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軟體著作權軟體產品登記區別是什麼
軟體著作權軟體產品登記區別是什麼?
其實,軟體產品登記和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最根本的區別就是,有了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才能去申請軟體產品登記。
軟體產品登記和軟體著作權登記的區別一:目的不同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屬於權利上的登記,目的在於確權,為今後追究第三方侵權留下足夠的證據;
軟體產品登記---目的在於投放市場,確保擁有一個合法的身份。
軟體產品登記和軟體著作權登記的區別二:負責管理和登記的部門不同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部門為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軟體產品登記:國內軟體產品登記由各省市軟體行業協會予以受理和認定。進口軟體產品(含進口軟體本地化產品)的登記申請,統一由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受理,最終經信息產業部審查批准後,核發軟體產品登記號和軟體產品登記證書。並由信息產業部審核備案。
軟體產品登記和軟體著作權登記的區別在哪裡?
軟體產品登記和軟體著作權登記的區別三:保護期限的不同
軟體著作權自軟體開發完成之日起產生。自然人的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自然人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自然人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軟體是合作開發的,截止於最後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軟體自開發完成之日起50年內未發表的,本條例不再保護。
軟體產品登記保護期限為5年 。軟體產品登記的程序是 先有著作權證 和 相關營業執照 外加測試合格證書 才能進行產品登記。
著作權是你的權屬所在,是軟體開發完後可以自動 或 法律上登記程序而得到。
軟體產品登記是你具有了三證後,具有了軟體產品進入市場銷售的法律憑證。 (簡單點就是 銷售許可證)
1、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是計算機軟體,不延及開發軟體所用的思想、處理過程、操作方法或者數學概念等。計算機軟體,指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軟體著作權登記工作是為貫徹著作權法的實施,適應著作權人和有關權利人的實際需要而設立的,這些工作在明確著作權人的合法權利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軟體著作權登記是辦理軟體產品登記的前提。
2、軟體產品實行登記和備案制度。未經軟體產品登記和備案或被撤消的軟體產品,不得在我國境內經營或者銷售。軟體產品經登記生效後,至2010年底以前,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稅款由企業用於研究開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徵收企業所得稅。軟體產品登記的有效期為五年,有效期滿後可申請續延。
『貳』 大家有知道軟體著作權的具體操作步驟的嗎
一、申請人范圍
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應當是該軟體的著作權人以及通過繼承、受讓或者承受軟體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認定機構
國家版權局認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為軟體登記機構。
經國家版權局批准,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可以在地方設立軟體登記辦事機構。
三、申請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須提交下列文件
1.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申請表(一式兩份),可從本網站上下載。申請表格共三種,根據需要填寫: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轉讓、專有許可合同登記申請表》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變更或補充登記申請表》。
2、申請者身份證明(選一項)
(1)單位
同時選擇性的提交以下文件: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1份,A4紙)
事業法人:事業法人代碼證書復印件(1份,A4紙)
民間組織:當地民政機關或主管部門批文復印件(1份,A4紙)
台灣:營業執照復印件認證書(1份,A4紙當地法院)
香港、澳門:營業執照復印件認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委託當地律師行1份,A4紙)
外國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認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所在國大使館,1份,A4紙)
(2)個人申請者------——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1份,A4紙)
3、源程序—1份,A4紙
按前、後各連續30頁,共60頁,單面列印(不足60頁全部提交)。第60頁為模塊結束頁。每頁不少於50行(結束頁除外)。在頁的左側留出裝訂線,右上角列印或標注頁號1-60 (不需裝訂)。
4、文檔—1份,A4紙(用戶手冊、操作手冊、設計說明書、使用說明書等任選一種)
按前、後各連續30頁,共60頁,單面列印(不足60頁全部提交).第60 頁為段落結束頁。每頁不少於30行(結束頁除外)。在頁的左側留出裝訂線,右上角列印或標注頁號1-60 (不需裝訂)。
5、酌情提交以下申請文件(申請者存在以下情況,需選擇提交以下文件):
