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使用權商鋪拆遷如何賠償
在實踐中有很多企業是臨街,必然要有一部分是企業或廠房是和路面連接的,形成一種商鋪門面的形式,然後租賃出去或自己進行商鋪使用價值的利用,也就是實際經營的行為。這就叫自然形成的商鋪和門面,這種情況在拆遷中如何補償呢?
第一種證照齊全,並且取得了營業執照可以對外經營,在傳統的觀點中就是一個臨街商鋪,基本滿足了門面房的客觀要件,只不過沒有取得商鋪的房產手續,這樣就應該參照門面房的價格進行補償。
第二種就是沒有房產證和土地證是租賃的房屋,或者租賃的土地自建的房屋,但是對外產生一種商業經營的行為,實踐中如何來補償,原則上就不能上一種情況來補償,因為補償價值大部分都在土地上,取得土地使用權才能按照實際狀況來進行參考補償,但是這個情況主要是按照你的經營情況來進行補償。除了廠房的重置成新價對你產生的商業經營行為,也就是咱們所講的經營利潤和停產停業損失可以給予一定的補償。
第三種就是完全租賃,房子是房東所建,然後租賃過來後適當改造形成商鋪經營的形式,原則上是適當給予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和室內裝修附屬物的補償。這種是完全達不到按照商鋪來補償的。
其實,商鋪拆遷首先就房屋補償這一塊商鋪價格比住宅高,商鋪實際在經營有工商、營業執照,可以獲得停產停業損失、搬遷費、過渡等費用,具體結合地方拆遷項目和補償政策來確定。
對於拆遷問題,您還可以了解更多相關知識。網路搜索中國企業拆遷專家律師網,或者直接點擊www.qycq.cn,用法律的武器來合理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 商鋪房拆遷有沒有補償
首先明確的告訴你:一定會得到補償,而且是價值不菲!
因為你沒有說你是那個地方的,我查了你的資料也沒有註明是哪個城市的。我只好把通常的一些條款告訴你。一般每個城市都一一個《營業用房路線級別劃分與路線基準價格對照表》,你可以向相關部門索取。然後你自己對照你所在區域核對。
基準價格是被拆遷房屋市場化評估價格的基礎。住宅的基準價格以選取的標准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格為基礎;非住宅中的營業用房按照各路線不同類型限定條件的標准房屋測算並公布時的房屋市場價確定路線基準價格;非住宅中的非營業用房主要按照各分區內不同類型限定條件的標准房屋測算並公布時的房屋市場價確定分區基準價格。非住宅的基準價格以市場比較法為主,結合收益還原法、成本法等方法測算得出。
也就是說你的商鋪地段越繁華那就在基準價格上加分,也就是說得到的補償就越高。
其他的還有一些條款:
1、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名店、名品所在的營業用房,其路線基準價增加5%。
2、土地性質為出讓的營業用房,其路線基準價增加30%;土地性質為出讓的辦公、醫療、教育等非營業用房基準價格增加10%。
3、被拆遷底層營業用房距離高價街在0-15m(含15m)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15%;距離高價街在15-30m(含30m)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10%;距離高價街在30-50m(含50m)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5%;距離高價街在50m(不含50m)的,其路線基準價不再增加。低價街修正後的路線基準價不高於高價街的路線基準價。
被拆遷底層營業用房兩面臨街(兩面以上臨街,按兩面臨街計算)的,次臨街面寬未達到主臨街面寬的50%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5%;次臨街面寬達到或超過主臨街面寬的50%,不足100%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10%;次臨街面寬達到或超過主臨街面寬的100%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15%。
被拆遷底層營業用房同時符合前兩款規定的,其路線基準價只可按其中一種規定進行修正;第二層及以上的營業用房不適用前兩款規定。
4、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並作為營業用房使用一年以上的非營業用房和住宅,按以下規定估價:
(1) 1990年4月1日前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並持續營業至今的,按照土地使用權為劃撥的營業用房估價。
(2) 1990年4月1日以後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並持續營業至今的,按以下公式計算:
估價價格=土地使用權為劃撥的營業用房估價價格×營業年限權重+住宅(或非營業用房)估價價格×(1-營業年限權重)
營業年限權重=(拆遷年份-取得營業執照年份)/(拆遷年份-基準年份1990)
另外還有三項賠償項目:
(一)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設備安裝價格計算的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 (二)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結算的費用; (三)因拆遷造成停產、停業的適當補償。
最後一點切記,若你家商鋪還沒有營業執照,那就快點辦理,有無營業執照得到的補償相差很大。
希望你家拆遷的事能圓滿解決。
3. 商鋪使用權能獲得拆遷後的賠償嗎
如果使用權的手續合法,可以的。
但是能不能大於8萬,還得看拆遷時的評估。
4. 商鋪拆遷怎麼賠償,也是賠償商鋪嗎
北京栩銳律師事務所整理: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商鋪拆遷補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方式即(一)貨幣補償(二)產權置換。其中貨幣補償是由專業的評估機構對即將被拆遷的商鋪進行專業的估價。依據相應的法律和補償政策制定出一個有據可循補償金額。產權置換又可分為價值標准產權置換和面積標准產權置換,價值標准產權置換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商鋪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後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而面積標准產權置換指的是以商鋪建築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異地置換不同地段存在差額補償問題?其實在實踐中,都可以爭取且有一定的談判空間。
5. 商鋪產權沒到期就拆遷怎麼賠償,只開20幾年
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商鋪拆遷補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方式即(一)貨幣補償(二)產權置換。其中貨幣補償是由專業的評估機構對即將被拆遷的商鋪進行專業的估價。依據相應的法律和補償政策制定出一個有據可循補償金額。產權置換又可分為價值標准產權置換和面積標准產權置換,價值標准產權置換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商鋪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後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而面積標准產權置換指的是以商鋪建築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異地置換不同地段存在差額補償問題?其實在實踐中,都可以爭取且有一定的談判空間。
6. 使用權商鋪拆遷有補償嗎
一定會得到補償,而且是價值不菲!
