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如何確定
向來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清楚計算機軟體,所能帶來的利益其實是很大的,一般只有所有人才能享有相關的收益。那麼現實中該如何確定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如何確定?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依照《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一:獨立開發。這種開發是最普遍的情況。此時,軟體著作權當然屬於軟體開發者,即實際組織開發、直接進行開發,並對開發完成的軟體承擔責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依照自己具有的條件獨立完成軟體開發,並對軟體承擔責任的自然人。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二:合作開發。由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作開發的軟體,一般是合作開發者簽訂書面合同約定軟著作權歸屬。如果沒有書面合同或者合同並未明確約定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合作開發的軟體如果可以分割使用的,開發者對各自開發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是,行使著作權時,不得擴展到合作開發的軟體整體的著作權。如果合作開發的軟體不能分割使用,其著作權由各合作開發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權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提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開發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三:委託開發。接受他人委託開發的軟體,一般也是由委託人與受託人簽訂書面合同約定該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如無書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確約定的,則著作權人由受託人享有。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四:國家機關下達任務開發。由國家機關下達任務開發的軟體,一般是由國家機關與接受任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照項目任務書或者合同規定來確定著作權的歸屬與行使的。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國家機關下達任務開發,接受任務的人不能是自然人,只能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但如果項目任務書或者合同中未作明確規定的,軟體著作權由接受任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五:職務開發。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中任職期間所開發的軟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軟體著作權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一)針對本職工作中明確指定的開發目標所開的軟體;(二)開發的軟體是從事本職工作活動所預見的結果或者自然的結果;(三)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金、專用設備、未公開的專門信息等物質技術條件所開發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軟體。但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開發軟體的自然人進行獎勵。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六:繼承和轉讓。軟體著作權是可以繼承的。軟體著作權是屬於自然人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在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內,軟體著作權法的繼承人可以依照《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繼承除署名權以外的其他軟體著作權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軟體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其著作權在條例規定的保護期內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國家享有。
❷ 從同學那裡拷貝一份應用軟體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上屬於侵犯著作權嗎
