揮軍,一直挺進到九黎部落的根據地涿鹿,會戰在涿鹿郊野,這是歷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戰之一。
中國神話學者將這場黃帝戰蚩尤的大戰神化,雙方都動用了神仙法力,風伯、雨師都來參戰。最後黃帝擊敗九黎部落,殺死蚩尤。這一著名戰役使姬軒轅名震當時的世界,各部落酋長們稱呼擁護他為「天子」,尊稱他為「黃帝」。黃帝者,黃色的土地。
⑧ 求關於蚩尤的記載~
蚩尤
傳說為中國的上古邪神,是九黎族(屬東夷集團)的首領。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銅頭鐵額,神通廣大,能呼風喚雨,以金屬製造兵器,裝備優良,因此在戰事之初使黃帝陷於若戰。在與黃帝大戰於涿鹿之野時,蚩尤作法,使雲霧四起,黃帝軍士分辨不清方向。後來黃帝製造了指南車以指示方向,致使蚩尤大敗而被擒殺。涿鹿之戰終以黃帝勝利而告終。
黃帝戰蚩尤
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黃帝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
以黃帝為首領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一帶),開始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下來。
跟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姜水附近。據說跟黃帝族是近親。炎帝族漸漸衰落,而黃帝族正在興盛起來。
這時候,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名叫蚩尤(音chīyōu),十分強悍。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全是猛獸的身體,銅頭鐵額,吃的是沙石,兇猛無比。他們還製造刀戟弓弩各種各樣的兵器,常常帶領他的部落,侵掠別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佔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炎帝沒法子,逃到涿鹿請求黃帝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各部落的禍害,就聯合各部落,准備人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
關於這次大戰,有許多神話式的傳說。據說黃帝平時馴養了熊、羆(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種野獸,在打仗的時候,就把這些猛獸放出來助戰(有人認為,傳說中的六種野獸實際上是以野獸命名的六個氏族)。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虎凶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使黃帝的兵士無法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助戰。黃帝也不甘示弱,請天女幫助,驅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終於把蚩尤打敗了。也有一種傳說,說是蚩尤用妖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用「指南車」來指引,帶領兵士,依著蚩尤逃跑的方向追擊,結果把蚩尤捉住殺了。這些神話反映這場戰爭是非常激烈的。
各部落看到黃帝打敗了蚩尤,都挺高興。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擁護。但是,炎帝族和黃帝族也發生了沖突,雙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縣東南)地方打了一仗,炎帝失敗。從此,黃帝成了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有許多發明創造,像造宮室、造車、造船、製作五色衣裳,等等,這些當然不會是一個人發明的,但是後來的人都把它記在黃帝帳上了。
傳說黃帝有個妻子名叫縲(音léi)祖,親自參加勞動。本來,蠶只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縲祖教婦女養蠶、繅絲、織帛。打那時候起,就有了絲和帛了。
黃帝還有一個史官倉頡(音cāng jié),創制過古代文字。我們沒有見到過那個時期的文字,也沒法查考了。
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後代的人都認為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後代的人還在現在陝西黃陵縣北面的橋山上造了一座「黃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