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一、簡要案情
原告王某與被告李某簽訂了一份房屋租賃合同,約定雙方在租賃中若產生糾紛,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原告王某現因租賃期限屆滿,向房屋所在地東湖法院起訴,要求被告李某騰退房屋。被告李某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認為其已書面約定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其住所地在西湖區,本案應由西湖區法院管轄,請求將本案移送至西湖區法院審理。
二、意見分岐
對本案的管轄主要存在以下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本案雖不涉及不動產產權的確認或變更,但它涉及到了承租人對不動產有無繼續使用權的問題,也屬於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應適用民訴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有關不動產的專屬管轄的規定,由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轄,當事人作出的違反專屬管轄的約定無效,本案依法應駁回被告提出的管轄異議。
一種意見認為,民訴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所稱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指的是因不動產物權提起的訴訟。本案涉及的房屋租賃糾紛,實質為合同履行中的爭議,屬於合同糾紛,當事人可以選擇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本案依法應移送被告住所地法院審理。
三、評析本案管轄爭議焦點是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的管轄究竟屬於不動產糾紛的專屬管轄還是屬於合同糾紛的特別地域管轄。其爭議根源在於各自對不動產糾紛的界定不一。
筆者認為,對於何為不動產糾紛這個問題,我國立法並無明確規定,但參照《法國新民事訴訟法典》第44條不動產物權訴訟案件,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唯一有管轄權及我國台灣地區《民事訴訟法》第l0條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之規定精神,對我國民訴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所稱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應理解為專指因不動產提起的物權訴訟,包括不動產登記糾紛、所有權糾紛、用益物權糾紛、擔保物權糾紛、佔有保護糾紛。
本案訴爭房屋租賃合同糾紛,雖與不動產發生牽連,但因訴爭法律關系發生的依據是當事人間存在的合同,其性質仍屬於債權債務糾紛,並非不動產物權糾紛,不應適用專屬管轄,而應適用合同糾紛的特別地域管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即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房屋租賃糾紛如何確定管轄問題的批復》中已作明確規定:凡在租賃關系存續期間發生的房屋修繕、租金、騰退等糾紛,一般應由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轄,個別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更符合兩便原則的,也可由被告戶籍地或居所地法院管轄。既然該類糾紛仍屬於合同糾紛的范疇,根據我國民訴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當事人當然也就可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即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本案當事人既已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應尊重當事人的選擇權,移送被告住所地法院審理。作者: 廖如榮
⑵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一、簡要案情
原告王某與被告李某簽訂了一份房屋租賃合同,約定雙方在租賃中若產生糾紛,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原告王某現因租賃期限屆滿,向房屋所在地東湖法院起訴,要求被告李某騰退房屋。被告李某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認為其已書面約定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其住所地在西湖區,本案應由西湖區法院管轄,請求將本案移送至西湖區法院審理。
二、意見分岐
對本案的管轄主要存在以下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本案雖不涉及不動產產權的確認或變更,但它涉及到了承租人對不動產有無繼續使用權的問題,也屬於「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應適用民訴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有關不動產的專屬管轄的規定,由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轄,當事人作出的違反專屬管轄的約定無效,本案依法應駁回被告提出的管轄異議。
一種意見認為,民訴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所稱「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指的是因不動產物權提起的訴訟。本案涉及的房屋租賃糾紛,實質為合同履行中的爭議,屬於合同糾紛,當事人可以選擇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本案依法應移送被告住所地法院審理。
三、評析
本案管轄爭議焦點是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的管轄究竟屬於不動產糾紛的專屬管轄還是屬於合同糾紛的特別地域管轄。其爭議根源在於各自對不動產糾紛的界定不一。
筆者認為,對於何為不動產糾紛這個問題,我國立法並無明確規定,但參照《法國新民事訴訟法典》第44條「不動產物權訴訟案件,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唯一有管轄權」及我國台灣地區《民事訴訟法》第l0條「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之規定精神,對我國民訴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所稱「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應理解為專指因不動產提起的物權訴訟,包括不動產登記糾紛、所有權糾紛、用益物權糾紛、擔保物權糾紛、佔有保護糾紛。