一般情況下,以下幾種情況不構成侵犯著作權。
一、安裝的不是破解軟體,用的是原版軟體,未進行修改和反編譯。
二、進行了修改或反編譯,但是只是用於學習和研究,未用於商業目的。
❸ 軟體著作權轉讓的誤區有哪些
1、誤區之一:軟體轉讓合同必須以書面形式,否則無效應當明確,是否採用書面合同來實現軟體著作權的轉讓,屬於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疇,完全屬於私權。要求採用書面形式的法律規定,是基於防止爭議和解決糾紛的需要,並且有利於軟體轉讓合同的履行而進行的倡導性規定。至於當事人是否採用書面形式,與是否違約、是否履行合同一樣均系其自由處分其權利的范圍,由其自行承擔責任,國家不宜過多干涉合同的訂立。實踐中,軟體轉讓方式以書面占絕大多數,但也有不少口頭形式的軟體轉讓合同形式,且其中不少已經實際履行,故沒有必要強迫當事人在軟體轉讓時必須採用書面形式;更沒有必要在當事人沒有採用書面形式發生糾紛訴諸法院時,一律認定其無效。2、誤區之二:軟體轉讓必須實行登記,否則無效現行《計算機保護條例》第二十一條對此的規定是,軟體轉讓合同「可以」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軟體登記機構登記(國家版權局主管全國軟體著作權登記管理工作,國家版權局認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為軟體登記機構。經國家版權局批准,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可以在地方設立軟體登記辦事機構),強調的是自願登記原則。該規定的合理性表現在:一、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體現了國家對私權的尊重;另外從實際情況看,國家進行了幾次的機構改革,原來的軟體轉讓合同登記管理機構已幾經轉換;二、減輕了政府相關部門的負擔,符合入世後政府職能轉變的大的趨勢;三、避免了司法部門在審理案件時因為軟體轉讓合同是否生效而產生的分歧,有利於法制的統一。故在實踐中應當充分認識和掌握現行《計算機保護條例》對軟體轉讓合同登記已經由舊《計算機保護條例》的強制登記改為自願登記,准確把握軟體轉讓合同是否登記本身並不影響該轉讓合同的效力。3、誤區之三:軟體署名權與其他著作權中署名權一樣不能轉讓現行《計算機保護條例》在規定軟體著作權中署名權時,具體區分自然人與法人、其他組織的不同情況下規定有所不同。對自然人的軟體著作權轉讓中的署名權是否可以隨財產權一並轉讓沒有明確,僅在第十五條規定繼承時署名權不能繼承。筆者認為,軟體受讓方堅持要改成由受讓方署名,而軟體著作權人又同意的,法律不予禁止。而且此類情況在軟體著作權交易習慣中並不少見,許多個人開發的軟體在作為「技術產品」出售轉讓時,一般由受讓方買斷,其中明確包括署名權。而法人和其他組織享有軟體著作權的情況下,軟體著作權的轉讓也涉及署名權轉讓的問題,考慮本身署名權已經與實施技術開發者分離的因素,同樣允許當事人約定在軟體著作權轉讓時,將署名權一並轉讓,由受讓方行使署名權,該類情況同樣在軟體交易中大量存在。故在現行《計算機保護條例》對軟體署名權是否可以轉讓沒有規定或規定不明時,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法律要做的是鼓勵軟體交易,為其提供好的法制環境,不要過分強調軟體署名權作為著作人身權不能轉移,而認定轉讓合同無效,過多地干涉軟體正常的交易,以免妨害軟體業的發展。4、誤區之四:善意受讓盜版軟體不承擔責任採用了過錯責任推定原則,推斷第三人侵權並且承擔責任。他必須要停止使用該侵權復製品,同時要將侵權復製品予以銷毀。對於停止使用並且銷毀侵權復製品將造成重大損失的,如果要求不停止使用或銷毀侵權復製品的,作為善意第三人的軟體受讓方必須再向真正的軟體著作權人支付合理的費用後方能夠繼續使用。該「合理費用」的數目一般可參照該軟體非專有許可使用費的標准來確定。
❹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歸屬如何確定
向來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清楚計算機軟體所能帶來的利益實很大的,一般只有所有人才能享有相關的利益收入。那麼現實中該如何確定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歸屬呢?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歸屬如何確定依照《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獨立開發。這種開發是最普遍的情況。此時,軟體著作權當然屬於軟體開發者,即實際組織開發、直接進行開發,並對開發完成的軟體承擔責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依照自己具有的條件獨立完成軟體開發,並對軟體承擔責任的自然人。(2)合作開發。由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作開發的軟體,一般是合作開發者簽訂書面合同約定軟著作權歸屬。如果沒有書面合同或者合同並未明確約定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合作開發的軟體如果可以分割使用的,開發者對各自開發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是,行使著作權時,不得擴展到合作開發的軟體整體的著作權。