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自物權與相鄰權

自物權與相鄰權

發布時間:2021-07-21 16:19:13

① 如何理解民法中相鄰和共有的概念和區別

【相鄰關系】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及特徵
相鄰關系是指不動產的相鄰各方在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時,因相互間依法應當給予方便或接受限制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相鄰關系的特徵:
(1)相鄰關系的主體是不同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合法佔有人;
(2)相鄰關系是因為主體所有或使用的不動產相鄰而發生的;
(3)相鄰關系的內容因種類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兩個方面,一是相鄰一方有權要求他方提供必要的便利,他方應基於必要提供便利,二是相鄰各方在行使相鄰權時,應盡量避免和減少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不得濫用權利;
(4)相鄰關系的客體是行使不動產權利所體現的利益。
(二)幾種主要的相鄰關系
1.相鄰用水、排水關系。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
2.因通行產生的相鄰關系。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3.因修建施工、防險發生的相鄰關系。不動產權利人因建造、修繕建築物以及鋪設電線、電纜、水管、暖氣和燃氣管線等必須利用相鄰土地、建築物的,該土地、建築物的權利人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4.因通風、採光發生的相鄰關系。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
5.相鄰排污關系。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雜訊、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
6.相鄰防險關系。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築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

【共有】
一、共有
共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共同享有對某項所有權。換言之,是指多個權利主體對一物共同享有所有權。例如,兩個人共同所有一間房屋,三人共同所有一台機器。共有主體稱為共有人,客體稱為共有財產或共有物。各共有人之間因財產共有形成的權利義務,稱為共有關系。
二、共有的法律特徵
1.共有的主體不是一個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民或法人。但是,多數人花骨所有一物,並不是說共有是多個所有權,在法律上,共有財產只有一個所有權,而由多人享有。
2.共有的客體即共有物是特定的,它可以是獨立物,也可以是集合物(如共同繼承的遺產)。共有物在共有關系續期間不能分割,不能中各個共有人分別對某一部分共有物享有所有權。每個共有人的權利及於整個共有財產,因此共有不是分別所有。
3.在內容方面,共有人對共有物按照各自的份額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或者平等地享有權利、承擔義務。每個共有人對共有物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不受其他共有人的侵犯。在行使共有財產的權利,特別是共有財產時,必須由全體共有人協商,按全體共有人意志行事。

② 地上權,地役權,他項權,相鄰權的聯系與區別

做為法學專業的學生,我給你提供個人意見
地役權是指為了自己的使用、經營等方便、利益而使用別人的土地的權利。一般來講,地役權的發生必須有兩個不同歸屬的土地存在,為他人利用而提供便利的土地叫供役地,接受便利而得以使用或經營的叫需役地。所以,地役權是存在於他人土地之上的物權,它具有從屬性和不可分性。 相鄰關系是指不動產的相鄰各方因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它不是一種單獨的物權,而是相鄰方所有權的延伸和擴展,是所有權權能的體現。地役權和相鄰權主要有以下幾個區別:(1)兩者的設立方式不同。相鄰關系是法定的,而地役權通常是由當事人各方通過合同約定而設立的。(2)兩者受到損害後的救濟請求權不同。相鄰關系受到侵害後,不能直接以相鄰關系為基礎提起損害賠償訴訟,而應該提起所有權的行使受到妨害之訴。地役權受到損害之後,受害人可以直接提起地役權受損害的請求之訴。(3)兩者提供便利的內容也有不同。地役權的設立是為了是所有權人的權利得到更好的行使,是一個比較高的標准。而相鄰關系的規定是為了調和不同所有權人之間的權利,對他們的各自權利給與一定的限制,使得大家共同方便使用,這是為了達到使用的最低標准。(4)相鄰關系通常都發生在相互毗鄰的不動產之上,而地役權則不要求相互毗鄰,甚至相隔很遠的土地之間都可以通過協議來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和經營。(5)相鄰關系的產生一般都是無償的,而地役權的設立一般都是有償的。

