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物權的優先效力並舉例說明.
答:物權的優先效力,亦稱為物權的優先權。其基本含義是指同一標的物上有數個相互矛盾、沖突的權利並存時,具有較強效力的權利排斥具有較弱效力的權利的實現。考察先後成立的物權之間及物權與債權之間的關系,物權的這種優先效力都是存在的。 1.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 這種優先效力,是以物權成立時間的先後確定物權效力的差異。一般說來,兩個在性質上不能共存的物權不能同時存在於一個物上,故而後發生的物權根本不能成立。例如在某人享有所有權的物上,不得再同時成立其他人的所有權。如果物權在性質上可以並存,則後發生的物權僅於不妨礙先發生的物權的范圍內得以成立。在這種情況下,先發生的物權優先於後發生的物權。例如在同一物上設立數個抵押權,先發生的抵押權優於後發生的抵押權。再如抵押權設立後再設立地上權時,地上權因抵押權的實行而消滅;但於地上權設立後再設立抵押權時,抵押權的實行不能使地上權消滅。物權相互之間以成立時間的先後確定其效力的強弱,本質上是對現存的、既得的物之支配權的保護。因為任何人都必須尊重物權人對於其物的支配范圍,不得干涉物權的行使。這也包括在同一標的物上,後成立的物權只有在不侵入、不幹涉先成立的物權的支配范圍的條件下才能得以成立;否則,成立時間在後的物權根本就不能成立。2.物權對於債權的優先效力。在同一標的物上物權與債權並存時,物權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在同一標的物上,既有物權又有債權時,物權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例如甲同意將10噸水泥出賣給乙,乙就取得了請求甲交付該10噸水泥的債權。後來甲又將這10噸水泥出賣給丙,並交付給丙,丙就取得了已交付的10噸水泥的所有權,而乙只能請求甲承擔債務不履行的責任。再如甲將其房屋借給乙使用,又為丙設定了典權;此時丙的典權優先,他可以優先於乙對房屋進行使用、收益。這是因為物權是直接支配物的權利;而債權的實現則要依靠債務人的行為,債權人不能對物進行直接支配。基於兩者在性質上的不同,物權具有這種優先效力。但是這只是一般原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也有極少數的例外。例如,不動產租賃使用權在民法上屬於債權,如甲將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給乙,以後又將該房屋出賣給丙,丙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後,乙仍然可以對丙主張其租賃使用權。這在學理上稱為「買賣不破除租賃」。此外,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解釋》)第65條的規定,抵押人將已經出租的財產抵押的,抵押權實現後,租賃合同在有效期內對抵押物的受讓人繼續有效。 (2)在債權人依破產程序或強制執行程序行使其債權時,作為債務人財產的物上存在他人的物權時,該物權優先於一般債權人的債權。例如,在債務人的財產上設有擔保物權的,擔保物權人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此為別除權;在破產時,非為債務人所有之物,所有人有取回該物的權利,此為取回權。例如,出賣人已將出賣物發送,買受人尚未收到,也沒有付清全部價款而宣告破產時,出賣人可以解除買賣合同,並取回其標的物。
『貳』 關於轉質權有哪些規定
轉質依其是否經出質人同意,分為責任轉質和承諾轉質兩種。
《擔保法》對轉內質未作規定。
