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關於文化市場版權保護

關於文化市場版權保護

發布時間:2021-07-23 21:15:19

❶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與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有什麼區別手機軟體保護權應該在哪申請

在同一個地方 具體的登記申請是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申請
國際版權交易中心 主要是進行版權貿易 版權交易 比如電影 電視劇 圖書 軟體等的版權交易等 它是一個中間平台

手機軟體保護權 你要表達的意思是不是有一個手機軟體要進行保護 進行登記 是吧

是的話 用專業術語表達就是 有一個手機軟體要申請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

手機軟體也是屬於的一種 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保護條例的保護 可以進行登記

❷ 區塊鏈怎麼保護文化產業的版權保護和交易

在為文化產品版權內容提供溯源支持的區塊鏈平台上,通過區塊鏈、公鑰加密和可信時間戳等內技術,可以為容原創作品提供原創認證、版權保護和交易服務。總體來說在數字文化產業板塊,區塊鏈正在改變著數字版權的交易、收益分配模式和用戶付費機制等基本產業規則。區塊鏈技術實質上可以大量應用於影視行業,最近看到橫店文交所、江蘇文交所、甘肅等幾大文交所聯合區塊鏈公司湖南搜雲科技一起要打造一個影劇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將區塊鏈技術於與影視投融資項目、版權保護等結合,推動影視文化發展。

❸ 何為著作權對文化產業有何影響

北京五一國際知識產權解答,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版權最初的涵義是right(版回和權),也就答是復制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於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於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及科技的進步,著作的種類逐漸增加。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英國《安娜法令》開始保護作者的權利,而不僅僅是出版者的權利。1791年,法國頒布了《表演權法》,開始重視保護作者的表演權利。1793年又頒布了《作者權法》,作者的精神權利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

文化產業、創意產業生存發展的一大核心就是通過建立完整的版權機制和版權產業鏈保護作者的作品,並激勵作者繼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❹ 文化行政執法有沒有處罰商戶的的權利!

文化行政執法主要有三個中隊,各中隊的職責分別是:
1.文化市場(版權)執法中隊:貫徹執行有關文化、新聞出版和版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做好宣傳培訓工作;依法查處職責范圍內的涉及娛樂、互聯網上網服務、電子游戲、美術品銷售等方面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職責范圍內的涉及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網路出版、計算機軟體等方面的違法違規出版活動和印刷、復制、出版物發行中的違法經營活動;依法查處職責范圍內的盜版侵權行為;承擔「掃黃打非」工作任務;向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提出完善文化行政管理規定辦法、意見的建議。
2.廣電執法中隊:貫徹執行有關廣播電視、電影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做好宣傳培訓工作;依法查處職責范圍內的涉及廣播電視采編、製作、播放、傳輸(傳輸覆蓋網)節目中的違法行為;查處違法安裝和設置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受設施;查處違法接收、傳送境外衛星電視節目和走私盜版影片放映行為;向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提出完善文化行政管理規定辦法、意見的建議。
3.文物執法中隊:貫徹執行有關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做好宣傳培訓工作;依法查處職責范圍內的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的違法行為;向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提出完善文化行政管理規定辦法、意見的建議。
你對照一下他們的職責看一下。

❺ 什麼是版權保護的重要性!