③ 地役權與相鄰權的區別

地役權的法律概念是怎麼樣的呢,地役權的性質是什麼呢,相鄰權和地役權的區別主要在哪些方面呢,地役權和相鄰權的聯系是怎麼樣的呢,相鄰權的法律概念是怎麼樣的呢。小編整理了「相鄰權與地役權的區別」的內容為你答疑解惑。
1.概念不同>地役權:是指在他人的土地之上設立的以供自己的土地便利使用的他物權。
相鄰權:相互毗鄰的不動產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一方行使使用權或所有權時,享有要求另一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的權利。
2.性質不同>地役權:是獨立的物權,性質屬於用益物權。
相鄰權: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產生的,其實質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不是獨立的物權。
3.地役權不要求土地相鄰。相鄰權要基於相鄰的土地。
4.地役權的權利行使只限於對土地。相鄰權包括土地和地上的建築物 。
地役權
地役權,是指為使用自己不動產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約定利用他人不動產的權利。其一,地役權是按照當事人的約定設立的用益物權。其二,地役權是存在於他人不動產上的用益物權。其三,地役權是為了需役地的便利而設立的用益物權。
性質
(一)地役權是存在於他人不動產之上的物權
(二)地役權是以他人不動產供自己的不動產便利之用的權利
(三)地役權具有從屬性
1.地役權不得與需役地分離而為讓與
2.地役權不得由需役地分離而為其他權利的標的
3.地役權隨需役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消滅而消滅
(四)地役權具有不可分性
1.分生上的不可分性
2.消滅上的不可分性
3.享有與負擔上的不可分性
聯系
相鄰權指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所享有的權利。具體來說,在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間,任何一方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權或使用權,享有要求其他相鄰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權利。相鄰權實質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
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應當以不損害其他相鄰人的合法權益為原則。如果因權利的行使,給相鄰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危害的,相鄰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險和賠償損失。在處理相鄰關系時,相鄰各方應該本著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互諒互讓,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解決。
地役權是指為了自己的使用、經營等方便、利益而使用別人的土地的權利。一般來講,地役權的發生必須有兩個不同歸屬的土地存在,為他人利用而提供便利的土地叫供役地,接受便利而得以使用或經營的叫需役地。所以,地役權是存在於他人土地之上的物權,它具有從屬性和不可分性。 相鄰關系是指不動產的相鄰各方因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它不是一種單獨的物權,而是相鄰方所有權的延伸和擴展,是所有權權能的體現。

④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和相鄰關系的不同

不動產的相鄰權人應當按照怎樣的的原則處理呢,在相鄰的關系中,也是要為對方考慮的,在改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相鄰關系和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有哪些呢。
【案情】
李某是長安街200號裙樓1-2間房屋(共二層)的所有權人,王某系該裙樓第三間(共三層)的所有權人,後王某在未經李某許可,也未經城市規劃部門許可的情況下,在其房屋東側第三層與李某房屋相鄰一側的牆體上挖設了自南向北兩扇窗戶,李某知悉後即要求王某對兩扇窗戶恢復原狀,由此發生糾紛
【分歧】
在本案審理過程中,出現了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和《物權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本案中,王某在其房屋第三層牆體上挖設兩扇窗戶的行為,並不妨礙李某通風、採光及正常生活,因而不構成對李某相鄰權的侵犯,李某無權要求王某將二扇窗戶恢復原狀。
另一種意見認為,李某與王某房屋相鄰一側的牆體屬於二人的共有、共用部位,王某未經李某同意擅自在第三層東側牆面開挖窗戶的行為,已侵犯了李某對共有部位享有的民事權利,應由王某對開挖的窗戶恢復原狀。
【評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第一種意見混淆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和相鄰關系兩種不同的法律關系。區分所有建築物(或稱異產毗連房屋)是指結構相連或具有共有、公用設備和附屬設施,而為不同所有人所有的房屋。本案中爭議的房屋當屬李某和王某區分所有的建築物,既然李某購買了裙樓1-2間房屋,那麼其對該樓房頂自然享有相應的支配權,而該房頂並非僅指頂部的樓板,還應包括頂部四周的護欄等附屬結構,因此李某對於其二層樓頂高出頂層樓板的四面牆體(包括東側牆體)也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也就是說,李某和王某各自對以「間」為單位的房屋內空間享有專有權,對二房交接部位的牆體享有共有權。在多人區分所有的建築物中,一方不合理使用共有部分造成共牆毀損或擅自改變、拆除共牆結構的,都構成對另一方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中共有權的侵犯,李某可以基於侵權或物上請求權直接要求王某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和《物權法》的規定,相鄰權的行使應以生產、生活之必要為前提,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人如果為了進入、修繕、合理使用其專有部分或共有部分之必要,請求其他區分所有權人提供便利,被請求人應該在必要的限度內允許或容忍,沒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這就是區分所有建築物之相鄰關系。就本案而言,李某訴諸於相鄰權的保護恐難如願。李某訴爭二扇窗戶的開設並未影響其通風、採光、通行等方面的正常生活所必需,王某當然無需接受相鄰關系之限制。如果此共牆糾紛適用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規定,李某隻需根據區分所有建築物之共有部分權利義務的劃分,就可依據《侵權責任法》要求王某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因此,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人在行使專有權時,如需對共有部分進行改動,必須經過全體區分所有權人的同意且不影響整個建築物的安全使用,否則即構成對其他區分所有人共有權的侵害(如前例)。如果某一區分所有權人為了改變其專有部分的通風、採光等問題而不得不對專有部分進行改造,且這一改造並不妨礙鄰人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行使,鄰人應當在一定限度內予以容忍,此時應適用相鄰關系的規則調整。
你可以選擇咨詢我們的律師們。
延伸閱讀:
房屋相鄰關系損害賠償糾紛案
區分所有建築物之相鄰關系與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比較
我國法律如何規定相鄰關系