《擔保法解釋容》規定了承諾轉質。《擔保法解釋》第94條:「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為擔保自己的債務,經出質人同意,以其所佔有的質物為第三人設定質權的,應當在原質權所擔保的債權范圍之內,超過的部分不具有優先受償的效力。轉質權的效力優於原質權。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為擔保自己的債務,在其所佔有的質物上為第三人設定質權的無效。質權人對因轉質而發生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物權法》規定了責任轉質。《物權法》第217條:「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向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
『叄』 請舉出轉質權的例子,並說出它的好處,是怎樣擔保自己或者他人債務的
甲向乙借了10萬塊錢,把他的汽車質押給乙,結果還錢期到了,甲還不起了,那麼乙就可以以甲的汽車折價或拍賣、變賣的價款優先受償
『肆』 關於動產物權變動的案例
正確。
1,借用合同合法;
2,質權合格, 是擔保的一種方式,指債權人與債務回人答或債務人提供的第三人以協商訂立書面合同的方式,移轉債務人或者債務人提供的第三人的動產或權利的佔有,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該財產價款優先受償。也叫「質押」。
質權特徵
作為擔保物權的一種,質權也具有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和物上請求權。質權獨有的特徵是:
(1)質權的標的物只能是動產和權利,而不能是不動產。
(2)質權是以債務人佔有質物為要件的擔保物權。質權以出質人移交質押的財產佔有為成立要件,也以債權人佔有質押財產為存續要件,質權人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後,以其質權對抗第三人,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質權為於債務人或第三人交付的財產上設定的擔保物權。
『伍』 請例舉出民法物權中提到的 質權、留置權將其概念轉換為生活當中的實例。
質權:A向來B借錢,自B擔心A不還,A說;」我這輛小轎車還值點錢,開到你家。如果我不換錢,你就把這輛車賣了「A就把車開到B家,B借一筆錢給A。
留置權:C家裡電視機壞了,送到維修店維修,電視機修好了叫C來取。C沒有錢支付給維修店,店裡留置著電視,C不給錢,就不把電視交給C。
『陸』 是關於物權法的案例分析,麻煩把相關的法律條款和相關依據寫出來,越詳細越好。
此案例中乙經原所有人甲同意借用甲的山牆搭建房屋且一直使用,乙享有回使用權或說享有用益物權,答在房屋產權發生轉移後即丙擁有此房產後,丙是無權要求乙拆除房屋的,但丙作為所有權人是可以要求乙支付合理的使用費用的,在乙的房屋倒塌或重建時丙可以主張權利不讓乙繼續使用其山牆。
『柒』 私自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損壞怎麼辦
對於轉質,舉例來講一下,甲因為資金短缺向乙借款,乙要求甲拿出自己的汽車交給自己佔有作為擔保,雙方簽訂合同並且甲將汽車交給了乙保管,乙後來在未經過甲的同意就將車轉質給了丙,那麼當汽車毀損時,甲應該怎麼辦呢?對於此,《物權法》第217條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轉質,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向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據此,在未經過出質人的同意下債權人就將質押財產轉質給其他人造成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情況發生時,出質人可以要求債權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捌』 有關物權方面的案例分析
1 這屬於相鄰關系糾紛.
2 乙要求甲拆除封堵的木門是合理的.
3 甲要求乙拆除陽台的要求合理
4乙要求甲拆除陽台的要求合理
依據: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相鄰關系糾紛,應當本著,方便生活,有利生產的原則.
