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拍賣程序及規則
發布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價,根據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拍賣程序與規則如下:
一、發布拍賣公告;拍賣公告至少應當在拍賣日前20日發布。
二、競買人報名提出申請並提交資格身份證明文件,交付履約保證金;
三、拍賣人按拍賣文件要求對競買人資格和資信進行審查、核驗,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頒發競買資格證書;
四、公開拍賣。拍賣應在拍賣文件規定的時間、地點由土地拍賣主持人按以下程序主持進行:
1、拍賣開始前,競買人憑競買資格證書領取統一編號的應價牌,競買人少於三人的,主持人應當終止本宗地的拍賣;
2、競買人顯示應價牌,主持人點算競買人;
3、主持人介紹拍賣土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限、規劃要求和其他有關事項;
4、主持人宣布起叫價和增價規則及增價幅度,沒有底價的,應當予以說明;
5、競買人按規定的方式和要求應價;
6、主持人確認該應價後繼續應價;
7、主持人連續二次宣布最後應價而沒有再應價的,如果最後應價達到了拍賣底價,主持人在第三次報出最後應價後落槌,即表示成交,如果最後應價未達到拍賣底價的,主持人應宣布收回拍賣標的,停止拍賣;
8、主持人宣布最高應價者為競得人。
五、拍賣成交後,出讓人、拍賣人、競得人當場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
六、競得人應按規定繳納交易服務費並按《成交確認書》約定時間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成交確認書》對出讓人、拍賣人、競得人具有合同效力。
七、競得人支付的保證金可抵作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其他競買人繳納的保證金在拍賣活動結束後3個工作日內全額退還(不計息)。
八、競得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競得結果無效。所收保證金不予退還。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1、競得人反悔,拒絕簽訂成交確認書或土地使用權出(轉)讓合同的;
2、競買人、競得人提供虛假文件隱瞞事實的;
3、競買人、競得人的採取行賄、惡意串通等非法手段競得的;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違約情形。
Ⅱ 國有土地出讓工作流程
辦理國有土地使用來權拍賣源出讓
辦理流程 公告→登記→受理→資質審查→交納保證金→拍賣→簽約→擬文→審核→交費→報批→發文
申報材料 按拍賣公告及有關拍賣文件的要求提供報件材料。
收費標准 1、土地出讓金見合同約定
2、契稅為4%
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協議出讓
辦理流程 申請→受理→初審→審查→簽約→擬文→審核→交費→報批→發文
申報材料 1、法人資格證明(營業執照或法人代碼證的復印件4份);
2、法定代表人證明(原件4份);
3、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復印件4份);
4、授權委託書(原件1份);
5、受委託人身份證明(復印件1份,原件核查);
6、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申請書(原件4份);
7、項目批准文件(原件1份,復印件3份);
8、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規劃條件附件(復印件4份,原件核查);
9、建設項目規劃平面布置圖(復印件4份);
10、土地勘測定界圖(原件4份);
11、土地估價報告及地價評估結果確認文件(原件1份,復印件3份);
12、有關協議(原件1份,復印件3份);
13、其它需要提供的材料。
Ⅲ 地方政府出讓土地的程序
出讓土地的程序包括:招標出讓土地程序、拍賣出讓土地程序、掛牌出讓土地程序、協議出讓土地程序。
一、招標出讓土地程序
土地交易的招標可採用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公開招標是指招標人通過土地市場載體、媒體等形式發布招標公告而進行的招標。邀請招標是指招標人向符合條件的單位和個人發出招標書面邀請進行的招標。
二、拍賣出讓土地程序
拍賣土地使用權,應發布拍賣公告,拍賣公告應在拍賣開始前20日發布。因特殊情況需要更改、補充或撤回公告的,按本規則第條規定處理,並在拍賣日不少於3日前告知當事人。拍賣公告發出後,競買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拍賣人提出書面競買申請交納競買保證金,並提交材料。
三、掛牌出讓土地程序
掛牌土地使用權,應當發布掛牌公告。掛牌公告應在掛牌起始日前20日發布。因特殊情況需要更改、補充或撤回公告的,並在掛牌起始日不少於3日前告知當事人。掛牌交易時間不得少於10個工作日。至掛牌交易截止日前,競買人向掛牌人提出書面報價競價申請,交納競買保證金,並提交下材料。
四、協議出讓土地程序
1、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協議方式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除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應當採用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外,方可採取協議出讓。
2、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以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於按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3、協議出讓最低價不得低於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征地(拆遷)補償費用以及按照國家規定應當繳納的有關稅費之和;有基準地價的地區,協議出讓最低價不得低於出讓地塊所在級別基準地價的70%。低於最低價時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