如果合作開發的軟體不能分割使用,其著作權由各合作開發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權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提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開發者。(3)委託開發。接受他人委託開發的軟體,一般也是由委託人與受託人簽訂書面合同約定該軟體著作權的歸屬;如無書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確約定的,則著作權人由受託人享有。(4)國家機關下達任務開發。由國家機關下達任務開發的軟體,一般是由國家機關與接受任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照項目任務書或者合同規定來確定著作權的歸屬與行使的。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國家機關下達任務開發,接受任務的人不能是自然人,只能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但如果項目任務書或者合同中未作明確規定的,軟體著作權由接受任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5)職務開發。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中任職期間所開發的軟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軟體著作權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一)針對本職工作中明確指定的開發目標所開的軟體;(二)開發的軟體是從事本職工作活動所預見的結果或者自然的結果;(三)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金、專用設備、未公開的專門信息等物質技術條件所開發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軟體。但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開發軟體的自然人進行獎勵。(6)繼承和轉讓。軟體著作權是可以繼承的。軟體著作權是屬於自然人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在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內,軟體著作權法的繼承人可以依照《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繼承除署名權以外的其他軟體著作權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軟體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其著作權在條例規定的保護期內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國家享有。
❺ 計算機軟體可以申請哪些保護啊 比如著作權 商標之類的
軟體可以申請軟體著作權保護,也可以申請發明專利保護
(一)、含有計算機軟體發明的專利審查標准
審查的標准只有一個:它必須是軟體與有形實體相結合或相影響的產物,能夠產生技術效果,並構成一個能夠實施的完整技術方案。這方面比較典型的發明有:a.在自動化技術處理過程中,和電器設備、機器設備等硬體結合,對必要的數據進行計算、加工,並通過計算機硬體設備對整個系統的操作運行實施控制;b.在計算機的運行工作中,軟硬體相結合,對電路單元中的邏輯關系進行變換,使計算機系統具有特定的功能;c.在測量或測試過程中,計算機對具有技術特徵的客體進行測量或測試,並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以某種具體方式對硬體施加某種影響;d.漢字編碼方法及計算機漢字輸入方法,這實際上是與鍵盤配合使用的發明。
(漢字編碼方法本身屬於一種信息表達方法。就信息表達方法本身或者漢字編碼方法本身而言,同聲音信號、語言信號、可視信號或者交通指示信號等各種信息表述方法一樣,只取決於人的主觀意念或者人為的規定,並不是一種技術方案,也不具有技術效果。所以,單純的漢字編碼是不能被授予專利權的。但是,如果把漢字編碼方法與所使用的特定鍵盤相結合而作為計算機系統處理漢字的一種計算機漢字輸入方法,或者計算機漢字信息處理方法,使計算機系統能以漢字信息為指令,產生若干新的功能,以至能實現辦公系統的自動化管理,或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這時可授予專利權。例如五筆字型輸入法就享有專利權。對於這種由漢字編碼方法與所使用的特定鍵盤相結合而構成的計算機漢字輸入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在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中不僅應描述該漢字編碼方法的技術特徵,還應描述該漢字編碼方法所使用的鍵盤的技術特徵,包括該鍵盤中對各鍵位的定義及各鍵位在該鍵盤中的位置等。)
(二)、含有計算機軟體的發明不授予專利權的情況:a.專利法中明確規定不予授權的;b.其發明主題僅是該計算機程序本身或者僅是存入存儲器內、磁帶磁碟等可讀介質上的計算機程序本身;或因該計算機程序實質上是一種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而不能授予專利權;c.該程序是一種特定的數學方法,例如存入公知計算機存儲器內的除法捷徑演算法,也不能授予專利權。
也就是說