『玖』 誰有物權法的經典案例多多益善!!!拜託了各位 謝謝
李某與陳某是一對年輕夫妻,想要買一套房子。這 時正好某房產商推出一個樓盤,其中推介,如具有教師 資格證書,可獲得九五折優惠。因為陳某的母親王某是 教師,於是他們拿了王某的教師證以王某的名義購得了 一套房子,並在房地產證上以王某的名義登記。後來李 某與陳某鬧離婚,要分割財產。這時岳母王某出來主張 房子是她的,並有房地產證書為證。於是李某拿出購房 時銀行付款的單證,以及多年來居住該房子的事實主張 該房子實際上是屬於李某的。設:如果在訴訟期間,王 某將房子賣給袁某,並辦理了房產登記手續,該房子的 所有權該歸誰?李某有什麼辦法去防範呢? 若以《物權法》為依據,不動產所有權的物權行為以登記為轉移要件,因此經過合法登記的不動產所有權歸「記載於登記簿」(法定)的所有人所有。因此王某是合法的權利人。如果陳某和李某或房產公司主張原來的購房合同無效並確實經仲裁或訴訟確認合同無效,這時如果能確實證明王某並無購房意思表示也未出錢購買,可以認定該房產為陳某和王某所有。 在訴訟未結束前,該房產是有爭議的財產,但並未涉及「無權處分」的問題,因為在表面上,王某仍舊是合法的房屋所有權人,因此其轉讓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袁某合法取得房屋所有權。袁某不存在「善意」「惡意」之分,因為袁某就算是盡到了善良注意義務,房產證上載明的所有權人仍舊是王某,袁某無義務去了解房產的具體出資人是何人,因此袁某隻要是以合理價格購買的,而且辦理了登記手續,他就可以取得房屋的產權。 所謂的「防範方法」,如果擔心房屋受到轉讓或者損毀,訴前和訴中利害關系人可請求法院對該房產予以財產保全。在交納與房產價值相適應的擔保後,法院可以對該房產查封,避免無謂的物權變動 原告:甲(承租人) 被告:某供銷合作社 第三人:乙 (一)案情 原告、被告訟爭房屋坐落在秦嶼鎮康湖街279號。該房屋為木質結構,前後樓上樓下各2間,中間隔一天井。該房屋原屬第三人祖輩所有。1956年公私合營時第三人將該房前截店屋分為上、下兩間,後折價入股歸被告所有,後截上、下兩間仍屬第三人所有。出入均由前截店屋右側通行。天井、走廊、樓梯為雙方共有。 1985年5月31日,該店屋上、下兩間由原告承租使用至今。2003年7月10日,被告將該店屋上、下兩間出賣給第三人,雙方引起糾紛。原告於2008 年10月24日訴至福鼎縣人民法院,請求確認雙方房屋買賣關系無效,保護其房屋優先購買權。 (二)對本案的不同觀點 某縣人民法院認為:訟爭屋為原告承租,但該店屋與後截天井、走廊、樓梯及第三人的房屋連成一體。該店屋系屬康湖街279號房屋整體結構中的一部分,且該房屋天井、走廊、樓梯為被告與第三人共有,同時該店屋右側系第三人出入的必經之路,第三人對該店屋享有優先購買權,其與被告簽訂的店屋買賣關系有效,原告基於租賃關系的優先權不能對抗第三人的優先購買權。原告所訴無理,不予支持。 某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店屋與第三人房屋雖然連為一體,但雙方產權界限明確,第三人對被上訴人前截店屋沒有共有權。現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出賣該店屋,第三人沒有優先購買權,其與被上訴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無效。上訴人系該店屋承租戶,依法享有優先購買權。現其主張優先購買該屋應予支持。 請結合物權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分析本案存在的法律關系及法律適用,並說明理由,分析一下對於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及承租人優先購買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分別應如何保護。 本人同意某縣人民法院的觀點。理由是:1、承租是債權而共有是物權,不多說物權優於債權;顯然《民法通則》第78條規定優先權優於債權優先權。2、從物的整體性上考慮乙購買後更有利於發揮物的有用性,若甲購買在實際生活中很可能與乙因通道發生沖突,從相鄰關系的本質出發賣給乙比甲更好。3、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更適合樓房,對此案不太實用。4、民法的精髓是合理、具體解決現實問題而不是生搬硬套法條,根據本案、縣人民法院的觀點更具合法、合理性。
『拾』 質權 轉質 未經同意 效力
根據物權法212條之規定,質權自出質人交付質押財產時設立。所以,質押合同自成立時就有效;質權自交付質物時生效。無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相區分。
根據物權法217條之規定,未經同意的轉質同樣有效,但是質權人對因轉質而生的損害負賠償責任。這就是所謂責任轉質。注意新法與舊法之間的銜接問題。
適用善意取得。根據擔保法解釋84條之規定,若轉質權人行使了權利,因此造成的損失,由質權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