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
看孫憲忠寫的吧,他好象出了一本文集,裡面有不少相關文章,在大陸民法學界應該是最權威的了
❷ 何為物權行為的獨立性
這兩個條紋無法證來實中國的理論自和實踐中已經承認或者變相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與獨立性,物權行為的無因性並不是物權行為確實沒有原因,而是原因行為(一般是債權行為)的效力不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這個按照本意准確的說應該是說物權行為效力的獨立性,不應該說是無因性,但是這個德國學者創造的概念,被中國人翻譯出來成為這樣,現在也只能這樣了。
中國的合同法和物權法都規定,債權行為的效力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比如著名的合同法51、52、58條。但是物權法第15條強調:物權行為的效力不影響債權行為的效力,這與債權行為的效力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是完全兩個概念,債權行為作為原因行為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恰恰是物權行為沒有無因性和獨立性的證明。但是反過來,債權行為作為原因行為,不受物權行為效力的影響,正如買賣合同已經生效,但是標的物不存在了,這時候應該使用的是違約責任,而不是物權保護請求權。
樓上混淆了兩個行為互相影響的關系。
❸ 民法中的獨立物權和從屬物權分別是什麼意思
民法理論上會根據物權是否有獨立性可將物權分為獨立物權,也版稱主物權和從屬物權,權也稱從物權。
獨立物權,主物權:不以他種權利的存在為前提而獨立存在不因他種權利的存在或消滅而影響其效力的物權,如所有權.地上權等。物權能否獨立存在一般由法律規定,但如果權利人出於一定目的也可依其意思將主物權變為從物權。
從屬物權,從物權:從物權則是指必須依附於其他權利而存在的物權。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是為擔保的債權而設定的。地役權在與需役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關繫上,也是從物權。
❹ 根據物權是否具有獨立性不同,物權可分為
以是否有獨立性可將物權分為主物權和從物權,不能單獨成立而從屬於其他權利的物權是從物權。
❺ 請教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指的什麼啊
哎,這個問題想要搞清楚,你看論文可能只會更加糊塗。。。因為很多人都反對無因性,物權的獨立性也受到質疑了
從傳統觀點來看,我的理解是:
獨立性主要是指物權的轉移不依賴於其他關系的發生,尤其是指債。
這個在買賣合同中表現得很明顯
關於孳息和風險的轉移並不完全和所有權的轉移一致,特別是在簡易交付和佔有改定等擬制交易的情況下表現的更為明顯。由此可以論證物權行為的獨立性
而無因性相對好理解些。就是物權以公示方式加以證明。具體的公示又分為不動產的登記公示和動產的佔有公示兩類,但無論是哪一種,只要公示了,就可以讓第三人相信該物的所有權歸屬,在接下來發生物權轉移,就不考慮其物權取得的原因。
所謂無因,主要就是取得物權的原因不作為考量物權合法性的標准。這主要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商品買賣而制定的
但現在已經有了善意取得制度和物權請求權制度加以保護,無因性有多大實用價值實在……
感覺說的不太清楚。。你有興趣自己看幾篇文章也可以
但記住沒有所謂的權威,都是一家之言,兼聽則明呵:)
http://www.legalline.com.cn/2004-11/20041129180441.htm
http://www.ccelaws.com/int/artpage/3/art_2777.htm
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50707-235419.htm
❻ 物上請求權是債權還是物權請從物權行為獨立性和無因性角度說明
這個問題有爭議,建議去看論文。
❼ 不承認物權行為獨立性,那麼法律行為無效,交付標的物所有權發生移轉嗎
無效。如果認為物權變動是有因的,即物權變動的前提是法律行為的有效,那麼法律行為無效自然物權就不發生變動。
❽ 按照承認物權行為獨立性和有因性理論,負擔行為成立生效,但是一方拒絕交付標的物,應該承擔違約責任還是
合同成立,應該承擔違約責任。
❾ 論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和無因性
簡單的理解一下,舉個例子
去買東西,傳統的說是個債權履行行為。按照物權無因性,就把這個交易行為分為三個步驟
賣方買方訂立買賣合同的債權行為,買方轉移價款的物權轉讓行為,賣方轉移物品的物權轉讓行為
無權獨立性和無因性就是說,債權合同的效力不影響物權效力。
比如,交易發生後,發現賣方是偷來的贓款,也就是說合同存在無效的可能,那麼這個效力不影響已經發生的物權轉讓效力。賣方賠款給物品的合法主人,主人不能追究物品,因為物權獨立性,買方已經取得物品的所有權。物權無因性我國不承認。但是我國有善意保護制度,完全可以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理論上理解一下
獨立性主要是指物權的轉移不依賴於其他關系的發生,尤其是指債。
這個在買賣合同中表現得很明顯
關於孳息和風險的轉移並不完全和所有權的轉移一致,特別是在簡易交付和佔有改定等擬制交易的情況下表現的更為明顯。由此可以論證物權行為的獨立性
而無因性相對好理解些。就是物權以公示方式加以證明。具體的公示又分為不動產的登記公示和動產的佔有公示兩類,但無論是哪一種,只要公示了,就可以讓第三人相信該物的所有權歸屬,在接下來發生物權轉移,就不考慮其物權取得的原因。
所謂無因,主要就是取得物權的原因不作為考量物權合法性的標准。這主要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商品買賣而制定的
❿ 物權的獨立性對合同效力的影響
交易行為分為:當事人合意一致(債權行為)+標的物的移轉完成(物權行為),也就是說,你專賣我一瓶屬汽水,可分為我們協商一致買賣汽水的行為+汽水從你那裡轉移到我這里的行為。
物權的獨立性一般是說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就是物權行為是否成立不影響債權行為,以上面例子為例,就是說我們已協商一致買賣汽水這個行為,跟你是否最後有無將汽水交給我這個行為是相互獨立的。
認可物權行為的獨立性的意義在於,一些交易行為不是能立刻完成的,比如不動產需要到房產部門登記,如果因種種原因,導致登記不成功,如我付錢買你的房子後,你死活不肯跟我到房產部門登記,這種情況下,房子所有權還是你的,但我可以根據之前成立的債權行為告你違約。
總的來說,就是物權行為不影響合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