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物上請求權
物上請求權是指抄當物權的圓滿狀態受到妨害或有可能發生妨害時,物權人為了使其物權恢復到圓滿狀態,請求妨害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這就是標准解釋,粘貼的,不粘貼怎麼回答,誰說的是標准,不知道你是什麼意思。
但是我想對你應該有用。
2. 物上請求權是什麼意思幫忙舉下例子說明一下吧。
A強行奪走來B的杯子,B所享有的救濟權利到底源是物上請求權還是債權請求權。
若B可以請求A返還原物,而請求返還原物即為物上請求權亦是債權請求權,按照通說,物上請求權不試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那麼是否意味著,22年後,B還可以請求A返還電視機,因為B可以主張說他實行的是物上請求權。這合適嗎?
回答:
B既享有物權請求權也享有債權請求權(包括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和不當得利請求權)。
1、就物權請求權而言,因為B是電視機的所有權人,而A佔有了B的電視機且沒有合法的原因(如合同),因此,B對A享有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2、就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而言,很明顯,A構成侵權行為,所以B有權要求A賠償A因侵害B所造成的損失。
3、A對B的電視機的「佔有」也是一種不當得利,所以B可以對A要求恢復對電視機的佔有以及要求A返還A佔有電視機所生的利益。
如果電視機毀損了,產生的只能是債權請求權!
3. 物上請求權的性質如何
物權人在其權利的實現上遇有某種妨害時,有權請求造成妨害事由發生的人排除此等妨害,稱為物上請求權,有時亦稱為物權的請求權。從性質上說,物上請求權是以物權為基礎的一種獨立的請求權。對此定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 (1)物上請求權是請求權。所謂請求權,是指權利人請求他人(特定的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者不作為)的權利。物上請求權在物權受到妨害時發生,是物權人請求特定的人(妨害物權的人)為特定行為(除去妨害)的權利,屬於行為請求權。它不以對物權標的物的支配為內容,故不是物權的本體,而是獨立於物權的一種請求權。作為請求權,物上請求權與債權有類似的性質,因而在不與物上請求權性質相抵觸的范圍內,可以適用債權的有關規定,如過失相抵、給付遲延、債的履行及轉讓等。 (2)物上請求權是物權的效用。物權作為一種法律上的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於受到妨害時,物權人即有排除妨害的請求權。因此;物上請求權是物權的效用;它以恢復物權的支配狀態為目的,在物權存續期間不斷地發生。 (3)物上請求權附屬於物權。這是物上請求權作為物權效用的必然結果。物上請求權派生於物權。其命運與物權相同,即其發生、移轉與消滅均從屬於物權,不能與物權分離而單獨存在。因而物上請求權不同於債權等請求權。
4. 什麼是物上請求權
物上請求權是指當物權的圓滿狀態受到妨害或有可能發生妨害時,物上請求權人為專了使其物權恢復到圓滿狀態,請求屬妨害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最早確立於1900年的《德國民法典》規定了「基於所有權的請求權」
5. 論物權的效力(論述題,回答篇幅盡量多一些)急
1、物權效力的概念 物權的效力是指物權成立後發生的法律效果。物權到底有哪些效力,學術界尚有分歧,(1)四效力說,即物權的效力包括排他效力、優先效力、追及效力和物權請求權。(2)三效力說,即優先效力、追及效力和物權請求權。(3)兩效力說,即優先效力和物權請求權,而追及效力包含在優先效力和物權請求權之中。司法考試大綱採用了兩效力說。 2. 物權的優先效力 物權的優先效力,又稱物權的優先權。包括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和物權對債權的優先效力。就物權間的優先效力而言,一般遵循以下規則:(1)法定物權優於約定物權,如留置權優於抵押權和質權;(2)登記物權優於非登記物權,如法定登記的抵押權優於質權;(3)如果物權均進行登記,則先登記的物權優於後登記的物權,如數個登記的抵押權,先登記的抵押權優於後登記的抵押權;(4)如果物權均不需要登記,則佔有物權優於非佔有物權,如未登記的抵押權和動產質權發生沖突時,質權優先;(5)如果物權均不需要登記且均不佔有,則按照債權比例受償,無優先性問題,如多個不登記的抵押權發生沖突時,按債權比例受償。 就物權對債權的優先效力而言,主要體現在(1)在同一標的物上既有物權又有債權時,物權優先;(2)在破產程序和強製程序中,作為債務人財產的物上承載他人的物權時,該物權優先於一般債權人的債權。應予特別注意的是,物權優於債權是一般原則,買賣不破租賃為例外。 3、物上請求權,是指物權人在其權利的實現上,遇有某種妨害時,有權請求造成妨害事由發生的人排除此妨害的權利,這種權利稱為物上請求權,也稱為物權請求權。物上請求權是基於物權而發生的請求權。 物上請求權的性質:是以物權為基礎的一種獨立請求權。首先是請求權,及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它不以對物權標的物的支配為內容,不是物權的本體,而是一種獨立於物權的請求權。其次,物上請求權是物權的效用,它以恢復物權的支配狀態為目的,在物權存續期間不斷發生。其三,物上請求權附屬於物權,其命運和物權相同,即其發生、移轉於消滅均從屬於物權,不能與物權分離而單獨存在。至於讓與物上請求權可以作為動產物權的交付方法,例如第三人無權佔有某項動產時,出讓人轉讓其享有的返還請求權以代替現實交付,這是因為雙方已經有了物權轉移的合意,以此方法而發生物權轉移的效力,不是將物上請求權與物權分離而單獨讓與。 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的區別: (1)物權請求權以恢復物權的完美狀態為目的,它是基於物權的絕對性和排他性而產生的一種防衛性請求權;債權請求權是一種索求性請求權。(2)物權請求權來自於物權的支配內容,是一種從屬性的內容,物權請求權不能轉讓;而債權請求權可以轉讓。(3)物權請求權的效力優於債權請求權的效力。(4)物權請求權不考慮相對人是否有過錯,只需證明相對人已實施了侵害物權的行為便可;而債權請求權中,債權人一般應對債務人負過錯的舉證責任。 物權請求權的種類: (1)確認物權的請求權;(2)返還請求權;(3)排除妨礙請求權;(4)恢復原狀請求權;(5)消除危險請求權。物權請求權的行使一般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但受除斥期間的限制。物權請求權的行使不必非以訴訟的方式進行,物權人可依意思表示的方式為之。
