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著作權法不保護的對象都有哪些
著作權法不保護的對象,著作權法是保護該作品的作者對其享有的與該著作權有關的權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會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那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相關規定,那麼著作權法不保護的對象都有哪些?著作權法不保護的對象著作權法不保護的對象:一、關於法律、法規和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也是作品,其作者,即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制定者,也享有著作權中的人身權等權利,即署名權、修改權、發表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但著作權人的用益權不受法律保護。二、關於時事新聞這里的關鍵在於要區分時事新聞和時事新聞作品。時事新聞作為一種事實,是不為著作權法所調整的。但作者根據時事新聞所創作的時事新聞作品則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三、關於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歷法所揭示的日期、節氣、節日等內容是不為著作權法所調整的,但人們根據歷法所繪制的掛歷、台歷、日歷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數表中的通用數表,如元素周期率、函數表、對數表是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
② 如何理解著作權法保護作品的表達形式而不是思想
作品中的思想是被來表源達,而不是創造。這意味著思想是先行存在的,公共的,抽象的。但任何思想要被傳播,都需要語言和符號來進行。那麼語言符號的特定排列,結構,即形式。形式是作者所選擇的,是具有智力勞動包含其中的,包括邏輯關系,論證方式,語法結構,用字用詞,是一種具體化。
那麼,勾股定律是思想,誰都可以用,但勾股定律的證明方式有好多種,而每種具體的證明方法是有著作權的。
但是對僅具有唯一表達形式的思想則不予保護,因為此時思想與形式同質化了。
綜上,思想和表達形式是抽象和具體的關系,在實務中根本找不到明晰界線,原告主張侵權作品表達形式雷同,被告認為雷同的是思想。。。。往往是使用作品近似度來判斷。
思想無法創造,只能被表達或者發現。創造的永遠只是形式,就好像工業技術只能創造產品,卻不能生產科學原理
③ 著作權法保護哪些作品不保護哪些作品
著作權法保護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內等作品。著作權法保容護哪些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著作權法保護。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著作權法保護。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權法保護。著作權法不適用於(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二)時事新聞;(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④ 為什麼著作權法不保護作者的思想
按照抄著作權法的原理襲和傳統以及各國一般的著作權立法和實踐,作品獨創性要求,僅限於作品的表達,而不及於作品的思想內容,此即各國廣泛接受的思想和表達二分法原則,也是確定著作權保護范圍的一項基本原則。
換言之,即著作權的保護只涉及思想的表達,而不保護思想本身。這一原則的確立是著作權制度發展中的重要成果之一。思想和表達區分的重要意義在於解決了作品獨創性的外延,從而為限定著作權的保護范圍奠定了基礎。因此,著作權法中所指的作品,其內涵較之於語言學中的作品要窄的多,僅指不同形式的對思想的表達。
思想與表達二分法體現了著作權法律制度對作者利益和其他創作人以及公共利益之間的一種平衡,其宗旨在於降低創作成本,形成一種合理的創作激勵機制,從而促進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教材上就有關於這樣的表達。
⑤ 為什麼說著作權只保護作品思想的表達方式,而不保護思想本身
我最近才學完知識產權法~你們學校採用的是鄭成思的觀點?……這個觀點貌似有局限性誒~這種觀點不能解釋兩個問題:1)國際上普遍把沒有使用作品的表達形式但卻利用了他人作品部分內容的行為視為侵犯版權的行為;2)尼伯爾公約和我國著作權法第33條都規定,對作品內容的修改應經作者同意……
⑥ 著作權只保護作品的形式不保護作品的內容對不對
保護內容,這個題目可能是故意這么問混淆概念。原意應該是著作權只保護作品的表達而不保護思想。打比方,一個詩人作了一首詩,有二十個字,詩意可能含有各種意境各種內容,但是不好意思,著作權只保護這二十個字。
⑦ "在著作權領域,著作權法只保護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形式,而不保護思想和情感本身。"這句話什麼意思
按照著作權法的原理和傳統以及各國一般的著作權立法和實踐,作品獨創性版要求,僅限於作品的表達,權而不及於作品的思想內容,此即各國廣泛接受的思想和表達二分法原則,也是確定著作權保護范圍的一項基本原則。 換言之,即著作權的保護只涉及思想的表達,而不保護思想本身。這一原則的確立是著作權制度發展中的重要成果之一。思想和表達區分的重要意義在於解決了作品獨創性的外延,從而為限定著作權的保護范圍奠定了基礎。因此,著作權法中所指的作品,其內涵較之於語言學中的作品要窄的多,僅指不同形式的對思想的表達。 思想與表達二分法體現了著作權法律制度對作者利益和其他創作人以及公共利益之間的一種平衡,其宗旨在於降低創作成本,形成一種合理的創作激勵機制,從而促進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教材上就有關於這樣的表達。
⑧ 著作權為什麼只保護表達不保護思想
思想是沒法保護的,因為思想是無形的,而且從法律實務來講,舉證是很困難的事情,因此用一定的形式把你的思想表達出來,保護這個形式是比較好舉證的事情。
⑨ 著作權保護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有哪些
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作品的作者卻不一定是享有著作權的人,有可能是法人或其它組織。下面來看看著作權保護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有哪些?著作權保護對象和不受保護對象有哪些著作權是指作者及其他權利人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總稱。著作權的保護主要包括著作權的基本原則、著作權的主體保護、著作權保護的客體、著作權保護的內容、著作權保護的期限以及侵權的相關法律責任。著作權受保護對象(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著作權不受保護對象一、不具備作品實質條件,主要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二、為保護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不適宜以著作權法保護(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二)時事新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單純事實消息。)著作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未經著作權人同意,擅自使用、照抄、仿冒作品等行為,根據情節的嚴重程度,都將受到法律的懲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著作權保護是有法律期限的,一旦期滿,作品就會進入公有領域。
⑩ 我想知道著作權法關於不保護作品思想和功能的具體內容和出處特別是法律上的規定,謝謝啦,很急!!
按照著作權法的原理和傳統以及各國一般的著作權立法和實踐,作品獨創內性要求,僅限於容作品的表達,而不及於作品的思想內容,此即各國廣泛接受的思想和表達二分法原則,也是確定著作權保護范圍的一項基本原則。
換言之,即著作權的保護只涉及思想的表達,而不保護思想本身。這一原則的確立是著作權制度發展中的重要成果之一。思想和表達區分的重要意義在於解決了作品獨創性的外延,從而為限定著作權的保護范圍奠定了基礎。因此,著作權法中所指的作品,其內涵較之於語言學中的作品要窄的多,僅指不同形式的對思想的表達。
思想與表達二分法體現了著作權法律制度對作者利益和其他創作人以及公共利益之間的一種平衡,其宗旨在於降低創作成本,形成一種合理的創作激勵機制,從而促進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教材上就有關於這樣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