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酷派知識產權官

酷派知識產權官

發布時間:2021-07-22 21:13:53

㈠ 我離「首席知識產權官」還有多遠

知識產權的巨大價值不再是秘密,特別是專利。近十幾年來,企業的知識產權價值發生了巨大的轉型。過去一般將專利看作是專利持有者的排他的法律權利,這種權利在兩種方法上行使:一是將競爭對手排除出專利技術保護的相關市場,二是對進入相關市場的競爭對手收取相當數量的許可費,以此來排除或消弱競爭。實踐證明,雖然專利的價值直接與他的排他權有關,但專利現在成為企業重要的商務資產,如不動產或公司股票一樣,可以通過各種方法直接現金化。這種變化影響到公司的知識產權管理權的劃分和機構的設置,在一些技術性的公司需求更是迫切。

大部分企業一直把知識產權作為法律權利,所以知識產權一直歸法律部管理,向公司的首席法務官、總法律顧問、知識產權法律部負責。知識產權部門的具體職能則是通過政府管理渠道申請、注冊和維持公司的專利、商標、著作權;同時,通過與員工和第三方簽訂保密協議和內部安全措施來保護商業秘密。但是,通過法律程序運營這些權利和在公司間的交易中商業化這些權利則經常被看作是法律部門的職責。由於法律部門一頭獨大存在管理困難,一些公司慢慢地將知識產權管理的部分職能,從法律部門轉移出來,轉移到研發部門。但管理權的分散問題又出現了。

當知識產權進化到一種資產類型時,知識產權部門與別的部門的交流合作跨越了研發,商務拓展、戰略規劃、公司融資、政府關系等,不斷擴張。在這中狀況下,如果知識產權仍然被鎖在公司法務部門架構的籠子里,知識產權價值的發揮就不容樂觀。如果負責知識產權部門的人直接通過首席法務官或首席技術官向決策高層匯報存在缺陷,因為信息要先通過他們的過濾,而首席法務官更多考慮風險控制,而首席技術官更多考慮產品研發,這樣就知識產權和其它部門的互動就不能形成。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知識產權作為一項策略性商務資產來管理。首席知識產權官是企業從知識產權成本中心向知識產權利潤中心轉變時期理想的設計。知識產權中心化管理的核心成功原因是有效管理與知識產權利潤有關的各部門關系,管理利潤流。首席知識產權官提供企業有效應對快速改變知識產權領土環境的能力,像專利改革、知識產權相關商務模式對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大的吸引力。

在這種情況下,管理的變革成為必須。隨著知識產權在企業運作中重要性的增加,很多大型傳統企業也都設置相當於首席知識產權官的職位,名稱包括首席知識產權顧問、首席專利顧問、知識產權主管、主管知識產權的副董事長或執行董事。很多以知識產權立足的創業企業,一些專業的專利許可企業設置了首席知識產權官的位置。

如果首席執行官是CEO,首席技術官是CTO,首席財務官是CFO,那首席知識產權官就應該是CIPO。

(一)管理架構設計

設置首席知識產權官,首先要明確首席知識產權官在管理機構表上的位置,如向誰匯報?誰向他匯報?等等。首席知識產權官的位置高低由知識產權在企業運作中的重要性決定。一般來講,首席知識產權執行官應該向企業的決策者(董事長、CEO)或決策層(董事會)直接匯報。首席知識產權執行官可以下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其下可以配備相關法務人員、專利管理師、知識產權許可人員、商務合作人員等。

首席知識產權官在企業運作重的責任包括: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合同管理、知識產權資產管理和貨幣化、知識產權訴訟、企業知識產權報告等。

與首席知識產權官相關的部門包括:首席法律官(CLO)、首席技術官、首席財務官、首席營銷官、首席執行官、首席運營官等。首席技術官在專利布局、研發項目管理、知識產權運用支持、知識產權保護,策略性知識產權計劃等方面與首席知識產權官有相當的交叉和配合。

首席法律官與首席知識產權官的合作主要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例如在侵權分析和訴訟管理方面。首席營銷官需要制定和實施企業的品牌戰略,開展專利信息的披露和宣傳等,離不開首席知識產權官的合作。

首席財務官主管企業的財務運作,知識產權預算,知識產權資產運作、知識產權貨幣化、專利收購、利潤預測、知識產權相關金融報告、稅務計劃等多離不開他的支持。首席運營官對企業的戰略運營負責,並購和聯盟、合資和戰略聯盟、關鍵的知識產權許可項目等重大的決策由他們作出,首席知識產權官在這些方面需要他們的支持。

