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雲南省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

雲南省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

發布時間:2021-07-23 19:37:01

⑴ 如何流轉農村土地使用權

以下是十八界三中全會土地改革內容參考(天誠國土解釋):堅持農村土地回集體所有權答,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並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農村的土地承包實行30年不變,是為了避免承包耕地的頻繁變動,防止耕地經營規模不斷被細分,提倡在承包期內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辦法!

⑵ 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簡介

上海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的思路框架基本形成:將按照「土地確權、兩權(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價值顯化、市場運作、利益共享」方針,依據土地有償使用原則,對上海郊區農業用地和建設用地使用權實行有償有期限流轉制度。農業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內,可以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出讓經營權,鼓勵農民將承包的土地向專業大戶、合作農場和農業園區流轉,發展農業規模經營。
集體建設用地可通過土地使用權的合作、入股、聯營、轉換等方式進行流轉,鼓勵集體建設用地向城鎮和工業園區集中。其要點是:在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基本制度的基礎上,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設,建立以土地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股份合作制,把農民承包的土地從實物形態變為價值形態,讓一部分農民獲得股權後安心從事二、三產業;另一部分農民可以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實現市郊農業由傳統向現代轉型。

⑶ 農村土地如何流轉

確立農民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以及流轉土地的權力,推行土地規模化經營,可能是下一步農村土地改革的方向。 物權法對流轉權有清楚的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有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互換、轉讓等方式流轉。但土地被轉讓後的用途僅限於農業用地。不能用於工業、房地產開發。在城市化中,農民通常無權決定土地能否被徵用,最終作為土地出賣方的是地方政府或者行政村管理當局。失地農民得到的補償,與土地價值的增值幅度極不相稱。因而,在沒有進行基層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之前,匆忙放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可能加快地方政府徵用農村土地的步伐。 實際操作中,地方政府將集體擁有所有權的土地重新收歸國有,然後將國有土地使用權依法轉讓。至於收歸原屬集體所有的土地是否「依法」,很難清楚界定。可見,如果農村土地用於農業生產,承包人(農民)擁有地租收益;而一旦土地被轉讓用於其他用途,因不同用途的土地產生的地價級差收益,農民無權享有。 相比之下,城市土地的使用權相對清晰,誰擁有土地使用權,就享有因此而產生的所有地租收益,當然也享有轉讓使用權後產生的收益。這和誰擁有土地所有權無關。但在農村,誰擁有土地所有權,誰就事實上對土地承包權和流轉權有發言權。通常行政村是土地發包方,負責發放土地承包權,並實際擁有重新調整土地承包權的權利。在村民轉讓承包權時,也會介入交易。 目前,一些地方試行,將農民集中居住,原來分散的土地集中進行土地規模化經營。問題在於:其一,涉及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評估,評估的方式並不透明,能否令農民信服也是疑問。在此基礎上,將經營權摺合為股份設立公司,一旦公司破產,以經營權入股的農民可能失去土地。在建成對農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之前,農民不能承擔失去土地承包經營權帶來的風險。其二,由於國土遼闊,地區之間氣候、水土條件及農村基礎設施狀況差別極大,並非所有地區可以推行土地規模化經營。 地震災區可以成為試驗區,對失去住房、財物的農民,允許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充當資產流轉,或抵押貸款;一些土地已不宜耕種、居住,農民需要重新分配土地。此時可以明確劃分土地承包經營權,一旦完成土地劃分,進一步確立農民對經營權的處置、流轉權,不需由集體經濟組織或行政村批准。誰需要徵用農民土地,就應和農民直接談判。雙方達成契約後,由土地的新主人決定是否規模化經營。

⑷ 農村土地流轉需要些什麼手續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在堅持農戶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和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遵循平等協商、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
第三條 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流轉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不得損害利害關系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規范有序。依法形成的流轉關系應當受到保護。

⑸ 雲南省農村土地改革

雲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雲南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總體方案》,提出2014年內全面啟動和推進改革重點工作;到2017年農村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鄉統籌聯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的體制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為雲南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重要貢獻。
《總體方案》明確,雲南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要遵循「五個堅持」的基本原則,即堅持城鄉統籌,保障農民權益;堅持整體推進,確保重點突破;堅持頂層設計,鼓勵先行先試;堅持農民主體,匯聚群眾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總體方案》還確定了11項改革重點,包括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深化林業改革、深化水利改革、深化農村流通和信息體系改革、完善扶貧開發體制機制、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改善鄉村治理機制。為確保方案得到貫徹落實,雲南省制定了明確的責任分工方案,將方案中涉及的103個具體問題分解落實到各個責任單位。
同時,雲南省針對深化農業改革、深化林業改革、深化水利改革和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分別出台了專項方案以及7個相關政策性文件,包括《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山地牧業跨越發展的意見》、《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意見》、《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庄園的意見》、《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崑曲綠色經濟示範帶建設的意見》、《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雲南省扶貧到戶小額貸款風險補償金試點實施方案》。

