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著作權高考

著作權高考

發布時間:2021-07-21 11:16:25

1. 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對大學自主招生有用嗎

三等獎就夠了 初審通過之後 關鍵是考試呀 然後面試。

大學自主招生簡章一般11月公布,12月報名,通過初審的2月考試,成績符合要求的會參加面試。

高校自主招生評價標準的相似點

一、所在中學要求
屬於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根據高校對中學的要求,可預估自己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每所中學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還是相差較大的,因此,一個學生在哪一所學校求學,是省重點、地區重點,還是一般學校,一定程度決定外界對你的整體素質的評價。由於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一本院校,因此參加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學生主要集中在省重點和地區重點中學。屬於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這是現在的客觀現實。
自主招生高校對學生所在中學的要求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有的學校實行學校推薦制或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目前這些學校只把推薦名額給一些好的中學;二是有的高校對申請者實行篩選,會對學校層次和學生成績排名提出建議要求等。根據高校的這種要求,同學們也可評估自己參加自主招生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可能性。

二、學業成績要求
在自主招生體系裡,學習成績很重要,不要誤以為高校要招「偏才」和「怪才」
有同學問,自主招生還要看學習成績嗎?你們不是要「偏才」和「怪才」嗎?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高校在自主招生時,通常會要求學生提供中學平時成績,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試的成績,不僅有絕對分數,還要有你在這個班級或者整個年級里的排名,因為這樣的排名可以反映你的學習能力。
大學會以學生的排名來看他的學習能力是否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比如,有的大學提出,申請者最好是市示範性高中的前50名,區重點的前20名,普通中學的前3名等。在學校審閱學生的材料時,會根據這所學校的總體情況和學生的成績排名,考察學生的學業。比如,如果某所中學往年考進某大學的學生,學業成績位列這所中校的前50%,那麼,大學在篩選學生時,就可能會參照這一標准,成績在這所中學50%左右者,入圍這所大學的筆試的希望就很大。

三、競賽獲獎要求
競賽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硬性競賽,也可稱為學科競賽。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向學生提出了五大類學科競賽成績的要求。所謂五大類學科競賽,就是數學、物理、化學、信息科學、生物科學的全國競賽。這與教育部對保送生資格界定所要求的學科競賽成績一致,只是高校的要求相對低一些,比如獲得全國三等獎以上或者省市的二、三等獎。
另一類是軟性競賽,也可稱為非學科綜合能力競賽,比如創新大賽、創業大賽、才藝競賽、辯論賽、演講賽、技能大賽等。這些競賽可以反映出一名同學的綜合素質情況,也受到高校的重視。

2011年「華約」院校自主招生報名人數錄取人數情況

2011年,清華大學、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大、中國人民大學這七所在自主選拔工作中展開合作,共同舉辦「高水平大學自主選拔學業能力測試」簡稱「AAA」測試,這七所院校組成的聯盟俗稱「華約」。

2011年,全國共有10萬余名學生報考,6萬餘人獲得初試資格。人數較多的考點:江蘇南京考點6000人,杭州考點5700人,上海考點4300人,北京考點3700人,合肥考點3400人,西安考點3000人,武漢考點2900人,成都考點2700人,鄭州考點2600人,濟南考點2500人,長沙考點2100人,廣州考點2100人。

聯考測試科目:閱讀與寫作(測試時間3小時,滿分200分),其中中文閱讀與寫作佔100分,英文閱讀與寫作以及中英文綜合應用佔100分。數學(測試時間1.5小時,滿分100分);自然科學(測試時間1.5小時,滿分100分)其中物理佔70分,化學佔30分。人文與社會(測試時間1.5小時,滿分100分)歷史佔40分,政治和地理各佔30分。

招錄情況

清華大學 2011年,有超過1萬名考生報名,5000人獲得筆試資格,1000餘人入圍面試,與上年保持基本穩定,最終1300餘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人數較多省份為:北京216人,江蘇101,上海95人,浙江88人,湖北87人。

