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戶口遷出農村以後,老家的房子能繼承嗎
由於工作,婚姻等關系,現在很多原籍在農村的人遷進了城市,成為城市居民,但是,其父母仍然留在農村,當老人去世後,能否將其房產留給已經是城市居民的兒女呢?作為集體所有的宅基地由城市居民使用會不會有限制呢?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宅基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也就是說,不管是本村村民還是城市居民,對宅基地都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如果繼承人是本村村民,那麼根據相關的規定,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且面積不得超過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的標准。如果村民自己已有一處宅基地及房屋,因繼承又獲得另一塊宅基地的使用權,他對繼承來的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進行出賣,也可以維持原狀,但不得翻建。當房屋損壞不能使用時,宅基地應當依法收回,村民應對房屋進行拆除。
城市居民繼承農村房屋後,因為不是本村村民,無法變更宅基地審批表,對房屋的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村裡的用地情況,決定收回宅基地,此時繼承人面臨自行拆房的風險;另一種是經過鄉人民政府批准,繼承人可以按照規定價格,將房屋出售給符合申請建房用地條件的其他村民。
因此,繼承遺產不受身份與戶口類別的限制,城市居民可以繼承農村房產,即使宅基地是集體土地,也不影響作為城市居民的繼承人繼承並處分農村的房產。
❷ 戶口遷出能繼承父母的承包地嗎
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六條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願,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轉為非農業戶口的,應當將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發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
第三十一條 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
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
承包法司法解釋
第二十五條林地家庭承包中,承包方的繼承人請求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的,應予支持。
其他方式承包中,承包方的繼承人或者權利義務承受者請求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的,應予支持。
參照以上規定,看你家的具體情況是否符合收回的范圍,如果屬於收回的范圍,那麼村委會有權收回,你自然無法繼承,如果不在收回范圍內,原則上你只享有對外承包的收益,實踐中一般是你可以繼續耕土地到承包期滿。
❸ 我戶口遷出去我還有土地繼承權嗎
戶口遷出不能繼承土地所有權,個人沒有土地所有權,可以有土地使用權。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❹ 戶口已遷出 家裡的土地 房子還有繼承權嗎
1、土地
需要判斷土地是否屬於死者的財產。若屬於死者的遺產,繼承人可以繼承,否則不能繼承。
一般來說土地的所有權屬於國家或者集體,個人只有使用權。所以繼承的是土地的使用權。
根據關於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見的規定,已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本農民集體成員、非本農民集體成員的農村或城鎮居民,因繼承房屋佔用農村宅基地的,可按規定登記發證,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應注記「該權利人為本農民集體原成員住宅的合法繼承人」。
2、房屋
房屋能否繼承與戶口無直接聯系。房屋繼承根據遺囑確定。
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經該農民集體出具證明並公告無異議的,可依法辦理土地登記,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應注記「該權利人為非本農民集體成員」。
❺ 如果戶口遷出了 土地有繼承權嗎
土地是不能繼承的 ,如果你有分到土地,那麼即使你戶口遷出了,土地也不會受影響,
❻ 戶口遷出的子女,是否享有繼承權
根據《民法典》中對繼承權的規定,第一順序繼承人,是指父母、配偶、子女。
這里的子女,與戶口是否遷出無關。
也就是說,即使是戶口遷出的子女,也有同樣具有繼承權的。
❼ 遷出戶口還能有繼承的權利嗎
繼承和戶籍沒有任何關系,
你是美國戶口前提,你爹作為中國公民去世,你一樣在無遺囑前提,有繼承權。
你爹住房和遺產,在他死亡後,先看有無遺囑指定繼承,有的話,依照遺囑執行繼承,
無遺囑,按照死者第一序列繼承人死者配偶(你繼母)死者子女,死者爹媽,三方平分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