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書畫作品開發旅遊產品有沒版權

書畫作品開發旅遊產品有沒版權

發布時間:2021-07-21 10:10:06

A. 產品外包裝可以按美術作品進行版權登記嗎

是的,版權保護

B. 在中國開發藝術衍生品必須要有版權么

日前,中國首個藝術衍生品展示展覽平台——紅坊沙龍ADC正式對外開放;首屆西湖國際藝術衍生品產業博覽會於杭州舉辦。
以衍生品的方式,高高在上的藝術日用化了,滲入大眾的生活中,接上了地氣。
普羅大眾可以通過日用化了的藝術衍生品,換一種方式接觸到原作的藝術之美
一幅幅有著明麗夢幻色彩的花卉題材油畫,落在那些細膩柔滑的絲綢或者絨布上,成了絲巾、靠墊、化妝包。一個名為「Rong」的藝術衍生品品牌將李怡蓉油畫背後的美麗意境透過不同的日常用品傳遞出來。在不久的將來,畫布上的花卉還將落在有著瑩彩光芒的高科技材料碳化硅上,衍生出戒指、耳環、項鏈等飾物,探索藝術與科技的結合之道。
在新天地,在環球金融中心,「OldShanghai」主題系列旅遊文化精品店匯集了經過連環畫大師賀友直先生授權的藝術衍生品。信箋、賀卡、藏書票、杯墊、娛樂籌碼、黃包車燭台等生活日用品上,素胚白描的賀氏筆法無處不在。老上海市井風情、世相百態的流韻余響借物得以延續,傳統的民俗連環畫煥發出了時尚的味道。
雕塑藝術家瞿廣慈、向京夫婦自創「稀奇」品牌,近百種商品均在自身藝術原作基礎上再創意,商店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台北等地。比如熱銷的一系列iPhone或iPad保護外殼,抽象出兩人作品中經典的兔子元素,大膽配色,緊跟流行風潮。品牌受英國V&A博物館之邀為其2013年中國古畫展覽創作的藝術絲巾,剛剛被BBC評為今年聖誕節最佳藝術風格禮物。
時下,國內越來越多的博物館、美術館也著意於構築最後一個展廳——參觀路線末端的衍生品商店。「快雪時晴帖」的筆記本,青花梅瓶掛鍾、多寶格箱包、古錢幣U盤等等,古老文物可穿可戴可享可用,走進現代人的生活。剛剛過去的聖誕節,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則為觀眾備上了4件新奇、有趣的藝術衍生品禮物。它們分別是德國哲學家和藝術評論家鮑里斯·格羅伊斯設計的「藝術給予力量」鉛筆,兩家荷蘭設計工作室聯合創作、由荷蘭設計師托馬斯·威德綬芬設計的「把我建起來」積木,中國藝術家張恩利設計的「藝術是個球」真皮手工皮球以及中國藝術家徐震設計的「思想就是這片看不見的刀片,它決定著身體的分離」異形便簽。這四樣物件以紀念品的形式向市場推廣——藝術應該是好玩兒的、給力的,更重要的是,它應該是融入生活的。
藝術原作通常僅此一件,註定只能為極少數人所擁有,而熱愛藝術的普羅大眾卻完全可以通過日用化了的藝術衍生品,換一種方式接觸到原作的藝術之美,得到情感上的滿足。與藝術品不同的是,藝術衍生品更多地被視為消費品,談不上有太多投資的價值,與此同時,它也去掉了「昂貴」的字眼,以相對親民的價格示人。一旦不必考慮它的增值性,人們反倒可以單純地憑借自己的偏好來判斷是否購買。
內地藝術市場中,衍生品市場相比原作市場落後了一大截,其實大有作為
成熟的藝術市場通常在用「兩條腿」走路。這一條腿是畫廊、拍賣行所經營的藝術原作,另一條腿則是通過各大藝術商店銷售藝術衍生品。前者瞄準的是高端人群的收藏需要,後者則讓小眾藝術滲入大眾生活。在藝術市場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藝術衍生品市場每年的市場規模早已是藝術原作市場的幾倍。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等地,甚至還有專門的博覽會在做藝術衍生品交易。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一年的藝術衍生品銷售金額高達4至5億美金,占其全部收入的80%,總計開發的衍生品數量多達2萬余種,比如依照數幅名畫里人物所戴的項鏈樣式,就能開發出一個女性飾品系列。其藝術商店僅在紐約市內就有8家。台北故宮博物院一年的藝術衍生品銷售金額高達2至3億人民幣,總計開發的衍生品數量多達3000餘種,僅人氣展品「翠玉白菜」的衍生品就不下百種。目前與台北故宮合作開發藝術衍生品的廠商多達90餘家,其中甚至包括與義大利知名廚具商家合作,推出「宮樂美人胡椒瓶」等廚房用品。
而在內地藝術市場中,衍生品市場相比原作市場明顯落後了一大截。據文化部發布的《2012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2012年我國內地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為1784億元,其中藝術授權品、藝術復製品、藝術衍生品交易總額為180億元,僅為整個藝術品市場的十分之一。不過換而言之,內地藝術衍生品市場其實大有作為。下一個金礦,就在這里。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藝術衍生品項目負責人庄驥欣喜地看到,伴隨著國內藝術衍生品市場越來越快的發展速度,國內藝術衍生品的二手市場在崛起——這正是這個市場成熟的一大表現。「在一個名為i良倉的網站上,達人們在互相推介來自全球各地的潮物尤其是藝術衍生品,並提供購買渠道。它擺脫了以往電商平台拼價的戰術,主張的是美學生產力,不以物品的價格作為驅動,而是以物品的藝術價值作為驅動。這為人們開啟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你穿的、你用的和你家裡的決定你的生活品位。未來,這類藝術衍生品的流通會越來越便捷,健康的生態鏈在形成。」
