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宅基地使用權證在哪裡辦理
第一步,當建房者准備建房並選好地點時,提出書面建房申請,申請必須內註明建房者的個容人信息、建房原因、地點、四至等相關情況。所選的建房地點要符合土地法的相關要求。申請必須經過建房者所屬村組社長和村委會的同意蓋章。
⑵ 怎麼辦理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注銷登記
可以到當地縣級國土局咨詢辦理。
《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試行)》
11.4注銷登記
11.4.1適用
已經登記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申請辦理注銷登記:
1 不動產滅失的;
2 權利人放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的;
3 依法沒收、徵收、收回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的;
4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生效法律文書等致使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消滅的;
5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11.4.2申請主體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注銷登記的申請主體應當是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
11.4.3申請材料
申請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注銷登記,提交的材料包括:
1 不動產登記申請書;
2 申請人身份證明;
3 不動產權屬證書;
4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消滅的材料,包括:
(1)土地或建築物、構築物滅失的,提交滅失的材料;
(2)權利人放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的,提交權利人放棄權利的書面文件。設有抵押權、地役權或被查封的,需提交抵押權人、地役權人或查封機關同意注銷的書面材料;
(3)依法沒收、徵收、收回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的,提交人民政府的生效決定書;
(4)因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員會生效法律文書等導致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消滅的,提交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員會生效法律文書等材料。
5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實施細則》規定的其他材料。
11.4.4審查要點
不動產登記機構在審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要點:
1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的注銷材料是否齊全、有效;
2 土地或建築物、構築物滅失的,是否已按規定進行實地查看;
3 集體建設用地及建築物、構築物已設立抵押權、地役權或者已經辦理查封登記的,權利人放棄權利申請注銷登記的,是否已經提供抵押權人、地役權人、查封機關書面同意的材料;
4 申請登記事項與不動產登記簿的記載是否沖突;
5 本規范第4章要求的其他審查事項。
不存在本規范第4.8.2條不予登記情形的,將登記事項以及不動產權屬證明或者不動產登記證明收回、作廢等內容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
⑶ 鄰居之間宅基地使用權和佔用權如何劃分
鄰居之間宅基地使用權和佔用權是鄰里共用的。有法律約束的,叫《相鄰權》。管理嚴回格的地答方建房者要到城管部門辦理審批其中一項就是要有鄰居的簽字,已確認它的建房行為沒有侵犯四鄰的合法權益!
《相鄰權》規定:在建房挖溝時,應當與鄰人房屋等不動產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影響鄰人房基,不得將屋檐水或流水瀉入鄰人的土地或房屋,也不得影響他人通風、採光或生活;相鄰一方所有的竹木根枝越界影響他人房屋的通風、採光、建築物牢固及正常使用的,他方有權責令其截除根枝或伐去竹木,已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⑷ 宅基地使用權
房子折除後如你在農村種地使用權是屬於你的,如果你不在農村則由集體經濟組織安排他人管理。
⑸ 宅基地最終使用權歸誰
集體土抄地,俗稱的是農村土地,襲這個土地的所有權是集體所有,即集體所代表的村所有,不是村民的,而是集體的(比較拗口)。
宅基地是村裡面給村民使用的,村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有權是村民所在的村集體的。
而國有土地(城市裡面的),與以上相對應,把集體換成國家,村民換成公民以及國家法律允許的經濟個體(國外自然人,國內法人,組織等)
⑹ 宅基地使用權和宅基地房屋又什麼不同
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所指向的對象不同:
1、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指的是宅基地回的使用權,答不包括所有權及處置權(屬於集體所有),並且宅基地使用權是不能繼承及單獨轉讓的;
2、房屋產權確權,是指地上建築物的所有權及處置權,只要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建築物本身,是可以轉讓的;
3、需要說明的是:農村宅基地上的建築物通常來說,沒有房產證,只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證,只有本村的農業戶口人員在一戶一宅的前提下,才能受讓。
⑺ 宅基地的使用權
宅基地抄使用權的轉讓法律效力:
1、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有下列轉讓情況,應認定無效:
(1)城鎮居民購買;
(2)法人或其他組織購買;
(3)轉讓人未經集體組織批准;
(4)向集體組織成員以外的人轉讓;
(5)受讓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
2、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轉讓人擁有二處以上的農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轉讓;
(3)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4)轉讓行為徵得集體組織同意;
(5)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地隨房一並轉讓;
以上為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實踐的指導---《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條文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物權法研究小組編著,詳細問題可以查詢本地的省級地方立法。
⑻ 怎麼進行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登記
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用權首次登記
(一)提交的資料及要求
1、不動產登記申請表(原件)。
2、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個人身份證和戶口簿、婚姻證明等相關證件。婚姻證明包含結婚證、離婚證(含離婚協議);委託代理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原件)
3、權利來源證明材料。人民政府用地批准文件、房屋符合城鄉規劃的證明,包括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條件核實證明、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個人建房質量承諾書等;非本農民集體的農民,因地質災害防治、新農村建設、移民安置等集中遷建的,要提供地方政府及村委會批准意見和搬遷協議等證明材料;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申請宅基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的,要提供不動產所在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關於申請人原在農村合法取得宅基地及房屋、且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證明材料;其他證明材料等;(原件)
4、不動產登記實地查看記錄表、詢問筆錄、公告等;
權籍調查資料:權籍調查表、宗地圖及宗地、房屋界址坐標、房屋分層平面圖等(可由申請人通過委託具有資質的專業技術單位獲得)。指界委託書,若申請人或相鄰宗地權利人無法參與現場指界的則提供;(原件)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證明材料。(原件)
(二)法定工作時限
自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
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
(一)提交資料及要求
1、不動產登記申請表(原件)。
2、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戶口或婚姻證明等相關證件。婚姻證明包含結婚證、離婚證(含離婚協議);委託代理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資格及身份證明。(核原件,收復印件)
3、權利變更證明材料(原件)。不動產權利證書或集體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等不動產權利證書;相關變更證明材料;村委會意見;城鄉建設規劃許可證;登記機關的現場查看意見。
4、權籍調查資料(原件)。面積或宗地界址發生變化的,提供權籍調查表、宗地圖及宗地界址坐標、房屋調查測量成果報告及坐標等(可由申請人通過委託具有資質的專業技術單位獲得)。如房屋發生改建、擴建等變化的,提供房屋符合城鄉規劃的證明,包括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條件核實證明、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個人建房質量承諾書等;實地查看記錄表;指界委託書,若申請人或相鄰宗地權利人無法參與現場指界的則提供。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證明材料(原件)。
(二)法定工作時限
自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
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
(一)提交資料及要求
1、不動產登記申請表(原件)。
2、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戶口或婚姻證明等相關證件。婚姻證明包含結婚證、離婚證(含離婚協議);委託代理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資格及身份證明。(核原件,收復印件)
3、權利來源證明材料(原件)。不動產權屬證書;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轉移的證明材料。包括房屋買賣合同、房屋繼承權公證書、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員會生效法律文書等;集體經濟組織的審核證明材料;轉讓方不再申請宅基地的承諾;完稅憑證或稅務部門出具的稅務減、免稅憑證等;登記機關的現場查看意見。
4、不動產測繪資料。權籍調查表,包括宗地圖、房屋測繪報告、房屋平面圖等有關不動產界址、面積等的證明材料。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證明材料(原件)。
(二)法定工作時限
自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
信息來源:http://www.ydlr.gov.cn/html/bdcdj/bszn/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