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如何確認收入和費用
第四小題,它的原意是,7月份有一筆借款利息,現在財務已經計算出來了,是1000元,但是這筆利息費用本月財務只是計算出來,並未實際去支付,因此: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的話,屬於當月的費用,不管其是否已經支付,只要歸屬於當月,那就算是當月的費用;以收付實現制為原則的話,要看其支付的時間是不是在當月,若當月未支付,就當做未發生。
第五小題,它的原意是,上月個有一筆銷售,但是錢還沒有收到,這個月收到了。這個銷售行為實際發生在上個月,因此,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的話,這是屬於上個月(六月份)的收入,雖然上個月沒有收到,但是其實質歸屬於上個月,因此不能算當月(七月份)的收入;以收付實現制為原則的話,以其實際收到的時間為限,本月實際真的收到這個貨款,因此按收付實現制來說,它就是當月的收入了(不管這筆收入的本質)。
第六小題,「預付」即是訂金,原意是現在支付一筆購貨訂金,實際采購行為還未發生,因此,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的話,實際采購本質還未發生,雖然其款項已經支付,但不能作為當月的費用;以收付實現制為原則的話,當月確實是支付了一筆訂金,錢少了,所以屬於當月的費用。
⑵ 網游公司 版權金收入如何確認 with holding tax是什麼
with holding tax翻譯為「持有稅」
⑶ 企業應該如何正確的確認收入
企業銷售商品時,同時符合以下4個條件,確認為收入:
(一)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
(二)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三)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四)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銷售商品應同時滿足上述4個條件,才能確認收入。優任何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即使收到貨款,也不能確認收入。為了單獨反映已經發出但尚未確認銷售收入的商品成本,企業應設置「發出商品」「委託代銷商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等科目進行核算。「發出商品」科目核算一般銷售方式下,已經發出但尚未確認銷售收入的商品成本;「委託代銷商品」科目,核算企業在委託其他單位代銷商品的情況下,已經發出但尚未確認收入的商品成本;「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科目,核算分期收款銷售的企業,在採用分期確認收入的方法時,已經發出但尚未結轉的實際成本,企業對於發出的商品,在確定不能確認收入時,應按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企業對於發出的商品,在確定不能確認收入時,應按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借記:「發出商品」「委託代銷商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等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
期末,「發出商品」「委託代銷商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科目的余額,應並入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反映
⑷ 權益金收入如何確認收入和成本
企業銷售商品時,如同時符合以下4個條件,即可以確認為收入:
(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如果一項商品發生的任何損失均不需要本企業承擔,帶來的經濟利益也不歸本企業所有,則意味著該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已移出該企業。
(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企業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後,如仍然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或仍然對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則此項銷售不能成立,不能確認相應的銷售收入。
(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銷售商品的價款能否有把握收回,是收入確認的一個重要條件。企業在銷售商品時,如估計價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收入確認的其他條件均已滿足,也不應當確認收入。
企業在判斷價款收回的可能性時,應進行定性分析,當確定價款收回的可能性大於不能收回的可能性時,即認為價款能夠收回。一般情況下,企業售出的商品符合合同或協議規定的要求,並已將發票賬單交付買方,買方也承諾付款,即表明銷售商品的價款能夠收回。
(4)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收入能否可靠地計量,是確認收入的基本前提,收入不能可靠地計量,則無法確認收入。企業在銷售商品時,售價通常已經確定,但銷售過程中由於某種不確定因素,也有可能出現售價變動的情況,因此新的售價未確定前不應確認收入。
⑸ 版權收入按什麼交個人所得稅
版權是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來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稅方法可以年綜合所得來計算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5)版權金如何確認收入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⑹ 收取的版權費收入入什麼科目怎麼結轉成本
版權費哪有什麼成本,直接確認收入就行了
借方:銀行存款\現金
貸方: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⑺ 怎樣確認收入,如何具體計算
7000×50×85%=297 500元,不含稅銷售收入。
⑻ 知識產權屬於什麼資產 如何確認收入
知識產權屬於無形資產,個人認為只有出讓了該知識產權後獲得了
貨幣資金收入
才能確認收入,沒出讓一直持有是不能確認收入的。
⑼ 如何確認公司的收入
根據合同時間劃分分批確認收入,這是會計法上的實收實付制。你可以在開票當月全部申報稅金,以後每筆進款,沖減這個公司的應收賬款。我是這樣想的,稅務上的問題,接觸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