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面哪些是物權行為,哪些是債權行為。
給予買賣合同,設定用益物權合同,設定擔保物權合同全部都是債權行為。
這里專應該明確一個理屬念:物權變動既包括債權行為,也包括物權行為。債權行為可以看成是前因,物權行為可以看成是後果
比如:
甲與乙在3月1日簽訂一份買賣合同,3月2日乙交付5000元,3月3日甲將彩電交付給乙。
上面這個物權變動法律關系中包含了三個法律行為:
3月1日訂立合同,為債權行為,確定債權債務關系:乙負有付款義務,甲負有交付彩電之義務。
3月2日乙交付5000元的行為,為物權行為,發生物權變動:轉移貨幣所有權與甲。
3月3日甲交付彩電的行為,為物權行為,發生物權變動:轉移彩電所有權與乙。
由此可以推出:
給予買賣合同,是買賣法律關系的債權行為,確定債權債務關系:一方具有交付出賣物的義務,另一方有支付對價的義務。
設定用益物權合同,是設立用益物權的債權行為,合同生效後,通過一定的物權行為(不同的用益物權,法律規定了不同的方式,比如土地使用權要經過登記),使用益物權生效。
設定擔保物權合同,是設立擔保物權的債權行為,合同生效後,通過一定的物權行為(比如進行不動產抵押登記),使擔保物權生效
❷ 何謂"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分離"原則請舉列說明物權變動和債權(合同)行為效力關系 考試 在
http://www.law28.com/html/la2/la2s5/mftz/20070410/1862.html物權來行為源http://..com/question/4784498.html債權行為
。
理論請參看上面網頁。
舉例:
物權行為:你把電視台扔了,行使物權的處分權行為
債權行為:你朋友向你借1000元錢。再如,侵權行行為而形成的侵權之債,債權人主張權利都是全權行為
❸ 准物權行為和債權的讓與這兩種行為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處分行為包括物權行為和准物權行為,你可以找處分行為和負擔行為的定義,准物權行為包括債權讓與,除此之外設定抵押也屬於准物權行為
❹ 請教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的含義
http://www.law28.com/html/la2/la2s5/mftz/20070410/1862.html物權行為自http://..com/question/4784498.html債權行為
。
理論請參看上面網頁。
舉例:
物權行為:你把電視台扔了,行使物權的處分權行為
債權行為:你朋友向你借1000元錢。再如,侵權行行為而形成的侵權之債,債權人主張權利都是全權行為
❺ 使物權發生的行為是物權行為還是債權行為
其實中國大陸的物權法,就沒有物權行為這一說,也包括沒有物權行為無因性。而且,使物權發生的,除了行為,還可能是事實,比如說基於建造。
❻ 什麼叫做債權行為
債權是請求他人來為一定行為(源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本於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於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義務。因此債之關系本質上即為一司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在,否則即失去意義。
❼ 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有什麼聯系
在現代社會盡管物權與債權的基本區分仍被肯定,物權為支配權,債權為請求權。但是版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權們的生活中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有些權利盡管從性質上屬於債權,但是他們卻具有了為普通債權所不具備的物權的效力;也有一些權利盡管從性質上屬於物權,但是卻具有了為普通物權所不具備的債權的效力。基於此種現象,近現代民法上出現了物權債權化與債權物權化的理論,其主要描述的是物權與債權相互滲透、相互轉化或者相互混合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法律現象。
❽ 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有什麼聯系
物權與債權的聯系 :
在現代社會盡管物權與債權的基本區分仍被肯定,物權版為支配權,債權為請權求權。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有些權利盡管從性質上屬於債權,但是他們卻具有了為普通債權所不具備的物權的效力;也有一些權利盡管從性質上屬於物權,但是卻具有了為普通物權所不具備的債權的效力。基於此種現象,近現代民法上出現了物權債權化與債權物權化的理論,其主要描述的是物權與債權相互滲透、相互轉化或者相互混合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法律現象。
物權與債權的概念及區別:
(一)物權 物權在本質上是一種支配權,即是指權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的權利。
(二)債權 債權是請求權,是指權利人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❾ 關於民法中的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的區別和聯系
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
❿ 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
問題的關鍵是,老頭和兒子的合同處分的房產不僅僅是老頭的那部分,也包括了老伴的那部分,所以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