在專利法上沒有把計算機軟體的申請排除在外。但是,多數國家將計算機軟體, 放在"版權"或制定專門的法律予以保護。我國也已通過《著作權法》,並通過了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因此,單純的計算機軟體已無法取得專利權。只有當 軟體的變化伴隨著計算機的硬體也發生變化時,兩者結合申請發明專利,可以獲 得專利權。
❻ 如何辦理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轉讓或許可手續
如何辦理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轉讓或許可手續?此項申請包括軟體著作權轉讓和軟體著作權專有許可合同兩種申請。應填寫《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轉讓、專有許可合同登記申請表》。各欄填寫要求和應提交的其他申請文件:如何辦理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轉讓或許可手續(一)軟體名稱欄:1、全稱:申請著作權合同登記的軟體全稱。各種文件中的軟體名稱應填寫一致。2、簡稱(沒有簡稱可以不填此欄)。3、版本號:申請著作權合同登記的軟體版本號。(二)申請者欄:1、個人申請者:除填寫各項內容外,應提交身份證(或其他身份證明如護照等)的復印件。2、法人申請者:名稱欄應填寫單位全稱。身份證件號欄應填寫企業法人登記號或事業法人代碼證書號,在電話欄中加註聯系人的姓名。應提交企業法人登記證書或事業法人代碼證書的復印件。3、法人分支機構和法人內部組成部分應由法人開具證明。(三)代理者欄:1、個人代理者:除填寫各項內容外,應提交與軟體申請者簽定委託代理授權書。2、法人或其他組織代理者申請者:名稱欄應填寫單位全稱。身份證件號欄應填寫企業法人登記號或事業法人代碼證書號,在電話欄中加註聯系人的姓名。應提交與申請者簽定的委託代理授權書。(四)轉讓(許可)方欄:按欄目要求填寫轉讓(或許可)方和受讓(或被許可)的名稱(或姓名)、國籍和地址,提交轉讓(或專有許可)合同。(五)主要登記事項欄:1、選擇轉讓或許可。2、雙方當事人欄:填寫轉讓(或許可)方和受讓(或被許可)的名稱(或姓名)。3、權利內容欄:填寫轉讓或專有許可的具體權利內容。4、期限欄:填寫轉讓或專有許可的起始和終止的日期。永久轉讓的,可填在著作權保護期內。5、地域欄:填寫轉讓(或專有許可)的地域范圍,如國家或地區。各項內容應與合同中的記載一致。(六)申請人保證聲明欄:申請人應認真核對申請表格各項內容、應提交的證明文件和鑒別材料是否真實,符合申請要求;明確因提交不真實的申請文件所帶來的法律後果。核實無誤後,個人申請者簽名或者加蓋名章;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者,由單位時蓋公章。簽章應為原件,不得為復印件。收費標准:申請費300元/件,證書費50元/件。
❼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歸誰所有
軟體著作權屬於軟體開發者。
軟體開發者,是指實際組織開發或版直接進行開發,並對開發完成的軟體承擔責權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條件獨立完成軟體開發,並對軟體承擔責任的自然人。如無相反證明,在軟體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開發者。
❽ 公司自主研發申請通過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自創並經法律程序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應按開發過程中發生和實際成回本計價,包括試驗答費用、模型製作費用、研製費、制圖費、律師費、設計費、工資、申請登記費以及其他費用等全部支出。所以你公司開發軟體哪些費用和支付2000元的服務費應該可以計到無形資產里邊去。
得到了「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之前不是你負責,但你可以查一下關於這個軟體的著作權的費用是不是分別記入各會計期的「管理費用」科目,確認後可從管理費中調出:
借:無形資產
貸:管理費用
❾ 買了一套軟體 安裝在多台電腦使用 侵犯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嗎
平常我們都說是「 買」了一個軟體,但嚴格來說,是買了一個軟體使用的許可。或者內稱對該軟體的使用容支付了使用費。一般來說,使用許可是一種合同關系,有合同就有雙方訂立的合同內容。有合同內容,就有關於該軟體使用范圍,也應當包括能夠安裝在幾台計算機上使用的問題。按照慣例,如無特殊約定,一套程序軟體只能使用在一台計算機上,特別是在以營利為目的使用機器時。當然也也可以將該套軟體裝載該被許可者的另一台計算機上,如在其住宅的計算機上或其手提電腦上。買一套正本軟體,使用公司的多台計算機上,沒有特別許可,這種作法就有違反著作權法和計算計軟體條例之嫌。為正當合法安裝軟體問題,國家版權局作出過規定,國務院辦公廳也作了轉發。望能對此持謹慎態度,避免侵犯他人軟體著作權。如果構成侵權,一般來說,賠償也是在所難免的。至於後期買不買他的軟體應該就不是這個范疇的問題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❿ 著作權的轉移需要將原件一起轉移嗎
一般不需要的,著作權的轉移主要是指將其上的財產性權利進行轉移,對於著作權所包含的精神性權利是不可轉移的,也就是署名權等四項基本權利依舊歸原權利人,其餘權利可轉移,所以對於原件的轉移與否不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