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應當如何維護原創音樂人該得到的版權收入
據報道,近日,國家版權局約談境內外音樂公司及國內幾大網路音樂服務商,要求對網路音樂作品應全面授權、避免獨家授權,要求相關公司落實好主體責任,積極維護來之不易的網路音樂版權良好秩序,為廣大網民、聽眾更好地提供音樂服務。
報道稱,版權局負責人表示,獨家授權這種模式並不是國際網路音樂行業的慣例,在國外唱片公司很少出現將整個曲庫授權給一家音樂平台獨家使用的情況,即使某張專輯在某個時段存在獨家授權,一般時間也較短,像中國這樣整個曲庫的獨家授權是不正常的。
為此國家版權局約談了騰訊、網易、阿里和網路等網路音樂服務商,要求他們要認真履行2015年《網路音樂版權保護自律宣言》的承諾,遵守著作權法律法規,抵制各類侵權行為,不得傳播未經權利人授權的網路音樂。要配合支持國家版權局的網路音樂版權重點監管工作,妥善處理相互之間的版權糾紛,優先通過協商、調解等方式解決版權爭端,依法維權。
購買音樂版權應當遵循公平合理原則、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不得哄抬價格、惡性競價,避免采購獨家版權。要積極促進網路音樂廣泛傳播,推動網路音樂作品轉授權,消除影響網路音樂廣泛授權和傳播的不合法、不合理障礙。
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帶領,積極探索建立良好的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的網路音樂版權授權和運營模式,共同推動網路音樂繁榮健康有序發展。
② 音樂的著作權版權費應該給誰
在一般情況中,音樂的版權費給誰主要看誰是創作人。但是,實際中,並不是說所有的音樂作品都可以確定創作人,並確定版權費的歸屬,其實,音樂的真正創作人還得看具體情況才能確定。
按規定,我國的音樂版權費用是歸版權人所有。但是,有時候創作人就是版權人,但有時候創作人受別人委託進行創作(收取了委託人的費用)等情況,創作人就不是版權人。
而受別人委託創作的作品,雖然版權費屬於受託人,但是在著作權法中,對委託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又有一定的規定:
1、受託人和委託人自行約定著作權的歸屬。為了兼顧受託人和委託人方便使用作品,就是採用這種方式約定著作權歸屬。但是,雙方當事人可以自由約定音樂作品歸屬的僅限於著作財產權,但不包括著作人身權。因為,著作人身權只能屬於受託人。
2、在雙方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法律規定會將著作權屬於受託人。當然,受託人在享有著作權的同時也要受到下面的限制:
(1)受託人要按照約定將委託作品提供給委託人使用。委託人有權在約定的范圍內使用。如果沒有約定使用范圍,委託人可以在委託創作的特定目的范圍內免費使用。
(2)受託人行使著作權要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妨礙委託人的正當使用。比如受託人接受委託設計商標標識後,不論委託人是否將該商標注冊,都不得再以侵犯發表權為由阻止委託人在其商品、服務上使用該標識,也不得許可委託人的競爭對手使用該標識。
③ 音樂版權收入都有那些
音樂版權作為著作權的一種,其保護期限適用著作權的一般保護期限。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指著作權受法律保護的時間界限或者說是著作權的有效期限。在著作權的期限內,作品的著作權受法律保護;著作權期限屆滿,就喪失著作權,該作品便進入公共領域,不再受法律保護。《著作權法》中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及各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對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及各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④ 中國作曲家們有版權收入嗎
你好,有的,歌曲的詞和曲都是有版權的,創作人屬於版權人。
作品著作權登記、軟體著作權登記等問題,您還可以詢問我們:
⑤ 愛原創音樂網的版稅收入是多少
舉個例子
一個人寫了首歌,一個張先生要用他的歌,就要付錢,另一個李先生要這首歌,就再付點錢
但是如果張先生不想讓其他人再唱這歌,那就買斷這首歌的版權,通常這價格是很貴的,要幾十萬了吧,之後,再有人想唱這歌,就要付錢給張先生了
總之,版權是誰的,誰就有權用他,而別人要用的話,就要付錢給他