上海交大 2011年,有超過3萬人報名其中上海近6000人,1.8萬餘人獲得筆試資格,其中上海約4000人。最終有760餘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人數較多的省份為:上海158人,北京69人,湖北60人。此外江浙滬自主 選拔錄取改革試驗計劃共錄取750餘人,其中上海545人,江蘇107人,浙江114人。

中國科技大 2011年,有超過1萬人報名考生獲得筆試資格,人數較去年增長50%以上,最終有310餘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人數較多的省份為:湖北41人,安徽40人,江蘇35人,北京:25人。

南京大學 2011年有2萬餘人報名,6000餘人獲得筆試資格,最終600餘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江蘇293人),北京19人。

浙江大學 2011年有1.3萬餘人(其中浙江3000餘人)報名,1000餘人獲得面試資格,其中浙江150人。最終790餘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浙江128人,北京43人。

西安交大 2011年有1萬餘人報名,1200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700餘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河北165人,江蘇103人,湖北87人,河南67人,遼寧56人。北京9人。

中國人大 2011年,有接近2萬人報名,較去年增長100%,4500餘人獲得筆試資格,是上年的4倍,1400餘人獲得面試資格,最終有780餘人獲得自主選拔資格,其中人數較多的省份為:北京154人,遼寧77人,湖北59人,山東50人,河北50人。

由此可得出以下結論:
1.自主招生過關率保持在5%—8%左右。
2.很多院校學生報名人數不斷增加,並且獲得自主選拔資格的人數不斷增加,這對裸分考試的學生來說挑戰性越來越強。

2. 如何切實保護高考作文的著作權

目前關於保護高考作文的著作權,法律界仍有爭議。從著作權法角度看,高考作文的版權歸屬考生,媒體等在公布、發表、轉載、出版、傳播高考作文的過程中,當尊重考生的署名權、發表權、信息網路傳播權和獲得報酬權等權利。
參見評論:
作文可否發表,考生有權拍板
應該說,高考滿分作文隨著高考成績公布而公之於眾,是件好事,一來可展示考生文采,二來可為其他考生提供借鑒。但高考作文的公布、媒體發表、圖書出版、電子光碟收錄、網路傳播等過程,存在眾多的版權問題,遺憾的是,高考作文的版權歸屬問題,考生對作文依法享有的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匯編權、信息網路傳播權和獲得報酬權等問題都被忽視,這與重視知識產權的態勢不相協調。
由於高考的特殊性,哪個部門有權公布高考作文一直存疑。事實上,不論是誰,未經考生或者法定監護人即其家長的同意,擅自公布高考滿分作文,都侵犯考生的發表權。公布高考滿分作文的機構,應向使用者提供考生的所在學校和考生姓名,並有義務提醒使用者遵守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刊發、傳播高考作文的媒體也應尊重考生依法享有的著作權。現實生活中,這第一道關把不好,是造成高考作文均無作者署名現象和被其他媒體肆意刊發、轉載、傳播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總覺得,考生把考卷一上交,考卷包括作文就與考生沒關系。這有失偏頗:從著作權法角度而言,作品創作完成,作者即對其享有版權,不論作品是否發表或者出版。如果考生未滿18歲,那他的法定監護人就有權行使他的著作權。
既然版權歸屬已經明晰,那麼考生有權決定是否發表。因為高考作文屬於考生多年的知識積累,加上臨場發揮,有的考生可能認為由於高考的特殊情況所限,作文沒有充分體現本意,或者作文的有關觀點和內容不適合公布,在此情境下,擅自公布其作文,侵犯了作者的發表權。擅用高考作文,當究侵權責任
實質上,在涉及的這些版權問題中,考生的署名權大都遭侵犯。幾乎所有見諸市面的高考滿分作文,都沒考生署名。大多數情況下的署名是「某地一考生」、「考生」、「佚名」;有少量圖書雖標明作文出處,但也是在文末標注選自××報(網)。這些情況,並不屬於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無法署名的情形,不能免除侵權責任。
有的高考滿分作文集的選編者還算慎重,在書中聲明:「由於時間倉促及其他原因,未能與本書所收某些作品作者取得聯系,請作者及時與編者聯系,以便支取預留的稿酬與樣書。」這表面看是尊重了考生的獲得報酬權,但它也難跳脫侵權嫌疑。按著作權法規定,高考滿分作文集作為匯編作品,匯編者對作文集可能享有版權,但大前提是不得侵犯原作者即考生依法享有的版權,主要是匯編權。
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網站、客戶端、廣播電視等也在通過不同形式傳播、使用高考滿分作文,沒有經過考生或家長同意,都侵犯了考生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廣播權、獲得報酬權等。它們理應為此承擔停止侵權、消除影響、消除妨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由於使用者擅自傳播、使用高考作文,數量巨大、影響面廣,還可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當承擔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所以,不要把高考滿分作文當成唐僧肉肆意宰割,要學點著作權法,尊重考生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建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盡快出台相關規定,加強對學校師生的知識產權教育,普及版權知識。無論是高考中考作文,還是學生的平時作文、習作,都是學生的作品;學生無論年齡大小,都是著作權人,都應受著作權法保護。而尊重凝結智力勞動的知識產權,也是尊重知識的題中之義。
□張洪波(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