a、合作開發------合作開發合同書或協議書(1份A4紙)
b、委託開發------委託開發協議書(1份A4紙)
c、下達任務開發--任務書(1份A4紙)
d、其它證明文件
e、提交的證明文件是外文的,應當附中文譯本
『叄』 科技創新
●典型區域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監測及持續利用應用示範
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執行期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項目以滿足土地管理從單純數量管理向「數量—質量—生態」並重轉變需求為目標,選取東部經濟快速發展區、中部糧食主產區、西部生態環境敏感地區、西南統籌城鄉實驗區等6個試點,應用「3S」、計算機網路、信息通信等技術,開展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監測與持續利用野外科研基地建設,進行關鍵技術研發、試驗與示範應用,研發集野外長期監測、研究與示範為一體的國家級監測與管護服務平台。促進土地資源領域產、學、研、用的結合,培養基層土地科技隊伍,推進土地科技基礎能力建設。
目前,項目已建立了6個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監測與持續利用野外科研基地,形成了《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科研基地建設規定(試行)》;提出了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監測指標體系和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綜合監測資料庫指標體系,建成了6個基地年度資料庫;在完成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監測、優質耕地劃定與持續利用、時空多級網格數據管理與平台建設等技術研究的基礎上,開發了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監測信息服務系統和優質耕地識別與劃定系統,取得軟體著作權1項,並於2013年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組織的中期評估。
項目通過實施,補充和創新了現有土地利用監測技術體系,提升了土地資源監測多源、多類型、多尺度數據信息的綜合集成度,部分技術已在土地資源調查評價重大工程中得到應用,為我國未來全面開展土地資源數量—質量—生態調查監測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基礎。
●區域尺度生態用地網格化管護預研究與示範
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執行期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項目旨在構建生態用地分類體系和標准,為在全國實施生態用地網格化管護奠定技術基礎。
項目擬開展生態用地分類標准研究,生態用地遙感信息網格劃分與編碼,多源、多類型、多尺度生態用地信息網格化綜合集成,以及生態用地網格化管護服務系統框架和原型構建等研究,並進行應用與示範。項目實施以來,梳理界定了生態用地的概念,初步建立了生態用地分類體系和生態用地網格化管護服務系統總體框架,完成了示範區的遴選並開展了資料收集和資料庫建設工作,為後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項目將現有土地利用分類有機結合,推進了生態用地管理理念從理論探討向實踐管理的巨大轉變,不僅促進了土地科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推進土地學科發展,而且在優化農業布局、確保糧食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邊際土地上種植能源作物的潛力評價及效應研究
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執行期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項目旨在通過科學認識我國利用邊際土地種植非糧能源作物的空間分布格局及其能源生產潛力,揭示農民在邊際土地種植能源作物的真實意願,全面了解我國在邊際土地上種植能源作物可能引起的自然、社會、經濟效應,研究提出我國未來生物能源發展戰略建議。
目前,項目完成了能源作物種植的自然適宜性評價工作,確定了我國可用於能源作物種植的邊際土地數量及時空分布。
通過項目實施,能夠解答我國利用邊際土地種植能源作物的可行性和種植規模,對於全面認清當前我國土地資源面臨的前沿問題,緩解能源供需矛盾及未來制定土地管理政策,提供了依據和研究基礎。
●北方農牧交錯區土地質量指標遙感信息提取與土地質量評價
該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面上)項目,執行期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
項目以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區不同的草地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採取高光譜技術和數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提取土地質量指標,建立草地生態系統類型識別模型、草地覆蓋度和生物量的估算模型,開展區域土地質量評價,為北方農牧交錯區生態系統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目前,項目已經完成了研究地點設定和相關基礎資料收集,並開展了13個樣地、109個樣方主要生態生物學特徵調查以及農戶問卷調查,實測了群落高光譜曲線,並完成了初步的數據分析工作。
項目首次對高光譜模型應用於航空高光譜影像的有效性進行了研究,對各種草地質量指標進行了監測,實現了監測信息由「點」到「面」的擴展,為地方草地生態系統管理和土地質量評價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項目成果將為在生態環境脆弱區開展大范圍精細化監測、草地生態系統管理和土地質量評價提供科技手段。
●發展生物能源引發的土地利用問題及其內在作用機理研究