剛剛起步的內地藝術衍生品市場,亟待邁過三道坎 藝術消費觀念不強
藝術衍生品在西方走過幾十年歷程,在國內它卻剛剛起步,這樣一種「買得起」的藝術消費觀念需要慢慢培養。
買得起未必買回家。在很多中國人的潛在消費觀念中,錢要花在刀刃上,花錢購買藝術衍生品,太虛了。他們恐怕更習慣於上超市買些尋常的生活用品,或是情願花上更多的錢購買奢侈品。
據了解,目前我國內地居民的消費能力不容小覷,尤其是在精品消費方面,比重已達全球的27%,正式取代日本成為全球頭號消費大國。然而,在今天我國內地所盛行的各種消費中,名車、名表、皮包以及房地產、金融產品占據了主流,可代表著品位與精神內涵的藝術品,卻始終未被各個層面的消費者納入視線中來,呈現出一個很大的消費空白區。這其實正給藝術衍生品帶來發展空間。有業內人士指出,當物質生活豐富了以後,人們傾向於選擇一種偏向精神性或是文化含量較高的商品,將是必然的趨勢,盡管這種轉變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版權保護力度不夠
就像影碟、手機、服裝、首飾一樣,眾多藝術衍生品中,也有「正版」、「盜版」之分。台北故宮正版的「朕知道了」紙膠帶三卷一套,售價200台幣(約合人民幣42元),淘寶網上盜版的「朕知道了」紙膠帶4元就能買到一卷。市面上熱銷的藝術衍生品幾乎都能找到相應的盜版,並且價格是正版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
目前,制約國內藝術衍生品發展的最大瓶頸便是知識產權保護的薄弱。藝術衍生品通常是經藝術授權而享有著作權的許可使用,比如藝術品的復制、展示、改作等,法律保障是其重要構成要素。倘若無數產品被粗製濫造地模仿、山寨,傷害的無疑是藝術衍生品的開發與創造熱情。
「Rong」藝術衍生品品牌設計師李怡蓉告訴記者,防不勝防的盜版的確令自己傷腦筋,「通常我每開發出一種藝術衍生品,都會去申請專利,可真正到了維權的時候,你會發現取證的過程非常艱難。又像是做飾物類的藝術衍生品,品牌有專利,而款式是沒有專利的,的確存在很多大同小異的地方,被抄襲太容易了。」她認為現階段面對盜版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先把自己的產品做好。「全世界其實都面臨盜版問題。想要不怕盜版,只有不斷引領潮流,讓別人跟著自己走,而不是天天盯著別人,說你不能用我這個,不能用我那個。創意存在於人的頭腦里,別人是學不走的。盜版和正版總是存在一定的區別,比如愛馬仕的圍巾在中國加工,面料就一定不在中國采購,讓盜版沒法和正版一模一樣。你看,市面上仿愛馬仕的圍巾太多了,但論起品質,都比不上真正的愛馬仕。」與此同時,她也寄希望於這個行業的發展,「相信隨著知識產權越來越受到尊重,大家都會有夠買正版的意識。」
產品開發創意不足
內地的藝術衍生品,大多數還停留在簡單復制的初級層面上,僅僅是將藝術家的代表作圖像印在杯子、T恤等不同的物品上,談不上設計或者創意,無論方式、品種還是材料、形式都顯得單一。這樣的藝術衍生品,很難深受人們的青睞。畢竟,人們缺的不是杯子或者T恤,而是期待一隻有藝術質感的杯子、一件有藝術創意的T恤能夠滿足自己對於美的需求。
消費群體對於藝術衍生品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成為日用品的藝術衍生品也完全可以多樣化。在庄驥看來,好的藝術衍生品應該將實用性與設計感、技術與藝術統一起來,但它可能沒法讓人像分析股票那樣去理性分析購買的原因,有時僅僅是因為人們認同這件東西傳達的情緒。有人提出,不妨根據藝術原作的氣質選擇與之氣味相投的產品類型。齊白石的水墨花鳥蟲魚靈動雅緻,頗具禪意,開發成中式茶具,很能傳遞東方茶文化的內蘊。梵高的油畫作品往往有著明麗鮮亮的色彩,開發成雨傘,很能給雨中的人們帶來好心情。也有人建議,同一位藝術家的不同作品,可以有針對性地開發成不同的藝術衍生品,開發時,也不必拘泥於原作,而是提取其中的核心元素並輔以時尚設計。
根據安迪·沃霍爾原作衍生出來的商品,從書店裡的沃霍爾年歷到玩具店裡的沃霍爾公仔,從家居店裡的沃霍爾抱枕到時裝店裡的沃霍爾T恤衫,有人斷言哪怕一卷手紙或是一個廁板,只要蓋上沃霍爾的印章,都能沾染上時髦的因子。迪斯尼同樣是藝術衍生品開發的好榜樣。他們將米老鼠、唐老鴨等一個個卡通形象做到完全深入人心,陪伴人們長大,衍生出來的產品什麼都有,從玩具、文具、服裝、飾品到箱包、手錶、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多達數千上萬種。