現在人們一提到版權保護總是一種憤憤不平的感覺,因為版權保護讓他們不能像以前哪有免費的下載音樂、電影了,什麼都要付費、會員的模式讓人們苦不堪言,為什麼要這么做呢?因為需要版權保護,那麼版權保護的意義是什麼?只是限制人們的免費需求嗎?版權保護的意義也在於打擊盜版也成為可能版權保護的意義的誤解:先來談談大家對版權保護對誤解,很多人認為版權保護嚴了導致軟體開始收費了,歌曲開始收費了,似乎大家對開銷越來越多,可是大家想過嗎?就是因為盜版的出現,我們的工作難找了,收入降低了。大量的盜版讓公司經營不善倒閉,更多人選擇使用盜版,讓很好的公司倒閉。大概形成了這樣的循環:創新-盜版-收益降低-工資降低-公司破產-找工作更難(因為好公司都給擠破產了)-工資更低(相對於,因為大家創新能力更低了,公司都沒有你怎麼提升自己,公司怎麼給你提工資)-產品差勁-然後無限循環,最終你可能轉行版權保護的意義在於個人價值的提升拿設計師這個職業來舉例,很多都認為自己的工資不高,其實原因很簡單,設計的抄襲,素材沒有版權,導致設計師的作品價值太低,因為即使你做出來了,其他人照抄就行。有的素材網站上面的競爭讓設計師們形成了惡性競爭,而且對版權的極其不尊重。設計師的辛苦根本得不到回報。我們可以看到國外的設計師就是賣素材,估計都比我們掙得多。可能有些人會反駁我,說國內的設計師能力不行。是這樣嗎?請問在國內抄就行了,為什麼要創新?久而久之,大家自然變得懶了,好的作品也就少了,好的設計師也同樣。所以,版權保護,從自我做起。版權保護的意義可以幫助公司提升競爭力這點其實不用多說,現在N多公司的專利戰就很能體現這一點。很多隻知道抄襲的公司就不說了,沒創新還想自己厲害,怎麼可能。版權保護的意義可以促進整個行業的創新精神的培養這點其實也很好理解,簡單的說,很多東西別人都有了專利,那麼你不得不創新。其次,版權的保護讓很多有實力的公司或個人得到了實惠,他們會鼓勵更多的創新,並進行版權保護。版權保護的意義就在於對個人、企業和行業都有好處,但是也不要借著版權保護的幌子坐地起價,版權保護並不意味著是壟斷,所以那些價格過高的產品版權保護反而是價格高的理由,那種正版不支持也罷。

❻ 最高法發文加強著作權保護,為何現在越來越注重版權保護

因為這段時間的侵權事件頻發,很多人通過竊取別人的版權來獲利,注重版權保護對我國的文藝工作者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❼ 美國是如何對文化產品的版權進行保護的

轉篇文了解下:
在美國,知識產權意識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它源於美國人從小就有敢於想像的創新意識和知識產權就是自己財產一部分的價值觀

美國知識產權分為四類:專利、商標、版權和商業秘密。美國專利法早在1790年就寫入國家憲法。

這種對知識保護的意識和法律,有助於激勵和保護發明者,使個人、公司和國家都從中獲得巨大利益。比如,上世紀80年代建立的美國應用分子基因公司(AMGEN),起初並不起眼。後來它研發出兩種葯品E-POGEN和NEUPOGEN並獲專利,在世界范圍內擁有獨銷權,公司資產從最初不到2000萬美元,到去年超過600億美元。著名的迪斯尼公司,僅靠銷售兒童玩具等產品的品牌和專利使用權就獲得巨額收入。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美國許多公司技術翻新快,專利多,像IBM一年獲得的專利就有3000多個。專利權給企業帶來巨大利益。

美國是知識產權大國,也捨得在這方面花大錢,因為這可以一本萬利。這不僅是美國成為技術和經濟強國的重要因素,也是它要竭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原因

美國霍根與哈特森律師事務所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律師楊衛寧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美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法,有許多獨特之處。比如美國的專利法規定,誰先發明誰就有專利權,而歐洲國家是誰先申請誰就有專利權。另一方面,歐洲國家規定,在申請專利前,你的產品不能銷售,專利不能發表和使用。在美國可以在申請專利之前的一年時間里,允許銷售、使用和發表。她說,這是因為它要鼓勵和保護發明者和創業者,許多發明者和小的創業公司開始沒有錢,同時也需要時間。有的先要市場實驗才去籌資申請專利權和投入生產。所以,在美國發明者從剛剛有創意和想法時就開始記錄,公司也有一套體制,研究發展的每一進展和日期都有表格記錄在案,並有證人簽字。