該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執行期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項目擬通過分析國內外生物能源發展引發的土地利用問題,評價我國發展生物能源的生產潛力,探討我國未來生物能源發展趨勢,並揭示經濟驅動背景下生物能源對農戶土地利用決策的內在影響機制,為我國未來生物能源發展戰略提出政策建議。
目前,項目已經完成國內外生物能源發展歷程和現狀、對土地利用影響的系統梳理,開展了我國能源作物種植、發展生物能源的生產潛力評價。項目採取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方式,綜合應用地理學、農戶經濟學、土地資源管理等多學科方法,充實了研究內容,創新了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對認清生物能源未來發展趨勢、影響土地利用方式的機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典型農村居民點用地結構變化(遙感)分析項目
該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面上)項目子課題,執行期為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項目旨在應用遙感技術、外業調查和歷史土地調查資料,對典型農村居民點樣點的土地利用結構進行調查,總結分析農村居民點的不同功能,分析與土地利用結構的相互影響關系,進而對典型的農村功能演化和篩選分類因子提供支持。
目前,項目已完成試驗區的選定,資料的搜集、整理、遙感數據的處理和野外調查與復核等工作,後續研究也在有序開展。項目形成的成果將對分析農村居民點類型變化和功能分異,構建農村居民點分類系統,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國土空間綜合分區智能化與規劃實施綜合評估關鍵技術
該項目是「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土空間優化配置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執行期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項目以省級國土規劃中國土空間綜合分區需求為導向,以多主題國土空間分區集成技術、綜合分區智能化技術、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綜合評估指標識別技術為研究對象,開展國土空間綜合分區和國土規劃實施綜合評估技術指南、省級國土規劃編制技術規程研究,開發國土空間綜合分區和國土規劃實施評估信息系統並進行應用示範。
目前,項目實施進展順利,已基本完成了相關研究,形成了《國土空間綜合分區技術指南(初稿)》,並獲得1項軟體著作權,發表3篇科技論文。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成果將直接為編制省級國土規劃及區域規劃提供科技支撐。
●村鎮區域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與因子獲取技術及應用示範
該項目是「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村鎮區域發展綜合評價技術研究」子課題,執行期為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
項目以村鎮區域發展綜合評價因子、指標體系構建為主要研究對象,從人地關系系統協調發展的角度,開展了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和因子獲取技術研究,村鎮區域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構建探索,村鎮區域發展綜合評價因子的識別技術研究,並參與西部典型村鎮區域應用示範研究,從而解決了指標快速獲取等技術難題。通過項目實施,已構建起村鎮區域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並選擇甘肅省榆中縣作為應用示範區,進行了部分評價指標信息的提取。
●國家耕地資源動態監管系統核心技術引進與合作研究
該項目是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執行期為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項目擬通過合作研究,引進加拿大MDA公司的核心技術和先進解決方案,通過適應性開發和系統集成,解決當前國產衛星數據幾何快速配准精度、自動化水平不高,以及土地利用變化監測效率低和基於雷達數據的新增建設用地自動監測困難等難題,實現國土資源遙感應用跨越式發展。
項目通過應用MDA影像處理技術,開展衛星數據預處理技術合作研究,基於地塊的多光譜衛星遙感數據土地利用變化監測研究,基於SAR的新增建設用地監測技術研究,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變化監測技術框架與流程,實現基於雷達新增建設用地有效監測,解決中國大面積多雲多霧地區遙感數據獲取困難的問題。目前,已形成合作研究成果報告框架,就形成長遠合作達成基本共識;設計形成了國產多光譜遙感數據高度自動化的高精度配准演算法,開發出遙感影像圖快速生產軟體系統;完成了基於Gist特徵的先驗知識約束下變化地塊方法研究,開發出影像分割模塊、對象級土地覆蓋變化監測和分類模塊;提出了包括單極化SAR相干斑抑制SDBSF演算法和多極化SAR相干斑抑制PTD-SDBSF演算法等SAR影像預處理演算法。
通過該項目實施,引進的相關技術將有效提高衛星影像的定位及糾正精度,實現SAR新增建設用地的有效提取,提高我國西南地區多雲、多雨、多霧和濕潤地區衛星遙感數據獲取能力,提升國產衛星數據處理與應用水平,增強國土資源監管時效性。
『肆』 軟體著作權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辦理流程
填寫申請表--→提交申請文件---→登記機構受理申請--→審查--→取得登記證書
已登記軟體的著作權發生繼受(受讓、承受或繼承),權利繼受方辦理著作權登記時需先做軟體著作權登記概況查詢。
1、 填寫申請表 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網站上,進行用戶注冊,用戶登陸,在線按要求填寫申請表後,確認、提交並在線列印。