⑤ 不動產所有權的幾種主要的相鄰關系

相鄰關系的范圍非常廣泛,情況也很復雜,這里只列舉幾類常見的相鄰關系。
1.相鄰土地使用關系
相鄰一方的建築物或土地,處於鄰人的土地包圍之中,非經過鄰人的土地不能到達公用通道,或雖有其他通道但需要較高的費用或十分不便的,可以通過鄰人的土地以到達公用通道。但通行人在選擇道路時,應當選擇最必要、損失最少的路線:如只需小道即可,就不得開辟大道;能夠在荒地上開辟道路,就不得在耕地上開辟。通行人還應對因通行給鄰地造成的損害予以賠償。
歷史上形成的通道,土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無權任意堵塞或改道,以免妨礙鄰人通行。如果確實需要改道,應取得鄰人的同意。
2.相鄰防險、排污關系
相鄰一方在開挖土地(如打水井、挖地窯、築水渠、修糞池等)、建築施工(如蓋高樓、修圍牆)時,不得使鄰地的地基發生動搖,不得使鄰地的建築物受到危害;相鄰一方的建築物有傾倒的危險,威脅鄰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相鄰一方應當採取預防措施,如加固、拆除;相鄰一方堆放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惡臭物品時,應當與鄰地建築物保持一定距離,或者採取預防措施和安全裝置。相鄰他方在對方未盡此義務的情況下,有權要求排除妨害、賠償損失。
相鄰人,尤其是化工企業、事業單位,在生產、研究過程中,排放廢氣、廢水、廢渣,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相鄰他方對超標排放,有權要求相鄰人排除妨害,即按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排放、治理,而且對造成的損害還有權要求賠償。
3.相鄰用水、流水、截水、排水關系
相鄰人應當保持水的自然流向;在需要改變流向並影響相鄰他方用水時,應徵得他方的同意,並對由此造成的損失給予適當補償。為了灌溉土地,需要提高上游的水位、建築水壩,必須附著於對岸時,對岸的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應當允許;如果對岸的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也使用水壩及其他設施時,應按受益的大小,分擔費用。
水流經過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都可以使用流水,但應當共同協商、合理分配使用。如果來自高地段的自然流水,常為低地段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使用,即使高地段所有人或使用人也需要此水,也不得全部堵截,斷絕低地段的用水,以免給低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造成損失。低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應當允許高地的自然流水流經其地,不得擅自築壩堵截,影響高地段的排水。
相鄰一方在為房屋設置管、槽或其他裝置時,不得使房屋雨水直接注瀉於鄰人建築物上或土地上。
4.相鄰管線安設關系
相鄰人因埋設管道如油管、水管、煤氣管,架設線路如輸電線路、通訊線路,需要經過他方的土地時,他方應當允許。但相鄰方應當選擇損害最小的地點及方法安設。相鄰人還應對所佔土地及施工造成的損失給予補償,並於事後清理現場。
5.相鄰光照、通風、音響、震動關系
相鄰人在建造建築物時,應當與鄰人的建築物留有一定的距離,以免影響鄰人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
相鄰各方應當注意環境清潔、舒適,講究精神文明,不得以高音、噪音、喧囂、震動等妨礙鄰人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否則,鄰人有權請求停止侵害。
6.相鄰竹木歸屬關系
相鄰地界上的竹木、分界牆、分界溝等,如果所有權無法確定時,推定為相鄰雙方共有財產,其權利義務適用按份共有的原則。
對於相鄰他方土地的竹木根枝超越地界,並影響自己對土地的使用,如妨礙自己土地的莊稼採光,相鄰人有權請求相鄰他方除去越界的竹木根枝。如果他方經過請求不予除去,相鄰人可以自行除去。當然,越界竹木根枝如對相鄰人的財產使用並無影響,則相鄰人無權請求除去。
不動產權利人因上述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⑥ 所有權與相鄰權的關系

