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香港歌曲都是翻唱日本歌曲
現在統計香港翻唱就幾百首歌曲,香港翻唱主要是歐美的,別感覺日本那幾首歌紅了就感覺,用你的話說是台灣都是翻唱日本的,香港都是翻唱歐美的,香港沒有創作,開玩笑,粵語的問題,用你的感覺可以說美國很佬咯,香港林夕作品4000+,黃沾鄭國江2000+,黃偉民1400+,顧嘉輝盧國沾向雪懷李振強1000+,還有一大批大神沒有統計,台灣除了左宏元劉家昌2000+,我還不知道有誰能達到這種高度,羅大佑200+,李宗盛200+,周傑倫300+,不要出原創歌手好嗎?黃家駒150+,中島500+,劉德華都寫過200+的歌,張學友也有原創專輯,許冠傑也是原創歌手,不要憑感覺,還好台灣沒天王,不如台灣更慘,2000年以後台灣比較流行的歌翻唱抄襲的佔比達到史上高峰。是不是又要總結:香港都是翻唱,台灣全是翻唱啊
有沒有人統計過香港翻唱引進了多少音樂風格,香港早期傳承了上海樂壇的部分遺產,舊上海號稱東亞爵士音樂中心,爵士樂肯定亞洲一流,日本也是後來崛起的,不過香港高峰時期比日本更晚,香港60年代開始學習世界潮流音樂,受披頭士影響,泰迪羅賓,鄭東漢,許冠傑、林振強、、、等人開始翻唱引進了搖滾,後來許冠傑成功將粵語推向香港樂壇主流,勁歌,舞曲、迪斯科、假音、快歌、電音。。。很多音樂風格都是在香港開始紅的,也許不是香港最先使用的,香港當時的流行程度在華語是首屈一指的,在亞洲只有兩個樂壇有實力,一個就是超強日本,另一個就是香港,其他在亞洲沒有什麼地位可言,香港也是馬馬虎虎,只是現在的年輕一代沒買過多少專輯,不了解以前而已,都是受台灣影響,以前上海樂壇和香港樂壇都是有亞洲影響力的
香港不缺歌曲,留意四大天王專輯的都知道,專輯太多了,從上海開始華語流行樂壇開始,上海七大歌後到香港四大天王,個個專輯都過百張(包含精選的),歌曲幾百首,長時間的有過千首歌曲,吹的厲害的周傑倫15年13張專輯,黃家駒獨自作曲只有80多首,中島美雪44年才550首歌,MJ幾十年500多首歌曲,香港天王二十多年就可以有這么多歌曲,因為創作力強,現在都是吹那些台灣媒體的原創音樂人,原創音樂人有幾個創造歌曲多的,風格更不用說了,大部分人都是民歌技術水平,後來的幾個人才是流行音樂,beyond的搖滾也是水平不行,歌詞的創作背景不錯,搖滾技術不行
華語比較公認的天王天後
舊上海樂壇:七大歌後:周璇、白虹、龔秋霞、姚莉、白光、李香蘭(山口淑子)和吳鶯音
港台歌後:鄧麗君
香港:三皇一後,四大天王
華語創作上千首作品的創作家
台灣:左宏元、劉家昌、庄奴
上海香港:林夕、陳蝶衣、陳少琪、黃沾、顧嘉輝、姚敏、盧國沾、向雪懷、林振強、黃偉民、劉熾、王洛賓、呂遠。。。
據中唱1964年登記的庫存舊唱片模板目錄統計,當年百代、麗歌、和聲、高亭、勝利等唱片公司在上海灌制的流行歌曲唱片,最多的是周璇,約有150張以上,被稱為「金嗓子」;白虹約有125張,姚莉有117張,位列第三。最終多少不知道
鄧麗君,台灣宇宙時期(1967—1971)19張,台灣麗風(香港樂風)時期(1971—1976)29張,香港寶麗多(Polydor)時期(1975—1995)24張,日本寶麗多(Polydor)時期(1973—1981)10張,日本金牛宮(Taurus)時期(1983—1995)7張,87張,鄧麗君翻唱很多就上海和香港樂壇的歌曲,鄧麗君的偶像就是銀嗓子姚莉,翻唱世界各地民謠民歌的不少,翻唱日本的也很多
譚詠麟 一共出過104張專輯,所有專輯132張
張學友出道至2007共發行了約78張專輯
劉德華從出道至今共發行過100多張專輯 劉德華從出道至今共演唱過700多首歌曲 ,新專輯是60多張
林子祥一千多首歌,80多張新專輯
Ⅱ 怎麼港台這么多歌翻唱日本的
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港台流行樂從業者都是受到日本歌壇的影響,這個不奇怪的,當時的情況是日本歌壇在模仿歐美,港台樂壇在模仿日本,製作人制度就是典型的例子。另外很多唱片公司當時的亞洲總部都在日本的,所以在版權轉讓操作很方便,而且有些日本流行樂確實是很好聽的啊。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Ⅲ 關於翻唱歌曲買賣及版權問題