首席執行官的工作每個企業都不同,取決於企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成熟度、知識產權運營規模、業知識產權管理文化、企業的利潤模式(產品企業還是服務企業或者知識產權許可企業)等。另外,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習慣,每個產業的知識產權管理都不相同。

在業務分配上,爭議較多的是知識產權訴訟。是不是由首席知識產權單獨負責或者主要負責,還是與法務部共同負責?是不是首席知識產權官不介入知識產權訴訟?這些都要在職位設定時考慮清楚。另外,由於商標及著作權與專利、技術秘密區別較大,是不是將商標與著作權完全交給法務部門負責,首席知識產權官負責技術性的知識產權如專利和技術秘密,這也是個問題。

首席知識產權官必須有足夠的資源。只有提供了足夠的資源和需要的員工後,首席知識產權官才能對知識產權進行三百六十度的計劃和管理。他不能利用別的同僚的員工和資源來工作,新的團隊集中在知識產權有關焦點。會有人批評說這樣就無疑增加了更多的機構和不必要的管理層。這樣的觀點是沒有理解和發現知識產權經過精細管理後發揮出的巨大經濟潛力。很多員工會從法務部、研發部、商務拓展、財務部等部門抽調。開始時會造成公司內部的混戰,但最後受益的還是這些部門。

(二)完美的首席知識產權官

首席知識產權官需要對知識產權有360的檢測管理,這樣才能挖掘最大的價值,減少風險。這樣,完美的首席知識產權官應該具備很多經驗和技巧。鑒別一個人能不能勝任首席知識產權官的位置,關鍵是看是否具備以下能力;

第一個技能是對公司的知識產權資產和知識產權相關風險有牢固的掌握。

這要求候選人對知識產權法律有全面的把握,還要有對企業運營相關法律環境有足夠的法律經驗,對本公司市場相關國家知識產權法有相當的了解。這些知識必須包括三個法律分支:專利、著作權、商標和商業秘密保護;知識產權相關商務交易,包括但不限於許可、實施;法庭和行政機構如美國的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糾紛解決規則。

第二個技能是對近期和遠期的公司戰略目標以及現在的商務運營有很好的理解。

這些商務目標和運營知識使首席知識產權官可以高效描繪知識產權機會,最小化知識產權風險。

第三種技能是對公司所有技術領域和商務市場的了解。

這種了解必須達到了解技術和市場的麻煩的程度,這些煩惱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經營目標和商業模式。

第四種技能是商業經驗和流程,包括很高的談判技巧、預算和融資經驗、強大的管理能力。

首席知識產權官必須是團隊建設者,能夠有效地招聘、培養團隊成員。

第五個技能是很高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技巧以及很強的個人情緒控制能力。

首席技術官必須能夠清楚簡潔地將知識產權計劃和實施向首席執行官、同僚、董事會、股東、評論分析家、媒體溝通。必須是好的團隊首領,可以與他人合作、得到大家的支持。只有得到各總字頭高官的合作他的工作才能有效力。

第六個技能是領導能力和洞測力。

他必須被信任和尊敬。他需要很多部門的合作,如果缺少信任他們工作會很難開展。他要與很多直接接觸知識產權的高層互動,這些同僚應被說服他勝任這個工作,而不僅僅只會制定計劃和日程。很多首席知識產權官退位是因為同僚認定他們不能執行制定的計劃。

可見,首席知識產權官的職務設定是知識產權、技術和商務的交集,需要知識產權法律、政策和實踐方面的工作知識,必須達到知識產權律師的法律水平,且對相關的技術、市場和產業了解,在談判和合同管理、發明流程、無形資產評估有實踐經驗。

在個人素質方面,首席知識產權管需要有企業家的本能,必須是執行能力強的以結果為導向的管理者、高效的交流者和促成意見一致的人調節和諧關系的人、跨領域的領導者、可信任的知識產權顧問。

首席知識產權官哪裡來?很多來自知識產權顧問,其它來自於公司商務發展,技術轉讓或許可部門,有的是原來的高層政府官員,他們一直從事知識產權工作,加上政府、商務或學術服務的經驗。

(三)首席知識產權官的職責

1、公司發展-並購

並購傳統上由公司商務拓展與外部金融和法律顧問領導。知識產權部分經常在最後階段考慮,但知識產權風險成為障礙時,知識產權顧問才被帶進來,問他是否有知識產權風險,一般是指第三方侵權主張的現實和潛在風險,因為這非常重要,可以使交易失敗。

