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侵佔他人土地使用權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違反了《土地管理法》,如果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涉嫌觸犯《刑法》,要承擔刑事責任。
《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八條
無權批准徵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超越批准許可權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准佔用、徵收土地的,其批准文件無效,對非法批准徵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有關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非法批准徵用、使用土地,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土地管理法》
第三百四十二條違反上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據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六條單位犯本節第三百三十八條至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第七十六條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
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土地,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2. 是侵犯了我的房屋所有權,還是侵佔了我的土地使用權
你好,物權法規定:房屋的所有權屬於土地使用權所有人。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侵害土地使用權,應當承擔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
(1)停止侵害,即土地使用權人在其土地使用權權遭到非法侵害時,有權請求侵害方停止侵權,或者請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人民法院等依法責令侵權人停止正在實施的侵權行為。
(2)返還原物,即侵權人非法佔有土地使用權人所使用的土地或者其他財產,土地使用權權人有權請求其返還其非法佔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或者請求土地仲裁機構、人民法院依法責令侵權人將非法佔有的土地或其他財產返還土地使用權人,同時,還應該返還土地和其他財產在被非法佔有期間的孳息。
(3)恢復原狀,即在土地使用權受到非法侵害時,土地使用權主體有權請求侵權人或者請求土地仲裁機構、人民法院依法責令侵權人將受到損壞的土地和其他財產恢復原來的狀態。
(4)排除妨害,即侵權人非法干涉、阻礙、妨害權利主體行使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或請求土地仲裁機構、人民法院依法責令其排除行使土地使用權的障礙,如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發包方即農民集體組織為阻止承包經營權人耕作其承包地而設置障礙、停供水電以及阻止通行等,應承擔排除妨害的民事法律責任。
(5)賠償損失,即侵權人侵害土地使用權的行為給土地使用權人造成財產損失的,土地使用權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或者請求土地仲裁機構、人民法院責令侵權人,以其財產賠償土地使用權人所受到的財產損失。
若幫到請採納,謝謝
3. 土地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幾種
土地違法案件的處理方法主要有6種:
(1)撤銷立案。認定舉報不實或者證據不足,未發現違法事實的,予以撤銷。撤銷立案的程序:先報請主管領導批准,然後通知當事人,在可能的條件下,還應告知舉報人。
(2)行政處罰。認定土地違法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由案件管轄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製作《土地違法案件行政處罰決定書》,並送達當事人。
(3)行政處理。認定侵犯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由案件管轄機關作出行政處理決定,製作《土地侵權行為處理決定書》,並送達當事人。
(4)治安管理處罰。認定當事人拒絕、阻礙土地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由案件管轄機關提請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作出處理。
(5)行政處分。認定國家工作人員違反土地法律法規,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分的,應當依法予以處理;自己無權處理的由土地案件管轄機關提出書面建議,附上調查報告,移送當事人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行政監察機關處理。
(6)刑事處罰。認定土地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由案件管轄機關將案卷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 土地侵權怎麼辦
同一行為同時符合侵權構成要件和犯罪構成要件,則同時產生刑版事責任和侵權責任,權侵權責任優先於刑事責任,因此,在加害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時,應優先用於承擔侵權責任,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在訴訟程序上,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追究侵權責任,也可以單獨提起民事侵權賠償訴訟,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之規定,目前,不論是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還是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均不受理當事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在訴訟時效上,進入刑事審理階段的案件,其民事訴訟時效自刑事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因此,未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的,仍可在刑事程序終結後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但應及時提起以免訴訟時效超期。同樣,對於同時產生行政責任的,亦如此遵循「私權優先」原則,優先承擔侵權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5. 侵犯土地使用權的處罰有哪些