3. 中國高考的試卷有版權嗎 是表明出處就可以無償使用了嗎

高考試卷啟用前是絕密的,一旦啟用也就是高考用過之後,就成了大眾的內了,網上都可以下載的。而我們容有時候下載下來的,上面標了某個學校或者機構的名字,那是因為學校或者機構在上傳時候付出了勞動,但是不表示版權就是他們的。
一般情況下,網上下載來的都是無償使用的。

4. 法律問題:中高考時些的作文有著作權嗎

每年高考閱卷過後,各種真真假假的「滿分作文」就會開始在網上傳播版,有的甚至會被用到出版物權上。
其實不只是高考滿分作文,那些沒有拿到滿分的作文,也涉及到著作權的問題,只不過滿分作文經常會被使用、出版。當然,獨創性不足,不能構成作品的除外。
我國對於高考作文的權屬問題沒有特殊規定,因此其著作權應該歸作者即考生所有。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違法所得額在3萬元以上的或者非法經營額在5萬元以上的,或者數量在300份以上的,均已經涉嫌侵犯著作權罪。
所以,未經許可使用考生的高考作文是侵權行為。

5. 高考滿分作文版權問題

1.是的,侵犯了著作權。 有成功案例:全國首例高考作文著作權案件發生於2000年,北京大版學一名女生1999年的高考作文權《我拒絕移植記憶》未經允許被《高考臨場作文速成技巧》一書刊登。經調解,此案以被告公開承認其行為侵權告終,除向作者道歉外,還賠償1000元經濟損失並承擔了訴訟費用。
2.你的作文能夠被披露肯定是通過媒體,再由出版社摘錄,您可以先找到媒體證明自己的著作權。

6. 高考題具有著作權嗎

我認為高考題符合法定的作品要件,屬於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7. 普通試卷或者高考上的文章,出題人會給作者版權費嗎

您好!在試卷上使用的已經發表的少量作品,屬於著作權的合理使用行為,出題人無須經過作者的授權,也不用支付版權費。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8. 高考試卷有知識產權嗎

高考試抄題屬於國家機關的行政性文件,而根據著作權法第五條規定,這類文件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一般來說,國家機關包括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軍事機關等,而高考命題機構從性質上說屬於國家機關授權或者委託執行公務的單位;其次,作為每年一次每年不同的一種考核工具,很難認為高考試題屬於一種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因此,在滿足獨創性的條件下,高考試卷仍然可以構成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9. 高中生盜用知識版權會影響高考嗎

高中學生盜用知識產權。版本全影響高考的移動會有不好的影響,記錄他們都能夠查得到。

10. 高考作文,學生是否享有著作權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作品的著作權屬於作者。高考作文既然是考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理所當然地歸屬於考生。換句話說,考生對自己所寫的文章擁有著作權。

閱讀全文

與著作權高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