2、提交申請文件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應當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交以下材料:(一)按要求填寫的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二)軟體的鑒別材料;
(三)相關的證明文件。
軟體的鑒別材料包括程序和文檔的鑒別材料。
程序和文檔的鑒別材料應當由源程序和任何一種文檔前、後各連續30頁組成。整個程序和文檔不到60頁的,應當提交整個源程序和文檔。除特定情況外,程序每頁不少於50行,文檔每頁不少於30行。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應當提交以下主要證明文件:
(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身份證明;
(二)有著作權歸屬書面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的,應當提交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
(三)經原軟體著作權人許可,在原有軟體上開發的軟體,應當提交原著作權人的許可證明;
(四)權利繼承人、受讓人或者承受人,提交權利繼承、受讓或者承受的證明。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可以選擇以下方式之一對鑒別材料作例外交存:
(一)源程序的前、後各連續的30頁,其中的機密部分用黑色寬斜線覆蓋,但覆蓋部分不得超過交存源程序的50%;
(二)源程序連續的前1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50頁;
(三)目標程序的前、後各連續的3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20頁。
登記申請應當使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制定的統一表格,並由申請人蓋章(簽名)。
申請表格應當使用中文填寫。提交的各種證件和證明文件是外文的,應當附中文譯本。
申請登記的文件應當使用國際標准A4型297mm×210mm(長×寬)紙張。
委託代理機構還需提交代理委託書。
3、登記機構受理申請
申請文件符合受理要求的,登記機構在規定的期限內予以受理,並向申請人或代理人發出受理通知書;不符合受理要求的,發放補正通知書。根據計算機軟體登記辦法規定,申請文件存在缺陷的,申請人或代理人應根據補正通知書要求,在 30個工作日內提交補正材料,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撤回申請;表格內容填寫不完整、不規范,且未在指定期限內補正的;提交的鑒別材料不是《條例》規定的軟體程序和文檔的;申請文件中出現的軟體名稱、權利人署名不一致,且未提交證明文件的;申請登記的軟體存在權屬爭議的,登記機構將不予登記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或代理人。
4、審查
經審查符合《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和《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辦法》規定的,予以登記;不符合規定的,發放補正通知書。根據《計算機軟體登記辦法》規定,申請文件存在缺陷的,申請人或代理人應根據補正通知書要求,在 30個工作日內提交補正材料,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撤回申請;表格內容填寫不完整、不規范,且未在指定期限內補正的;提交的鑒別材料不是《條例》規定的軟體程序和文檔的;申請文件中出現的軟體名稱、權利人署名不一致,且未提交證明文件的;申請登記的軟體存在權屬爭議的,登記機構將不予登記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或代理人。
5、獲得登記證書
申請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後,申請人或代理人可登錄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網站,查閱軟體著作權登記公告。北京地區的申請人或代理人在查閱到所申請軟體的登記公告後,可持受理通知書原件在該軟體登記公告發布3個工作日後,到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登記大廳領取證書。申請人或代理人的聯系地址是外地的,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將按照申請表中所填寫的地址郵寄證書,請務必在申請表中填寫正確的聯系地址。委託代理機構的,由代理機構進行郵寄。
『伍』 軟體著作權流程是怎樣的
軟體著作權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第一步,到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網站在線填寫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表並列印蓋章;
第二步,向登記機構提交申請表、軟體鑒別材料和證明文件。如果是北京的申請者,可以到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現場辦理;如果是外地申請者,可以將材料郵寄到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第三步,當登記機構初審後,對於符合要求的申請者,則通知申請者交費,並出具受理通知書。
第四步,進行審查。如果符合要求,則頒發登記證書,並進行公告;如果審查不符合要求,則通知申請者補正,直到審查通過。
《著作權法》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陸』 辦軟體著作權的話,都需要准備什麼
1、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軟體登記申請表在線填報後列印,蓋章
2、權利歸屬證明
3、申請人身份證明
4、源代碼(前三十頁和後三十頁,每頁50行,不得有空行,注意頁眉要註明申請人名稱和軟體全稱,不滿六十頁的提供全部源代碼)
5、軟體說明書(使用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