4、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經批准後,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土地有形市場等指定場所,或者通過報紙、互聯網等媒介向社會公布。
(3)土地使用權拍賣操作程序擴展閱讀
一、土地交易的招標開標、評標按下列程序進行:
點算標書;開啟標書;對標書和標書附件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規定的標書宣布為無效標書;評標和定標;確定中標人;對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與中標人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二、土地拍賣成交確認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拍賣人、競得人的名稱(姓名)、地址;拍賣標的;拍賣在效時間、地點及價款;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時間、地點;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方式;其他需要約定的事項。
三、土地《掛牌成效確認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掛牌人、競得人的名稱(姓名)、地址;掛牌標的;掛牌成效時間、地點及價款;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時間、地點;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方式;其他需要約定的事項。
Ⅳ 一塊土地進入拍賣或者掛牌要經過一些什麼流程
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土地程序:
(1)公布出讓計劃,確定供地方式;
(2)編制、確定出讓方案;
(3)地價評估,確定出讓底價;
(4)編制出讓文件;
(5)發布出讓公告;
(6)申請和資格審查;
(7)招標拍賣掛牌活動實施;
(8)簽訂出讓合同,公布出讓結果;
(9)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交付土地;
(10)辦理土地登記;
(11)資料歸檔。
其中「(4)編制出讓文件;」的文件包括:
1 、 招標出讓文件應當包括:
(1)招標出讓公告或投標邀請書
(2)招標出讓須知
(3)標書
(4)投標申請書
(5)宗地界址圖
(6)宗地規劃指標要求
(7)中標通知書
(8)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9)其他相關文件
2 、 拍賣出讓文件應當包括:
(1)拍賣出讓公告
(2)拍賣出讓須知
(3)競買申請書
(4)宗地界址圖
(5)宗地規劃指標要求
(6)成交確認書
(7)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8)其他相關文件
3 、掛牌出讓文件應當包括:
(1)掛牌出讓公告
(2)掛牌出讓須知
(3)競買申請書
(4)掛牌競買報價單
(5)宗地界址圖
(6)宗地規劃指標要求
(7)成交確認書
(8)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9)其他相關文件
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氣、土壤與基礎地質、水文與植物以及動物,還包含這一地域范圍內過去和現在人類活動的種種結果,就人類目前和未來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響。中國地理學家普遍贊成土地是一個綜合的自然地理概念。認為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種自然要素在內的自然綜合體」。
Ⅳ 土地拍賣流程以及規則
拍賣程序與規則如下:
一、發布拍賣公告;拍賣公告至少應當在拍賣日前20日發布。
二、競買人報名提出申請並提交資格身份證明文件,交付履約保證金;
三、拍賣人按拍賣文件要求對競買人資格和資信進行審查、核驗,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頒發競買資格證書;
四、公開拍賣。拍賣應在拍賣文件規定的時間、地點由土地拍賣主持人按以下程序主持進行:
1、拍賣開始前,競買人憑競買資格證書領取統一編號的應價牌,競買人少於三人的,主持人應當終止本宗地的拍賣;
2、競買人顯示應價牌,主持人點算競買人;
3、主持人介紹拍賣土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限、規劃要求和其他有關事項;
4、主持人宣布起叫價和增價規則及增價幅度,沒有底價的,應當予以說明;
5、競買人按規定的方式和要求應價;
6、主持人確認該應價後繼續應價;
7、主持人連續二次宣布最後應價而沒有再應價的,如果最後應價達到了拍賣底價,主持人在第三次報出最後應價後落槌,即表示成交,如果最後應價未達到拍賣底價的,主持人應宣布收回拍賣標的,停止拍賣;
8、主持人宣布最高應價者為競得人。
五、拍賣成交後,出讓人、拍賣人、競得人當場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
六、競得人應按規定繳納交易服務費並按《成交確認書》約定時間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成交確認書》對出讓人、拍賣人、競得人具有合同效力。
七、競得人支付的保證金可抵作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其他競買人繳納的保證金在拍賣活動結束後3個工作日內全額退還(不計息)。