⑥ 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音樂作品的版權費用並沒有統一的標准。
2019年,《我是唱作人》總監制陳偉在媒體探班時直言:「家裡有礦才做得起音樂節目,你知道現在翻唱、改編一首歌的版權費用有多貴嗎?」他透露,一些音樂版權公司甚至開出了100萬、150萬元的價格。
隨著付費音樂的普及,音樂版權的知識越來越多地走進大眾的視線。其實,音樂版權的影響范圍相當廣泛,一個經典案例是,《祝你生日快樂》歌在過去是不能「隨便唱」的。
(6)原創音樂的版權收入擴展閱讀
一首音樂作品的版權通常包含詞曲著作權和鄰接權,涉及到作詞、作曲、錄音、表演者等多個主體,想要翻唱、改編或在影視作品中播放一首歌曲,都需要得到不同的授權。
在某期《嚮往的生活》節目中,歌手周筆暢應大家要求清唱《最美的期待》,但剛唱一句就「靜音」了,字幕寫道:「因詞曲作者和原創未同意,歌曲內容無法正常播放。」
街聲派歌版權管理資深副總經理梁淑美曾在采訪中談到,歌曲在節目中的授權金額也就是版權使用費,每家公司依據產品的形式、音樂版權使用方式以及使用期間、媒體推廣渠道、發行地區,提出的報價不盡相同。
例如,在國內音樂版權商業發行平台VFine Music上,一首名為《這就是HERO》的背景音樂,如果選擇購買用途為電視劇/動畫/綜藝、使用方式為電視、授權地域是全球、授權期限是永久的話,需要支付的版權價格為4032元。
⑦ 原創音樂人一般是靠什麼收入的啊感覺他們比較小眾不為人知,不過是真的有很多好聽的原創音樂呢。
題主是在母音樂 上 面 聽原創音樂的嗎?有好多好聽的原創音樂哦!成為母音樂的入駐音樂人 就 不用擔心關於 推 廣傳播、版權維護、收入分成等問題啦,母音樂 就 是為扶持原創音樂人成長而生的音樂平台,非常棒。
⑧ 音樂人如何靠音樂創作獲得理想收入
昨日下午,騰訊音樂人首期月亮沙龍在北京樂空間舉行。本次沙龍特別邀請到樂童音樂聯合創始人郭小寒作為主持人,知名樂評人鄧柯、知名樂隊鹿先森樂隊主唱郭倍倍及其樂隊經紀人楊朝嘉、知名原創音樂人陳鴻宇和愚青作為沙龍嘉賓,就沙龍主題「音樂人如何靠音樂創作獲得理想收入」進行了精彩探討。現場還有數十位業內人士到場參與分享,整場活動干貨滿滿,氣氛熱烈。
「原創音樂人的時代已經來臨」
現場主要以原創音樂人的經濟收入為切入口,談論當下音樂人的收入來源現狀以及未來的趨勢,同時也探討了互聯網時代,音樂人如何實現商業化與藝術性之間的平衡等熱點話題。
到場嘉賓普遍認為,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原創音樂人的發展變得比以前容易很多。樂評人鄧柯表示,互聯網時代傳播渠道更多了,音樂人和他的作品進入公眾視野的機會也多了,難度小了。「雖然挑戰和競爭也多了,但隨著整個國家經濟結構的變化,大家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滿足,對文化、娛樂的需求和購買力都大大增強,我覺得現在是處於一個賣方市場,優質音樂內容的供給還是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音樂人們闖盪江湖的難度要比唱片時代容易一些。」
知名樂評人鄧柯
鄧柯表示,互聯網時代迅速地改變了整個音樂產業環境,尤其是以騰訊為首的音樂平台推動了中國數字音樂正版化進程後,原創音樂人的收入有了很大改觀,版權收入成為很重要的一部分。陳鴻宇、郭倍倍、楊朝嘉、愚青等分享自己/樂隊的收入來源時表示,當下的收入主要來自線下的演出和實體銷售收入,以及線上的版權收入。大家認為,版權收入在未來占的比重會越來越大。鄧柯也建議音樂人們加大在創作上的投入,多生產優質的音樂作品。「未來的版權,一定是越來越值錢的。」
(鹿先森樂隊主唱郭倍倍及樂隊經紀人楊朝嘉)
對於現場觀眾提出的「有作品但沒人聽得到」的苦惱,嘉賓們建議可以拓展發歌渠道,主動嘗試參加大平台的音樂人計劃,為自己爭取盡量多的資源。「互聯網時代不存在懷才不遇,很多互聯網平台的音樂人計劃都在為音樂人服務,給優質音樂人資源,大家要做的就是產出好內容,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的、有足夠影響力的平台,讓作品被更多人聽到。原創音樂人的時代已經來臨了,關鍵大家自己要努力。」
新時代,音樂人要注重內容、傳播和互動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在中國,60%的歌手,月收入不足2000,而80%的音樂人,作品根本無法被大眾所接觸到。即使很多小有名氣的原創音樂人,也無法完全靠音樂創作獲得好的收入,而是靠另一份賺錢的「本職職業」收入來維系音樂事業。在當下互聯網時代,盡管音樂人擁有更多的渠道去推廣自己的音樂作品,但由於個體的聲量有限,效果往往無法達到預期。面對新機遇和挑戰,音樂人究竟該如何靠音樂創作獲得理想收入?