C. 作品版權登記有哪些

版權登記涉及著作權法第三條所列的作品,如文字作品、口述作品、美術攝影作品、影視作品、音樂作品,錄像作品、工程和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等。版權登記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受版權保護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幾類 :
1.文字作品: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劇本、學術論文、著作、期刊、教材、書信。日記、報紙、廣告詞。並非所有以文字作品形式出現的作品都是文字作品如書法作品,它是美術作品的一種。
2. 口述作品: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
3. 音樂作品: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不帶詞的作品。
4.戲劇作品:話劇、歌劇、地方戲等為舞台演出而創作的作品,如劇本。(戲曲劇本、話劇劇本、歌劇劇本、舞劇劇本)
5.曲藝作品:相聲、單弦、評書、笑話、快板書、山東快書、京韻大鼓、京東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墜子等形式的說唱腳本。
6.舞蹈作品:舞蹈動作的設計和程序的編排,可以用文字或者其他特定方式記錄下來。如用舞譜的形式表現舞蹈作品。如「定位舞譜法」
7. 雜技藝術作品:為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耍獅子、魔術等表演創作的劇本。
8.美術作品: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具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純美術作品:素描、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畫、企業標志、商標圖形。.實用美術作品:陶瓷藝術
9.建築作品:建築物的設計圖紙或者是以建築物為核心的繪畫、攝影等。
10.攝影作品:客觀記錄物體形象的圖片。
11.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電影作品(有聲、無聲)、電視作品、錄像作品等。
12.圖形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線路圖、解剖圖
13. 模型作品:一定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如:微縮景觀。
14.計算機軟體:計算機程序和有關文擋。.計算機程序包括:源程序和目標程序。同一程序的源文本和目標文本應視為同一作品。.文擋: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15.民間文字藝術作品:神話故事、民間寓言、民間傳說、民間戲曲、民歌、民謠、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造型藝術及民間建築藝術等。

D. 商業作品版權問題

能在說詳細點嗎

E. 作品版權證明沒有怎麼辦

若要有效證明版權好還是到創品盾進行版權記,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能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F. 美術作品獲得版權登記後可以印刷在產品上嗎

可以,如果是他人的根據法律要支付版權費

G. 有關版權問題

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不算侵權

用於商業用途不能擅自使用。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H. 如果我在我的產品上印一些世界名畫或中國歷史名畫、書法作品在上面,會不會有版權問題

第三節 權利的保護期
第二十條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不能在未經版權人許可用於商業用途,版權是可以買賣的、你不能因為作者死了很多年就放心用

I. 哪些作品可以享有版權

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各類作品均可申請登記。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築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計算機軟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它作品。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的規定,上述作品的含義是指:

(1)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

(2)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

(3)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

(4)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5)曲藝作品,是指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以說唱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6)舞蹈作品,是指通過連續的動作、姿勢、表情等表現思想情感的作品;

(7)雜技藝術作品,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

(8)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9)建築作品,是指以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

(10)攝影作品,是指藉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質上記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

(11)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

(12)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

(13)模型作品,是指為展示、試驗或者觀測等用途,根據物體的形狀和結構,按照一定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

J. 有關圖書版權問題

版權也叫著作權。在中國,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著作人身權回是不能轉讓的,包括發表權,答即決定作品是否公布於眾的權利;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可以轉讓的,包括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追續權以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也就是說,如果要斷買一本書籍的版權,實際上就是獲得作品的著作財產權,著作財產權是可以部分轉讓的,所以在簽署著作權轉讓協議的時候要注意明確所有的權利,同時也要尊重作者的人身權。
版權費由轉讓方和受讓方達成一致,沒有統一的規定。
著作權人身權是歸屬於原創者或者公司本身,著作財產權是轉讓給誰,誰才有。

閱讀全文

與書畫作品開發旅遊產品有沒版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