為了加強對本國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盡量與世界接軌,美國前幾年已對部分法律進行修改,比如專利權的有效期從批准日始算的17年,改為從申請日開始延長到20年;《版權法》也從團體著作權保護期的75年和個人終身享有及去世後的50年分別延長了20年。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美國還有一條跟歐洲等其他國家不同,就是原告訴被告侵犯他的專利權,如果輸了,在歐洲國家原告必須賠償被告的律師費。但在美國如果原告輸了,不用作任何賠償,這實際上也是對專利人的一種支持。還有,專利人如果告別人侵權,可以先不付任何律師費,贏了官司,再從被告賠償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費用。輸了,可不付律師費。這是鼓勵訴訟以保護專利。

負責高科技知識產權保護的陳英律師在接受采訪時說,高科技的發展使知識產權變得更加復雜,美國的法律內容也在不斷修改和增加。

高科技的發展和使用,使專利相互扯在一起,官司越來越多。陳律師舉例說,比如現在美國市場上的數字相機很熱門。多數產品出自日本公司,但裡面用的零件技術專利很多是美國人發明的。前段時間,一家美國公司說日本索尼相機里的零件有一項是它的專利,雖然不是關鍵性的零件,但它告索尼侵犯了它的專利權,要索尼將這項產品銷售額的5.7%賠償給它。索尼輸了官司,幸運的是,陪審團裁決只賠償2500萬美元,相當於它銷售額的0.8%。

美國對侵權的懲罰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意侵權,即在你銷售產品時,不知道此產品別人早有了專利權。人家告你,你只要賠償對方的損失費。另一種是故意侵權,要3倍賠償對方損失。所以,美國人在申請專利前通常都請律師幫其調查,並有調查報告。如遇問題,憑當時律師的調查報告,可以避免3倍罰款。

在美國,專利和商標的注冊由聯邦政府專利局負責,版權在國會圖書館注冊,版權沒有太多的國界性。比如你的著作只要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登了記,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版權,根據美國版權法,侵權者必須按銷售的件(次)賠償你。沒有登記,也可告他侵權,但須證明損失數量。

商標的權利關鍵在使用。在美國你注冊了商標,可以得到保護,但長期不用,權利就會消失。

商業秘密保護比較復雜,但有些規定是很明確的。比如你在一家公司搞研究,後來你離開了,雖然這個項目的研究沒有成功,但仍是商業秘密。你到別的公司不能繼續這項研究,因為法律規定,你在前一家公司所搞的研究,屬於前公司所有。

知識產權的保護也使美國在國際貿易中得到很大好處。比如專利權是有國界的。也就是說,如果外國產品到美國銷售,必須在美國申請專利,或擁有美國專利,否則就不能銷售。如果美國的某項產品在別的國家也注冊了專利,那你在那個國家也不能銷售屬於它的專利的同類產品

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取消了配額等貿易壁壘,但知識產權的國界性「技術壁壘」依然存在。這將嚴重影響技術專利比較少的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出口。

事實上,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存在壟斷問題,這種壟斷不僅影響美國本國消費者的利益、其他同類公司的發展,對國際貿易中的世界其他國家也有影響。

比如美國有家電力公司,發明了一種節省電力和能源的技術產品,並申請了專利,但為了多賣電,它把這個專利束之高閣,自己不用,別人也不能用。又比如微軟公司,不僅進行技術壟斷,還將產品進行捆綁式銷售,引起消費者的反感,也影響了別的公司的發展。對諸如此類的問題,美國政府解決的辦法只有兩個:一是規定了知識產權保護的時間限制;二是用《反壟斷法》來對知識產權濫用者加以制裁,以促進社會的發明創造和有序競爭。

