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經營性租入固定資產和融資性租出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不是的。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應作為租入企業的一項資產計價入帳。相對於經營性租賃而言,融資租賃有租期較長、租約一般不能取消、支付的租金包括了設備的價款及租賃費和利息等、租賃期滿承租人有優先選擇廉價購買租賃資產的權利等特點。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當在租賃開始日,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 在租賃開始日,按最低租賃付款額入賬的企業,應按最低租賃付款額,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
按期支付融資租賃費時,借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租賃期滿,如合同規定將設備所有權轉歸承租企業,應當進行轉賬,將固定資產從「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明細科目轉入有關明細科目。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和經營性租入的固定資產在會計處理上的主要區別有:
1、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應作為租入企業的一項資產計價入帳。相對於經營性租賃而言,融資租賃有租期較長、租約一般不能取消、支付的租金包括了設備的價款及租賃費和利息等、租賃期滿承租人有優先選擇廉價購買租賃資產的權利等特點。
2、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應視同自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而經營性租入的固定資產則不需計提折舊,其有償使用方式為支付租金。
3、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租賃期滿其產權應轉入承租企業,作為自有固定資產入帳,而經營性租入的固定資產租賃期滿應退還給出租人。
㈡ 請問「經營租賃租金可以抵稅」是這樣理解嗎
這兩個理解都是正確的。正因為經營租金可以在稅前扣除,那麼可以降低企業的納稅負擔從而可以起到節稅或抵簡則的效果。
假設某企業沒有經營租金,稅前利潤為100萬元,所得稅率為25%,那麼應該納稅25萬元。如果剛好經營租金為100萬元,那麼就不需要納稅了。即我在前面講過的,經營租金可以作為費用在稅前扣除,所以可以降低納稅義務,從而節稅。
㈢ 新租賃准則下,經營租賃租金已經全部預付的需要確認預計負債嗎
新租賃准則下,經營租賃租金已經全部預付的不需要確認預計負債。根據未來應支付的租金的最佳估計數確認預計負債。
使用權資產=租賃負債+預付租金+中介費等因租賃發生的直接費用-出租人給與獎勵(如報銷中介費)+恢復原狀的支出(確定金額的,計入預計負債)。因租賃房屋發生的裝修費,辦公用品購置費等按照原核算方式進行,不屬於使用權資產。支付的押金不屬於預付租金,按照往來款核算。合同約定確定金額的恢復原狀支出屬於使用權資產的組成部分,僅約定恢復原狀義務但無法確定實際支出的,不需要計入使用權資產的組成部分。
㈣ 公司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了部分設備,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這筆租賃費用可在租賃期內均勻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按照以下方法扣除:1.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2.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因此,上述公司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可以在租賃期限內均勻扣除。
㈤ 新企業所得稅法融資租賃如何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四十七條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一)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
(二)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
(5)經營租賃使用權資產稅法可扣除實付租金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六條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轉讓財產收入;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
第七條
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為不征稅收入:
(一)財政撥款;
(二)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第八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九條
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
(七)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㈥ 出租固定資產使用權的收入確認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版(國稅函[2010]79號)第一條對權租金收入的所得稅確認問題規定,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規定,企業提供固定資產、包裝物或者其他有形資產的使用權取得的租金收入,應按交易合同或協議規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其中,如果交易合同或協議中規定租賃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的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出租人可對上述已確認的收入,在租賃期內,分期均勻計入相關年度收入。
這項規定意味著企業在預收租金收入確認上有選擇權,即企業提前一次性收到租賃期跨年度的租金收入,既可以按照合同或協議規定的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也可以在租賃期內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分期均勻計入相關年度收入。
㈦ 租賃激勵到底是在計算租賃付款額時扣除,還是在計算使用權資產時扣除,有什麼區別嗎不會重復扣除嗎
租賃激勵(返回)應在支付租賃負債(租金結算)過程扣除。因為在計算使用權內資產時扣除就不存容在租賃激勵的現實意義:
確認使用權資產和使用權負債
借:使用權資產
貸:租賃負債
結算支付租金
借:租賃負債
貸: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外收入(激勵)
增值稅進項轉出
借:應交稅費_待認證進項稅額
貸:使用權資產
㈧ 誰能幫解釋下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或租出固定資產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出租人一般擁有自己的出租物倉庫,一旦承租人提出要求,即可直接把設備出租給用戶使用。用戶按租約交租金,在租用期滿後退還設備,以這種方式處理固定資產。
由於租賃公司能提供現成融資租賃資產,這樣使企業能在極短的時間,用少量的資金取得並安裝投入使用,並能很快發揮作用,產生效益。
因此,融資租賃行為能使企業縮短項目的建設期限,有效規避市場風險,同時,避免企業因資金不足而放過稍縱即逝市場機會。經營租賃行為能使企業有選擇地租賃企業急用但並不想擁有的資產。特別是工藝水平高、升級換代快的設備更適合經營租賃。
融資租賃資產是屬於專業租賃公司購買,然後租賃給需要使用的企業,同時,該租賃資產行為的識別標准,融資租賃其實質就是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某種意義來說對於確定要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承租企業。
而對經營租賃則不同,僅僅轉移了該項資產的使用權,而對該項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卻沒有轉移,仍然屬於出租方,承租企業只按合同規定支付相關費用,承租期滿的經營租賃資產由承租企業歸還出租方。
(8)經營租賃使用權資產稅法可扣除實付租金擴展閱讀
經營租賃出租的設備由租賃公司根據市場需要選定,然後再尋找承租企業,而融資租賃出租的設備由承租企業提出要求購買或由承租企業直接從製造商或銷售商那裡選定。
經營租賃期較短,短於資產有效使用期,而融資租賃的租賃期較長,接近於資產的有效使用期。
經營租賃期滿後,承租資產由租賃公司收回,而融資租賃期滿後,企業可以很少的「名義貨價」(相當於設備殘值的市場售價)留購。
經營租賃實質上並沒有轉移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而融資租賃的實質是將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轉移給了承租人。
經營租賃的基本租期內,出租人只能從出租中收回設備的部分墊支資本,需通過該項設備以後多次出租給多個承租人使用,方能補足未收回的那部分設備投資外加其應獲得利潤。
㈨ 按稅法規定租賃費是否允許扣除
新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七條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一)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
(二)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