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抵押權人有權收取房租嗎
我國擔保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由抵押物分離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抵押權人未將扣押抵押物的事實通知應當清償法定孳息的義務人的,抵押權的效力不及於該孳息。」因此,抵押物被扣押後抵押權人應當將抵押物被扣押的情況通知抵押物法定孽息的清償義務人。抵押物法定孽息的清償義務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不得再向抵押人清償抵押物的法定孽息,而應當向抵押權人清償。如抵押權人不為此通知,法定孽息清償義務人向抵押人所為之清償有效,抵押權人不得再要求清償。這就是說,如王某已為此通知,承租人自接到通知之日起,應當向抵押權人清償,那麼你就喪失了收取租金的權利。如王某未為此通知,承租人將房屋租金繼續交給你是對的,此時,王某也不得再要求清償。
2. 抵押權的孳息如何收取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致使抵押財產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抵押權的效力及於抵押財產的孳息,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該抵押財產的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例如,甲將已出租的房屋作為貸款擔保抵押給乙,債務履行期間,甲仍有權收取該房屋的租金,但債務履行期滿,甲沒有履行債務,乙為行使抵押權請求人民法院將該房屋扣押的,此時,收取房租的權利就不再由抵押人甲行使,而應由抵押權人乙行使。
需要說明的是,抵押權的效力及於抵押財產的孳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必須是抵押財產被扣押後,抵押權人才能收取其孳息;(二)抵押財產被扣押後,抵押權人已經通知應當給付法定孳息的義務人。因為法定孳息如租金的取得,取決於義務人的給付行為,通常情況下義務人負有向抵押人給付孳息的義務,如果抵押權人未將扣押事實通知義務人,義務人就無法將孳息交付給抵押權人,抵押權的效力也就無法及於該孳息。
由於收取孳息可能要付出一些費用,如收取果實的勞務費,這些費用應當首先得到滿足,也就是說,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再用於清償抵押權人的債權。
3. 有關抵押權人在法院扣押後的孳息收取權問題
按實際情況,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回押答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由抵押物分離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抵押權人未將扣押抵押物的事實通知應當清償法定孳息的義務人的,抵押權的效力不及於該孳息。前款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四十七條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由抵押物分離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抵押權人未將扣押抵押物的事實通知應當清償法定孳息的義務人的,抵押權的效力不及於該孳息。
前款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4. 抵押權人處分抵押物須要怎樣的法律程序
如果抵押權人違法處理的,應當認定無效,恢復原狀。同時,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
一、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抵押權人有權處分抵押的房地產:
(一)債務履行期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債務人又未能與抵押權人達成延期履行協議的;
(二)抵押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而無人代為履行到期債務的;或者抵押人的合法繼承人、受遺贈人拒絕履行到期債務的;
(三)抵押人被依法宣告解散或者破產的;
(四)抵押人違反本辦法的有關規定,擅自處分抵押房地產的;
(五)抵押合同約定的其它情況。
二、有上述情況之一的,經抵押當事人協商可以通過拍賣等合法方式處分抵押房地產。協議不成的,抵押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抵押權人處分抵押房地產時,應當事先書面通知抵押人;抵押房地產為共有或者出租的,還應當同時書面通知共有人或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共有人或承租人依法享有優先購買權。
同一房地產設定兩個以上抵押權時,以抵押登記的先後順序受償。
處分抵押房地產時,可以依法將土地上新增的房屋與抵押財產一同處分,但對處分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權人無權優先受償。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設定的房地產抵押進行處分時,應當從處分所得的價款中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款額後,抵押權人方可優先受償。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5. 抵押權收取孳息的問題!!!!!!!!!!
乙可以繼續租用
物權法第197條 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經出租的,原租賃關系不受抵押權的影響 就是所謂的抵押不破租賃
對於錢已經付過的話 丙的孳息可以像甲主張應得的那部分
抵押物的拍賣由法院委託拍賣行行使 乙不能自行變賣
6. 抵押物在抵押期間產生孳息歸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物權法》第116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版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權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而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擔保法》第47條規定:抵押物於人民法院依法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由抵押物分離的孳息。
後法優於前法,而且《擔保法》設定了必須是法院扣押的前提,所以作為天然孳息的小牛應該屬於所有權人甲,但是乙為生產小牛付出的合理費用甲應該予以支付,否則乙有留置權。
7. 法律關於抵押物的茲息歸屬問題有哪些規定呢
孳息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指,依自然規律由抵押物產生的孳息,如專果樹結出的果實,牲屬畜生出的幼犢等。法定孳息是指,依法律規定由抵押物產生的孳息,如存、貸款的利息、財產出租收取的租金等。
在抵押期間,抵押物由抵押人佔有,抵押物分離的孳息由抵押人收取。債務履行期屆滿,因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致使抵押物被法院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債權人有權收取由抵押物分離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由於法定孳息過去一直由抵押人收取,所以在改為由抵押權人收取時,抵押權人應當將改為抵押權人收取的事實通知應當繳納法定孳息的義務人,抵押權人沒有通知應當繳納法定孳息的義務人的,抵押權的效力不及於該法定孳息。也就是說,繳納法定孳息的義務人仍繼續將法定孳息交給抵押人的有效,不得作為抵押擔保的財產。
債權人收取的孳息,按以下順序清償:
1.收取孳息的費用;
2.主債權的利息;
3.主債權。
8. 抵押權人對抵押物有所有權和處分權嗎
抵押權人對抵押物只有他項權(抵押權),沒有所有權和處置權。
抵押權人在債務人不執行還款義務的情況下,可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對抵押物強制執行或變賣。
9. 質權人有權收取孳息,該孳息是否應納入質押財產的
質權人只是可以收取孳息,以待債務人不能履行約定義務時可以就孳息優先受償;但質權人並不能直接取得孳息的所有權,孳息的所有權仍舊屬於出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