八、競得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競得結果無效。所收保證金不予退還。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1、競得人反悔,拒絕簽訂成交確認書或土地使用權出(轉)讓合同的;
2、競買人、競得人提供虛假文件隱瞞事實的;
3、競買人、競得人的採取行賄、惡意串通等非法手段競得的;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違約情形
Ⅵ 土地拍賣的土地使用權拍賣出讓辦事程序
1、政府出讓經營性房地產項目和其他具有競投性的項目用地;
2、原經批准劃撥或出讓,因改變土地用途、使用條件等用於經營性房地產項目的土地;
3、土地使用權轉讓申請以拍賣方式進行的用地;
4、經法院判決需拍賣用於清償債務的土地使用權轉讓。 l、土地拍賣的申請報告(1份);
2、建設用地規劃許可文件(1份);
3、原土地使用證正本(1份);
4、原建設用地批准文件復印件(1份);
5、土地利用現狀圖(劃出用地范圍紅線)(1份);
6、1:1萬地理位置圖 (1份);
7、法院判決執行通知書(1份);
8、地籍圖(5份)。 (一)一級土地市場的土地使用權拍賣出讓
這里所指的一級土地市場與土地使用權招標所指相同,均指政府出讓經營性房地產項目用地批租市場。
1、土地使用權拍賣的前期工作
① 按照市和各鎮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由市局規劃科完成編寫全市土地使用權拍賣的詳細年度計劃,計劃中列明每宗用地的具體位置、面積、用途、規劃要求等,並提前向社會公布;
② 根據土地使用權拍賣年度計劃,各鎮區國土所負責組織拍賣土地報批具體資料;
③ 根據土地使用權拍賣年度計劃,由市局規劃科負責完成辦理拍賣土地的農地轉用手續;
④ 由市局用地科和各鎮區國土所完成征地手續;
⑤ 由市局用地科完成供地報批手續,編寫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文本;
⑥ 由市地產交易中心負責完成拍賣土地的拆遷及「三通一平」工作;(或由原土地使用者完成)
⑦ 市地產交易中心負責完成擬拍賣地塊的評估工作;
⑧ 市招標拍賣領導小組確定拍賣地塊的出讓底價。
2、土地使用權拍賣操作程序
市國土資源局委託市地產交易中心組織土地使用權拍賣工作。市地產交易中心根據拍賣年度計劃確定的時間,授權拍賣主持人在交易中心拍賣大廳主持拍賣。具體操作程序為:
①市地產交易中心在舉行拍賣會前30日向社會發出拍賣公告,拍賣公告在市報上發布或在交易大廳掛牌公告;
②競買者領取有關拍賣文件;
③競買者參加拍賣競投,應向市地產交易中心提出申請並繳交一定數額的保證金,認可資格;
④符合資格的競買者於拍賣前到市地產交易中心領取競價標志牌,進場就座;
⑤ 拍賣主持人按公告規定的時間、地點主持拍賣活動。拍賣活動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自由競價,價高者得;
⑥ 競買者最後應價低於底價(保留價)時,主持人有權終止拍賣;
⑦ 競得人即時與市地產交易中心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於拍賣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沒有競得人退還所收保證金本金;
3、使用權拍賣的後期工作
① 土地使用權拍賣舉行後3個工作日內,市地產交易中心將《拍賣成交確認書》附本及有資料,移交給市局用地科;
② 競得人持《拍賣成交確認書》,於拍賣後5個工作日內與市國土資源局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並由市國土資源局頒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③ 競得人按出讓合同付清地價款及有關稅費後,憑批准文件到市國土資源局地籍科辦理土地登記手續。
(二)二級土地市場的土地使用權拍賣出讓
這里所指是原劃撥和出讓土地改用途和使用條件等用於經營性房地產項目、土地使用權轉讓申請以拍賣方式進行和經法院判決需拍賣用於清償債務的土地使用權轉讓。
1、土地使用權拍賣的前期工作
① 符合城市規劃,並經市規劃部門同意後,原土地使用者向市國土資源局申請將原經批准劃撥或出讓土地改變土地用途和使用條件等用於經營性房地產項目用地;
② 市地產交易中心窗口受理申請後,進行初審;
③ 報市國土資源局審批;
④ 完成擬拍賣地塊的拆遷及「三通一平」工作。(由原土地使用者完成或由市土地開發中心完成);
⑤ 市地產交易中心負責完成擬拍賣地塊的評估工作;
⑥ 市地產交易中心會同委託人確定拍賣低價。
2、土地使用權拍賣操作程序
具體操作程序與一級土地市場的土地使用權拍賣程序相同(略)。
3、後期工作
① 土地使用權拍賣舉行後3個工作日內,市地產交易中心主持雙方簽訂《出讓合同》,將《拍賣成交確認書》附本及有關資料,移交給市局用地科,由用地科完善劃撥用地的補辦出讓手續和已出讓土地改變用途的變更手續;
② 競得人持《拍賣成交確認書》於拍賣後5個工作日內與市國土資源局簽訂土地使用權補辦手續出讓合同和改變用途的出讓合同,由市國土資源局頒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③ 競得人按出讓合同或轉讓合同付清地價款及有關稅費後,憑批准文件和收費清單到市國土資源局地籍科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 1、建設用地批准書;
2、出讓合同;
3、轉讓合同;
4、土地使用證。 1、土地增值收益;
2、出讓金(轉讓除外);
3、轉讓稅費(出讓除外);
4、契稅;
5、管理費;中
6、土地交易服務費;
7、土地評估費。
上述程序因不同地區而有不同,僅供您參考!
Ⅶ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操作程序是怎樣的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出讓公告規定的時間、地點組織掛牌活動。掛牌活動應當由土地招標拍賣掛牌主持人主持進行。
一、公布掛牌信息
在掛牌公告規定的掛牌起始日,掛牌人將掛牌宗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期、規劃指標要求、起始價、增價規則及增價幅度等,在掛牌公告規定的土地交易地點掛牌公布。掛牌時間不得少於10個工作日。
二、競買人報價
符合條件的競買人應當填寫報價單報價。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採用計算機系統報價。