因為你沒有說你是那個地方的,我查了你的資料也沒有註明是哪個城市的。我只好把通常的一些條款告訴你。一般每個城市都一一個《營業用房路線級別劃分與路線基準價格對照表》,你可以向相關部門索取。然後你自己對照你所在區域核對。
基準價格是被拆遷房屋市場化評估價格的基礎。住宅的基準價格以選取的標准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格為基礎;非住宅中的營業用房按照各路線不同類型限定條件的標准房屋測算並公布時的房屋市場價確定路線基準價格;非住宅中的非營業用房主要按照各分區內不同類型限定條件的標准房屋測算並公布時的房屋市場價確定分區基準價格。非住宅的基準價格以市場比較法為主,結合收益還原法、成本法等方法測算得出。
也就是說你的商鋪地段越繁華那就在基準價格上加分,也就是說得到的補償就越高。
其他的還有一些條款:
1、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名店、名品所在的營業用房,其路線基準價增加5%。
2、土地性質為出讓的營業用房,其路線基準價增加30%;土地性質為出讓的辦公、醫療、教育等非營業用房基準價格增加10%。
3、被拆遷底層營業用房距離高價街在0-15m(含15m)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15%;距離高價街在15-30m(含30m)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10%;距離高價街在30-50m(含50m)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5%;距離高價街在50m(不含50m)的,其路線基準價不再增加。低價街修正後的路線基準價不高於高價街的路線基準價。
被拆遷底層營業用房兩面臨街(兩面以上臨街,按兩面臨街計算)的,次臨街面寬未達到主臨街面寬的50%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5%;次臨街面寬達到或超過主臨街面寬的50%,不足100%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10%;次臨街面寬達到或超過主臨街面寬的100%的,其路線基準價增加15%。
被拆遷底層營業用房同時符合前兩款規定的,其路線基準價只可按其中一種規定進行修正;第二層及以上的營業用房不適用前兩款規定。
4、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並作為營業用房使用一年以上的非營業用房和住宅,按以下規定估價:
(1) 1990年4月1日前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並持續營業至今的,按照土地使用權為劃撥的營業用房估價。
(2) 1990年4月1日以後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並持續營業至今的,按以下公式計算:
估價價格=土地使用權為劃撥的營業用房估價價格×營業年限權重+住宅(或非營業用房)估價價格×(1-營業年限權重)
營業年限權重=(拆遷年份-取得營業執照年份)/(拆遷年份-基準年份1990)
另外還有三項賠償項目:
(一)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設備安裝價格計算的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 (二)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結算的費用; (三)因拆遷造成停產、停業的適當補償。
最後一點切記,若你家商鋪還沒有營業執照,那就快點辦理,有無營業執照得到的補償相差很大。
希望你家拆遷的事能圓滿解決
7. 永久使用權商鋪的拆遷補嘗規定
程序方面按《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條例》規定,由市、區兩級政府實施徵收,補償方面,由你們市出台補償辦法,各地都是不同的,但一般商鋪的徵收,大多走評估。
8. 永久使用權的房子拆遷問題
如果原產權單位已不存在,對該房屋的拆遷只能按照拆遷產權不明確的房屋對待。但是如果該房屋使用人只有這一套房屋用於居住,一般為保障其基本居住需要,拆遷人應為其安排住處或將建好後的安置房供原使用人繼續租住,但是使用人要支付相應租金的。
永久使用權,在法律法規上並無規定,和土地使用證不一樣,不存在房屋使用權證這一說。
房屋拆遷補償是針對房屋產權也就是所有權進行的補償。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沒有自己是合法房屋所有權人的證明文件(一般是房屋所有權證),從法律意義上說也就不是拆遷當事人,自然不能得到補償。
實踐中也有拆遷人願意對使用人進行補償的,只要雙方達成一致簽訂協議,任何法律法規也不會干涉。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拆遷人不願意,的主張和要求也沒有法律上的支持依據,因為畢竟不是合法的被拆遷人,不具備拆遷補償安置的主體資格。
9. 商鋪拆遷補償的法律規定
《國有土來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自》第十七條規定: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10. 只有使用權的商鋪,如拆遷能得到賠償嗎
不動產租賃是要辦理登記的,只有簽約合同效力還是不夠強的。如果在你租賃期內拆遷的,必須給你補償。還有什麼問題請追問,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