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轉讓合同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15規定「抵押物如由抵押人自己佔有並負責保管,在抵押期間,非經債權人同意,抵押人將同一抵押物轉讓他人,或者就抵押物價值已設置抵押部分再作抵押的,其行為無效。
債務人以抵押物清償債務時,如果一項抵押物有數個抵押權人的,應當按照設定抵押權的先後順序受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轉讓抵押物的價款明顯低於其價值的,抵押權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應的擔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轉讓抵押物。
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應當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抵押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七條規定「抵押權存續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經登記的,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受讓人,可以代替債務人清償其全部債務,使抵押權消滅。受讓人清償債務後可以向抵押人追償。
如果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受讓人,因此給抵押權人造成損失的,由抵押人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B. 轉讓抵押房產需徵得抵押權人同意嗎
轉讓抵押物應當適用於《擔保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即抵押人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版知受讓人權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
《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規定:
轉讓抵押房地產須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房地產所得的價款應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所擔保的債權一經清償,抵押權即歸於消滅。
轉讓應當包括贈與,贈與房屋亦須經過抵押權人同意。抵押的房地產如被依法繼承,由於抵押權所具有的追及效力,抵押權並不因此而受到影響。
登記機關在為繼承人辦理轉移登記時,可以在登記文件和房屋權屬證書上作相應的記載。
C. 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受讓人為什麼要代為清償
《物權法》第191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版讓抵押財產權,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這個法條的意思是,抵押人擅自轉讓財產在法律上面是不允許的,是為保護抵押權人的利益的,那麼就把受讓人也連帶進來,為的是保護抵押權人的利益,在受讓人代為清償之後,可以另行向抵押權人追償,法條主要是保護抵押權人的利益,受讓人的利益另案起訴。
希望採納
D. 抵押物未經經抵押權人同意進行轉讓法律上怎麼定罪
你好,抵押物未經經抵押權人同意進行轉讓,在法律上不能定罪;最多是民專事欺詐行為;屬
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如果這個抵押物未進行登記,那就可以轉讓的,這個轉讓是有效的;如果進行了登記,那這個轉讓就沒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護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動產抵押效力】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九十一條【抵押期間轉讓抵押財產】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E. 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是否有效
根據《物權法》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除法律規定無效的合同外,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說,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將抵押物轉讓給他所簽訂的合同,自抵押人和受讓人簽訂之日起生效。
合同生效和受讓人是否一定能取得抵押物又是兩個關系:
1. 受讓人不知道也不應該知道財產已抵押,其取得財產的行為有效;
2. 如果受讓人明知道是抵押物得,如果該行為損害了抵押權人的利益,則抵押權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轉讓行為。
不過,上述分析的僅限於沒有登記的抵押,有登記的抵押,受讓人在受讓的時候就知道有抵押權的存在,他們的合同是可以撤銷的。
F. 抵押權存續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的合同是否有效
有效的。
法律依據: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6)抵押權人同意抵押物轉讓擴展閱讀:
抵押人轉讓抵押物合同的注意事項:
一、申請人須使用標准A4紙張、黑色鋼筆或簽字筆填寫登記書。
二、申請人應當保證其所提供的材料及信息真實有效。登記書內容應當與抵押合同以及主合同相關內容一致。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以動產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下列動產不得抵押:
(一)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
(二)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
(三)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業生產經營者以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的動產抵押的,應當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動產抵押登記辦法》第二條規定,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業生產經營者以現有的以及將有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的,應當向抵押人住所地的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
六、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動產抵押登記辦法》第三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動產抵押登記,應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交下列文件:
(一)經抵押合同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動產抵押登記書》;
(二)抵押合同雙方當事人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文件。
委託代理人辦理動產抵押登記的,還應提交代理人身份證明文件和授權委託書。
G. 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物權法抄》規定,抵襲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上述規定,只是對不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進行了規定,而沒有涉及到轉讓 合同是否有效 的問題,
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除 法律規 定無效的合同外,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說,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將 抵押物 轉讓給他所簽訂的合同,自抵押人和受讓人簽訂之日起生效。
合同生效和受讓人是否一定能取得 抵押物 又是兩個關系:
1. 受讓人屬於善意的(也就是不知道也不應該知道財產已抵押),其取得財產的行為有效;
2. 如果受讓人明知道是 抵押物 得,如果該行為損害了抵押權人的利益,則抵押權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轉讓行為。
對於抵押人來講,如果轉讓 抵押物 給抵押權人造成了損失,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分析主要針對未辦理 抵押登記 的財產,而已經辦理 抵押登記 的財產(主要是房產),是不可能交易成功的。
H.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擅自轉讓抵押物,性質如何
該轉讓行為無效,抵押權人可以要求確定該轉讓行為無效。
I. 抵押人能自行轉讓抵押物嗎
一、抵押物可以轉讓嗎
我國法律不禁止抵押人轉讓抵押物,但抵押物轉讓行為受到法律的限制。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二、抵押物哪些情況轉讓無效
一般來說,抵押人轉讓抵押物屬於《合同法》所調整的買賣行為,其效力如何應當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確定,不得違反《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同時,抵押人還應當履行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買受人的合同隨付義務。當抵押人未履行合同的隨付義務時,或雖履行了合同的隨付義務,但轉讓行為可能會給抵押權人造成實質上的損害,其轉讓行為的效力如何確定。
(一) 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權人也未告知買受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由於《擔保法》第49條明確規定,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這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抵押人必須履行。在抵押人未履行「通知並告知」的義務的情況下,因其轉讓行為違反了《合同法》第52條第5項的規定,應確認無效。
該無效行為的請求權,既可以由抵押權人行使,也可以由受讓人行使。抵押權人請求確認轉讓行為無效後,可以依法追回該抵押物;受讓人請求確認轉讓行為無效後應將受讓的抵押物返還給抵押人,同時,可以要求抵押人賠償因此所受的經濟損失。
(二) 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告知買受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與前述轉讓行為不同的是,這里存在兩種情況:一是抵押人轉讓抵押物僅通知了抵押權人而未告知買受人;二是抵押人僅告知了買受人而未通知抵押權人。換言之,抵押人僅履行了部分義務。在這樣的情況下,抵押人轉讓抵押物的效力應為「相對無效」,而非「絕對無效」。同時,轉讓行為的效力應由抵押權人或買受人主動請求。
在抵押人通知抵押權人而未告知買受人的情況下,買受人不知轉讓物已設抵押,買受人可以主動請求依法撤銷該轉讓行為,這種相當於《合同法》第54條第2款規定的「撤銷」;如抵押人轉讓抵押物告知了買受人而未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也可請求撤銷抵押人與買受人之間的轉讓行為,這種撤銷相當於《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作為債的保全措施的一種撤銷權。
(三) 抵押人雖履行了「通知並告知」義務,但轉讓抵押物的價款明顯低於其價值又未能提供相應擔保,轉讓行為無效。
抵押人轉讓抵押物,轉讓價款明顯低於抵押物的價值,必然給抵押權人造成損害。抵押權人為保護自己的債權,有權要求抵押人提供相應的擔保。而抵押人拒絕或未能提供擔保,則抵押權人可依據《合同法》第74條的規定行使撤銷權
J. 抵押人在抵押期間轉讓抵押物是否有效
您好,結合《物權法》第條,並對照《擔保法》第49條第1款、《擔保法解釋》第67條可知:
(一)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物。
(二) 轉讓抵押物,抵押人應盡兩個義務
(1)轉讓抵押物應經過抵押權人同意。《物權法》第191條修改了《擔保法》第49條規定,由原來的通知抵押權人變化為需經過抵押權人同意。
(2)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依據是《合同法》第150條規定的出賣人的權利瑕疵擔保義務。
相關法條: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擔保法》第四十九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轉讓已辦理登記的抵押物的,應當通知抵押權人並告知受讓人轉讓物已經抵押的情況;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轉讓行為無效。
轉讓抵押物的價款明顯低於其價值的,抵押權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應的擔保;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轉讓抵押物。
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所得的價款,應當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或者向與抵押權人約定的第三人提存。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擔保法解釋》第六十七條抵押權存續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經登記的,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受讓人,可以代替債務人清償其全部債務,使抵押權消滅。受讓人清償債務後可以向抵押人追償。
如果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受讓人,因此給抵押權人造成損失的,由抵押人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