對此,郭倍倍定義了他所認為的「理想收入」:「我覺得理想收入分兩塊,一是能靠音樂吃飽飯,二是你靠音樂掙到的錢能支撐你繼續做音樂,讓你的音樂更完善。」
郭倍倍分享觀點
對此陳鴻宇表示,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持續創作出好音樂的能力。「所有的運營都是基於內容,在創作階段,最重要的是專心把音樂做好,創作者的作品先要取悅自己,然後才是發布出去找更多的知音,就是所謂的『市場』。」
有了好的內容,傳播和渠道也非常重要。在場嘉賓都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表示互聯網時代應該多嘗試新玩法,除了常規的在平台發布歌曲,進行宣傳,還可以嘗試電台、歌單、榜單、直播、網路節目等,形成一系列配套的傳播網,拓展收入渠道的同時,也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聽到。
獨立音樂人陳鴻宇分享觀點
除了優質內容和多渠道傳播,和受眾的互動也得到沙龍嘉賓的重視。新生代原創音樂人愚青現場分享了自己在社交網路上以及平台生態玩法上的互動體驗,「我覺得除了音樂、演出,讓大家多了解生活中的你,這樣才會更立體,我很樂於讓聽眾分享真實的自己。」郭小寒也表示,對於原創音樂人來說,歌迷和受眾除了聽歌,還在欣賞人。「音樂人自己展現出來的個人氣質,以及和樂迷的情感連接,對於作品的傳播都意義重大。」
新生代音樂人愚青現場彈唱原創作品《舊詞》
月亮很遠,但腳步不停
此次騰訊音樂人月亮沙龍現場,除了上台分享的嘉賓,還有數十位業內人士和資深樂迷到場支持,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交流探討,氣氛熱烈。
首期月亮沙龍圓滿結束
「月亮沙龍」是騰訊音樂人項目繼原創榜後又一新動作,據了解,騰訊音樂人將沙龍系列取名為「月亮沙龍」飽含深意,其靈感來源於自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寓意音樂是月亮,是音樂人追尋的詩和遠方,但便士也是我們需要的。在追尋「月亮」的道路上,還有很多歌聲在黑暗中沉默,也有不少音樂人迷失方向,騰訊音樂人項目要做的,就是要幫音樂人靠音樂掙到錢,既追尋「月亮」,也擁有「便士」。
據悉,在圓滿舉辦了首期沙龍之後,騰訊音樂人項目很快將會舉辦下一期,該項目將會通過「月亮沙龍」系列,持續探討行業熱點話題,為廣大音樂人和樂迷提供深度干貨。此外,騰訊音樂人也正在積極籌備數字專輯製作、全國巡演、音樂人培訓等多項事宜,項目將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之全力,幫助更多音樂人既追尋「月亮」,也獲得「便士」,讓更多不凡的聲音,被全世界聽到。
圖片:攝影師 王蒙
⑨ 一首音樂的版權費要多少
對一段音樂收取版權費有不同的方式。對於質量較差的著作權作品,只能打包銷售,統一定價。每件物品價值多少,可以使用多少年。
使用該作品,除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詳見著作權法)外,應向該文字、音樂作者支付相應費用。
在任何公眾地方播放音樂(例如車站候車室、超市大堂、禮堂等)在播放之前,請注意它是否受到版稅的保護,因為最輕微的錯誤都可能導致商業糾紛。
(9)原創音樂的版權收入擴展閱讀:
第二十二條著作權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定,工作可以未經許可的使用,並沒有支付報酬,著作權人在下列情況下,只要作者的名字和標題的工作表明,並享有的其他權利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規定: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或者說明問題,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中適當引用;
(三)為報道時事,不可避免地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上復制、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和其他媒體轉載、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和其他媒體發表的政治、經濟、宗教等時事新聞,但作者聲明不得轉載、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和其他媒體刊登、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翻譯或者少量供教師、研究人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使用的已經發表的作品,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展示或者保存版本而復制收藏的作品;
(九)向公眾免費演出已經發表的作品,或者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在戶外公共場所設置、陳列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中文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修改為盲文出版。
⑩ 一首原唱歌曲可以賺多少錢
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原唱歌曲,收入頗高,價值連城
這些年,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早已數不勝數,而唱響那些走紅歌曲的歌手,也一夜之間成名,成為人們所追捧的偶像。
這樣算來,一首歌曲演唱也就幾千到幾萬的收入不等。因為這樣的情況,註定不是特別的紅火,自然播放量也應該普普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