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農村土地使用權可以變更嗎

農村土地使用權可以變更嗎

發布時間:2021-07-24 03:21:17

Ⅰ 農村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

農村土地可以租賃流轉,但土地使用權不能轉讓。

Ⅱ 農村土地使用權能否轉讓

劉某准備申請一處宅基地建房,後王某得知,因王某也想在此處建房,便提出用其承包地和李某進行兌換,並說劉某在公路邊的土地多,還可以再申請。劉某看到王某用來兌換的土地不但多而且地質也好,經過深思熟慮後,答應了王某。王某便請來了同村的部分村民及村委會成員,簽訂了土地兌換合同,村委會成員及部分村民也在合同上簽了字。之後,王某申請建房時,因沒有在規劃范圍內,王某申請無法得到批准,於是王某將兌換的土地交給了劉某,要求劉某返還其承包地,而劉某未歸還,王某便以劉某侵權為由起訴到法院。
[分歧]:該案審理中有三種意見:
一、劉某構成侵權,王某與劉某的土地兌換協議無效,劉某應當返還並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二、劉某沒有構成侵權,王某與劉某的土地兌換協議有效,劉某無需返還王某的承包地。
三、劉某構成侵權,王某與劉某的土地兌換協議有效,劉某應當返還並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評析]: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是:
一、劉某與王某之間構成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法律關系,王某與劉某的土地兌換協議有效。
劉某准備申請一處宅基地建房,後王某得知,因其也想在此處建房,便提出用其承包地和李某進行兌換,簽訂了土地兌換合同。雖然該塊土地是將來是用做宅基地,在未審批之前還是劉某的承包地,應此雙方的兌換行為應認定為是土地使用權轉讓。我國現行《憲法》第10條第三、四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用。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民法通則》第80條第三款規定:「土地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但《土地管理法》第63條為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問題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由此可見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但不得用於非農業建設。本案中,王某實際上沒有用於非農業建設,應認定其轉讓行為有效。
二、劉某與王某之間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法定可以解除的合同。《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這是法定解除。本案中王某用其承包地和劉某進行兌換目的是想在此處建房,之後,因沒有在規劃范圍內,王某無法得到批准,可以認為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故應屬於法定解除合同。

Ⅲ 農村土地使用權證變更需要怎樣辦理

一、根據《土地登記辦法》的規定,因繼承、受遺贈取得土地使用權,當事人申請登記時,應當持有效的法律文書或者死亡證明、遺囑等相關證明材料,申請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如原來已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在房屋現狀未改變的情況下,持原集體土地使用證、繼承公證書、原房屋所有權證、繼承人身份證明等材料申請辦理;如未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持建設用地批准書、建築許可證(建築執照)、繼承公證書、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材料、繼承人身份證明等材料到國土所申請辦理。

二、變更登記

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變更登記應提供以下資料: 土地登記申請書、《國有土地使用證》原件、《房屋共有權證》復印件(驗原件)、身份證雙面復印件(第2代雙面復印)驗原件,特殊情況附書面說明。

(一)、因房屋買賣發生的個人《國有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還應提供「關於辦理土地登記的函」(成都市土地礦權交易核心出具);

(二)、因房屋買賣發生的單位《國有土地使用權證》變更登記還應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交易審查表」(成都市國土資源局出具),同時提供法人身份證明,土地登記委託書、法人身份證復印件,受託人身份證復印件(驗原件)、企業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復印件。(上述材料中的復印件須加蓋申報單位的公章證明原件與復印件一致;)

(三)、因繼承、贈與發生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還應提供:《公證書》(原件)。

(四)、因離婚發生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還應提供:離婚證明或法院裁決書復印件(驗原件);

(五)、因地址變更發生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還應提供:變更地派出所出具的地址變更證明原件。

三、注銷登記

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注銷登記所需資料包括:

(一)、出具書面申請和土地登記申請書;

(二)、申請人為個人的應提供身份證復印件(驗原件);

(三)、申請人為單位應提供法人身份證明、土地登記委託書、法人身份證復印件,受託人身份證復印件(驗原件)、企業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復印件。(上述材料中的復印件須加蓋申報單位的公章證明原件與復印件一致」。

(四)、原土地證書;

(五)、政府批文或土地權利終止的有效文件

農村土地使用證過戶手續: 到當地國土資源局或國土所申請辦理即可! 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戶名不一致,在法律上房產證是否產生效應? 這要看做用在什麼地方。比如:現在很多農村地區,開始進行房屋抵押貸款,如果你去辦抵押貸款,兩證名字不一致可能會遇到困難。 從法律層面上講,農村房屋的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戶名不一致,對財產的歸屬不影響。只要你家庭成員,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上無論是誰,都只是戶主代表,並非代表個人,所以不會影響房產是家庭共同財產的這一屬性!