本案訴爭房屋租賃合同糾紛,雖與不動產發生牽連,但因訴爭法律關系發生的依據是當事人間存在的合同,其性質仍屬於債權債務糾紛,並非不動產物權糾紛,不應適用專屬管轄,而應適用合同糾紛的特別地域管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即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房屋租賃糾紛如何確定管轄問題的批復》中已作明確規定:「凡在租賃關系存續期間發生的房屋修繕、租金、騰退等糾紛,一般應由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轄,個別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更符合「兩便」原則的,也可由被告戶籍地或居所地法院管轄。」既然該類糾紛仍屬於合同糾紛的范疇,根據我國民訴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當事人當然也就可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即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本案當事人既已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應尊重當事人的選擇權,移送被告住所地法院審理。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法院)
⑶ 法律論文答辯
論文答辯最重要的是聽清、記清老師的問題,以免答非所問。如果一次沒聽清,一定要請老師重復,不要裝懂,但盡量避免多次勞煩老師,否則印象分會下降。針對老師的問題作答時,要按重點精要回答,回答有層次、有條理,切勿東拉西扯、過分啰嗦、講太多不必要的東西,否則老師會打斷你的回答,你想說的內容可能就說不完了。還有,回答的時候小心一些,不要輕易涉及你不清楚的領域,避免老師拉住一點進行蘇格拉底式追問,否則就慘了……
可能提到的問題,我可以提出幾個建議:
1、總結出幾個論文的創新點;
2、看看你文章的語言表述、邏輯層次是否合理,特別是標題的表述,是否有命名不當,或者邏輯層次不對的地方,有的老師會抓住這種瑕疵要求解釋的……
3、看看概念、理論有沒有基礎性錯誤,有的話老師可能會抓住提問;
4、如果上述瑕疵都沒有,那麼老師會就你論文的專業性問題提問,可能涉及的方向有:(1)農村土地承包法律關系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包括可能的比較法和我國法律、實踐中的做法和缺陷;(2)你論文中自己的觀點、創新觀點的合理性;(3)有些老師會就注釋和引用文獻進行提問,不過可能性不太大,保證學術規范就可以了。
上述提問的重點在於4(1)(2)。
就這些方向自己好好斟酌准備一下。一般答辯的時候會留有準備時間的,不要慌張,自信回答,良好的風貌可能給你加分。
最後,不知你是本科答辯還是研究生答辯。如果是前者的話,我覺得上述這些你看一下有個概念就行了,本科答辯都很水的,不會問那麼多專業的東西,好多時候跟老師隨便聊幾句就結束了,這時,第2、3、4(3)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總之,不要緊張,加油吧~
⑷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全文
為了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我們提出以下意見,供各級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中執行。
一、管 轄
1、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的重大涉外案件,是指爭議標的額大,或者案情復雜,或者居住在國外的當事人人數眾多的涉外案件。
2、專利糾紛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
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二)項、第二十條的規定,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案情繁簡、訴訟標的金額大小、在當地的影響等情況,對本轄區內一審案件的級別管轄提出意見,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4、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5、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
6、被告一方被注銷城鎮戶口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確定管轄;雙方均被注銷城鎮戶口的,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7、當事人的戶籍遷出後尚未落戶,有經常居住地的,由該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戶籍遷出不足一年的,由其原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超過一年的,由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8、雙方當事人都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監禁地或被勞動教養地人民法院管轄。
9、追索贍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10、不服指定監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11、非軍人對軍人提出的離婚訴訟,如果軍人一方為非文職軍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離婚訴訟雙方當事人都是軍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團級以上單位駐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12、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13、在國內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婚姻締結地或一方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⑸ 別人使用我的名字做法人代表 我怎樣用法律維權 起訴
如果是同姓同名,身份證信息是人家的,無權起訴,如果是同姓同名,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信息是被侵權人的,協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訴,主張侵權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⑹ 滑雪場人身傷害事故民事訴訟答辯書
答辯狀格式不固定,根據原告訴求提出自己抗辯理由,提出理由一定要有法律依回據,不要用自己理解對待原答告訴求,用法律為根據。
《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答辯時圍繞沒侵權,盡到注意義務了,是當事人違反規定受到傷害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