競買人報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無效報價:
(1)報價單未在掛牌期限內收到的。
(2)不按規定填寫報價單的。
(3)報價單填寫人與競買申請文件不符的。
(4)報價不符合報價規則的。
(5)報價不符合掛牌文件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確認報價
掛牌主持人確認該報價後,更新顯示掛牌價格,繼續接受新的報價。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競買人報價相同的,先提交報價單者為該掛牌價格的出價人。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流程圖四、掛牌截止
掛牌截止應當由掛牌主持人主持確定。設有底價的,出讓人應當在掛牌截止前將密封的掛牌底價交給掛牌主持人,掛牌主持人現場打開密封件。在公告規定的掛牌截止時間,競買人應當出席掛牌現場,掛牌主持人宣布最高報價及其報價者,並詢問競買人是否願意繼續競價。
(一)掛牌結束。
掛牌主持人連續三次報出最高掛牌價格,沒有競買人表示願意繼續競價的,掛牌主持人宣布掛牌活動結束,並按下列規定確定掛牌結果:
(1)最高掛牌價格不低於底價的,掛牌主持人宣布掛牌出讓成交,最高掛牌價格的出價人為競得人。
(2)最高掛牌價格低於底價的,掛牌主持人宣布掛牌出讓不成交。
(二)現場競價。
有競買人表示願意繼續競價的,即屬於掛牌截止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競買人要求報價的情形,掛牌主持人應當宣布掛牌出讓轉入現場競價,並宣布現場競價的時間和地點,通過現場競價確定競得人。
五、現場競價
現場競價應當由土地招標拍賣掛牌主持人主持進行,取得該宗地掛牌競買資格的競買人均可參加現場競價。現場競價按下列程序舉行:
(1)掛牌主持人應當宣布現場競價的起始價、競價規則和增價幅度,並宣布現場競價開始。現場競價的起始價為掛牌活動截止時的最高報價增加一個加價幅度後的價格。
(2)參加現場競價的競買人按照競價規則應價或報價。
(3)掛牌主持人確認該競買人應價或者報價後繼續競價。
(4)掛牌主持人連續三次宣布同一應價或報價而沒有人再應價或出價,且該價格不低於底價的,掛牌主持人落槌表示現場競價成交,宣布最高應價或報價者為競得人。成交結果對競得人和出讓人均具有法律效力。最高應價或報價低於底價的,掛牌主持人宣布現場競價終止。
在現場競價中無人參加競買或無人應價或出價的,以掛牌截止時出價最高者為競得人,但低於掛牌出讓底價者除外。
六、簽訂《成交確認書》
確定競得人後,掛牌人與競得人當場簽訂《成交確認書》。掛牌人或競得人不按規定簽訂《成交確認書》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競得人拒絕簽訂《成交確認書》也不能對抗掛牌成交結果的法律效力。
《成交確認書》應包括掛牌人與競得人的名稱,出讓標的,成交時間、地點、價款,以及雙方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時間、地點等內容。
《成交確認書》對掛牌人和競得人具有法律效力,掛牌人改變掛牌結果的,或者競得人不按規定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放棄競得宗地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掛牌過程應當製作掛牌筆錄。
Ⅷ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程序是怎樣的
一、公布出讓計劃,確定供地方式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將經批準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向社會公布。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根據供地進度安排,分階段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計劃細化落實到地段、地塊,並將相關信息及時向社會公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計劃以及細化的地段、地塊信息應當同時在中國土地市場網(www.1andchina.com)上公布。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公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計劃、細化的地段、地塊信息,應當同時明確用地者申請用地的途徑和方式,公開接受用地申請。
需要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簡稱意向用地者)應當根據公布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計劃、細化的地段、地塊信息以及自身用地需求,向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出用地申請。
為充分了解市場需求情況,科學合理安排供地規模和進度,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用地預申請制度。單位和個人對列入招標拍賣掛牌出讓計劃內的具體地塊有使用意向的,可以提出用地預申請,並承諾願意支付的土地價格。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認為其承諾的土地價格和條件可以接受的,應當根據土地出讓計劃和土地市場情況,適時組織實施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活動,並通知提出該宗地用地預申請的單位或個人參加。提出用地預申請的單位、個人,應當參加該宗地競投或競買,且報價不得低於其承諾的土地價格。