相鄰權指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所享有的權利。具體來說,在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間,任何一方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權或使用權,享有要求其他相鄰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權利。相鄰權實質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

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應當以不損害其他相鄰人的合法權益為原則。如果因權利的行使,給相鄰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危害的,相鄰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險和賠償損失。在處理相鄰關系時,相鄰各方應該本著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互諒互讓,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解決。

http://ke..com/view/881364.htm

⑦ 相鄰關系與地役權的區別

相鄰關系為土地所有權內容當然的擴張或限制,是法定的;而地役權則為土地所有人間基於契約而生之所有權擴張與限制,是意定的。

⑧ 相鄰權的相關區別

相鄰關系即不動產相鄰關系(下稱相鄰權),是指相互毗鄰的不動產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在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時,因行使權利的延伸或限制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地役權,是指為使用自己土地的方便與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權利,是一種為增加自己土地的利用價值而支配他人土地的他物權。
目前我國現行法律只規定了相鄰權,對地役權未作規定。雖然二者都是為了充分發揮相互毗鄰或臨近的不動產之經濟效益,因不動產的利用而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兩者是兩種不同的物權制度,不能相互替代或包含。二者的主要區別如下:
首先,在產生原因方面,也就是相鄰權與地役權最本質的區別,相鄰權由法律直接規定,是依據不動產權利而發生的法定權利,其成立即對抗第三人,無需登記便可當然發生效力;地役權的取得主要是依法律行為而取得,一般是約定權利,如可以基於當事人的合同約定產生,但此種行為屬物權設定行為,當事人雙方應到不動產登記機關進行設立登記。此外,地役權也可因遺囑、繼承或時效等原因而取得。
其次,在調節范圍方面,相鄰權是法律對相鄰關系進行的一種最小限度的調節,其對不動產所有權或使用權的限制與擴展程度較少;作為當事人雙方超越相鄰許可權度而約定的權利,地役權對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限制與擴展程度較大,並且能夠運用其私法自治的特性來彌補法律規定的相鄰關系內容十分有限的不足,從而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其他不動產資源,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權利而向對方提出更高的提供便利的要求。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法律制度。
再次,在存在條件方面,相鄰權的存在條件是權利主體的不動產必須相互毗鄰,相鄰權反映的相鄰關系既適用於土地相鄰,也適用於房屋等建築物相鄰,但一般認為在相鄰的兩塊權屬不同的土地上才會發生相鄰關系,而地役權只發生在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所反映的相鄰關系只適用於土地相鄰關系,但不受土地是否毗鄰的限制。例如,需役地人在供役地修建水渠,該行為受制於水源地而無需要求需役地與供役地相鄰。
最後,在權利存續期間及有償與否方面,地役權的存續期間可由當事人約定,地役權的取得有償與否也取決於地役權的設定方式和雙方當事人的約定;而相鄰權由法律直接規定,存續期間是法定的,通常是無償的。

⑨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和相鄰權的區別適用

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和相鄰關系的定義,對其內涵在此不作闡述。應予注意的是,上述兩個概念在特定場合下出現選擇適用的問題,即在區分所有的建築物內,各所有人或使用人因專有部分之間或專有部分與共有部分之間彼此鄰近形成相鄰關系時,業主應基於建築物區分所有權還是相鄰權來維護自身權益。
一所有權1.概念:所有權是指對於有體物的所有權.即所有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性地支配其所有的財產的權利,所有人可以對其所有的財產佔有,使用,收益,處分,並可以排除他人對於其財產違背其意志的干涉.
2.特徵:(1)所有權是絕對權.
(2)所有權具有排他性.
(3)所有權是一種最完全的權利.
(4)所有權具有彈力性.
(5)所有權具有永久性.
打個比方就是你家卧室以內的空間你有所有權,別人是不能對其有任何非法要求的。
二相鄰權概念:相鄰權 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利用不動產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權利的擴張或限制的一種社會關系。也就是說,相鄰各方對各自所有的或使用的不動產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時,享有在他人不動產上的通行權、用水排水權、鋪設管線權、通風採光權等派生出來的權利。
打個比方說,你樓上的要用水,必須從你家廚房過一個水管,那你家樓上的鄰居就有權在你家廚房鋪自來水管。

閱讀全文

與自物權與相鄰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