❽ 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法律法規

文化部日前制定發布了《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據介紹,這是中國首部專門針對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進行管理和規范的部門規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令
第 52 號
《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已經2011年12月6日文化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長 蔡 武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範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行為,加強文化市場管理,維護文化市場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文化市場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是指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機構(以下簡稱綜合執法機構),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文化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並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理的具體行政行為。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綜合執法機構包括:
(一)經法律、法規授權實施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對同級人民政府負責的執法機構;
(二)接受有關行政部門委託實施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接受委託機關的指導和監督,對委託機關負責的執法機構。
第四條 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運行機制。
第五條 文化部負責指導全國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建立統一完善的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制度,建設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體系,加強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的專業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完善對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績效考核。
各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職責許可權范圍內,指導綜合執法機構依法開展執法業務。
各級綜合執法機構依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
第二章 執法機構與執法人員
第六條 綜合執法機構與各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協作機制,及時掌握行政執法的依據、標准以及相關行政許可情況,定期通報市場動態和行政執法情況,提出政策或者工作建議。
第七條 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人員(以下簡稱執法人員)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十八周歲;
(三)遵紀守法、品行良好、身體健康;
(四)熟悉文化市場管理法律法規,掌握文化市場管理所需的業務知識和技能;
(五)無犯罪或者開除公職記錄;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錄用執法人員應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有關規定公開招考,擇優錄取。
第八條 執法人員經崗位培訓和考試合格,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證》或者各級人民政府核發的行政執法證後,方可從事行政執法工作。
綜合執法機構應當每年對執法人員進行業務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執法人員,應當暫扣執法證件。
第九條 綜合執法機構應當有計劃地對執法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鼓勵和支持執法人員參加在職繼續教育。
第十條 綜合執法機構應當配備調查詢問、證據保存等專用房間及交通、通訊、取證、檢測等行政執法所必需的設施設備;為執法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第十一條 綜合執法機構應當實行執法人員定期崗位輪換制度。執法人員在同一執法崗位上連續工作時間原則上不超過5年。
第十二條 各有關行政部門或者綜合執法機構可按有關規定對工作成績顯著的綜合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給予表彰、獎勵。
第三章 執 法 程序
第十三條 綜合執法機構應當建立健全12318文化市場舉報體系,向社會公布舉報方式,依法及時有效受理、辦理舉報,對舉報有功人員可給予一定獎勵。
對日常巡查或者定期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舉報的違法行為,上級交辦的、下級報請處理的或者有關部門移送的案件,應當及時處理。
第十四條 重大案件發生後12小時內,當地綜合執法機構應當將案件情況向上級報告。上級綜合執法機構或者委託機關應當對重大案件的查處進行督辦。
第十五條 文化市場行政違法案件由違法行為發生地所在的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或者綜合執法機構管轄。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對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及時將案件移交給有管轄權的有關行政部門、綜合執法機構;違法行為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十六條 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時,應當規范著裝,佩戴執法標志。
第十七條 綜合執法機構開展行政執法活動,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並依法製作執法文書。
第十八條 對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文化市場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九條 在作出行政處罰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執法人員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並製作筆錄,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復核,經復核成立的應當採納。
第二十條 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處罰決定;執法人員應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經簽名或者蓋章後,當場交付當事人。
執法人員應當自作出當場處罰決定之日起3日內向所屬綜合執法機構報告並備案。
第二十一條 除依法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應當登記立案,客觀公正地進行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檢查。
證據包括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現場筆錄或者其他有關證據。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二十二條 在調查或者執法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2名,並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執法證件。當事人及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並協助調查或者檢查。執法人員應當製作調查詢問或者現場檢查筆錄,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核對無誤後,由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拒絕的,由2名以上執法人員在筆錄上註明情況並簽名。
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二十三條 在調查或者執法檢查中,發現正在發生的違法違規行為,情況緊急無法立案的,執法人員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對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或者糾正;
