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無權處分的法律行為的效力
無權處分都是效力待定,是你理解上出了問題
買賣合同解釋的第三條 針對的是這樣的情況:
比如某人打算收購一套房產,於是你知道了,你先跟這個人簽了合同,說我這房子賣給你,然後你事後才偷偷跑去找房主把房子買過來,然後某人覺得房價下跌了不但算買了,跑去法院說當初我買這個房子締約的時候,你根本沒有所有權,是無權處分,所以合同無效。
這時候,法院會說締約時是否有所有權,不影響該合同的效力。
這與合同法五十一條是不同情況,所以解釋才特別強調締約時,即原來沒有處分權,後來又有了,不影響合同效力。
其實你簡單分析下,如果不是事後取得處分權,何必針對買賣合同專門重復合同法的規定?就因為在交易習慣中,很多人是空手套白狼,先簽合同後進貨,所有很多時候為了保護交易安全,才做出這個特別規定。
例如繼承中的期待權,兒子在老爸死前就跟人約定賣掉部分遺產,老爸死後兒子確實拿到了這個遺產,那合同是否要繼續履行呢?
2. 既然出租不是處分行為,為什麼很多題目里還會出現"某人的出租行為是無權處分"這句話
「處分行為」這個詞,是在「物、債二分體系」之下的用語,也就是區分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或者說區分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的情況下會說「處分行為」。現在多數學者主張出租不是處分行為。
但我國是沒有區分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的,主張「一體把握」,就說是(民事)法律行為,所以一些題目中出現的「處分」其實是指所有權的處分權能,包括事實上的處分與法律上的處分,處分權能(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處分權)原則上不與所有權相分離。
無權處分即是指沒有處分權能而為處分的行為。
3. 出租屬於對財產進行處分么(法律人請進)
出租屬於處分,出租他人房屋需經房主同意。
4. 物權中處分行為包括出租嗎
我想你是問的是08年四抄川卷三第58題,根據《合同法》第51條無權處分人處分他人財產的,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也就是說無權處分行為訂立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但是《合同法》第228條構成了51條的例外,擅自出租他人之物,只要不屬於非法轉租的,租賃合同是有效的。舉這個例子:甲將10台機器租給乙,乙未經甲同意賣給了知情的丙(不構成善意取得),丙又將其出租給了丁,問丙丁之間的合同有效否,兩種辦法,第一就是51條的例外228條的規定有效,第二就是不要將出租行為看成處分行為,即合同不是效力待定的是有效的。所以處分行為不包括出租這種說法是通說。謝謝
5. 無處分權的人簽署的租賃合同,權利人是否可行使撤銷權
1、無處分權人簽署的租賃合同無效,即出租人沒有出租權,合同條款無效;
2、權利人不追認無處分權人簽署的租賃合同的,可隨時主張收回租賃物,行使的是物權,而不是債的撤銷權;
3、若承租人佔有租賃物,則構成非法佔有,權利人可主張物的返還請求權,即要求騰空歸還,承租人應支付佔有使用費。
6. 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出租他人房屋,是不是無權處分謝謝
不屬於無權處分。擅自出租他人房屋並沒有導致物權(所有權、抵押權)發生移轉,所有人還是原本的所有人,就不是處分行為。不是處分行為,就更談不上無權處分。
民法上將法律行為分為處分行為和負擔行為這兩種:
1、處分行為是直接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行為,其處分的客體是權利。
2、負擔行為是指一個人相對於另一個人(或若幹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之義務的法律行為,它的首要義務是確定某項給付義務,即產生債務關系。負擔行為是發生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
3、無權處分,是指行為人沒有處分權,卻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的對他人財產的法律上的處分行為。
(6)出租物權處分擴展閱讀:
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的區分:
1、關於處分行為,應適用所謂標的物特定原則,即物權行為或准物權行為至遲於其生效時,其標的物須屬特定,並須就一個標的物作成一個物權行為或一個准物權行為(即一物一權原則)。反之,負擔行為則不受此限制。
2、有效的處分行為,以處分人有處分權為要件。原則上凡財產權人,就其權利標的物皆有處分權,具有處分標的物的權能(處分能力)。無處分權而處分標的物者,為無權處分,效力未定。
《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此條規定了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之一的無權處分行為。
7. 出租他人房屋是否屬於無權處分
分兩種情況,未經原出租人同意,轉租合同無效,屬於無權處分。原出租人同意,轉版租有效,屬於事實處分。舉權個例子,比如吃饅頭就是對饅頭的處分,不論這饅頭是不是你的,所以一般因為不牽涉社會利益,也不產生法律意義。事實上的處分是通過不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進行的處分。
8. 民法問題 關於擅自出租他人之物與無權處分的關系
民法上將法律行為分為處分行為和負擔行為這兩種。
處分行為是直接導致物權或版者准物權發權生移轉、變更、消滅的行為。負擔行為是發生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而出租並沒有導致物權(所有權、抵押權)發生移轉,所有人還是原本的所有人,當然就不是處分行為。不是處分行為,就更談不上無權處分。出租只是發生租賃合同的債權債務關系而已,是負擔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