二、編制、確定出讓方案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城市規劃管理等有關部門,依據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城市規劃等,編制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案。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案應當包括:擬出讓地塊的具體位置、四至、用途、面積、年限、土地使用條件、供地時間、供地方式、建設時間等。屬於綜合用地的,應明確各類具體用途、所佔面積及其各自的出讓年期。對於多用途不動產之間可以分割,最終使用者為不同單位、個人的,應當按照綜合用地所包含的具體土地用途分別確定出讓年期;對於多種用途很難分割、最終使用者唯一的,也可以統一按照綜合用地最高出讓年限50年確定出讓年期。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案應按規定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三、地價評估,確定出讓底價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擬出讓地塊的條件和土地市場情況,依據《城鎮土地估價規程》,組織對擬出讓地塊的正常土地市場價格進行評估。
地價評估由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或其所屬事業單位組織進行,根據需要也可以委託具有土地估價資質的土地或不動產評估機構進行。
有底價出讓的,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或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協調決策機構應當根據土地估價結果、產業政策和土地市場情況等,集體決策,綜合確定出讓底價和投標、競買保證金。招標出讓的,應當同時確定標底;拍賣和掛牌出讓的,應當同時確定起叫價、起始價等。
標底、底價確定後,在出讓活動結束之前應當保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泄露。
四、編制出讓文件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經批準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案,組織編制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
(一)招標出讓文件:
(1)招標出讓公告或投標邀請書。
(2)招標出讓須知。
(3)標書。
(4)投標申請書。
(5)宗地界址圖。
(6)宗地規劃指標要求。
(7)中標通知書。
(8)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9)其他相關文件。
(二)拍賣出讓文件:
(1)拍賣出讓公告。
(2)拍賣出讓須知。
(3)競買申請書。
(4)宗地界址圖。
(5)宗地規劃指標要求。
(6)成交確認書。
(7)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8)其他相關文件。
(三)掛牌出讓文件:
(1)掛牌出讓公告。
(2)掛牌出讓須知。
(3)競買申請書。
(4)掛牌競買報價單。
(5)宗地界址圖。
(6)宗地規劃指標要求。
(7)成交確認書。
(8)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9)其他相關文件。
五、發布出讓公告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公告應當由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發布。出讓公告應當通過中國土地市場網和當地土地有形市場發布,也可同時通過報刊、電視台等媒體公開發布。
出讓公告應當至少在招標拍賣掛牌活動開始前20日發布,以首次發布的時間為起始日。
經批準的出讓方案已明確招標、拍賣、掛牌具體方式的,應當發布具體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出讓公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拍賣出讓公告」或「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經批準的出讓方案未明確招標、拍賣、掛牌具體方式的,可以發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出讓公告」,發布公開出讓公告的,應當明確根據申請截止時的申請情況確定具體的招標、拍賣或掛牌方式。
出讓公告可以是單宗地的公告,也可以是多宗地的聯合公告。
六、申請和資格審查
申請人應在公告規定期限內交納出讓公告規定的投標、競買保證金,並根據申請人類型,持相應文件向出讓人提出競買、競投申請:
(一)法人申請應提交的文件:
(1)申請書。
(2)法人單位有效證明文件。
(3)法定代表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4)申請人委託他人辦理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及委託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5)保證金交納憑證。
(6)招標拍賣掛牌文件規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二)自然人申請應提交的文件:
(1)申請書。
(2)申請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3)申請人委託他人辦理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及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4)保證金交納憑證。
(5)招標拍賣掛牌文件規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三)其他組織申請應提交的文件:
(1)申請書。
(2)表明該組織合法存在的文件或有效證明。
(3)表明該組織負責人身份的有效證明文件。
(4)申請人委託他人辦理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及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5)保證金交納憑證。