(二)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有關物品、工具進行查封或者扣押;
(三)收集、提取有關證據。
第二十四條 執法人員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依法批准後,可以採取先行登記保存等措施。
對證據進行抽樣取證或者登記保存,應當有當事人在場;當事人不在場或者拒絕到場的,可以請在場的其他人員見證並註明。
對抽樣取證或者登記保存的物品應當開列清單,並依據情況分別製作抽樣取證憑證或者證據登記保存清單,標明物品名稱、數量、單價等事項,由執法人員、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交付當事人。當事人拒絕簽名、蓋章或者接收的,由2名以上執法人員在憑證或者清單上註明情況並簽名。
登記保存物品時,在原地保存可能滅失或者妨害公共安全的,可以異地保存。
第二十五條 對先行登記保存的證據,應當在7日內作出下列處理決定:
(一)需要進行技術檢驗或者鑒定的,送交檢驗或者鑒定;
(二)依法不需要沒收的物品,退還當事人;
(三)依法應當移交有關部門處理的,移交有關部門。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六條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的案件作出責令停業整頓、吊銷許可證或者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前,應當經過集體討論後,再做決定。
第二十七條 擬作出責令停業整頓、吊銷許可證、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組織聽證。
第二十八條 聽證會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聽證主持人宣布聽證開始,宣布案由、聽證紀律、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宣布和核對聽證參加人員名單;
(二)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處罰依據和行政處罰的理由;
(三)當事人可以提出證據,進行陳述和申辯,對調查人員提出的證據進行質證;
(四)聽證主持人向當事人、調查人員、證人等有關人員詢問;
(五)當事人最後陳述;
(六)聽證主持人宣布聽證結束。
第二十九條 聽證會應當製作筆錄,交當事人核閱無誤後簽字或者蓋章。
聽證主持人應當依據聽證情況作出書面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為:案由,聽證時間、地點,聽證參加人姓名或者名稱,申辯和質證的事項,證據鑒別和事實認定情況。
第三十條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由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當事人不在場的,應當自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7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第三十一條 作出責令停業整頓、吊銷許可證等重大行政處罰的,應當自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報許可機關和上級綜合執法機構備案,必要時可將處罰決定抄告有關部門。
第三十二條 依法沒收的財物,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公開拍賣或者處理。
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經綜合執法機構負責人批准,由2名以上執法人員監督銷毀,並製作銷毀記錄。
第三十三條 執法文書及有關材料,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編目裝訂,立卷歸檔。
第四章 執法監督與責任追究
第三十四條 上級綜合執法機構對下級綜合執法機構及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實行執法監督。
綜合執法機構接受同級人民政府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執法監督。
第三十五條 執法監督的內容包括:
(一)執法主體;
(二)執法程序;
(三)法律、法規、規章的適用;
(四)履行法定職責的情況;
(五)罰沒財物的處理;
(六)其他需要監督的內容。
第三十六條 執法監督的方式:
(一)受理對違法違規執法行為的申訴、控告和檢舉,並直接處理或者責成有關部門處理;
(二)對執法工作進行檢查;
(三)調閱執法案卷和其他資料;
(四)在職權范圍內採取的其他方式。
第三十七條 在執法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糾正或者撤銷行政處罰,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給予賠償:
(一)執法主體不合法的;
(二)執法程序違法的;
(三)具體行政行為適用法律、法規、規章錯誤的;
(四)違法處置罰沒或者扣押財物的。
第三十八條 因第三十七條列舉情形造成以下後果的,應當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一)人民法院撤銷、變更行政處罰決定的;
(二)復議機關撤銷、變更行政處罰決定的。
第三十九條 執法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並收回其執法證件;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濫用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
(二)利用職權或者工作之便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或者支持、縱容、包庇文化市場違法經營活動的;
(三)偽造、篡改、隱匿和銷毀證據的;
(四)玩忽職守、貽誤工作的;
(五)泄露舉報內容和執法行動安排的;
(六)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
第四十條 執法人員在被暫扣執法證件期間,不得從事行政執法工作;執法人員被收回執法證件的,應當調離執法崗位,不得再從事行政執法工作。
第五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證》是執法人員履行職責時的合法證件,由文化部統一制式,省級文化行政部門或者綜合執法機構監制並核發。
各級人民政府核發的行政執法證,也是執法人員履行職責時的合法證件。
執法文書由文化部統一格式,省級文化行政部門或者綜合執法機構監制。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較大數額罰款」是指對公民處以1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5萬元以上的罰款,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由文化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2006年7月1日文化部發布的《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❾ 文化局執法大隊對盜版圖書市場的處罰規定

  1. 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2. 同時損害版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

  3. 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4. 所列侵權行為,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處非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5. 沒有非法經營額或者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下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情節輕重,可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

❿ 文化局執法大隊對盜版圖書市場的處罰規定是什麼

  1. 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回等民事責任;

  2. 同時損害答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

  3. 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4. 所列侵權行為,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處非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5. 沒有非法經營額或者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下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情節輕重,可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

閱讀全文

與關於文化市場版權保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