這種常用的方法非常不樂觀,因為幾乎全部集中在第三方知識產權風險上,而不是分析和評估目標公司的知識產權作為決定因素是否值得交易、以及用那種方法合適,是合並、股票購買或者是資產購買,更重要的是對價格的考慮。

首席知識產權官可以矯正這種不效率的方法,從知識產權角度考慮並購機會,評估戰略貼合度、競爭優勢、並購時機、成本和價值等。如果首席執行官成為並購團隊的一員,在每一個流程階段管理知識產權方面的交易,知識產權問題就不會耽誤到最後。知識產權就會從一開始成為一個基礎的考慮的焦點,成為支持交易和談判的工具。

首席知識產權官能夠在公司並購、公司剝離、共同開發和戰略聯盟方面增加公司價值。將知識產權進位到「總」字層,知識產權就會在並購戰略的形成以及所有重要的前期階段被考慮。

2、研發、戰略計劃、標准

一個有效的研發計劃可以產生競爭優勢,使公司產生先發優勢。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可以產生新的競爭優勢。在傳統的公司研發模式下,知識產權是從研發之樹上自然成熟的果實。在知識產權指引的公司,知識產權部門有義務搖動這樹,保證採收到更多的果實。但這些狀態下,知識產權只是研發的副產品。

最先進的是被指引的發明模式。這種模式包括發現未來技術研究路上的阻塞點和路障,然後組織內部和第三方顧問等研發資源,集中解決這些問題,然後申請較寬的專利保護范圍,在其它競爭對手生產之前布局好專利。這樣,知識產權就會成為驅動器而不是副產品。知識產權和研發部的互動是成功的關鍵,只有將知識產權人員提升到「總」,這種交流和合作才能完成。

策略性知識產權計劃需要對公司運營的專利領域有細致的了解,同時了解第三方的相關專利,這是戰略規劃的基礎。首席知識產權官可以繪制一個准確的相關專利地圖。這在美國尤其重要,因為故意侵權對公司可以產生可怕的危險。

這樣就需要獲得研發、商務開發、戰略規劃的最新信息,以保持專利地圖跟上發展。需要使用復雜的計算機工具實現及時和深入的專利地形評估信息,用來評估新產品、新服務、市場,並購機會、專利訴訟。

在與標准制定組織聯系中,也需要首席知識產權官與首席技術官配合。對很多出現的新技術,標準是商業成功的驅動器,所以一個發明者社團可以啟動一個新市場。從差的方面講,含有自己專利的標准可以成為競爭對手的阻礙物或收費站;從長遠看,參與標准制定組織活動在很多行業是公司成長的必要條件。首席知識產權官要做到介入活動,決定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讓公司的專利隸屬於標准組織的許可責任,相關的潛在的反壟斷和專利濫用方面的風險必須由知識產權官仔細考慮。

3、法律維權

在大部分公司,知識產權保護職能設在法務部下,知識產權的負責人直接向首席法務官、總法律顧問、法務副總報告。概念上說,新設立的首席知識產權官在層級上與他們相同,於是知識產權方面的責任分配就成為問題,特別是在知識產權訴訟方面。

兩個部門負責人密切配合是肯定的,但那一個有最終的決定權?每個公司情況都不一樣。公司的大小、公司的文化、技術復雜度、首席知識產權官的法律經驗等都很重要,還有個人的能力。

有人認為應該將知識產權訴訟的權力交給首席知識產權官,因為知識產權許可,特別是以訴訟為背景的知識產權許可,訴訟成為不可或缺的因素。特別是在許可談判的開始,需要這種相互影響的責任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保留在總法務官的理由是知識產權是法律風險的一個重要源頭,管理法律風險在法律部的責任。

4、公共政策、政府事宜

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都與政府有相當的關系。比如在美國,近年來強大的市場力量集結起來推動專利法改革,知識產權機構這幾年可能面臨很大的改變。這些改變會在最高法院與聯邦巡迴法院之間、股民和強大的議會游說團體之間引起學術沖突。

在中國,國家的知識產權戰略正在實施,各種獎勵性政策不斷推出,首席知識產權官這方面的工作不容忽視。

5、稅務規劃

知識產權與稅務有很大牽連,特別是如果公司業務遍布全球時。仔細規劃知識產權權屬和跨國知識產權許可協議可以產生很大的稅務利益和節約。在美國,通過將公司的知識產權由一個設在知識產權低稅州的獨立公司控制會有很大的收稅節約。

