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抵押應辦理登記嗎,抵押權什麼時候生效
一、設定房地產抵押應辦理登記嗎?
抵押合同的成立不等於抵押權的成立。房地產抵押是物權的變動,抵押合同是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它是抵押關系成立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抵押權人可因抵押合同的成立而產生請求權,即請求抵押人配合登記的權利,或在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情況下,請求抵押人賠償損失的權利,但抵押權人不因抵押合同的成立直接取得抵押權。抵押權人在抵押物依法登記後方能取得抵押權。
如前文所述,《擔保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抵押合同登記之日起生效的錯誤在於未能將原因行為和物權變動加以區別,以致在實踐中被懷有惡意的抵押人利用,以消極對待抵押登記以促使抵押合同無效,免去其擔保責任。故此規定被《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相應規定補正,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第三人,但抵押合同的效力仍應被承認。
二.抵押權什麼時候生效
因此,抵押合同應自成立時生效,抵押權自抵押物登記時成立。
1、登記生效時間的確定登記日期的確定,不僅對抵押權發生效力的時間,而且在數個擔保物權共存的情況下識別抵押權的先後順序都至為重要。登記日期是以當事人申請抵押登記之日為准,還是以登記部門核准登記之日為准,差別甚大。因當事人一旦提交登記申請,對於登記部門何時能核准登記無能為力,以同一抵押物設定整個抵押權,申請在先的可能核准在後,申請在後的可能核准在先。特別是在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這種互相關聯的標的物需要在不同的登記部門登記的情況下,行政部門的辦事程序和效率之不同造成的申請與核準的矛盾尤為突出。如果當事人因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導致權利受到損害,勢必對當事人不公平。因此,抵押登記以核准之日為准不可取,以申請之日為准更有利於公平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所以,我國的司法解釋採取申請在先主義原則。抵押合同的當事人向登記部門提交債務合同、抵押合同、土地使用權證或房屋所有權證之日,為登記申請之日;登記申請之日,為抵押登記之日;抵押登記之日,為抵押權成立之日.
2、登記申請日的查證登記申請日應於抵押登記後核發的他項權利證上記載,當事人也可公證或見證收案回執作為佐證,既未記載、又無回執的,在發生爭議時,可到登記部門查詢收案登記,或根據他項權證的編號查出相鄰編號的他項權證,以相鄰編號他項權證的登記申請日期判斷本抵押登記的申請日期。
『貳』 抵押權的生效時間
1)抵押來合同是抵押當事人為設定源抵押權而簽訂的,房地產抵押合同應在登記之日起生效。在司法實踐中,對未登記的房地產抵押合同,仍是認可其債權的效力,如對抵押人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在簽訂抵押合同後拒絕辦理登記手續,致使債權人受到損失的,仍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2)登記機關受理登記的時間和核准登記的時間
登記機關受理登記的時間是抵押當事人提出抵押登記申請的時間。登記機關對先受理的登記申請會先予核准登記。在同一房地產上設定多個抵押權時,涉及優先受償的位次時,就應當以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時間先後來確定。
(3)當事人約定的抵押期限和登記機關登記的期限
抵押期限是在實際工作中最會引起爭議的問題。以往,權屬證書上使用的是「權利存續期限」,很容易被理解為抵押權存在的期限、即超過這一期限抵押權歸於消滅。在1997年建設部統一監制房屋權屬證書時,已將此欄目改為「約定期限」,但還是易於對抵押期限產生歧義。
抵押權作為一種物權,只能因法律的原因而消滅。當事人約定的或者登記部門要求登記的擔保期間,對擔保物權的存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在物權法的立法中,對於抵押合同條款中約定抵押權存續期間的,也傾向於規定其為無效。
『叄』 擔保物權的法律效力
擔保物權除具有物權一切法律特徵外,主要是:①設定擔保物權的目的,是為了擔保債的履行回,是從屬於債權的,答因此是一種從物權。它隨著債權的存在而存在,隨著債權的轉移而轉移,並隨著債權的消滅而消滅。②擔保物權是在他人的所有物上設定的,即擔保物的所有人是債務人或其他第三人,對於債權人來說都是他人的所有物,因此是他物權 。③為了保障債權的實現,也就要保障債權人對擔保物的一定物權,從而具有物權的效力。債權人有權排除他人(包括所有人)的干涉,並享有追及權,擔保物落在他人手中,債權人可以追隨主張其權利。同時,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可實行對擔保物的處分權,取得優先受償的權利,以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