關於你的翻唱版權問題我來回答:
賣你自行刻錄的CD存在兩個問題:
1.翻唱歌曲的版權方並沒專有授權你屬翻唱並銷售,你自己翻唱只要不涉及商業活動就可以,拿去賣是不可以的。
2.翻唱歌曲銷售存在國家的音像製品必須要通過國家的許可,就是擁有出版發行許可證才可以在市場上銷售,個人的銷售也是要觸犯法律的。
3.如果你免費贈送的話是可以的,只要不是作為你銷售商品的一部分。簡單來說:你送的東西不是屬於你賣的東西的一部分就可以。
Ⅳ 為什麼港台和內地很多流行音樂都是照搬(抄襲)日本流行音樂的曲子
不是照辦,抄襲,雖然抄襲是有的,他們一般都是買了版權了的。
好音樂一起分享啊,據現在來看,大多數翻唱曲目都是日本80.90年代的歌曲(雖然現在也有翻唱的,但是少了)那時候日本出了很多很有名的歌曲,傳唱度高了,當然會翻唱,翻唱也是一種好事情啊,歌詞改得更貼近國人,翻唱也算是一種傳播音樂的好方式。
我覺得我們國家的音樂人也有很多自己創作的啊,也創作出了很多好歌,不是他們懶,而是他們發現了更好的音樂
其實日本也有翻唱我們中國的歌曲,如《甜蜜蜜》等,而且日本人也喜歡翻唱別人的歌
山下智久的《one of the million》就是翻唱的,而且這首歌被翻唱過了很多次了,
說實話吧,我覺得日本在音樂方面的確比中國強很多,而且他們很鼓勵創作,現在看看他們歌手唱的歌大部分都是自己寫的。這樣才能出好音樂
Ⅳ 為何當年香港樂壇,所有歌曲基本都是翻唱日本的
因為日語樂壇一直來是亞洲樂壇源的風向標那個時代的日語音樂出了許許多多的精品而中國樂壇普遍缺少創造力翻唱日語歌曲成了一種捷徑那時候信息傳播還沒那麼發達 大家都還以為是原創的呢
不僅僅是四大天王,很早的有鄧麗君,張國榮,鄺美雲,陳慧嫻,王菲,梅艷芳,鳳飛飛,徐小鳳,周華健,劉若英,任賢齊,等等等。都翻唱了日本的一些好聽的曲目。
紅日
容易受傷的女人
飄雪
千千闕歌
天上人間(王菲)
花心
雪之華
玉置浩二的很多歌(按30首算吧)
中島美雪的很多(50首吧,似乎還不止)
五輪真弓也有不少
德永英明的也有很多
F4的流星雨(平井堅)
後來
最初的夢想
很愛很愛你
嘻唰唰
天涯
傷心太平洋
月光
陪我看日出
紅蜻蜓
跟往事乾杯
容易受傷的女人
最初的夢想
小手牽大手
等等等,不打了,手都麻了。你去搜索一下,還會有大發現。
香港的創作水平,中國近代的音樂是在日本音樂的基礎上發展的。後來的音樂就算沒有翻唱抄襲,但是都間接的與日本音樂有關,因為我們就在日本藝術影響的這樣的大環境里。日本文化藝術是近代中國的基礎。你再看看近代的日本文學,你還會有更大發現。咱們文化中,有時會強調「紅色」。所以阻礙了某些東西的發展。
Ⅵ 台灣翻唱日本的歌曲給錢嗎
早期的不知道,因為台灣翻唱抄襲很多,那時候網路不發達,很多人都不知道,那時候大陸沒開放,後期的肯定給錢的,版權的
Ⅶ 張學友劉德華等翻唱很多日本的歌曲,他們是不是都給版權費給日本的作曲人
張學友來和劉德華都是有源公司的,他們的翻唱行為,都是需要經過相應權利人授權並支付費用的, 不過這些都由其所在的唱片公司代為處理了。
SHE演唱的歐美歌曲版權大多屬於歐美唱片公司所有,因此SHE所在的華研唱片只要和相關唱片公司聯系許可事宜即可。
Ⅷ 翻唱中島美雪的歌給版權費了么
一般來說,如果只是非營利性的翻唱並不涉及版權問題,不用給版權費的,但如果是用於制內作發行等等商業行為容那肯定是不行的,中島美雪大部分作品的版權屬於日本波麗佳唱片公司,必須要取得波麗佳公司和中島美雪本人同意才行。
Ⅸ 中國翻唱日本那麼多歌曲給版權費了嗎
基本上都給了的,香港樂壇鼎盛時期很多著名歌手都是翻唱的日本曲,但是不代表沒給版權費。日本的作曲家如中島美雪等都給中國樂壇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方向。
Ⅹ 為什麼好多港台歌曲都是翻唱日本的歌曲,比如中島美雪的歌吖,等等···
因為其實香港沒有什麼翻唱,主要是台灣原本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和日本親近,況且日本歌曲確實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