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出讓土地使用權只有5年,合理嗎
您好,我是國抄家注冊執業的土地估價師和房產評估師。關於您所咨詢的問題,開發商拿地的時候,是從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之日起算,分用途定年限:商業最高40年,住宅最該70年,工業最高50年;然後開發商有一個建設期,這個看樓盤項目大小,和施工工期有關。所以最後售賣到購房人手裡,實際年限短於法定最高年限。況且開發商如果出讓金沒有交夠或者沒有購買滿年限的土地,那麼購房人實際使用的年限,可能更短。您可以索要開發商的土地出讓合同或者土地使用權證核實。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記得選為最佳答案。未盡事宜,可以私*信聯系
❷ 房屋性質,滿五唯一是什麼意思
「滿五」來指的是房產證下發時間源滿5年,不同房屋性質判定標准不同,具體如下:
1.商品房:房本填發的日期或契稅票滿5年
2.公房:房本填發日期/契稅票/購房合同/第一購房房款的收據日期,只要上述條件滿1個就算滿5年
3.繼承房屋:繼承房屋以原始房產證日期計算是否滿5年
4.贈與:贈與直系親屬,按房本以原始日期計算是否滿5年,贈與非直系親屬,按贈與後的日期算滿5年
「唯一」指的是以家庭(配偶及孩子)為單位名下只有一套住房。
「滿五唯一」指滿5年且是家庭唯一住房。滿五唯一的房屋,產生的稅費少,購房成本低,免去增值稅及個稅。
期待您的採納!
❸ 房產滿五年是按照什麼算的,是房產證還是契稅票上的時間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建設部關於加強房地產稅收管理的通知》(國稅發〔2005〕89號)(以下簡稱《通知》):
1、《通知》第三條第四款中規定的「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是指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填發日期。
2、納稅人申報時,同時出具房屋產權證和契稅完稅證明且二者所註明的時間不一致的,按照「孰先」的原則確定購買房屋的時間。即房屋產權證上註明的時間早於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的,以房屋產權證註明的時間為購買房屋的時間;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早於房屋產權證上註明的時間的,以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為購買房屋的時間。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94號)的規定:
一、首套房繳納規定如下:
1、個人購買普通住房,且該住房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購普通商品住宅戶型面積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稅按照1%執行;
2、戶型面積在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的,稅率減半徵收,即實際稅率為2%;
3、所購住宅戶型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契稅稅率按照3%徵收。
二、二套房繳納規定如下:
購買非普通住房、二套及以上住房,以及商業投資性房產(商鋪、辦公寫字樓、商務公寓等),均按照3%的稅率征稅。
❹ 房子產權滿五年是什麼意思
房子產權滿五年是指房屋建築產權的歸屬年限達到五年。
房產的所有者按照國家法律規定所享有房屋建築產權,也就是房屋各項權益的總和,即房屋所有者對該房屋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房屋產權由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兩部分組成。
房屋所有權的期限為永久,而土地使用權根據有關法規為40、50年或70年不等,屆滿自動續期,續費按當時的1%-10%來增收(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4)使用權滿五年擴展閱讀:
《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許可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自動續期,這使得住宅業主感到安心。自動續期解決了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在期限上的沖突問題,消除了二手房購買者對土地使用權年限的後顧之憂,將促進二手房的流轉,有利於提高房屋和土地的利用效率。
❺ 房子滿五年指的什麼意思
1,滿五年意思是指購房者從交納契稅起至今使用權滿5年。
2,營業稅的收取界定時間以前是需要滿5年,滿5年的普通住房交易的,免收營業稅,未滿5年的普通住房交易的,收取房產增值部分5.6%的營業稅;現在營業稅的收取界定時間由滿5年縮減為滿2年了。非普通住房滿5年的,收取增值部分的5.6%的營業稅,未滿5年的,收取總房款的5.6%。
❻ 房子產權滿五年是什麼意思
產權滿五年是指房產證上登記房產權益日期之後的五年,可以上市交易。
國家規定房子是買來居住用的,但如果頻繁買賣房子那就不是來居住了,而是有經營的性質(就是說拿房子當商品來營業),所以得交營業稅,
現在規定的時間是以五年為界,就是說房產證在房管局登記的時間滿了五年就免去營業稅,沒過五年就要交營業稅,就是總房款的5.6%。
(6)使用權滿五年擴展閱讀
1、產權首先是指特定的客體,即任何產權都是以特定客體為前提和基礎,產權中「產」即為客體,沒有特定客體的存在,產權便不再存在;
同樣任何產權都是以依賴於特定客體的產權,也只能是某一特定客體的產權。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客體有多種表現形式,如財產、資產、資本、商品等。
2、產權其次是指主體對客體的權利,即主體與特定客體的關系。這種關系在現實生活中常表現為以財產權等。主要包括對財產的所有權、佔有權、使用權、支配權、收益權和處置權等,可以說產權是主體對客體一系列權利束的總稱。
3、產權還應該包括,不同主體基於對特定客體的權利,相互之間發生的各種各樣的經濟關系。如常見的領導與被領導,監督與被監督,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等之間的相互關系。
表現在現代公司制企業中,經常是公司的所有者與公司的管理者以及公司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等,構成現代公司法理理論的重要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產權