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著作權法第五條規定:「著作權與版權系同義語」。知識產權界也有人將版權和著作權等同看待。若要嚴謹區分版權與著作權的不同之處,可以歸納為五點:
第一、主體不同。從狹義上看,版權是指出版者權,其主體是出版者。在中國,出版業被當作意識形態的重要領地長 期為國家專營,由國有的出版機構(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具體運作。所以,在我國版權的主體只能是國有出版機構,自然人不能成為版權的主體。而著作權的主體是 作品的作者。客觀上,只有自然人是作品的唯一事實作者,自然人以外的其他社會組織和民事主體;只能在特定情況下才能被視為「法定作者」。
第二、客體不同。出版者權的客體為書刊及音像出版物。而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著作權法保護的只是作品,而非作品的載體,因為作品載體可以有許多種,而作品本身只能是一個。
第三,形成機制不同。版權是一種從屬於著作權的派生權利,出版者版權只能由著作權人授予而產生。而著作權是基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產生的權利。在我國,作品一經創作產生,只要具備了作品的屬性,即自動依法產生著作權。
第四,內容不同。以我國為例,出版者對其出版作品享有的版權,包括專有出版權、版本權、出版作品的形式和內容 的修改權、刪除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財產權包括復制權(出版權、 發行權、復制權、演繹權、翻譯權、演繹權)、傳播權(表演權、播放權、展示權、朗誦權)等權利。
第五,期限不同。在我國,出版者對作者授權出版的作品享有一定時限的專有出版權。時限長短由出版人與著作權人 協商簽約產生,並規定合同有效期限不超過10年。著作人身權的保護一般不受限制,其中某些內容具有一身專屬性的權利理應受到永久的保護。對於著作財產權, 各國都規定了一定的時間界限,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去世後50年,截止於作者去世後第50年的12 月31日止。
『貳』 著作權與版權
很明顯你這屬於委託作品,由你委託他人為你製作漫畫作品,這個你可以事先和漫畫製作人簽訂委託合同,合同中明確作者是漫畫製作人,但著作權,即版權,是屬於你的。著作權法17條規定,合同沒有明確約定或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作者)。
所以,如果要在法律上確定你是漫畫的版權所有人,一定要訂立委託合同,且在合同中明確作品完成後,版權屬於你!
一般來說是作品完成即享有版權,無需注冊。注冊是程序需要而已,如果有需求,可以去注冊,如果你這作品是一個系列的,可以補充登記,相關的要咨詢你當地的版權登記部門了。
至於避免被用作其他用途……很難做到,一般也就打水印,聲明不得盜用之類的,沒有有效的辦法防禦的。只能事後追究,如果不是造成重大損失的,一般追究也是浪費錢和時間……
『叄』 如何區分著作權和版權
版權 著作權是兩種說話,一個意思。
『肆』 著作權的版權問題
1 著作權自創作完成後產生,版權登記可以作為版權人的享有權利的初步證明。
2 在權利人初步證明了自己的主張後,被訴侵權人如果沒有提供充分的反證,則將承擔不利後果。
所以,李某必須提供在作品創作完成之前的證明。至於證據的形式,並沒有固定的限制。
3 就算張某享有著作權,李某也未必必須正對著作權提出抗辯,還可以主張,合理使用 進而免責。
『伍』 版權有哪幾種類型,如何進行著作權備案
版權也叫著作權,涉及的類型還是挺多的,主要有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築作品,攝影作品,視聽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計算機軟體等,可以自行到版權保護中心登記,也可以委託我們代理機構辦理。
『陸』 著作權和版權有什麼區別
沒什麼區別,一個意思。版權就是著作權,它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依法處分其作品的權利,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部分。版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印權、發行權、展覽權、表演權等17種權利。受版權法保護的作品種類有電影電視、舞蹈、攝影、口述、軟體、設計圖紙、音樂、圖形模型、曲藝、美術、文字、戲劇。