Ⅳ 土地確權以後可以後可以更改嗎

可以更改。農村土地確權後,如果土地面積發生變化,或者土地承包方的戶主、代表人發生改變,是可以到登記機構申請進行變更登記的;只要咱農民的家庭成員無異議就可以。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申請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變更的書面請求;
(二)已變更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或其它證明材料;
(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原件。

Ⅳ 農村土地使用權能否轉讓

【案情】劉某准備申請一處宅基地建房,後王某得知,因王某也想在此處建房,便提出用其承包地和李某進行兌換,並說劉某在公路邊的土地多,還可以再申請。劉某看到王某用來兌換的土地不但多而且地質也好,經過深思熟慮後,答應了王某。王某便請來了同村的部分村民及村委會成員,簽訂了土地兌換合同,村委會成員及部分村民也在合同上簽了字。之後,王某申請建房時,因沒有在規劃范圍內,王某申請無法得到批准,於是王某將兌換的土地交給了劉某,要求劉某返還其承包地,而劉某未歸還,王某便以劉某侵權為由起訴到法院。
【分歧】農村土地使用權能否轉讓,對此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劉某構成侵權,王某與劉某的土地兌換協議無效,劉某應當返還並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第二種意見認為,劉某沒有構成侵權,王某與劉某的土地兌換協議有效,劉某無需返還王某的承包地。
第三種意見認為,劉某構成侵權,王某與劉某的土地兌換協議有效,劉某應當返還並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評析】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是:
首先,劉某與王某之間構成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法律關系,王某與劉某的土地兌換協議有效。劉某准備申請一處宅基地建房,後王某得知,因其也想在此處建房,便提出用其承包地和李某進行兌換,簽訂了土地兌換合同。雖然該塊土地是將來是用做宅基地,在未審批之前還是劉某的承包地,應此雙方的兌換行為應認定為是土地使用權轉讓。我國現行《憲法》第10條第三、四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用。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民法通則》第80條第三款規定:「土地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但《土地管理法》第63條為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問題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由此可見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但不得用於非農業建設。本案中,王某實際上沒有用於非農業建設,應認定其轉讓行為有效。
其次,劉某與王某之間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法定可以解除的合同。《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這是法定解除。本案中王某用其承包地和劉某進行兌換目的是想在此處建房,之後,因沒有在規劃范圍內,王某無法得到批准,可以認為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故應屬於法定解除合同。
最後,劉某構成侵權,劉某應當返還並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劉某與王某之間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法定可以解除的合同,合同當事人還需要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行使合同解除權。《合同法》第九十五條第一款「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第二款「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同時合同法第九十六條對當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權的程序做了明確的規定,當約定解除或法定解除的條件成就,一方當事人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不必與對方協商,也不必經對方同意,只要通知到達對方時,合同便告解除,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便告終止。合同的解除權屬於形成權,當事人可以約定解除權行使的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怠於行使的,解除權消滅。當事人沒有約定或是法律也沒有規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非受不可抗力影響的當事人或者違約一方的當事人為明確自己的義務是否還需要繼續履行,可以催告對方當事人行使解除權。對方即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在催告後的合理期限內不行使解除的,該權利消滅,合同關系繼續存在,當事人仍然要按合同履行義務。本案中,王某將兌換的土地交給了劉某,要求李某返還其承包地,應視為主張了行使了解除權,而李某未歸還,可以認定劉某構成侵權。
綜上所述,劉某構成侵權,王某與劉某的土地兌換協議有效,劉某應當返還並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第1頁共1頁

閱讀全文

與農村土地使用權可以變更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