⑹ 雲南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是多少

你好,截至2013年末,雲南全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602萬畝。
從2014年2月 15日在昆明召開的雲南省農業工作會議上獲悉,近年來雲南扎實開展農業生產經營機制改革,農業生產用地呈現出規模集中、有序加快的流轉態勢,截至2013年末,全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602萬畝,農業農村經濟改革全面推進。

⑺ 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改革方案

1、國有化方案
對於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改革而言,集體土地國有化能夠得到中國政治體制的支持,有利於國土綜合整治,有利於土地管理和國家對農村經濟的宏觀調節,且符合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的要求[。
但是農民的心裡能否接受的問題。在1956年,中國實際農業合作化的時候,就曾提出過國有化方案,之所以沒有採納,主要拍引起農民的誤解。「如果說,在當時黨風、政風相當廉政,各級政府在農民心中享有很高威信、社會十分穩定的情況下,尚且有這樣的顧慮,那麼在今天我們受到腐敗現象和其他種種社會不穩定因素嚴重困擾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就更應該加以慎重的對待。。
總之,國有化方案如果無法克服上述種種困難,而「匆忙的採用政治手段強行推之,將導致另一個『合作化運動』的悲劇,確須慎之又慎」。
2、私有化方案
這種方案首先不為我國現行的政治體制所接受。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主要特徵之一,集體所有利的公有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就必須堅持土地公有制(土地是集體財產的主要部分)。因此,實行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必然遭到基礎政治制度的強烈反對。
其次,私有化後的土地兼並問題,「土地兼並是中國歷史上困擾中國土地制度並影響中國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的一大問題」 。在當代,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其結果不僅僅是擴大農村貧富差距,而且可能導致大量的農民湧入城市,這給城市的就業、居住、治安等問題增加壓力。
3、多種所有權並存的方案
這種方案是部分取消集體土地所有權,實行農村土地混合所有的方式,即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和個人所有並存的局面它在於調和前兩種方案。
4、迴避集體土地所有權,強調以利用為中心的土地制度改革思路
這種觀點主張以物的「利用」為中心代替物的「所有」為中心,通過改革用益物權制度解決農村土地制度問題。2002年8月29日,通過的《農村土地承包法》就是這種思路的直接反映、整部法律僅有一個條文間接提到有關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問題,但這種觀點和立法思路也是不現實的。
首先,這種思路無法克服農村集體土地制度改革中最嚴重的頑症——所有權主體虛位。由於所有權主體虛位,那麼,實際掌握土地支配權的少數鄉村幹部便可以隨意侵害和干涉土地使用人,使土地承包關系不穩定,如果不通過一定的法律機制來控制發包方濫用所有許可權,那麼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由債權性變為物權性的成效也就要大打折扣。因為無論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債權抑或是物權,對發包方都是有法律的拘束力和不可侵犯性,至於承包方是以違約還是以違法作為請求發包方承擔民事責任的依據,在後果上是微不足道的。可見,這種改革方案雖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絕非釜底抽薪之策。
其次,用益物權的種種理論與規則皆是圍繞所有問題而順利展開。對所有權的尊重仍是建立用益物權的必要前提,對財產歸屬的強調仍然是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而,中國農村集體土地制度的立法還是不能忽視有關所有權的規定。

⑻ 農村土地使用權轉讓怎樣才合法

你好不知是那種性質的土地:
一、宅基地使用權只可在本村無宅基地家庭之間轉讓,版才是合法
二、一般耕地的權承包使用權,就隨意多了,只要簽好轉讓合同就可以
三、家庭聯產承包耕地 的使用權轉讓,必須經過村委會建立檔案,不然是不合法的。如果你是我說的第三種,你可要謹慎了,轉讓和流轉是不一樣的。轉讓時要將你的確權書(耕地承包使用權證)名字改為對家,你就永遠放棄了這塊地的使用權。如果是流轉,就只需要在村委會簽署一份流轉使用協議就可以了。不用改土地使用證的名字。您謹慎些吧。希望幫到您

閱讀全文

與雲南省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