(四)首席知識產權官設置障礙

在實際運營中,首席知識產權官的設立存在各種障礙。首先是要解決首席知識產權官與現有的首席技術官、首席法務官的職位沖突問題。新的職位的設立會影響原有職位的權力,沖突不可避免,協調能力尤其重要。在觀念上,傳統企業認為最小化知識產權風險的觀點經常優先於知識產權價值最大化觀點。

如果不能克服這一點,首席知識產權官將無所事事,圍著法務部轉,或者與首席法律官搶工作。另外,新的首席知識產權官的設定會增加機構復雜度,在高層管理增加另一個匯報渠道,是否必要要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實際需求,而不是追逐時髦。

在全球,對首席知識產權官存在實質的抵觸,特別是那些大型的機構成熟的公司。重要原因是其他「總」字頭的管理者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放棄的還有可能是利潤最大的部分,一些他們控制公司的部分,還是接到他們的人員和財政資源支配能力。這是對傳統的挑戰。公司和個人一樣總是安於現狀,不難理解產生新的高層職務的阻力。更多地抱怨集中在新職位有很多與法律有關的性質,認為將知識產權放在法務部對於控制訴訟風險更有利。

新進的技術公司和知識產權許可公司與此相反。他們了解知識產權對他們商業模式、未來成長的意義。這些新公司沒有僵化的官僚管理架構,傾向於將知識產權職能集中到一個人身上,這個人直接向首席執行官報告,經常帶著好幾頂管理帽子。對更小的公司,他們會把相關職能外包一個專家,這個專家實質上擔任好多家公司的首席知識產權官。
看下,能勝任不?能就缺個伯樂的距離,不能就真要差個一光年的距離。

㈡ 酷派稱公司所訴小米侵權專利部分有效,對此你怎麼看

沒什麼大驚小怪!只有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真正由這些知名企業通過官司傳播出來,並真正喚醒尊重知識產權的意識,中國的創新才能長久領先世界!

㈢ 酷派是不是中國第一個拿到4g網路專利

4G是第四代移動網路通信技術的總稱,裡面有很多很多技術,不能說整體是哪個公司的知識產權,就目前來講,美國一家名為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IDCC)持有的4G專利最多,其次,高通、三星、諾基亞、華為、中興都持有相當數量的4G技術方面的專利。
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中國移動和4G採用了4G LTE標准中的TD-LTE。
TD-LTE演示網理論峰值傳輸速率可以達到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TD-LTE是由中國主導的4G網路標准,技術成熟,具備了大規模推
廣的條件,目前已進入試用階段。到2014年,中國移動TD-LTE基站將達到35萬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TD-LTE 4G網路運營商。

㈣ 知識產權公司都用什麼CRM系統

知識產權公司來說,用滴答CRM應該是合適的,知識產權公司有他的弊端所在,滴答CRM恰好彌補了這些弊端,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滴答CRM能保障交接有序無遺漏,這一點是別的代替不了的。