6. 什麽是物上請求權
物權的權利人在其權利的實現上遇有某種妨害時,物權人有權對於造成妨害其權利事由發生的人請求排除此等妨害,稱為物上請求權。
1、物上請求權的性質。
(1)物上請求權是請求權。
(2)物上請求權是物權的效用。
(3)物上請求權附屬於物權。
2、物上請求權的行使。物上請求權的行使,不必非得依訴訟的方式進行,也可以依意思表示的方式為之,即物權人在其物權受到妨害後,可以直接請求侵害人為一定的行為或不為一定的行為,包括請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等。
3、物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物權人在其標的物受到損害時有請求侵權人賠償損失的權利,傳統民法理論認為這是一種債權請求權,又稱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7. 物上請求權的介紹
物上請求權是指當物權的圓滿狀態受到妨害或有可能發生妨害時,物權人為了使其物權恢復到圓滿狀態,請求妨害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物權法》,物上請求權制度作為物權保護的重要方式,是物權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擬對物上請求權制度進行研究和分析,並提出對我國物權法中物上請求權制度的看法。
8. 物上請求權是什麼意思幫忙舉下例子說明一下
物上請求權的意思是指:當物權的圓滿狀態受到妨害或有可能發生妨害時,物權人為了使其物權恢復到圓滿狀態,請求妨害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舉例說明:
A強行奪走B的杯子,B所享有的救濟權利到底是物上請求權還是債權請求權。
若B可以請求A返還原物,而請求返還原物即為物上請求權亦是債權請求權,按照通說,物上請求權不試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那麼是否意味著,22年後,B還可以請求A返還電視機,因為B可以主張說他實行的是物上請求權。這合適嗎?
回答:
B既享有物權請求權也享有債權請求權(包括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和不當得利請求權)。
1、就物權請求權而言,因為B是電視機的所有權人,而A佔有了B的電視機且沒有合法的原因(如合同),因此,B對A享有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2、就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而言,很明顯,A構成侵權行為,所以B有權要求A賠償A因侵害B所造成的損失。
3、A對B的電視機的「佔有」也是一種不當得利,所以B可以對A要求恢復對電視機的佔有以及要求A返還A佔有電視機所生的利益。
如果電視機毀損了,產生的只能是債權請求權!
9. 物上請求權問題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了統一的訴訟時效制度(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特殊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不論是基於違約還是基於侵權而產生的請求權均應適用訴訟時效。由於基於侵權的請求權包括了物上請求權,因此,我國民法不存在物上請求權及其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則。然而這一立法並不合理。承認物權受侵害時的請求權因一定時間的消逝而不能行使,將嚴重損害物權的完整性。
我國學者對物上請求權適用時效制度的觀點
對於物上請求權能否適用訴訟時效,我國大陸民法學者共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以王利明先生為代表,認為物上請求權不應適用訴訟時效。王利明先生指出,基於下列三點理由物上請求權不應適用訴訟時效:(1)物上請求權與物權不可分離,它與物權同命運,既然物權不適用訴訟時效,則物上請求權亦不能適用之。否則物權將變成空虛的物權無存在之價值;(2)由於物權請求權通常適用於各種持續性的侵害行為,對這些侵害行為非常難以確定其時效的起算點,因此物權請求權難以適用訴訟時效;(3)物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但由於取得時效可適用之,依然可以發揮防止權利上的睡眠,推動財產流轉及維護經濟秩序的作用。第二種觀點以梁慧星先生為代表,認為應將不同之物上請求權區別對待。梁先生認為只有返還財產請求權與恢復原狀請求權這兩種物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其他的物上請求權皆不適用。至於何以做此種區別,梁先生未作說明。第三種觀點以陳華彬博士為代表,主張已登記的不動產物權所生的物上請求權不宜因訴訟時效而消滅,但未登記的不動產物權所生的物上請求權及由動產物權所生的物上請求權則適用之。上述學說,以第一種觀點為目前的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