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物權法規定的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和地役權三種
B.留置權、抵押權和質權
擔保物權主要包括: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
Ⅱ 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擔保物權包括
C 分 析: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物權法、擔保法等法律的規定 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留回置答權等 ①③④正確 選C;生命健康權是人身權 不是財產權。 考點 分析: 試題屬性 題型: 難度: 考核: 年級
Ⅲ 我國物權法規定的擔保物權有哪幾種形式
抵押權:一樣上面那個動產不動產不詳說了,也可以動產的喲..
聯系「買賣不破租賃」,但是租賃前抵押且登記的不約束
質權:動產質權:交付
權利質權:書面合同+交付,沒有權利憑證的:登記
留置權:合法佔有,基於同一法律關系,企業除外
保證:不屬於物權的
Ⅳ 誰能跟我具體講一下物權法裡面講的擔保物權的物上代位性
物權法解釋:第一百七十四條【擔保物權物上代位性】
第一百七十四條擔保期間,擔保財產毀損、滅失或者被徵收等,擔保物權人可以就獲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優先受償。被擔保債權的履行期未屆滿的,也可以提存該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
本條即是關於擔保物權物上代位性的規定。
物上代位性指擔保物權的效力及於擔保財產因毀損、滅失所得的賠償金等代位物上,其是擔保物權的重要特徵。由於擔保物權人設立擔保物權並不以佔有和利用擔保財產為目的,而是以支配擔保財產的交換價值為目的。所以,即使擔保財產本身已經毀損、滅失,只要該擔保財產交換價值的替代物還存在,該擔保物權的效力就移轉到了該替代物上。這種效力不但在抵押權上存在,在質權、留置權上也存在。我國擔保法對擔保物權的物上代位性做了明確規定,例如,擔保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抵押權因抵押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抵押財產。第七十三條規定,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擔保法的司法解釋中也規定,在抵押物滅失、毀損或者被徵用的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就該抵押物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優先受償。許多國家的民法典或者擔保交易法也做了類似規定,例如,日本民法典規定,抵押權對債務人因其標的物變賣、租賃、滅失或者毀損而應受的金錢或其他物,也可行使。德國民法典規定,屬於抵押權的標的物為土地所有人或自主佔有人的利益提交利益時,抵押權擴及於對保險人的債權。本法在擔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的立法經驗,對此做了更為明確、更全面的規定。與擔保法的規定相比,本條增加規定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擴大了代位物的范圍。擔保法只規定了賠償金,本條不但規定了「賠償金」,還規定了「保險金或者補償金等」;二是本條規定了「被擔保債權的履行期未屆滿的,也可以提存該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擔保法對此未作規定。
根據本條的規定,擔保財產的代位物包括:第一,擔保財產因第三人的侵權行為或者其他原因毀損、滅失時,擔保人所獲得的損害賠償金。但是,如果擔保財產是由於債權人的原因導致擔保財產毀損、滅失的,根據本法第二百一十五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的規定,質權人、留置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押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押或者留置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質權人、留置權人向出質人或者債務人支付的損害賠償金不能作為擔保財產的代位物。第二,保險金。擔保人對擔保財產保險的,因保險事故發生而致使擔保財產毀損、滅失時,擔保人可以請求保險人支付保險金。該保險金可以作為代位物。第三,補償金。這里的補償金主要指擔保財產被國家徵收時,擔保人從國家得到的補償金。本法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徵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例如城市居民將自己的房屋向銀行做了抵押貸款,如果房屋被國家徵收的,其所得的補償金應當作為抵押物的代位物。
擔保期間,擔保財產毀損、滅失或者被徵收等產生的法律後果就是擔保物權人可以就擔保人所得的損害賠償金、保險金或者補償金等優先受償。在因擔保財產毀損、滅失或者被徵收產生代位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擔保物權人的債權已經到期或者出現當事人約定的可以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擔保物權人當然可以立即在代位物上實現自己的優先受償權;另一種情況是擔保物權人的債權還沒有到期。在這種情況下,代位物雖說是特定的,但畢竟已經貨幣化,擔保物權人對其進行控制的可能性降低,其到期實現債權的可能性也會降低,為保障擔保物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擔保物權人可以提前在代位物上實現自己的債權;如果擔保物權人還希望保留自己的期限利益,也可以不立即在代位物上實現擔保物權,而等到債權履行期屆滿,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再在代位物上優先受償。擔保人可以自己或者應擔保物權人的要求向提存機構提存該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
擔保物權的效力雖及於擔保財產的代位物,但在某些情況下,代位物的給付牽涉到第三人,例如,對擔保財產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人。擔保物權人是否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請求支付損害賠償金、保險金或者補償金?有一種意見認為,為確保擔保物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如果債務確已經到期,擔保物權人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請求該代位物,但不得損害其他債權人的利益;如果債務沒有到期,擔保物權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向提存機關提存該損害賠償金、保險金或者補償金。當然,如果擔保物權人不能及時請求第三人提存的,擔保物權人可以要求擔保人提存;擔保人拒絕提存的,擔保物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對損害賠償金、保險金或者補償金等採取保全措施。
Ⅳ 在物權法中,質權與擔保物權的區別
從價值來看,我們通常會談到擔保物權與用益物權,之所以叫用益內物權,因為我們容看重的是它的使用價值,比如地役權是為了取得土地的使用。之所以叫擔保物權,因為我們看重的是它的交換價值,比如質權、抵押權、留置權,我們並不是為了使用質物、抵押物、留置物,而是為了取得它們的使用價值,在債權不能實現時才談到擔保物權,所以擔保物權具有物上代位性。你說的質權就是擔保物權的一種。
Ⅵ 物權法中擔保物權的疑問(求解)
你好,沒有進行抵押登記,合同依然有效,抵押權自合同生效時成立,但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1、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2、若不動產買受人是善意第三人,即不知道不動產設定了抵押權。那麼買受人善意取得不動產,抵押權消失。
3、救濟途徑。若買受人知道抵押之事,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你可以主張雙方的買賣合同無效。若買受人是善意的,那麼你可以依據抵押合同要求對方提前清償債務。
希望能幫到 你。。。
Ⅶ 物權法:不同擔保物權的實現的先後順序
你好,首先,「用益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他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
基於一定的目的對他人的土地進行使用和收益的限制物權。這是與擔保物權相對的概念。
現代人的生活都與土地的直接或間接利用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需要在土地上建立住宅或者工廠。或者,要在土地上種植農作物,放牧牛馬,或者,為了取得建築用的材料,需要種植樹林等。民法所規定的用益物權,就是指可以利用具有上述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相對)的土地的一種權利。雖然人們可以對自己所擁有的土地進行使用和收益,但是對於沒有擁有土地的人,就必須要租借這些土地。所謂用益物權,就是不擁有土地的人向他人租借土地進行收益使用的一種權利。除用益物權外,還可以與土地所有者簽訂契約,取得他人土地的用益權。因此,用益物權與租賃權共同組成了非土地所有者使用他人土地的制度。用益物權包括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典權等。
然後,擔保物權為了擔保債權的實現而在一定的物上設定的物權。與用益物權共同被稱作限制物權。用益物權的目的在於物的使用價值,而擔保物權最終通過將標的物出賣而獲得的金錢用於實現債權。擔保物權分為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的法定擔保物權以及根據契約而產生的約定擔保物權。在民法上所規定的留置權和優先權屬於法定擔保物權,而抵押權和質權屬於約定擔保物權。此外,隨著經濟活動的多樣化,目前出現了讓與擔保,所有權保留等多種非典型擔保方式。
各種擔保物權的共性,有附隨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留置權無)等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