㈤ 巨虧的酷派打起專利戰是新盈利方式還是正常糾紛

在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當下,危機感裹挾著這個行業里的玩家們,而曾名列「中華酷聯」國產手機第一梯隊的酷派集團被迫選擇了「盤活百億土地資源、猛攻美國手機市場」的求生之路。 在賈躍亭辭去酷派董事局主席職務並減持到不再是酷派單一大股東後,酷派的「去樂視化」能否讓公司改善業績?酷派在新局勢下有哪些戰略方向的調整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2018年1月初,酷派CEO蔣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酷派以後的戰略方向調整為人工智慧,而基於酷派擁有的上萬件專利,下一步也會對相關公司發起專利訴訟。 1月26日,酷派公告小米等四公司因涉嫌專利侵權,公司將其訴至深圳中院。對此,有觀點認為,「繼訴訟小米侵權之後,坐擁上萬項專利的酷派或將走上專利盈利之路」。而酷派方面告訴記者,「本次訴訟就是正常的專利糾紛。」 酷派打響專利訴訟第一槍 國產手機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動盪。根據1月26日Canalys發布的一份最新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首次出現年度總出貨量下滑。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為4.59億部,下降幅度為4%,尤其是第四季度下降幅度最為明顯,出貨量為1.13億部,下跌幅度達到了14%。 而作為一家老牌的手機廠商,酷派的境況令人唏噓不已。公開資料顯示,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創立於1993年4月,是酷派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子公司。宇龍通信2004年推出全球首款GSM雙卡智能手機酷派828,2005年推出全球首款CDMA/GSM雙模智能手機酷派858以及全球首款CDMA/GSM雙模雙待智能手機酷派728。發展至2012年,宇龍通信在保持國內3G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的同時,酷派也登上了全國整體智能手機市場排名第三的位置。 但近年來,酷派的日子並不好過。繼2016年巨虧42億港元後,酷派集團在2017年8月15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經營未有改善,仍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基於對集團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評估,集團截至2017年7月31日的營業收入約為27.16億港元,同比下滑約52%。 隨著「盤活百億土地資源+猛攻美國市場」的策略,酷派與幾家銀行之前的債務官司已經解決,但在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看來,業績巨虧仍然是酷派眼下自救最棘手的。「對於酷派來說,資金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資金是酷派活下去的基礎。」 2018年1月初,酷派CEO蔣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酷派以後的戰略方向調整為人工智慧,並將運營總部和研發總部逐步美國本土化,致力發展海外市場,中國則主要作為製造基地而存在。此外,蔣超還透露,酷派在手機行業的專利數一直是排名第一,差不多有10000多項專利。「現在很多公司在盜用或者竊取我們核心的技術和專利,下一步我們會對一些相關公司進行專利訴訟。」 1月26日,酷派用行動證實了蔣超的發言。酷派集團發布的公告稱,小米等四公司因涉嫌專利侵權,公司將其訴至深圳中院。 對此,記者注意到,外界形成了態度鮮明的兩大陣營。有人認為,酷派手機幾乎退出了中國市場,為了資金,繼訴訟小米專利侵權之後,坐擁上萬項專利的酷派或將走上專利盈利之路;但也有網友表示,酷派的做法就是保護知識產權,理所應當。 1月29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酷派方面了解情況,酷派回應稱,本次訴訟肯定不是為了盈利,目前酷派大多數手機業務都在海外,而歐美市場對專利非常重視,稍有不慎就會面臨專利訴訟。因此,酷派在進軍美國市場時,也要不斷和美國運營商之間明確酷派的專利歸屬權,本次訴訟就是正常的專利糾紛。 專利訴訟的時代已經來了 在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看來,專利侵權訴訟已經成為國內手機廠商常見的問題,酷派通過專利訴訟的方式進行盈利不太可信。「其實,手機廠商被告也不是一件壞事,這些訴訟對國內整個專利產業來說其實是件好事。而擁有專利和合理合法的專利戰略,及建設一支強大的專利律師團隊仍是國產手機廠商發展道路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年,與國外「戰場」上蘋果與三星、蘋果與高通等科技巨頭之間因專利大戰打得如火如荼相比,國內市場在專利方面顯得風平浪靜。即便是在專利訴訟上非常積極的蘋果,其與三星的專利戰在美、韓、日、歐、澳等多國和地區展開,卻始終沒有將戰火波及到中國。而其他國際廠商和中國本土企業之間的專利訴訟,無論規模和影響,都與歐美相差甚遠。 對此,王艷輝分析稱,主要是因為中國對知識產權侵權的判罰力度相對較弱,即使一方最終訴訟失敗,所受處罰也比較輕,相反,起訴方可能還要面臨巨額的訴訟費用,這種投入產出上的不合算,成為海外專利擁有者在中國使用訴訟手段解決專利授權問題的主要障礙。 不過,隨著人們專利訴訟意識的覺醒,我國專利訴訟的客觀條件也已逐漸具備:高層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了知識產權、專利的重要意義;專門的知識產權法庭也在北京、上海、廣東陸續籌建和設立。也就是說,「免費午餐」要結束了,專利訴訟的時代已經來了。

㈥ 如何在酷派官網查真偽

這個撥號盤*#9527*# 自己就可以查

㈦ 酷派淘寶官方授權是哪家

據了解沒有。官方只有自己建的網上商城。

㈧ 酷派的官網是什麼

酷派官網:www.coolpad.cn

酷派(Coolpad)是宇龍通信公司的手機品牌。宇龍通信公司全稱「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創立於1993 年4月,系酷派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 2369)的全資附屬子公司,是中國專業的智能手機終端、移動數據平台系統、增值業務運營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無線數據一體化解決方案,並致力發展成為智能手機領導者與無線數據行業應用專家。
宇龍通信專注於CDMA 手機的中高端領域,以 " 手寫智能 " 為產品主線,以雙待機為旗艦產品,先後推出中國首款 CDMA1X 手機酷派 688、全球首款雙卡手機酷派828、全球首款雙模手機酷派858、全球首款雙模雙待機酷派728等領先產品。2006 年5月公司取得GSM和CDMA手機生產牌照,2007年獲得信產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頒發的TD-SCDMA手機牌照。

㈨ 酷派官方網站

網頁鏈接

酷派官方網站

閱讀全文

與酷派知識產權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