(6)招標拍賣掛牌文件規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四)境外申請人申請應提交的文件:
(1)申請書。
(2)境外法人、自然人、其他組織的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3)申請人委託他人辦理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及委託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4)保證金交納憑證。
(5)招標拍賣掛牌文件規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上述文件中,申請書必須用中文書寫,其他文件可以使用其他語言,但必須附中文譯本,所有文件的解釋以中文譯本為准。
(五)聯合申請應提交的文件:
(1)聯合申請各方共同簽署的申請書。
(2)聯合申請各方的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3)聯合競買、競投協議,協議要規定聯合各方的權利、義務,包括聯合各方的出資比例,並明確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時的受讓人。
(4)申請人委託他人辦理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及委託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5)保證金交納憑證。
(6)招標拍賣掛牌文件規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六)申請人競得土地後,擬成立新公司進行開發建設的,應在申請書中明確新公司的出資構成、成立時間等內容。出讓人可以根據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結果,先與競得人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在競得人按約定辦理完新公司注冊登記手續後,再與新公司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也可按約定直接與新公司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七、招標拍賣掛牌活動實施
(1)參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操作程序。
(2)參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拍賣操作程序。
(3)參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操作程序。
八、簽訂出讓合同,公布出讓結果
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活動結束後,中標人、競得人應按照《中標通知書》或《成交確認書》的約定,與出讓人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中標人、競得人支付的投標、競買保證金,在中標或競得後轉作受讓地塊的定金。其他投標人、競買人交納的投標、競買保證金,出讓人應在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後5個工作日內予以退還,不計利息。
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後10個工作日內,出讓人應當將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結果通過中國土地市場網以及土地有形市場等指定場所向社會公布。
公布出讓結果應當包括土地位置、面積、用途、開發程度、土地級別、容積率、出讓年限、供地方式、受讓人、成交價格和成交時間等內容。
出讓人公布出讓結果,不得向受讓人收取費用。
九、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交付土地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向受讓人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並按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建設用地批准書》確定的時間和條件將出讓土地交付給受讓人。
十、辦理土地登記
受讓人按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付清全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金,依法申請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證》,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十一、資料歸檔
出讓手續全部辦結後,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對宗地出讓過程中的用地申請、審批、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簽訂合同等各環節相關資料、文件進行整理,並按規定歸檔。應歸檔的宗地出讓資料包括:
(1)申請人的申請材料。
(2)宗地條件及相關資料。
(3)宗地評估資料。
(4)宗地出讓底價及集體決策記錄。
(5)宗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案。
(6)宗地出讓方案批復文件。
(7)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
(8)招標拍賣掛牌活動實施過程的記錄資料。
(9)《中標通知書》或《成交確認書》。
(10)《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出讓結果公布資料。
(11)其他應歸檔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