『肆』 擔保物權是否有效
D
a和b我認為是不對的,首先不動產不能質押,排除b;然後抵押權的設立時需要登版記的,不登記則抵權押物權不成立。
至於c,因為合同不存在,無所謂同時履行抗辯。甲和乙的商定不能成立合同,因為不論是抵押還是質押合同都是需要書面的,所以合同沒成立。
『伍』 關於抵押權的效力問題
應當區分兩種情況:
一,在債務人的經營狀況正常或雖經營不善,但資產仍舊充裕的情況下,先到期的債務應當先進行清償,後到期的債務即使有進行抵押登記,也不能主張提前清償。
二,在債務人破產或經營發生重大困難、瀕臨破產的時候,後到期的債務有權要求債務人提前清償,行使不安抗辯權。這時,抵押債權都認為屬於到期債權,因此,進行抵押登記的債權優先於未進行抵押登記的債權。
#####行使不安抗辯權的前提條件是後履行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當發生這樣的條件,債權人行使不安抗辯權以後,抵押債權就提前到期,這時進行抵押登記的債權當然具有優先權。
反之,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先到期的債權當然應當先清償,後到期的債權無合法的事由提前履行。即使,先到期的債權履行後,有可能影響到後到期的債權的履行,但是,由於債務人並沒有發生經營危機,並不能肯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後債權,因此後債權無權阻止先債權的實現。
附:
不安抗辯權的成立須具備如下條件:
1、 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且彼此間的債務基於對價關系。
2、 根據合同約定,雙方當事人的履行存在先後順序。若合同中未曾規定雙方當事人的履行順序,則為同時履行,其抗辯權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有關規定。
3、 後履行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這是不安抗辯權的本質構成要件。
『陸』 抵押權成立與生效是一回事嗎
這么回事
抵押合同的成立一般抵押合同就生效了,只有兩種情況附始期,和內延緩條件的
這個和合容同的訂立的一樣的 因為抵押合同也是合同
但是抵押權,注意,這里說的是抵押權的生效。不是抵押合同
抵押權的生效有兩種形式
1,如果是強制登記的,必須是合同關系產生,和登記,同時具備,抵押權生效。強制登記指的是法律要求必須登記的。這個可以用排除法,因為我國規定的不需要登記的數量比較少。
2,任意登記的,合同成立時,抵押權生效,登記以後,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
任意登記的有:動產抵押,交通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啊,等等,你就記住都是動產抵押。
抵押人處分該抵押財產 必須經過抵押權人同意,未經同意不得轉讓。但是有一種例外 就是滌除權,買受人自願履行清償債權人的債權。
希望對你有幫助
『柒』 物權法中擔保物權的疑問(求解)
你好,沒有進行抵押登記,合同依然有效,抵押權自合同生效時成立,但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1、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2、若不動產買受人是善意第三人,即不知道不動產設定了抵押權。那麼買受人善意取得不動產,抵押權消失。
3、救濟途徑。若買受人知道抵押之事,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你可以主張雙方的買賣合同無效。若買受人是善意的,那麼你可以依據抵押合同要求對方提前清償債務。
希望能幫到 你。。。
『捌』 關於擔保物權的幾個問題
物權與債權的來區別:
1物權是絕對權自,債權是相對權:相對權即需要義務人履行積極義務權利人才能實現權利,義務人是特定的。如甲欠乙的債,乙的權利實現必須通過甲積極還錢。絕對權是義務人消極地履行義務,義務人是世界上的所有人。如甲對其房屋享有抵押權,世界上所有人的義務是不去破壞他的房子。
2物權的客體是物,債權的客體是一種行為。
3物權是有優先力的,債權是平等的。如甲欠乙丙兩人的錢,如果不夠還,只能平均分配。但如果甲欠乙丙的錢,但乙享有擔保權,則優先受償,可以完全享受債權。
4物權一般沒有訴訟時效,債權則受到訴訟時效限制。
5侵權後的補償措施不同。物權侵權後一般是恢復原狀等保護物的原有性,而債權一般是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