非法佔地的法律責任
一是行政處罰。非法佔用的土地要責令退還。對已建的建築物及設施,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予以沒收: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予以拆除。除此之外,可以並處罰款。罰款數額為非法佔用土地的每平方米30元以下。對於農民非法佔地建住宅,則不論是否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都必須予以拆除,但沒有罰款的規定。
二是行政處分。如果非法佔地的主體是政府及部門或者是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除了要予以行政處罰外,對有關責任人還要給予行政處分。按照 「15號令」規定:(1)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2)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在辦理農用地轉用或者土地徵收申報、報批等過程中,有謊報、瞞報用地位置、地類、面積等弄虛作假行為,造成不良後果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三是刑事處罰。按照《刑法》的規定,如果非法佔用的是耕地並且數量較大,造成被佔耕地大量毀壞的,要追究刑事責任,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那麼什麼情況算是數量較大和大量毀壞呢?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非法佔用基本農田5畝以上或者一般耕地10畝以上就屬於數量較大,大量毀壞則是指在耕地上實施建築等非農業建設,致使耕地的種植條件遭到嚴重毀壞的。
6. 土地使用被人侵犯應怎樣保護
可以到法院起訴
土地使用權人對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所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享有佔有使用權,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非法侵佔土地使用權人所使用的土地,是對土地使用權人的佔有使用權的侵害。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條規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權人,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當土地使用權受到侵犯時,土地使用權人有權依法採取措施保護其權利,可以請求當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侵害人排除妨礙、停止侵害、返還土地、恢復土地原狀、賠償損失。土地使用權的出讓人違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造成土地使用權人損失的,土地使用權人有權要求賠償。但應當指出,這里的賠償,已不是侵權賠償問題,而屬於違約賠償。
1、排除妨礙。當他人非法妨礙土地使用權人的權利行使時,土地使用權人可以請求排除妨礙,以保護土地使用權的正常行使。
2、停止侵害。土地使用權人依法有權請求侵佔其所使用土地的人立即停止侵害,以阻止產生損害或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害。請求停止侵害一般適用於已經對土地使用權進行了直接的侵害且侵害行為正在繼續的情況。若未發生實際侵害,則不能請求停止侵害。
3、返還土地。當侵害人侵佔土地使用權人所使用的土地時,應當責令其返還給土地使用權人,以使其繼續使用。
4、恢復土地原狀。他人對土地使用權人使用的土地狀態加以破壞,如擅自在他人所使用的土地上取土、挖坑、排放污水等,屬於損壞財產的侵權行為,侵害人應當恢復土地原狀,以使土地使用權人繼續使用土地。
5、賠償損失。在土地使用權人所使用的土地受他人的侵害造成財產損失時,土地使用權人可以依法請求侵害人進行賠償以彌補其損失。賠償損失的范圍包括直接損失和簡單損失,具體的賠償標准,可以按照侵害財產所有權的賠償標准加以確定。
對觸犯刑法的,可以報警,有公安機關立案調查——
1、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以非法佔用耕地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1)非法佔用耕地「數量較大」,是指非法佔用基本農田5畝以上或者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10畝以上;
(2)非法佔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毀壞」是指行為人非法佔用耕地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
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非農業建設,造成基本農田5畝以上或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10畝以上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
2、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應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價額5%以上20%以下罰金。
7. 公民土地使用權受到侵犯,怎麼辦
首先您情表示理解律角度講:您父親承包土占使用權權利排除侵犯關於土權利外公民身權版利受侵犯權您伯您父親實施故意傷害行達輕傷能承擔刑事責任即能坐牢未達輕傷追究其損害造損失兩案件均起訴解決解決問題效講訴訟能激化兩家矛盾您父親與您伯畢竟兄弟關系案件本身土界線問題比起經濟損失造矛盾原更情覺公平或雙能做讓步解決問題更利公安處理案件程考慮家庭素激處理您受高等教育比起父輩能夠更理性看待問題矛盾再激化公安能幫想想算您伯真坐牢問題真解決反更加嚴重呢父母親情激情況能靠您理性解決問題候退避三舍吃虧反給自解決必要麻煩畢竟更重要事情需要處理
8. 林業局侵犯土地使用權怎樣維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土地,森林、礦山為國家擁有,集體個人只有使用權,林業局是代表國家行使權力的政府機構,林業局有管理林地的權力。維權之前,有關法律,各種證據都要充分,否則你勝訴的機會不大。
9. 關於侵犯個人土地使用權
第五十一條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版村民委員會、權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三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四條 發包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你可以要求那個村民恢復土地原狀,造成損失的賠償損失,也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警方一般不介入這種民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