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購房合同上的物業使用權人和業主有什麼差別
購房上物業使用權人和業主是有區別的,物業使用權人是指物業的使用者,業主是指物業的所有者。
㈡ 只有使用權的固定車位,物業管理有權收回嗎
物業沒有許可權收回。
首先要看合同怎麼簽定的,如果是終身使用權,那麼物業公司不能收回。如果約定了使用年限的,那麼超過年限後,車位使用權交還給開發商。
㈢ 使用權的房子也征物業稅嗎
物業稅用不著討論,根本就行不通。不錯,國外有物業稅,可是中國的房子和美國的房子一樣嗎?物業稅是針對住宅土地的所有者徵收的,我們住宅下面的土地可是屬於國家的,要徵收物業稅,首先要修改相關的法律,可能嗎?再說,中國的房子情況非常復雜,有很大的差異,如有房改房、有商品房、有二手房、有央產房、還有部隊的房子等等。物業稅怎麼收?什麼標准?好,有人說超過144平米要徵收百分之一的稅,什麼的百分之一?是房屋購買價的百分之一?好,比如,同樣一百平米的房子,我們又同住在一所樓里,你是房改房買的房,花了兩萬,我買的是二手房,花了100萬,你一年交200元,我卻要交2萬。合理嗎?住房面積一樣,只有使用權的人也要和所有權的人一樣交稅嗎?房屋問題多種多樣,復雜極了,不是那麼簡單的。發改委的人根本就不動腦子,拍腦門就是一個主意,信口雌黃,除了胡說八道,也幹不了正事!
㈣ 只有使用權房子有保障嗎
有保障,但不能行使完全的所有權(即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四項權能).
而且如果是因為租賃關系所取得的使用權,在租賃關系解除以後就不存在使用權了,還是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的.
㈤ 請問使用權的房屋,在買賣過程中,物業有權收回嗎
你好,《物業管理條例》第38條規定:「物業管理用房的所有權依法屬於業主。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包括建設單位、開發商)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望採納,謝謝!
㈥ 使用權房屋不用交物業費和維修費是在哪個法律
1、主要看復合同是如制何約定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業主與物業的承租人、借用人或者其他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繳納物業費,物業服務企業請求業主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不能說使用人不用交物業費,而是使用人和所有人均負有承擔交物業費的連帶責任。物業部門可以向任何一方索要物業費。
㈦ 使用權的房子要交物業費嗎依據是什麼
一、收取物業管抄理費的襲依據
物業管理費構成物業管理費由以下部分構成:人員工資、福利費;人員勞動保護用品和社會勞動保險費;行政辦公費用; 用於物業管理的固定資產折舊;財務費用;人員教育培訓費用;保安服務;環境保潔費;綠化園藝養護; 社區文化活動、宣傳費;公共地方零星維修養護費;共用設備維護保養費;管理酬金;稅金。以上費用構成項目中不包括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大中修、更新、改造的費用。
二、不交物業費合法嗎
因為對物業公司不滿,業主採用不繳費用的方式並不理性,也許會有違約責任。根據物業法規,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1、遵守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2、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3、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4、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㈧ 使用權房需要交物業管理費嗎
看你小區物業的規定了,現在國家法律法規沒明確這塊的收費情況,物業要賺你錢的話,那沒辦法,叫媒體來都解決不了,要交就是要交。
㈨ 物業轉讓車位使用權合法嗎
不合法。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物業管理項目的地上車位是廣大業主的專共同使用權土地,車位屬的收益經過業主大會同意,除去必要的管理成本用於物業管理項目的公益或納入專項維修資金賬戶,物業公司沒有權利越俎代庖,將車位使用權轉讓。
根據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物業公司與開發商或業委會的物業服務合同是與期限的,物業公司憑什麼處分期限外的管理項目權益?如果是地下室車位的使用權轉讓必須經過產權單位授權才能有效,那麼收益應當交產權單位。
物業公司的做法是殺雞取卵,違法快速賺錢的不齒行為,業主們應當聯合起來抵制物業公司的違法行為。
㈩ 和物業簽定使用權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一、既然房屋買賣合同中沒有約定,該屋後空地的所有權屬於小區的所有業主所共有。
二、既然物業不享有土地使用權,他無權處分該空地,也無權與你簽訂任何使用該空地的合同。即使簽訂該合同,也不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