人民網:http://ip.people.com.cn/n/2014/1229/c391948-26294478.html
『柒』 著作權和版權的區別是什麼
我國現行著作權法第五條規定:「著作權與版權系同義語」。知識產權界也有人將版權和著作權等同看待。版權與著作權的區別基於上文筆者對著作權概念的界定,立足社會實踐,筆者認為版權與著作權有五點明顯區別:其一:主體不同。從狹義上看,版權是指出版者權,其主體是出版者。在中國,出版業被當作意識形態的重要領地長期為國家專營,由國有的出版機構(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具體運作。所以,在我國版權的主體只能是國有出版機構,自然人不能成為版權的主體。而著作權的主體是作品的作者。客觀上,只有自然人是作品的唯一事實作者,自然人以外的其他社會組織和民事主體;只能在特定情況下才能被視為「法定作者」。其二,客體不同。出版者權的客體為書刊及音像出版物。而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著作權法保護的只是作品,而非作品的載體,因為作品載體可以有許多種,而作品本身只能是一個。第三,形成機制不同。版權是一種從屬於著作權的派生權利,出版者版權只能由著作權人授予而產生。而著作權是基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產生的權利。在我國,作品一經創作產生,只要具備了作品的屬性,即自動依法產生著作權。第四,內容不同。以我國為例,出版者對其出版作品享有的版權,包括專有出版權、版本權、出版作品的形式和內容的修改權、刪除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財產權包括復制權(出版權、發行權、復制權、演繹權、翻譯權、演繹權)、傳播權(表演權、播放權、展示權、朗誦權)等權利。第五,期限不同。在我國,出版者對作者授權出版的作品享有一定時限的專有出版權。時限長短由出版人與著作權人協商簽約產生,並規定合同有效期限不超過10年。著作人身權的保護一般不受限制,其中某些內容具有一身專屬性的權利理應受到永久的保護。對於著作財產權,各國都規定了一定的時間界限,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去世後50年,截止於作者去世後第50年的12月31日止。
『捌』 版權包括哪些內容
版權包括計算機程序、文學著作、音樂作品、照片、電影等的復制權利的合法所有權。
除非轉讓給另一方,版權通常被認為是屬於作者的。大多數計算機程序不僅受到版權的保護,還受軟體許可證的保護。版權只保護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保護思想本身。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在版權的保護之列。
版權亦稱「著作權」。指作者或其他人(包括法人) 依法對某一著作物享受的權利。根據規定,作者享受下列權利:
1、以本名、化名或以不署名的方式發表作品;
2、保護作品的完整性;
3、 修改已經發表的作品;
4、因觀點改變或其他正當理由聲明收回已經發表的作品,但應適當賠償出版單位損失;
5、通過合法途徑,以出版、復制、播放、表演、展覽、攝製片、翻譯或改編等形式使用作品;
6、因他人使用作品而獲得經濟報酬。上述權利受到侵犯,作者或其他版權所有者有權要求停止侵權行為和賠償損失。

(8)著作權系列版權擴展閱讀:
構成條件
關於作品的構成條件。根據通說,構成作品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具有某種精神方面內容,即作品要具有某種思想或者美學方面的精神內容;
第二,上述精神內容需要通過一定的表達形式表達出來,停留在大腦里的構想還不能稱作作品,必須要要有具體的表達,另外,必要要在外部世界中產生出來,但是否像錄音或者寫作那樣保存下來還是像歌唱或者演說那樣即興而作轉瞬即逝的,在所不論;
第三,要具有獨創性,即通過個體的智力勞動完成的作品,顯然,抄襲的就不算了。現代人創作作品顯然不可能是空中樓閣,往往使用了某些前人已經創作的作品或者已經處於公共領域人皆可自由使用的作品作為素材進行創作。
這種方式的創作完成的作品,該創作者僅就其獨創的部分享有版權,這種獨創部分可以理解為其獨創的片斷以及作品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